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王吉云;边红;周岩;杨青苗;王威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口服中药复方自拟清肝方,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两组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彩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血清ALT,AST的水平都发生了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彩超检查提示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治疗组的血清TGF-β1降低十分显著,血清SOD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肝方对NAFLD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可改善NAFLD的肝脏组织学病变程度。
作者:汪火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PCI在心血管内科是一项重要和成熟的技术,是心脑血管疾病一门不可或缺的利器。但PCI技术需要系统的培训、长时间的积累方可掌握。我中心对PCI医师的培训进行了多年的摸索,总结了一套以PCI病例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回顾式教学的方法,效果比较满意。在日常PCI培训工作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受培训的医师作为助手,采取与带教老师配合的方式在完成PCI工作中逐步潜移默化式的培训。但手术台中授课不可能很详尽,PCI技巧掌握相对较慢。而以多媒体技术回顾式病例分析法(简称媒体分析法),完整的呈现了PCI当时的过程,又有具体病例的回顾式的分析,对PCI医师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临床思维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彭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行CSP的孕妇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β-HCG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1周β-HCG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孕妇予以宫腔镜手术治疗,能有效终止妊娠,创伤较小,可快速恢复身体。
作者:刘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和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关联性,及对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4例CHF患者。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尿肌酐(Cr)、MA、UACR等指标间差异以及与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间相关性。比较UACR增高患者和正常患者18个月后各项预后指标差异。结果:MA,UACR等指标在不同心功能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UACR增高组和正常组在各项终点事件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MA、UACR能够作为评估CHF患者心功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对CHF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分析存在重要意义。
作者:赵汉君;葛智儒;杜安通;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智能硬件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结合使可穿戴设备市场空前繁荣。普华永道对美国市场的调研报告显示有21%的消费者拥有可穿戴设备[1],其中的可穿戴医疗器械无疑是需求确定、市场潜力大的应用。拥有可穿戴技术特征、具有生命体征监测、疾病治疗等某项医疗相关功能的设备均可称为可穿戴医疗器械。本文将首先介绍欧美可穿戴医疗器械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对可穿戴医疗器械监管的动态变化。文章的后总结了美国和欧盟可穿戴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和政府监管的经验,以及给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和法规制定的启示。
作者:高放;任轶;李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对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146名HBV感染者用ELISA检测HBVM作为参照,再分别用FQ-PCR和nPCR检测参与研究的所有HBV患者HBV-DNA,并判断HBV的复制和活动情况。对照组另外选择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模式1和模式4中的HBV基因的阳性率都很高,模式1的阳性率与n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差距显著(P<0.05)。模式2阳性率与n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差距不显著(P>0.05)。nPCR法和FQ-PCR法的结果对比可见,n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Q-PCR(P<0.05)。nPCR的阳性率要比ELISA的阳性率高很多(P<0.05)。ELISA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很多(P<0.05)。结论:采用nPCR检测技术诊断HBV疾病的检出率高、特异性强,对HBV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姚伟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成本核算管理实施前的收入、支出情况与2015年1~12月实施后的收入、支出情况,统计并比较各项数据。结果: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实施后比实施前,成本投入有一定降低,成本收益有明显增加,药品收益占净收入比例明显降低。结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可降低成本投入,增加总收入,提高成本收益率。
作者:郑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男性出租车司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29名男性出租车司机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分析血清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其病史、工作和生活情况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防治方法。结果:229名男性出租车司机,年龄30~40岁,体重指数(BMI)越大患病率较高,伴有血脂、血糖紊乱的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危险因素的出租车司机需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休息,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坚持每年1次的体检,早发现疾病和积极治疗。
作者:斯琴;古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托里透脓汤加减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治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托里透脓汤加减口服联合VSD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SSI、清创次数、体温恢复时间、治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7d、14d观察组SSI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平均清创次数、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60例,对照组治愈53例。结论:托里透脓汤联合VSD治疗难治性褥疮能够快速祛腐生新,疗效较明显。
作者:马太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恶性肿瘤患者的离院方式、治疗及总费用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120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患者编号、主要诊断结果、手术名称及时间、操作名称及时间、离院方式、治疗方式及总费用等输入数据库,用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3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离院方式以医嘱离院人次为主;治疗方式多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0.2%;治疗费用多为5万以下,治疗费用10万以上死亡率高,为8.2%;手术可使治疗总费用增多。结论:医院应加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的监督和控制,并对恶性肿瘤患者疾病的早期控制。
作者:刘辰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膜中微血管系统的重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骨膜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4例新做骨折固定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进行正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量注射血管生成素促微血管系统再生药物。结果:治疗组的骨骼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的骨骼愈合速度。结论:促进骨膜微血管系统再生直接促进骨膜、骨折愈合的速度。
作者:程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及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入院后24h内用NCIS进行危重评分,分成轻度细菌感染组(n=30)和重度细菌感染组(n=30),另选择同时段40名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排除感染因素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动态血乳酸及PCT监测,并对比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水平和PCT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血乳酸水平、PCT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的血乳酸及P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及PCT水平可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黄洁玲;郑雪媚;邓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个体化治疗与护理方式与方法。方法:通过1例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复杂治疗与护理过程,总结护理此类患者的经验和方法,制定个体化临床护理措施。结果:该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循证护理,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大面积疮面结痂愈合,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采取个体化的治疗与护理对老年重症患者的有效缓解和治愈疾病是必要手段。
作者:刘伟萍;刘敬伟;崔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及超声心动图与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心脏病患者25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将ECG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与缺血性心脏病责任血管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发病率高,占73.93%,单支病变组中以前降支发病率高,占63.59%;ECG及超声心动图阳性改变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有预测预测价值(P=0.000);ECG阳性改变对预测前降支狭窄敏感性有高于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趋势,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超声心动图阳性改变对预测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ECG及超声心动图阳性结果与缺血相关责任血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阴性不能排除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于倩;袁琛;张坤;石伟;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ACEI、ARB和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三种治疗方式。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药物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压和不良发应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的差异,P>0.05,服药前后三组患者心功能指标都有显著提升,ACEI组和ARB组改善程度接近,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比ACEI组和ARB组更显著,P<0.05。三组血压下降明显,前两组血压下降程度相似,血压接近正常高值,联合组血压下降到正常值范围。三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基本相似,联合组未产生更加严重或频繁的不良反应。结论:服用ACEI联合ARB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叶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IF)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IF患者分为观察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术式治疗)38例及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42例。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随访时间及平均生存期,以及不同时期的生存率,利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并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分析生存预后。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36个月的Harri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更长(P<0.05)。观察组的1~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IF患者实施DHS内固定术式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作者:潘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肝胆外科开展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胆创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病死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和胰腺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术救治,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伟;王林;陈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膨胀止血材料在急诊严重鼻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接诊严重鼻出血的63例患者,应用高膨胀止血材料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设63例严重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材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严重鼻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膨胀止血材料止血效果确切,减少患者痛苦,适合急诊严重鼻出血患者。
作者:刘晓凤;刘世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在改善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技能(DPCS)学习态度中的作用。方法:在内科研究生的DPCS学习中开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BL)”,在课前和课后均填写医患沟通技能态度量表(CSAS)。结果:课前与课后积极态度分量表分数总和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消极态度分量表分数总和在课后得到显著降低(P<0.001)。结论:CBL教学可使研究生对DPCS学习的态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作者:陈少敏;陈宝霞;冯杰莉;李蕾;崔鸣;高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12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A、B、C三组:A组33例患者采用输卵管切除术;B组53例患者采用输卵管造口术;C组40例患者采用输卵管结扎+造口术。监测各组术前及术后1月、1年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结果,比较手术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⑴术后指标比较:①A组:术后1月、1年的AMH值比B组、C组明显降低(P<0.05);②A组与B、C组比较:术后1月AFC减少(P<0.05),术后1年AFC无明显差异(P>0.05)。⑵手术前后比较:术后1月A组AFC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1年AMH水平B组、C组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会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近期卵巢储备功能,术后12个月卵巢功能可部分恢复至术前水平。
作者:黄丽萍;叶云;吴日然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