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玲;黄立强;朱晖;王真;赵晓霞;郭义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临床价值。方法:128例AP患者分为高脂血症性AP组(HLAP组)64例,胆源性AP组(BAP组)64例。对HLAP、BAP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将HLAP组患者又分为HLAP1组(轻症)和HLAP2组(重症),比较HLAP1、HLAP2两组患者降脂前后Ranson和CT评分及血脂和CRP水平。结果:HLAP组与BAP组相比糖尿病发生率、脂肪肝发生率和血脂水平较高,肝功能受损程度和血清淀粉酶水平较低(P<0.05)。A2组和A1组相比, CRP、甘油三酯显著增高(P<0.05)。结论:CRP联合高血脂可作为HLAP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CRP及PCT对HLAP预后评估具有经济、方便、可行、可较早诊断等临床价值。
作者:阚亮;张萌;何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膨胀止血材料在急诊严重鼻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接诊严重鼻出血的63例患者,应用高膨胀止血材料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设63例严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材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严重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膨胀止血材料止血效果确切,减少患者痛苦,适合急诊严重鼻出血患者。
作者:刘晓凤;刘世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颅内影像学表现、临床诊疗方法。方法:通过颅脑CT和(或)MRI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对42例经临床诊断为VP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VP患者均有引起脑血管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头颅影像学均表现有基底核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多发且为双侧,多伴脑萎缩及脑白质稀疏;多数患者存在血液粘度增高。结论:VP多由脑血管病变而来,主要为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症状相对较轻,以对症治疗脑血管病为治疗原则。
作者:周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及超声心动图与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5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将ECG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与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发病率高,占73.93%,单支病变组中以前降支发病率高,占63.59%;ECG及超声心动图阳性改变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有预测预测价值(P=0.000);ECG阳性改变对预测前降支狭窄敏感性有高于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趋势,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超声心动图阳性改变对预测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ECG及超声心动图阳性结果与缺血相关责任血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于倩;袁琛;张坤;石伟;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成本核算管理实施前的收入、支出情况与2015年1~12月实施后的收入、支出情况,统计并比较各项数据。结果: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实施后比实施前,成本投入有一定降低,成本收益有明显增加,药品收益占净收入比例明显降低。结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可降低成本投入,增加总收入,提高成本收益率。
作者:郑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关联性,及对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尿肌酐(Cr)、MA、UACR等指标间差异以及与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间相关性。比较UACR增高患者和正常患者18个月后各项预后指标差异。结果:MA,UACR等指标在不同心功能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UACR增高组和正常组在各项终点事件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MA、UACR能够作为评估CHF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对CHF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分析存在重要意义。
作者:赵汉君;葛智儒;杜安通;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6例乳腺癌患分为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B组),A组84例,B组52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T4期肿瘤、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对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发生局部进展明显少于B组(P<0.05)。A组平均生存时间、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1)。A组术前证实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除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
作者:童树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膜中微血管系统的重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骨膜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4例新做骨折固定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进行正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量注射血管生成素促微血管系统再生药物。结果:治疗组的骨骼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的骨骼愈合速度。结论:促进骨膜微血管系统再生直接促进骨膜、骨折愈合的速度。
作者:程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及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入院后24h内用NCIS进行危重评分,分成轻度细菌感染组(n=30)和重度细菌感染组(n=30),另选择同时段40名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排除感染因素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动态血乳酸及PCT监测,并对比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水平和PCT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血乳酸水平、PCT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的血乳酸及P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及PCT水平可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黄洁玲;郑雪媚;邓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新疆福海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方法:对福海县2005~2014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补偿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2.963万人,参合率为99.92%,筹资金额为1558.63万元;门诊统筹补偿88183人次,住院补偿5386人次,特殊病种大额门诊(慢性病)补偿1187人次。结论:完善筹资途径,增加出资比例,可减轻参合农牧民看病就医的个人医疗费用,享受安全、便捷、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作者:贺湘焱;杨玉清;刘爱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头皮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有脑卒中后尿潴留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治疗且辅以膀胱方面的训练,治疗组(30例)除用对照组方法外,还用头皮针加体针方法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加体针治疗能够有效的恢复膀胱的排尿功能,改善尿潴留。
作者:陶盟;万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化时间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158名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不同的阿托品化时间分为A组(<4h)、B组(4~8h)、C组(8~12h)和D组(>12h),比较各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阿托品总用量、住院时间和发生中毒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各组患者中,阿托品化时间与患者的意识恢复成正比;阿托品化时间<8h的患者组,阿托品总用量、住院时间和中毒并发症发生率随阿托品化时间减少而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而>8h组别则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8h达到阿托品化状态,可减少阿托品药物总用量、住院时间、缩短意识恢复时间和减少急性中毒并发症。
作者:殷显德;秋爽;王海峰;马丕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随机2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56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能有效缩短引流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癌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20例,两组同时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疼痛症状缓解率。结果:①依从性对比:观察组疼痛反馈、按时按量用药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药物副作用耐受力更强,共85.0%的患者可接受药物副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②镇痛效果对比:观察组有效镇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免疫功能变化:观察组的患者CD4、CD8、CH4/CD8及NK细胞数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配合盐酸吗啡缓释片可显著提高重症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其疼痛症状。
作者:李侠;张沛;高亚梅;郭璇;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6例成年PTE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18~60岁)和B组(≥60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TE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及差异。结果:⑴PTE合并基础肺病、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生率情况,A组明显低于B组(P<0.05);⑵A组合并风湿免疫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⑶合并恶性肿瘤、静脉炎/静脉曲张、骨折/手术方面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A组胸痛、咯血、晕厥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⑸A组胸痛、咯血、三联征的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⑹B组肺部哆音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除常见危险因素外,老年PTE患者多为合并基础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中青年PTE患者的危险因素多为合并风湿免疫类疾病等。
作者:翁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ACEI、ARB和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三种治疗方式。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药物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压和不良发应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的差异,P>0.05,服药前后三组患者心功能指标都有显著提升,ACEI组和ARB组改善程度接近,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比ACEI组和ARB组更显著,P<0.05。三组血压下降明显,前两组血压下降程度相似,血压接近正常高值,联合组血压下降到正常值范围。三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基本相似,联合组未产生更加严重或频繁的不良反应。结论:服用ACEI联合ARB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叶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降低出血量及减少阴道出血时间的方法。方法:行药物流产妇女3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9例,治疗组孕囊排出后服用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和米非司酮,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结果:完全流产率治疗组比对照组高(P<0.05),出血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服用复方益母草口服液和米非司酮能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出血量,减少出血时间。
作者:曹冬梅;杜国辉;张伟;尹树旺;谢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IF)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IF患者分为观察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术式治疗)38例及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42例。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随访时间及平均生存期,以及不同时期的生存率,利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并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分析生存预后。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36个月的Harri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更长(P<0.05)。观察组的1~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IF患者实施DHS内固定术式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作者:潘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2013~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额2014年较2013年有所上升,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应用的品种及销售额上均居于首位,构成比均>50%;单品种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占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为主。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应加强安全性、有效性的监测,合理使用。
作者:王淑香;任杰;刘红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出租车司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29名男性出租车司机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分析血清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其病史、工作和生活情况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防治方法。结果:229名男性出租车司机,年龄30~40岁,体重指数(BMI)越大患病率较高,伴有血脂、血糖紊乱的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危险因素的出租车司机需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休息,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坚持每年1次的体检,早发现疾病和积极治疗。
作者:斯琴;古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