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秀;李丽华
健康人群和患者的生理信号复杂度问题大家已普遍关注,复杂度的降低已被指出是病理动力学的一个普遍特征。急性脑卒中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疾病,之前已有研究指出可以把心率变异性作为预测急性脑卒中预后的指标,然而当时并没有细化研究,也没有给出足够证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2013年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对该院2013年1-12月585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5例手术中,预防用抗菌药物92例,预防用药率为15.73%,其中10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者为54例,所占比例达50%。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及品种选择也存在明显问题:预防用药患者中术前未用药而术后才用者占82.61%,预防用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占比也很高,其中选用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分散片作为预防用药者高达76.0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主要存在部分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针过宽、药物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力度,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的抗菌特性而减少其耐药菌的出现。
作者:朱勇;曾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手法与星状神经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连续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的颅多普勒(TCD)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临床疗效可靠,可单独用于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作者:李成付;陈晓艺;边瑜健;王玖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中的激活情况。方法:实验组选择性结扎(SNL)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对照组SNL非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取第4~5腰椎段脊髓做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非手术侧(镜像痛)脊髓背角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平均荧光强度增高,与手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非手术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镜像痛中,镜像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参与了镜像痛的形成和维持。
作者:王江栓;李变锋;任秀华;曹靖;臧卫东;田志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提高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干预措施执行率,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8月本院内科ICU需机械通气监护的成人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均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月入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生感染的概率及患者对不同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了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患者的满意程度也越来越高,可见本院对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干预措施的执行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也是不断发展的,临床中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身体情况、骨骼质量等决定采用何种手术方式,针对年轻者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年老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文就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的演变,每种术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作一综述。
作者:王璞琳;郭锦丽;白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家庭督导化疗管理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每组各150例,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管理,家庭督导化疗管理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家庭督导化疗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及治愈率。结果:家庭督导化疗管理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9,P<0.05);家庭督导化疗管理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9,P<0.05)。结论:家庭督导化疗管理可明显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愈率,从而减少耐药结核杆菌的产生,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迅速康复。
作者:文凯;马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240对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损伤的潜在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每天腹腔注射一次MPTP (30 mg/kg),连续注射5 d,建立PD小鼠模型;Neu-240(0.1或3 mg/kg)腹腔注射开始于MPTP注射的第1天,1次/d,连续17 d。分别在MPTP注射后第14、15及17天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开放场测试、爬杆测试及悬挂测试。结果:在开放场测试与悬挂测试中,Neu-240能够分别显著性改善MPTP诱导的活动距离与运动评分水平的降低;在爬杆测试中,Neu-240对MPTP诱导的转向时间和总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仅表现为改善的趋势。结论: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240能部分改善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损伤。
作者:肖志勇;金鑫;Laudon Moshe;田绍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3年4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5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78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80例,在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院时,SAS心理焦虑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在科学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不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起到加速康复进程和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红;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来本院进行放疗的癌症患者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CT模拟定位放疗,常规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治愈率为95.60%,与常规组的74.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顺从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锦秀;李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8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2个月后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39例,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阴囊水肿2例,对照组出现阴囊水肿3例、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复查患者,研究组复发1例,占2.4%,对照组复发4例,占9.8%;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腹横纹微小切口经外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对患者治疗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中远期复发率降低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张尚文;徐显林;徐锋;张启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HOST2 lncRNA在上皮性卵巢组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ST2 lnc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上皮性交界性瘤和上皮性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HOST2 lncRNA在不同上皮性卵巢组织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HOST2 lnc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上皮性交界性瘤表达量明显高于上皮性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OST2 lnc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量与上皮性交界性瘤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OST2 lncRNA在不同临床分期的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和交界性卵巢瘤中HOST2 lncRNA均有表达,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分子诊断标志物。
作者:刘静;彭萍;汪先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通过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17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潜伏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治疗,对照组孕妇在宫口开大高于3 cm时给予实施,潜伏组孕妇在宫口扩张1~2 cm时给予实施,在孕妇宫口开始扩张时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孕妇进行疼痛评估,统计分析所有孕妇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潜伏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口扩张60 min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组产妇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组产妇产后围产儿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快速缓解产妇疼痛,有助于实现产程无痛分娩,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同时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有利于提高新生儿预后水平,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利红;王文凯;陈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肺止咳丸配合穴位贴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清肺止咳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应用肺力咳胶囊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总疗效及主要症状评分、LCQ测评及各单项指标评分、小气道通气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有改善。结论:清肺止咳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涛;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彩超、MRI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研究,旨在为早产儿的临床脑损伤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在其住院期间给予振幅整合脑电图、彩超、MRI检查,观察与记录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48例表现为不连续低电压或病理型图形,阳性率为40.00%(48/120),且未能检测到成熟CY。彩超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33例颅内发现阳性病灶,阳性率为27.50%(33/120),其中15例早产儿被诊断为脑室内出血,占45.45%(15/33),另有18例早产儿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改变,占54.55%(18/33)。MRI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62例在颅内发现了阳性病灶,阳性率为51.67%(62/120),其中有34例诊断为脑室内缺血,19例诊断为脑实质点状出血,占30.66%(19/62),9例诊断为脑室内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4.52%(9/62)。结论:MRI对于早产儿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明显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及彩超检查,其中振幅整合脑电图可通过针对早产儿醒睡周期异常改变进行诊断,而彩超则可作为初诊及随访追踪的方法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蓝国锋;黄景雄;吴时光;史学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泌尿系统的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疾控中心2010-2013年全年收集的确诊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5471例,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并将终分型数据反观外科表现。结果:2010-2013年珠海地区接到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5471例,其中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1152例(14.98%),泌尿系统沙眼衣原体感染967例(12.57%)。珠海地区共发生288例A-C沙眼衣原体感染、1710例D-K沙眼衣原体感染、121例L1-L3沙眼衣原体感染。对愿意透露职业的1103例患者单独分析,其他工作人员占到总感染量的53.13%,再是职业投资人或者企业高管,占总感染量的35.63%。结论: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布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类似。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分布与职业有关。
作者: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录像反馈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积极应用的方法及体会。方法:收集某高校42名2011级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近期的考核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将成绩相邻两名受试者配成1对,共21对,然后将每对中的2个人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纸笔记录方式,试验组采用录像反馈式教学法,利用VCD及教学讲解心肺复苏内容,教学2周,每周2节课时,2周后,根据两组受试者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育方法的满意度和有效率来判断两组的教学差异。结果:对照组在考核成绩方面低于试验组,在学习兴趣、满意度、认真程度的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均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录像反馈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满意度、认真程度以及学生的考核成绩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永;郑守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筛查需求,使未来的健康宣教工作更有针对性。方法: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本省的11个(3市和8个县)项目点,对自愿参加的女性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及筛查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260名女性,获得完整有效问卷1155份,303份来自未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点(地区1),852份来自既往已开展项目点(地区2)。地区2的女性通过“书籍/报刊”和“宣传资料/墙报画册”了解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比例高于地区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区2女性的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除宫颈病变外均高于地区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21%(1065/1155)被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宫颈癌的健康体检,45.63%(527/1155)希望政府全额支付检查费用,74.11%(856/1155)愿意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地区2的女性选择筛查机构首选县市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地区1的女性则更愿意选择县地级卫生医疗机构。结论: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开展增加了当地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了解,但仍应加强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改变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加强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以保证筛查工作的可持续性。
作者:姜志欣;王丽娟;林宁;石慧;陈伟;吴玉璘;张敏;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连续环形撕囊小切口治疗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9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同轴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环形撕囊小切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多的为角膜水肿,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环形撕囊小切口治疗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较小,但超声乳化时间较长,可根据具体临床情况进行手术方法的筛选。
作者:王茂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南京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对错畸形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其与正畸医生对错畸形的认知差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指导正畸医生进行更好的诊疗,同时给予大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方法:对2012-2013年来本科就诊的213名在校大学生的进行错畸形认知问卷调查,所用的问卷包括一般人口调查问卷、据正畸治疗需要指数量表[由牙齿美观因素(AC)与牙齿健康因素(DHC)组成]设计的牙齿美观和健康因素自评调查问卷。被试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知进行AC等级和DHC等级的评分,与正畸医生根据模型测得的客观值所得评分相比较,并进行不同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间主观感知AC等级和DHC等级比较。结果:正畸医生的客观测量等级明显高于大学生的主观感知等级(P<0.05);大学生主观感知和正畸医生客观测量的相应数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女性大学生的主观感知DHC等级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城市大学生的主观感知AC和DHC等级均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观感知AC和DHC等级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结论:大学生与正畸医生对大学生自身错畸形的美观和健康因素的认知间的差异明显,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加倾向于认为自己牙齿不健康,城市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注重自己牙齿的美观和健康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错畸形知识的宣讲并指导其就医行为。
作者:王晓静;朱华;吉萍;胡峰;耿宁果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