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保平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者肾病分期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对78例2型糖尿病者肾病分期发病率加以统计,探究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结果 气阴两虚症发病率高,阴阳两虚者人数少,糖尿病肾病Ⅱ期者主要为阴虚热盛、痰湿困脾症,糖尿病肾病Ⅲ期者为气阴两虚症,糖尿病肾病Ⅳ、Ⅴ期者为阴阳两虚证.就糖尿病肾病患者兼证发生情况来看,血瘀证罹患人数多,其次为湿热证,湿浊证与水湿症.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型和Mogensen临床糖尿病肾病分期有相关性.针对上述特点,对患者实施辨证治疗,可起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作者:黄菲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以此提出应对对策.方法 抽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某社区5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568例患者脑卒中的风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糖尿病、降压治疗及左室肥厚、心房纤颤、CVD等.根据不同病因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降低脑卒中患者复发率.结论 脑卒中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风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风险因素、证据充分可干预风险因素、证据不充分潜在风险因素,通过对这几方面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以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智慧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专业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研究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出科成绩平均(87.9±4.4)分;对照组出科成绩平均(78.4±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方法知识涵盖点、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Sandwich教学法用于肿瘤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者2例,用药依从率为93.1%(27/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观察组患者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周爱侠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深部腔洞性伤口患者50例,其中22例湿性愈合技术清创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8例采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治疗清创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进行伤口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发扬中医护理服务特色优势.
作者:卞玉霞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眼,根据患者眼压、UBM、房角检查结果进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部分病例进一步针对原发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患者的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压、视力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 20眼中有16例为2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4例为3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2~7 d后,8例8眼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退,10例10眼2周后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术后随访6个月,20例18眼虹膜及房角均未见新生血管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20眼中有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位于正常范围,有效率为80.00%;4眼加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术后6个月时20眼中16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2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行前部视网膜冷凝者视力下降.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作为治疗NVG的辅助方法,根据不同病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NVG.
作者:王美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5例,根据当时具体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68例则采取腹腔镜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数据,再对术后复查情况(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再发异位妊娠)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再发异位妊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下进行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佳.
作者:杨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开始实施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实施后(2016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就诊期间跌倒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门诊跌倒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实施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门诊患者跌倒风险,防控效果较高,同时有助于医患关系维护.
作者:王亚芳;李美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急性期脑梗死相关头痛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急性期脑梗死伴头痛的53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1)此类患者头痛表现、临床特征多种多样;(2)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比前循环脑梗死高(66%vs.34%,P<0.01),后循环中以枕叶多见,其次为脑干;(3)中等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者更容易发生头痛;(4)脑梗死治疗中部分药物有致头痛的副作用;如西洛他唑、钙离子拮抗剂(CCB)类降血压药物、他汀类药物等.结论 脑梗死并头痛并不少见,并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旺俊;王云霞;陆耀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魏爱泽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月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住院手术患者106例,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患者施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施与骨折内固定术,评价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方法施行后的效果.结果 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1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而且可以在术后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1年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呼和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空洞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48例肺结核空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分别应用胸部X线片和CT影像学检查,分析影像诊断结果.结果 48例肺结核空洞患者经X片检查,检出有38例40个空洞,48例肺结核空洞患者经CT检查,检出48例75个空洞.对比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例数与空洞例数、空洞壁厚薄(3 mm),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48例患者空洞外病变情况,对比卫星病灶、支气管播散病变、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胸部CT检查分别为39例、22例、9例、12例,X线片检查分别为27例、12例、0例、2例,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小叶斑片实变、干酪性肺炎及胸膜增厚,两种影像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于肺结核空洞诊断好于X线检查,可以掌握肺结核患者空洞病变及周围征象,为患者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评估标准.
作者:赵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肝血管瘤患者采取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并发症防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其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血管瘤患者在外科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加强预防与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行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经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高,且对生活质量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获取了较好的效果,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升,对生活质量予以有效改善.
作者:史江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温补液、控制饮食、调节水电平衡等基础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屈春燕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本院接受检查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两组新生儿Ⅰ波、Ⅲ波、Ⅴ波的峰间期和波峰潜伏期.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率为72.0%,波形分化42只,没有引出6只,仅Ⅴ波可辨5只耳,Ⅰ波延长30只,Ⅲ波延长20只耳,Ⅴ波延长50只耳;两组新生儿各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3例恢复正常,7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检测价值显著,能够较早了解患儿早期听力和脑干功能损伤,从而实现尽早治疗.
作者:侯德红;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全过程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过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13.6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3.6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8.1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过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翁锦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在诊断慢性血吸虫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病原学检查、免疫法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3种方式的误诊率,符合率以及漏诊率情况.结果 和其他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的误诊和漏诊率较低,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结论 对于慢性血吸虫肝病者实施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显著、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经济,不失为一种公允化诊断方式.
作者:陈丽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76例尿毒症患者,按对照研究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所给予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出血、内瘘管堵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低血压6例,出血1例,猝死0例,内瘘管堵塞4例;对照组出现低血压16例,出血1例,猝死1例,漏管堵塞8例;前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95%,低于后者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包如娟;刘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应用于肺部周围型病灶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部周围型病灶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研究对象进行诊断,分别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的检出率为65.0%与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检出率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3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气管镜肺活检分析应用于肺部周围型病灶中的诊断效果确切,操作简便且可控性强,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