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崔新青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 左氧氟沙星, 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期
摘要:目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心粒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9%优于对照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诊断丙肝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丙肝患者接受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38例疑似丙肝或丙肝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CV-Ab结果为阴性,有2例HCV-cAg结果为阳性,1例RT-RNA证实为阳性;研究组有20例HCV-cAg为阳性,24例RT-RNA证实阳性,符合率是83.33%。结论丙肝诊断使用HCV-cAg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李照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浅析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2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潘立巍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在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在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并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需拔出患牙46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使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行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G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行牙周炎患牙位点保存术,可有效提升该类病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满云娜;刘菁;丁锐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6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观察组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5,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顾小海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13%,对照组为15.3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辅助临床治疗对减轻疼痛、控制复发率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小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的48例。随机分为C组和A组,每组24例患者。C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A组采用奥曲肽治疗。比较(1)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2)止血时间、副作用发生率。结果(1)A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有效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住院时间短于C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安全有效。

    作者:龚珍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输液患者120例,收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5月,并将急诊室输液患者分为两组,对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位措施。结果观察组急诊室输液患者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专业技能、违规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然后实施全方位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评分。

    作者:张静;周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全程护理管理在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接受全程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50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全程护理管理,B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进行1年跟踪随访,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护理依从性为96.8%,B组的护理依从性为80.8%;A组满意度为96%,B组满意度为81.6%。A组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均高于B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管理可以让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提升,减少患者的用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丽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冷沉淀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止血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冷沉淀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止血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中给予冷沉淀止血。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使用冷沉淀止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东;赵晓程;李海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思考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只有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才能更好地在日后艰难繁重的医疗实践工作中有所作为。本文将简要分析目前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探索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新途径。

    作者:郝茜;张爱莲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45例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自由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有效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作者:刘丽微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心粒细胞百分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9%优于对照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

    作者:崔新青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60例患者在经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后,体温在术后3天内恢复正常,血常规也在术后恢复到正常值范围;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仅有2例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为10~24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4±0.6)天。结论在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治疗时,一期阑尾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进行及早手术治疗,能及时控制炎症扩散,有效缩短患者病程。

    作者:汤玉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p16及Ki-67表达与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宫颈内皮上皮瘤变p16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中p16、Ki-67的表达阳性率。结果 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其表达阳性率均随着CIN分级的升高不断升高,不同病变分级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p16、Ki-67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诊断、分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吕芳;于淼;郭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常规护理、口腔及呼吸道护理、并发症和用药护理以及适当的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后治疗效果。结果63例患者中,患者有所好转或已痊愈的患者共58例,症状未能有所好转或病情更加恶化的患者5例,护理后,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2.06%。结论科学地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徐丽红;范秋云;宋二爱;史哲一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研究额叶癫痫行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行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卡马西平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杨贵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

    目的:试析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胆碱酯酶恢复的时间、平均昏迷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显著。

    作者:白斌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5例健康志愿者来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的使用情况。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组MCCB总分分别为(30.65±13.57)分、(28.57±12.76)分、(49.67±11.12)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方面损害较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轻。精神分裂症患者不管是首发还是慢性较正常人群在认知功能方面均存在损害。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6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究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7月接收的6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出现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同时探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患者本身有肺部疾病的历史、胃管留置、发生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患者出现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注意,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状况,使其而及时恢复。

    作者:景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危重早产儿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方奶、肠道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利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体质增长量(21.72±8.56)g/d高于对照组(15.37±6.28)g/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5%低于对照组21.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应用于危重早产儿中,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并发症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姜悦哲;柳琳琳;李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