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

刘睿

关键词:耳鼻喉手术, 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共100例,分析在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并将其实施于耳鼻喉手术中。结果在100台手术中,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排除一切手术差错的发生,我院未收到耳鼻喉患者的投诉。结论在耳鼻喉手术中,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患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经病理确诊的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乳腺超声进行诊断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经过乳腺超声诊断为72例乳腺炎,诊断准确率为90.0%,误诊为乳腺增生5例,误诊为乳腺癌3例。结论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乳腺超声诊断具有特定的影像表现,诊断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断和鉴别乳腺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翠霞;王海涛;王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发生率的应用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的发生率。方法针对降低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发生率这一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进行问题的改善,收集品管圈活动前后腔镜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护士的满意度调查表并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题改善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满意度。结果摄像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由改善前的19.67次/月降低到改善后的7次/月,下降幅度64.41%,目标达标率113.13%,腔镜手术医师对手术配合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前后摄像系统故障发生率的对比,实施对策有效,构建腔镜设备故障处理流程、规范操作流程,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但对腔镜手术摄像系统故障的其他原因还有待发觉,将在以后的品管圈活动中进行持续改进。

    作者:郭秀茹;朱琳;史艳萍;王沈萍;郑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本组69例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结果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植入术成功64例,置入支架共92枚。手术失败5例。5例手术失败病例其中3例行外科血管旁路术成功。2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失败的病例中全部为糖尿病患者,69例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手术成功率92.6%(64/69)。随访12个月,血管通畅率89.8%(62/69)。随访6~36个月,血管通畅率85.5%(59/69)。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穆永胜;张凯;刘贵申;李志萍;陈俊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2例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行鼻镜内手术治疗,研究组68例在其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邢莲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102例,将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单用表柔比星;观察组使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48/5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响;王玉倩;石庆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探讨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技术在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住院患者148例,其中100例行胸腔穿刺术及胸水常规等化验;48例患者行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组织送病理科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胸水消失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式胸膜活检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显著,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尹虹雷;林庆艳;崔晓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单用特布他林吸入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47%)高于对照组(63.1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慢性咳嗽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采取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吸入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云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患者疾病知识得分、护理满意程度VA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仇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2010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的90例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对患儿接受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我们提供了强化消毒措施,健康教育,观察患儿的病情,使用药物提供针对性治疗,对患儿的生活提供护理,改善治疗效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中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张小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3例患者因术后心脏破裂出血死亡,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3.15%;其余33例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可及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惠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吕景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分析美托洛尔在糖尿病伴冠心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为了深入分析在糖尿病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0人,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大剂量组(提供25 mg美托洛尔)与小剂量组(提供12.5 mg美托洛尔),每组45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中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小剂量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大剂量美托洛尔在治疗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并且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品管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为助产质量控制指标的干预和制定提供借鉴。方法在产房成立6人的品管圈小组,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活动。选择品管圈活动前自然分娩产妇126例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后的自然分娩产妇132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满意度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8.9%;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为96.2%,实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实验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产妇的满意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成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艾默;马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中,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E、PIP水平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作者:吉泽;潘星;倪殿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胸外科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心胸外科手术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观察手术方法、呼吸道感染程度及其分类,同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所选取的70例患者中,主要由6种因素导致术后呼吸道感染,即8例支气管炎,25例肺炎,22例行食管癌手术,5例行肺癌手术,5例行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5例行全麻气管插管麻醉。结论有3种主要因素将导致患者术后产生呼吸道感染,即行全麻气管插管麻醉,行食管癌手术以及合并肺炎,因此,应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适当时给予抗生素注射预防感染。

    作者:杨殿滨;吉占全;徐化静;冯均庆;牛红星;石静宝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急诊科132例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观察并探讨急诊急性腹痛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2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急诊护理,分析其护理要点。结果全部患者均给予对症的急诊护理处理,分诊平均时间(5.1±2.4)min,待诊平均时间(5.3±0.8)min,分诊准确率为96.2%(127/132)。结论有效的急诊护理可为急性腹痛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率。

    作者:梁岩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康复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其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及肢体运动能力。

    作者:黄杏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发病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康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此次研究中的52例患者均是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他们的病因与病变部位大小有直接联系。结论临床中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对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尽早诊断后先改善患者的缺血情况,然后再进行治疗。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的具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西药房2014年10月~2015年6月因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的48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对48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退回的药品种类、剂型和具体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统计。结果4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0.4%,高于使用其他种类药物的患者(P<0.05),按剂型统计,注射剂药物所占比例为52.1%,高于其他剂型药物(P<0.05)。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药房不良反应造成门诊退药,可充分体现出医院药房工作质量,医院药房应引以为戒,不断总结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解决。

    作者:刘天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崔磊;瞿建国;党胜春;张清;谢嵘;黄润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