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到膀胱癌护理中,相较于常规护理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静;于淑红;张欣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将68例本院建档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加强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的护理。结果68例产妇无1例发生胎死宫内,无明显并发症,全部顺利度过妊娠期。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提高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认识,及时正确的治疗,严密的母婴监护,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是顺利度过妊娠中晚期的关键。
作者:侍美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前位护理干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前位护理干预后,其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87.5%、93.8%;对照组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53.1%、75.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位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康复率,从而为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焦玉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160例焦虑症患者,所选的患者均运用同一种抗焦虑药物实施治疗,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运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通过实施亲情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焦虑状态,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郑晓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护理,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实施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一般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9±2.5)d,短于一般组患者的(31.6±2.9)d(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气道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红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改善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39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术后,平均手术时间(68.61±6.2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3.6±43.7)ml;切口愈合平均(16.31±1.69) d;HSS评价为优11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7.18%(34/39)。结论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内固定改善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效果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微创理念,值得临床对手术方法和远期效果继续研究。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对收治的29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6~12个月分析疗效。结果29例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并随访6~12个月,治愈27例(93.10%),好转2例(6.90%),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29例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高,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优点。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各种交通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然而,许多交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增多等。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急救模式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交通信息不通畅、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交通事故急救模式中,是交通事故急救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使我国的交通事故急救体系在资源共享、相互协作方面的能力增强。
作者:赵彦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18例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用腺苷蛋氨酸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用丹参注射液单独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TBIL、DBIL、ALT、AST及ALP检测值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更明显,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董贵;黄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找到提高其工作质量的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特点,对各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提升,各项工作质量的合格率也得到了保证。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质量,进而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何宝娟;回文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ICU护理中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1例ICU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33例给予持续性的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晓坤;林晓云;周晓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天麻栽培量也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伪品天麻,对药物的药效影响的同时还带来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文章从野生和栽种天麻角度分析,天麻主要性状,并就目前常见伪品:大丽菊、紫茉莉等提出真伪鉴别方法,并对天麻在抗血栓、抗惊厥、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高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探讨嵌顿痔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标准。方法将110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围手术期采用中医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手术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显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顿痔围手术期运用中医消法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损伤,有利于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作者:何之光;耿学斯;郭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用益气养阴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郝彦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使用帕瑞昔布钠或地佐辛超前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根据使用超前镇痛药物不同将105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给予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帕瑞昔布钠组)、地佐辛(地佐辛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镇痛效果。结果地佐辛组在术后30 min末、4 h末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帕瑞昔布钠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85%与地佐辛组3.77%比较,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和地佐辛组均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但后者在早期镇痛方面优于前者,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和镇痛效果继续探讨。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0例G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PG、HbA1c改善程度较之对照组更佳,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4.16%比对照组29.23%低,且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GDM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高永梅;姚志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应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糖检验的5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53例同期进行血糖检验的健康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对血糖检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健康妊娠者的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定期检验血糖,并及时发现以及干预,使其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少胎儿和产妇的不良症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定期的血糖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国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进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136例,随机1:1配对分为:A组68例(舒芬太尼组),B组68例(芬太尼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情况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作为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的首选药品。
作者:卢志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总结出生前使用B超筛查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抽取我站妇产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产检筛查出的24例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统计B超确诊率。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测1702名产妇,发生先天性畸形胎儿24例,发生率1.41%。先天性发育缺陷胎儿发生率逐年降低。包括:8例无脑儿(0.47%),6例脑积水(0.35%),2例脊柱断裂(0.12%),3例唇腭裂(0.18%),5例脊髓膨出(0.29%)。24例先天性畸形胎儿中,22例(91.67%)经B超检查确诊,2例(8.33%)由于街道计生服务站条件所限,未能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准确判断,介绍到区级或市级医院检查确诊。24例先天性畸形胎儿孕周为15~30周,孕中期15~27周发生畸形胎儿19例,发生率79.17%,孕晚期28~30周发生畸形胎儿5例,发生率20.83%,孕中期检出胎儿畸形比例较高。结论孕中期进行产前检查有助于先天性畸形胎儿检出,使用B超筛查和预防先天性缺陷胎儿,方法无创、简便、有效。在临床进行和推广该产前检查方法时,进行专业超声医生培养和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尽量降低先天性缺陷娩出率。
作者:朱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