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PBL与LBL结合模式的实践。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实习的8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BL、LBL结合模式,对照组采用LBL模式。结果观察组学生专科理论、临床技能、基础理论及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BL与LBL结合模式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肝胆外科临床实习学习效果,学生在理论、技能等方面均获得良好成绩。
作者:李巧梅;许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不孕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后,70例患者输卵管通畅率由原来的24.29%,提升至82.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妊娠率达52.86%。结论采用宫腹腔镜联合疗法对不孕症进行诊断及治疗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
作者:刘宇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患儿66例,回顾性分析以上患儿的临床和治疗资料。结果出现盲肠坏死的患儿仅1例,发生率为1.52%,对该例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所有患儿均全部出院,对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患儿恢复情况均较为良好,并且所有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小儿肠炎继发急性假结肠梗阻患儿可以采用综合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补液、营养支持、禁食、胃肠减压、温盐水低压洗肠等,治疗后要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何明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7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重症监护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症状,促使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成像技术应用于肺栓塞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44例肺栓塞患者,经GE Discorvery能谱CT对患者实施扫描检查,分析扫描诊断结果。结果44例肺栓塞患者中42例均能实现清晰显影;44例研究对象的肺动脉CTPA发现肺栓塞共计248处。结论针对肺栓塞患者,选择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能够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确定肺栓塞发生部位以及栓塞数量。
作者:金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收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疝气,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且手术后并发症少,使患者较快的恢复。
作者:郭二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MRI检查均显示均匀强化,肿瘤直径(1.27±0.31)cm,10例边界清晰,11例血流信号丰富,5例T1WI长信号和8例T2WI短信号;3例行次切手术,10例行全切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辅助治疗,随访结束时3例病情稳定,6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结论 MRI可以对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准确诊断,外科全肿瘤切除术和放化疗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预后仍较差。
作者:周辉;王俊宽;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法选择812份标本血液、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检测812份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175株,阳性率为21.5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00%,革兰阳性菌占43.43%,真菌占12.57%。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均较敏感;阿莫西林对对肠球菌较敏感。结论根据药物敏感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淼;齐弋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影响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2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全麻方式下行4孔或者3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配合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为护理技能(93.2±1.9)分,责任意识(91.7±2.1)分,高于对照组的(81.7±1.1)分和(78.2±1.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74.5%,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引入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大限度地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技能的要求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作者:高永莲;孙海英;孙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时间顺序划分例数相同两组,对比手术室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安全防护平均评分(23.1±1.8)分,高于对照组(18.8±1.7)分(P<0.05)。结论将人员精细安排、风险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应用于手术室中,可将其作为手术室护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秀梅;刘海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自愿进行早期妊娠终止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组治疗前2 d仅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并于第3 d起服用米索前列醇0.6 mg,每日一次。在治疗3 d后入院检查阴道出血以及宫内情况等。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妊娠终止情况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终止早期妊娠,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明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9月~2015年12月120例腹部手术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腹胀程度、肠鸣音回复时间及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2.1%,低于对照组5.8%(P<0.05)。结论术后给予循证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康艳立;邹香妮;杨爱荣;刘晓娟;潘嘏;王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我院药剂科实施安全质量管理措施,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药剂科药品1056种及取药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药剂科药品1161种及取药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药品管理情况及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品管理情况及患者用药满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中采用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可明显改善药品管理质量,减少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作者:吕建华;李永兵;吕建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采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乳腺有肿物触及的患者39例,病灶共45个,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依据病灶区颜色采取5分法评估。结果经病理和手术检查,证实31个病灶为良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22个,>4分9个,分别占70.9%,29.0%;14个恶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2个,>4分12个,分别占14.3%,85.7%。恶性组中4~5分率为85.7%,高于良性组29.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拓展了超声诊断范围,使常规超声的不足得以弥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上价值显著,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时,仍有一定误诊率,需与多种超声诊断手段结合,行综合评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76.38±19.32)min;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2.32±3.21)h;平均ICU停留时间(3.11±0.57)d;平均住院时间(17.32±3.21)d。心绞痛症状缓解或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方案首选。
作者:杨殿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全部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血塞通,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9%;对照组有效率74.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给予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联合应用奥扎格雷与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钱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的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提出合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各科室86份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取的86例患者中有62例使用抗菌药物,总应用率为72.1%,应用频率高的抗菌药为头孢类,其次为青霉素类。预防性用药占59.5%,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预防性用药过多,病原学检送率不高等。结论我院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注重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整体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焦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缩短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恢复时间。
作者:邱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另50例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采取优质护理,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侯景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