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洁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且治疗的76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行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的38例作实验组,行近端钢板治疗的38例作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优良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91.5±15.8)min、卧床时间(2.1±0.4)周、术中出血量(75.6±19.3)ml、骨折愈合时间(3.2±0.4)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予以闭合复位Gamma钉疗法,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玉树;蒋永新;王锦付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腺性膀胱炎患者50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膀胱黏膜电切术,治疗组加用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98例,有效60例,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81例,有效81例,治疗有效率为73.6%,P<0.05.观察组1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肠道反应,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微肠道反应(P>0.05).结论 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闫传武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索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重度妊娠高血压60例产妇,抽签化分组,即3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硫酸镁治疗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随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尿蛋白水平、动脉压.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112.05±10.39)mmHg、24小时尿蛋白(1.22±1.39)g、自然分娩率(16.67%)、剖宫产率(83.33%)、母婴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妊娠高血压产妇实施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陆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方法.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72例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CT复查,统计颅内血肿发生率,分析术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诊治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并发颅内血肿12例,其中8例术前骨窗下凹,颅内血肿发生率为16.67%,后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清除血肿,患者均康复.结论颅内血肿在颅骨修补术后较为常见,把握手术指征和恰当时机、加强术前处理、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对预防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闻海兵;李国;李升;瞿鸿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治疗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实现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效预防.
作者:张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讨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颈椎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疗效、不良反应、动脉血流指标等,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眩晕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LVA、RVA、BA指标,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分析后建议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可考虑采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法,其疗效突出,在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上作用明显,且安全.
作者:申颖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门诊就医的60例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11日—2017年10月26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逍遥丸、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例数有23例、VAS评分为(1.54±1.11)分、复发例数为2例,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门诊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稳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几率较低.
作者:宋之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并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取围产期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及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朵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高压氧早期干预对胶质瘤术后患者脑水肿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胶质瘤手术术中诊断明确的患者21例,依据患者自身的适应医嘱情况,将21例患者分为高压氧组9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止血、脱水、抗生素等常规对症处理;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3~5天予高压氧治疗,每天予高压氧治疗1 h.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手术后第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测T细胞亚群及炎性反应因子(CRP、IL-6以及TNF-α),分析其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第7天,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少[(26.8±2.3)cm3 vs.(32.5±2.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浆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浆CRP、IL-6以及TNF-α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早期干预可降低胶质瘤术后患者颅内水肿,提高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创面炎性反应,提示术后尽早行高压氧治疗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平;陈华群;季宏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伴梗阻采用 Ⅰ 期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经腹直肠癌切除术进行治疗,Ⅰ 期切除吻合.观察手术疗效,统计并发症.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 Ⅰ 期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肠梗阻症状均消失,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2.96%.结论 Ⅰ 期经腹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效果确切,在把握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前提下安全可行.
作者:陈祥松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干预模式,全程教育为观察组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全程教育和常规护理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吕从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并进行治疗的11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心理认知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与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叶酸对伴H型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筛选128例诊断为伴H型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规范化降压、改善微循环及脑保护等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叶酸口服,定期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的Hcy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联合干预组治疗后的血清Hcy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cy水平无变化(P>0.05).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H型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予以补充甲钴胺、叶酸干预后可以降低Hcy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乐永平;冯晴;周梁国;徐长玉;陈延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4月我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2例进行随访观察,将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首次发作就诊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基础疾病、吸烟史、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进展为脑梗死40例(30.30%).观察组男性比例(70.00%)、首次发作就诊时间(26.78±5.08)h、持续时间(30.16±6.38)min、发作次数(3.53±0.87)次、基础疾病(95.00%)、吸烟史(55.00%)、二级预防依从性差(42.50%)高于对照组的45.65%、(11.39±3.48)h、(14.30±4.28)min、(1.86±0.72)次、65.22%、26.09%、21.74%(t/χ2=7.43、8.28、5.70、8.33、9.76、9.53、5.87,P<0.05),两组年龄[(67.87±6.87)岁vs.(66.00±6.5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应制定合理、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何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7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单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同时间点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切皮时、气腹20 min及手术完成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波动均较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及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术后疼痛轻微,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马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1月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和培菲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A、IgG、IgM变化,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TBIL、IBIL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有效提高蓝光照射和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临床康复.
作者:王昌林;李征瀛;金未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降低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10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外科手术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建立疼痛管理小组、实施疼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完善疼痛护理措施、应用镇痛药物护理.结果 两组手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分级[(2.28±0.34)vs.(2.31±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分级24小时为(1.54±0.23)、78小时为(1.31±0.49),低于对照组的(1.97±0.40)、(1.69±0.52),镇痛药物应用(67.31%)低于对照组(81.48%),护理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90.38%)(P<0.05).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了止痛药应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广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专科精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有复杂性肾结石并具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指征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使用专科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88.54±17.56)min、(9.55±2.31)d,手术出血量为(158.47±14.56)ml,不良症状发生率是37.50%;患者总满意率是56.2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64.11±13.42)min、(6.84±1.54)d,手术出血量为(134.75±12.45)ml;不良症状发生率是6.25%;患者总满意率为93.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专科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复杂性肾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效果,减少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对剖宫产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及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的差异,讨论产科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作者所在产科病区实施剖宫产分娩的18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其他产科病区18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程度、心理需求等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护理服务计划:剖宫产前护理;产后护理.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91.23±5.23)、72小时内泌乳73.33%、泌乳量满足61.11%、护理满意97.78%,全部高于对照组的(82.22±8.09)、56.67%、45.56%、92.22%(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剖宫产产妇掌握相关的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急诊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1月同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卒中救治及常规急诊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下的护理配合.分析TCRF记录,对比两组患者DNT控制及rt-PA静脉溶栓救治率及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DNT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改善情况(NIHS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及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流程各步骤占用的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流程管理中,优化急诊流程护理能显著缩短患者DNT时间,提高接受rt-PA静脉溶栓救治成功率.
作者:彭庆荣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