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叶知秋:心率变异性复杂度可预测急性脑卒中预后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复杂度, 预测, 急性脑卒中, 卒中预后, 生理信号, 健康人群, 常见疾病, 内外科, 动力学, 指标, 证据, 特征, 神经, 患者, 病理
摘要:健康人群和患者的生理信号复杂度问题大家已普遍关注,复杂度的降低已被指出是病理动力学的一个普遍特征。急性脑卒中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疾病,之前已有研究指出可以把心率变异性作为预测急性脑卒中预后的指标,然而当时并没有细化研究,也没有给出足够证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PCI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PCI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循环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及干预,采用POMS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1、2周后,观察组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PCI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雅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泪道逆行置管对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泪道逆行置管方法在泪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本院眼科收治的100例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通过采用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4%、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的8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应证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一叶知秋:心率变异性复杂度可预测急性脑卒中预后

    健康人群和患者的生理信号复杂度问题大家已普遍关注,复杂度的降低已被指出是病理动力学的一个普遍特征。急性脑卒中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疾病,之前已有研究指出可以把心率变异性作为预测急性脑卒中预后的指标,然而当时并没有细化研究,也没有给出足够证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药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考察2013年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对该院2013年1-12月585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5例手术中,预防用抗菌药物92例,预防用药率为15.73%,其中10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者为54例,所占比例达50%。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及品种选择也存在明显问题:预防用药患者中术前未用药而术后才用者占82.61%,预防用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占比也很高,其中选用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分散片作为预防用药者高达76.0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主要存在部分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针过宽、药物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不合理等问题。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大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力度,以充分发挥抗菌药的抗菌特性而减少其耐药菌的出现。

    作者:朱勇;曾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PCT水平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患有COPD且经病原学确诊有肺部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T组(n=52)和经验治疗组(n=34)。PCT组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并根据PCT水平应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治疗组根据临床经验和临床症状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临床有效率、功能状态评分、二重感染率、加重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PCT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和二重感染率均明显少于经验治疗组(P<0.05)。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功能状态评分、加重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水平可指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避免抗生素使用过多而产生细菌耐药性。

    作者:蔡宗洋;林昌盛;杨锐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早产儿脑损伤评估优越性比较

    目的:探究与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彩超、MRI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研究,旨在为早产儿的临床脑损伤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在其住院期间给予振幅整合脑电图、彩超、MRI检查,观察与记录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48例表现为不连续低电压或病理型图形,阳性率为40.00%(48/120),且未能检测到成熟CY。彩超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33例颅内发现阳性病灶,阳性率为27.50%(33/120),其中15例早产儿被诊断为脑室内出血,占45.45%(15/33),另有18例早产儿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改变,占54.55%(18/33)。MRI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62例在颅内发现了阳性病灶,阳性率为51.67%(62/120),其中有34例诊断为脑室内缺血,19例诊断为脑实质点状出血,占30.66%(19/62),9例诊断为脑室内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4.52%(9/62)。结论:MRI对于早产儿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明显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及彩超检查,其中振幅整合脑电图可通过针对早产儿醒睡周期异常改变进行诊断,而彩超则可作为初诊及随访追踪的方法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蓝国锋;黄景雄;吴时光;史学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尿路疾病诊疗中输尿管软镜的应用

    上尿路疾病的治疗微创化成为一种趋势,输尿管软镜术因其镜体纤细灵活,能主动弯曲,操控性强,可直接观察输尿管、肾盂及各个肾盏在内的整个上尿路集合系统,对上尿路疾病的诊疗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包括上尿路结石、不明原因的血尿、上尿路肿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膀胱癌术后输尿管-肠段吻合口狭窄并结石等。

    作者:江郁慧;杨国胜;钟瑞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12-2013年儿童医院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了解近2年某儿童医院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为儿科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本院细菌实验室相关数据,统计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耐药率,对耐药率明显变化的病原菌进行字2检验。结果:近2年儿童医院检出主要病原菌均以革兰染色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升高明显(P<0.05)。结论:近2年儿童医院院内感染菌的分布和耐药率有一定变化,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提示儿童医院院内感染菌非发酵菌及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控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董懿珍;张伟;张胜安;任贵香;薛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240改善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行为损伤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240对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损伤的潜在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每天腹腔注射一次MPTP (30 mg/kg),连续注射5 d,建立PD小鼠模型;Neu-240(0.1或3 mg/kg)腹腔注射开始于MPTP注射的第1天,1次/d,连续17 d。分别在MPTP注射后第14、15及17天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开放场测试、爬杆测试及悬挂测试。结果:在开放场测试与悬挂测试中,Neu-240能够分别显著性改善MPTP诱导的活动距离与运动评分水平的降低;在爬杆测试中,Neu-240对MPTP诱导的转向时间和总时间无显著性影响,仅表现为改善的趋势。结论: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240能部分改善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功能损伤。

    作者:肖志勇;金鑫;Laudon Moshe;田绍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NRDS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及治疗后1 h(T1)、12 h(T2)、24 h(T3)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T3时点的pH,T2、T3时点的PaO2,T1、T2、T3时点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7.39,P<0.05或P<0.01);T2、T3时点的PaO2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8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86.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并发症率分别为26.32%、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6.25,P<0.05或P<0.01)。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了肺泡气体交换,提高了氧合能力,进而改善了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且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基层医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高存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内科护理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在看病治疗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因此由于呼唤沟通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和摩擦逐渐的尖锐。所谓护患关系就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充分的交流而产生的影响这个过程。这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加是情感的沟通以及思想的交流。本文首先分析当今情势之下内科护理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在通过问题的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安琦;李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态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对67例(90眼)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必要时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常见表现有表现8种类型:(1)漆裂纹性黄斑病变:12例18眼,占20%;(2)黄斑前膜性黄斑病变:6例9眼,占10%;(3)Fuchs斑性黄斑病变:5例8眼,占8.9%;(4)黄斑出血性黄斑病变:22例28眼,占31.1%;(5)黄斑萎缩性黄斑病变:9例14眼,占15.6%;(6)黄斑劈裂性黄斑病变:6例6眼,占6.7%;(7)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4例4眼,占4.4%;(8)视网膜脱离性黄斑病变:3例3眼,占2.7%。结论:OCT能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形态;FFA能更准确地确定病变的性质,推测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闫淑;杜敏;邵玲;杨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对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泌尿系统的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疾控中心2010-2013年全年收集的确诊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5471例,对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并将终分型数据反观外科表现。结果:2010-2013年珠海地区接到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5471例,其中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1152例(14.98%),泌尿系统沙眼衣原体感染967例(12.57%)。珠海地区共发生288例A-C沙眼衣原体感染、1710例D-K沙眼衣原体感染、121例L1-L3沙眼衣原体感染。对愿意透露职业的1103例患者单独分析,其他工作人员占到总感染量的53.13%,再是职业投资人或者企业高管,占总感染量的35.63%。结论: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布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类似。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分布与职业有关。

    作者: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通过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17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潜伏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治疗,对照组孕妇在宫口开大高于3 cm时给予实施,潜伏组孕妇在宫口扩张1~2 cm时给予实施,在孕妇宫口开始扩张时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孕妇进行疼痛评估,统计分析所有孕妇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潜伏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口扩张60 min内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组产妇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组产妇产后围产儿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快速缓解产妇疼痛,有助于实现产程无痛分娩,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同时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有利于提高新生儿预后水平,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贾利红;王文凯;陈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下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4月-2009年3月,4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本科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及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本文对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28.25±31.75)min,体外循环时间(93.25±22.5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7.50±20.75)min,双极射频消融时间(17.75±2.25)min。3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1次后复跳,均转为窦性心律。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住院(9.25±1.25)d,出院时心律均为窦性。4例术后随访5~6年,均维持窦性心律,右心房内径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直视下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手术安全,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高。

    作者:刘胜中;谭今;黄克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殖医学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生殖医学专业本科由于招生时间晚,各招生院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学时很少或不开设实验课,影响了生殖医学人才的培养。文章从构建生殖医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外教学;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对生殖医学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进行了论述。

    作者:李质馨;任旷;潘晓燕;田洪艳;徐冶;王弘珺;刘忠平;窦肇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NTNAP2基因与汉族儿童孤独症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CNTNAP2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10244837、rs7794745、rs10500171与汉族儿童孤独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汉族儿童孤独症患者及对照的rs10244837、rs7794745、rs10500171位点进行的基因分型,对所获分型数据进行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孤独症病例和对照的CNTNAP2基因的3个SNPs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未偏离哈德温伯格平衡(P>0.05);CNTNAP2基因的rs10244837、rs7794745、rs1050017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单体型频率在病例与对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TNAP2基因的rs10244837、rs7794745、rs1050017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儿童孤独症不相关。

    作者:李小平;郭辉;夏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也是不断发展的,临床中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身体情况、骨骼质量等决定采用何种手术方式,针对年轻者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而年老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文就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的演变,每种术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作一综述。

    作者:王璞琳;郭锦丽;白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来本院进行放疗的癌症患者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CT模拟定位放疗,常规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治愈率为95.60%,与常规组的74.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肿瘤放疗患者CT模拟定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顺从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锦秀;李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DPP-4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生发展,各种并发症随之而来,其中之一是糖尿病肾病。其是由机体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而DPP-4抑制剂能够降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改善机体的高血糖状态,使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得到延缓。除此之外,DPP-4抑制剂对其他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底物起到作用,例如BNP,活化蛋白C,HCY等的表达,均起到对肾脏的保护。研究DPP-4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将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韩海磊;柳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