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
目的:观察比较解剖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骨伤科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其中采用解剖钢板和外固定架固定分别各20例,经治疗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对上述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术后应用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标准对两组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解剖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疗效显著,优良率分别达到85%和80%。解剖钢板组和外固定架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远期疗效和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
作者:李当科;王振宇;张忠晓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社区2010年8月-2012年9月6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健康干预,观察和比较干预前与干预2年后患者遵医用药、坚持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遵医用药、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方面均优于干预前。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在遵医用药、坚持饮食控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方面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达到治疗效果和预期目标。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对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桂志芳;田求明;李素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给予西医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64例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与西医常规降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包括FPG(空腹血糖)、TC(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2 h PG(餐后两小时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乏力、消瘦、口干、失眠、泌汗异常、夜尿频多。结果:(1)治疗后两组FPG、TC、TG、2 h PG,HbAlc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TC、TG、2 h 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乏力、消瘦、口干、失眠、泌汗异常、夜尿频多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与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表明中医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镇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治疗组98例。其中治疗组通过开颅手术治疗,手术全程都采取全身麻醉,具体手术方式由患者外伤情况决定。观察组采取传统内科治疗方式,包括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遵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3%,植物人及死亡率为3.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3.27%,植物人及死亡率为11.22%。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良好率和降低死亡及致残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邹兴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88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病历号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治疗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在肝功能改善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在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中治疗组ALT和TBIL下降更明显,PTA和Alb上升更高;两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肝纤维化程度降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毅;漆红;余国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对院内2010年5月-2011年3月护士中发生针刺伤细节以及其发生率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如:主题确定、设立目标、对目标可行性进行分析、原因探讨、原因论证、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对实行效果进行评价和巩固等系列QCC活动,在2011年5月-2012年3月应用QCC活动之后对护士进行“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调查,并与实施QCC活动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QCC活动开展之后,本院护士针刺发生概率从65%下降到25%,实施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行QCC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出现连续持久的改进,提升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和对应能力。
作者:高佳;黄友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通过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院护理部专门设立护理质量评估项目,护理人员自发地以护理科室组圈,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十大基本步骤,进行计划、执行、评估和处置。结果:护士能够自我提高护理水平和效率,实施品管圈活动6个月后,护士个人护理投诉、医用耗材使用都有显著提高,从而大大推动了医院的整体运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既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增强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余纪岚;周细梅;陆莲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掌握目前南京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实验室管理水平,发现各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其整体检测能力提高。方法:以卫生部《艾滋病检测工作技术规范》《南京地区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规范》为主要依据,通过发放质控品进行盲样考核和专家实验室现场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7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考评。其中盲样考核包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的规范性,两部分各占25%;实验室现场督导占50%;结果总分100分。结果:7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酶联法(ELISA)试验结果符合率均为100%,平均得分25分;实验的规范性平均得分为22.4分;实验室现场督导平均得分为49.3分。结论:南京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能力均较好,能够满足艾滋病筛查工作的需要。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及实验室质量管理两方面均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作者:董晓庆;季建强;王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能力评定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7 d及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和丹红注射液可达到协同互补的作用。
作者:赵伟杰;刘爱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功能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8/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上肢分阶段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李美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作为心肌炎组,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患儿65例作为非心肌炎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受检儿童血清cTnI和CK-MB的阳性异常比率,以及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后cTnI和CK-MB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心肌炎组患儿相比,非心肌炎组患儿血清cTnI阳性异常率及血清CK-MB阳性异常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检测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退热、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西瓜霜喷剂外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退热、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开喉剑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效果显著。
作者:李文莉;周伟;胡金平;陈余粮;周海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对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本院42例十二指肠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技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持续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流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引流治疗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红权;王荣昌;谢玉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采用5.0 mg/kg和7.5 mg/k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低剂量组患儿中有2例未完全消退,消退率96.77%,高剂量组有3例未完全消退,消退率95.23%,其余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转阴率79.03%,高剂量组转阴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147,P=0.074);低剂量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4%。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00)。结论:5.0 mg/kg和7.5 mg/kg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无明显差异,应优先选用低剂量,以保证患儿安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加医用胶涂布术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0月因反复鼻出血来本科就诊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点的25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加医用胶涂布术止血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4例,显效率96%;1例无效患者为鼻中隔高位偏曲,鼻腔极度狭窄,出血点位于嗅裂区,鼻内镜及双极电凝无法到达出血区行电凝治疗,改为医用胶涂布后治愈,有效率100%。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意外、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加医用胶涂布术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耳穴贴压组(A组,n=40)、托烷司琼组(B组,n=40)及耳穴贴压联合托烷司琼组(C组, n=40)。A组患者取耳神门、胃和交感三处穴位粘贴王不留行籽,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进行按压治疗,B组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 C组行耳穴贴压治疗并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观察术后24 h内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加用其他止吐药的发生率及其他副作用。结果:与A组及B组比较,C组术后24 h内恶心发生率(22.5%比52.5%、47.5%)、呕吐发生率(12.5%比30.0%、32.5%)及加用其他止吐药的发生率(10.0%比22.5%、25.0%)降低(字2值分别为:20.645,14.337;14.629,11.200;10.000,6.994,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其他副作用。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李燕玲;刘玮;孟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分析探讨本地区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及门诊对照组正常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吸烟等。分层分析中60岁以上,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吸烟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几率增加。结论:对于60岁以上伴高血压高血脂的吸烟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加强药物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鼓励戒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作者:罗旺胜;朱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本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在试验前2周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患者均持续服药治疗1年。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显著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有效降低并稳定心率,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陶立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短期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完全腹腔镜的优越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统计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6例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术后拔管、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安全可行,较传统开腹手术,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等优点,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杨兴武;王国泰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