余小柱;王福安;李钦;李馨;周晓欢
目的 探究苍附导痰丸在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85例痰湿型PCOS不孕妇女,随机分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研究组加用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疗效(92.86%),高于对照组(79.07%);研究组治疗后的FSH、T、LH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研究组1年内妊娠率45.24%,而对照组为23.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苍附导痰丸应用于痰湿型PCOS不孕症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分泌,提高妊娠率.
作者:黄碧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中应用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为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参与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的实验组,选取同期参与收治的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的参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CT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胸膜凹陷征、空洞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等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检出率72.00%、空洞征检出率38.00%、空泡征检出率24.00%、毛刺征检出率56.00%、分叶征检出率68.00%等指标,高于参照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检出率42.00%、空洞征检出率20.00%、空泡征检出率4.00%、毛刺征检出率14.00%、分叶征检出率28.00%,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CT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比较高,依据胸膜凹陷征、空洞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情况来进行诊断,是理想的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一种技术.
作者:李才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CO2(38.48±3.21)mmHg、PaO2(99.65±5.12)mmHg、FEV1/FVC(83.52±3.15)%、FEV1(98.46±1.23)%、总有效率(98.00%)、哮喘持续时间(2.74±1.22)min/次、哮喘发作次数(1.23±0.57)次/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老年哮喘患者实施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刘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63例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其课前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主动发言次数多于对照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4.19%,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教学,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学满意度高.
作者:傅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硬核白内障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视力、散光度、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散光度、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核白内障采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喻圣斌;游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肺癌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50例,随机分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面罩吸氧、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为安慰剂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肺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时文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基于影视剧情的情景教学模式,分析该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实践效果,从而总结出适合护理学专业学生的高效学习法.方法 以我院2015级护理学专业(专科)学生90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传统PPT教学和影视剧情情景教学法,对比期末考核成绩、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沟通技巧评分和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基于影视剧情的情景教学模式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影视剧情的情景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余小柱;王福安;李钦;李馨;周晓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15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红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治疗效果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临床治疗)与观察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毒素水平变化与RRF(残余肾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针对中大分子有毒物质甲状旁腺激素(PTH)清除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RRF(残余肾功能)降低幅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患者应用效果理想,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毒素,改善患者肾功能情况.
作者:王志强;李瑞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的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血清白蛋白越低,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pTNM分期愈大发生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几率越高;有皮肤或黏膜溃疡者,进行侵入性操作者也有较高的感染率.结论 对于化疗肿瘤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对症治疗,将口腔、皮肤等护理工作做好,以减少白细胞并发感染率.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激素抵抗型N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克莫司进行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后,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浆白蛋白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NS患者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群元;杨春艳;郭树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超过30天的主要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全院住院超过30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2472例出院患者中,有2355例患者住院时间超过30天,占2.1%.年龄、病种、付费方式与住院时间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基本情况、疾病本身因素、付费方式均影响住院时间,可通过医院完善医疗服务管理流程、提倡双向转诊及日间病房、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制定合理的标准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超过30天患者数量.
作者:郭璇;李小军;马竟波;曾伟;林继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 在本地两个自然村中各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实施健康教育前依从性高,P<0.05.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5.00%、80.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2.00%、58.00%,P<0.05.结论 在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高血压控制率方面运用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理,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58例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348.040、21.917、19.476,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χ2=12.011,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手术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可有效提高不孕患者妊娠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怀旧护理疗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收治的74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怀旧护理疗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怀旧护理疗法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也能改善其认知功能.
作者:陶荣;程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另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判断.结果细菌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血常规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而血清前白蛋白又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0.0%、符合率为95.5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海元;黄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技巧及应用优势.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4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对象,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析输尿管结石治疗效果;恢复进食时间、输液天数、出院天数;患者发热、输尿管损伤等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45例患者中,治疗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并发症发生情况中,明显肉眼血尿1例,发热1例,输尿管损伤1例,发生率6.67%.恢复进食时间、输液天数、出院天数(13.35±1.53)h、(2.51±0.35)d、(5.01±1.92)d.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效果确切,可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缩短出院时间,是输尿管结石理想治疗术式之一.
作者:魏杭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于2014年10月—2017年7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组在发病72 h内实施手术,延迟组在发病72 h后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延迟组,早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其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72 h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中转开腹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健;李加洲;吴先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1I治疗后颈部SPECT/CT显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12月我院PTC行甲状腺全切术后131I治疗后的病例共37例,治疗后6~7天同时行131I-全身显像及颈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结果 131I-全身显像发现颈部有放射性131I浓聚灶35个,颈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共发现47个放射性131I浓聚灶,其中放射性131I浓聚灶位于颈部正中甲状腺部位有33个,考虑为术后残留甲状腺;两侧颈侧区共发现4个放射性131I浓聚灶;颈部Ⅰ区共发现有10个放射性131I浓聚灶,考虑为转移性淋巴结摄取所致.2位患者在131I-全身显像及颈部SPECT/CT融合显像上均没有发现放射性131I浓聚灶.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1I治疗后颈部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发现更多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作者:王海;刘胜莉;汤新星;刘红莲;巫素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亲情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重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家属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亲情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康复率、依从率及家属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重症患者重症护理中实施亲情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康复效果,而且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得患者家属对护理更满意.
作者:任秀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