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平
目的:探讨改良的PBL教学法在骨外科专业临床理论与临床见习应用的主要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度来我科见习的100例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以及七年制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见习代教。学期结束进行理论考试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并对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期结束考试中,实验组总成绩为(82.24±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5±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基础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学生的病案分析成绩为(48.04±4.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45±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地利用临床思维思考与解决临床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付海亮;付国枢;王强;杜大江;马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对高耐药性宫颈癌患者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耐药性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及输液不良反应,统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成功耗费时间,分析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血栓、脱管及堵塞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发生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且留置导管期间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能有效减少高耐药性宫颈癌患者化疗期间,输液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度,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郭爱琴;钮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早期糖尿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尿糖、单纯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尿糖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法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同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患者)和B组(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水平及阳性率。结果300例糖尿病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损伤67例,发病率为22.33%。单纯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为46.27%,特异度为95.28%,阳性预测值为73.81%,阴性预测值为86.05%。单纯尿糖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为56.72%,特异度为93.99%,阳性预测值为73.08%,阴性预测值为88.31%。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测早期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91.42%,阳性预测值为74.36%,阴性预测值为91.42%。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水平均低于B组[(15.4±5.4)mg/L vs(25.8±7.1)mg/L,(2.3±0.6)mmol/L vs(3.7±0.9)mmol/L,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有效指标。
作者:陈昌达;李就文;朱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标准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观察组患者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 VAS评分以及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谭毅贤;程德根;梁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相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药物对躁狂症的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经鉴定为躁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国产治疗组和进口治疗组。国产治疗组均采用国产药物,进口组均采用进口喹硫平和丙戊酸钠,两组患者治疗前均严格进行机体不良反应排查,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躁狂量表(BRMS)、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的评比结果,对不同来源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狂躁患者的治疗前后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狂躁量表BRMS分析及MOAS行为评分分析,结果有效证实进口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然而两组患者进行TESS不良反应评分中,进口治疗组优于国产治疗组,但是两组患者在接受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期间均伴有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中,相同类型不同来源条件下国产治疗组对狂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进口治疗组患者(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发生不良反应而进口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数量显著低于国产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躁狂症患者的症状,优化其躁狂行为。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中,相同类型不同来源条件下国产治疗组对狂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进口治疗组患者。因此未来我国对躁狂症药物开发中仍需要进行细致化研究,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降低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有效降低躁狂症的发生。
作者:陈绪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5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及免疫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128例患者痰菌转阴率为75.78%,病灶吸收率91.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7%;对照组128例患者痰菌转阴80例,转阴率62.5%,病灶吸收率79.6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免疫指标等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左氧氟沙星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相较于外科手术更能快速改善患者病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A组,55例)与序贯放化疗组(B组,54例),A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而B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利用Pearsonχ2检验和行×列表χ2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A组的有效率、2年生存率和骨髓抑制的总发病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出现明显变化(P<0.05),其中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构成比由治疗前的32.73%增加到58.18%。结论同步放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疗效非常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冯梓贤;王晓亮;钟美霞;陈广杰;赵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切片系统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在同一年级随机分成的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切片和数字化切片辅以传统切片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并对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字化切片辅以传统切片教学组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切片教学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阅读切片的容易度、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师生互动均高于传统切片教学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数字化切片的使用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工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改革和信息化进程。
作者:宋洋;刘希;吴巍;黄相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Survivin 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 法检测2015年6~10月在我院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对子宫肌瘤组织及其周边肌肉组织中Survivin 蛋白含量进行监测对比。结果 Survivin 在子宫肌瘤瘤体组织中的含量是(310.78±25.93)ng/L,在瘤旁肌肉组织含量是(186.09±23.31)n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6,P <0.01);Survivin 在单发子宫肌瘤瘤体组织含量是(312.54±28.78)ng/L,多发子宫肌瘤瘤体组织中含量(309.60±24.42)ng/L,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t=1.0213,P >0.05)。结论凋亡调节因子Survivin 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徐国荣;叶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嗅觉功能的改变。结果120患者总有效率为95.8%(115/12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11/120);术后1年复发率为5.0%(6/120);治疗前后嗅觉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用于老年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安全可靠,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嗅觉功能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于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术后粘连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透明质酸凝胶涂抹于手术创面及周围腹腔脏器,对照组常规手术。观察并随访患者术后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B超检查出现盆腹腔粘连的概率为17.5%,输卵管造影提示手术侧输卵管阻塞概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35.0%和12.1%(P均<0.05)。观察组中既往有盆腔粘连病史的患者术后B超检查出现盆腹腔粘连的概率为29.4%,输卵管造影提示手术侧输卵管阻塞概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57.9%和15.8%(P均<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异位妊娠手术后应用透明质酸可有效降低术后粘连的发生,对已有盆腔粘连患者预防再次粘连也有效果。
作者:姜亚芬;余雯;蒋本贵;支霜;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105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5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绝经年限、肿瘤直径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以及不同年龄段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的CA125水平。结果105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中,有70例(66.67%)患者为良性卵巢肿瘤,60~69岁该年龄段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和其他组比较可知,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绝经年限≥20年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低,和其他组比较可知,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肿瘤直径>10cm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和其他组比较可知,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60~69岁该年龄段患者的平均CA12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卵巢肿瘤主要以良性肿瘤为主,60~69岁该年龄段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以及平均CA125水平高,≥7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反而出现下降;绝经年限<5年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而绝经年限≥20年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低;肿瘤直径>10cm患者的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病率高;临床应重视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并同意随访的60岁及以上患者资料,共7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复位质量、术后康复、骨折类型和术前并存症是术后骸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的影响因素,且所有因素OR<1,均为危险因素。结论改善术前健康情况,把握好手术时间,提高术中操作技能,术后及早、正确参与康复训练,以减少防治术后并发症,对骸关节的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世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切片及互动教学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数字化切片和互动教学的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1合班的学生80人作为实验组,未采用上述方法的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合班的学生80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理论及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字化切片及互动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明显提高。结论数字化切片及互动教学的结合应用显著提高理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尹闻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秋冬季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非细菌性病原学检测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47例,并对其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学进行病原学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047例患儿血清病原学检查中,单项感染326例,阳性率为31.14%,混合感染202例,阳性率为19.29%,单项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多项感染(P<0.05);在326例单项感染的患儿中,MP具有高的阳性检测率,为18.05%,其次为RSV(3.25%)、ADV(3.25%)、INFB(2.96%);在202例混合感染中,MP+INBF具有高的阳性率,为10.32%,其次为MP+LP(2.77%), MP+LP+INBF(2.01%),MP+ADV(0.96%);6~12个月的患儿的阳性率(52.36%)明显高于3~6个月患儿(P<0.05),1~3周岁患儿的阳性率(85.45%)明显高于3~6个月患儿和6~12个月患儿(P<0.05)。在1047例患儿中经咽拭子病原学检查发现,阳性患者为476例,阳性检出率为45.46%。其中RSV具有高的阳性检测率,为19.87%,构成比为0.44,其次为RHV、RBOV、ADV;发现6~12个月的患儿的阳性率(48.21%)和构成比(0.40)均明显高于3~6个月患儿(P<0.05),1~3周岁患儿的阳性率(75.45%)和构成比(0.52)均明显高于3~6个月患儿和6~12个月患儿(P<0.05)。结论秋冬季我院呼吸道感染患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1~3岁患儿具有更高的阳性率。
作者:彭俊争;邓力;卢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的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15例非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将这些患者根据不同负荷分为三组,即A组低负荷(<10%),B组中负荷(10%~20%),C组高负荷(>20%)。对比3组间SDNN,SDANN,rMMSD, PNN50%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高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时域指标SDANN明显低于低负荷及中负荷组的患者;3组之间HRV时域指标比较,SDNN,rMMSD,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AN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DANN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存在负相关(r=-0.361, P=0.000)。结论随着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负荷的增加,SDANN数值显著降低,主要与自主神经受损有关。高负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交感神经增强更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将会增加。
作者:胥家永;任国成;高志广;许长存;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中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的疗效,以探索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26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予以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每组各63例。治疗后观察不同程度患者的治疗时间,评定疗效及安全性,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与观察组有效率95.24%比较,对照组有效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的治疗时间,浅层型、深层型以及混合型的治疗时间均缩短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降低明显,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应用更昔洛韦可缩短不同程度患者的治疗时间,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建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占6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母乳喂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且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93.85%)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产妇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缩短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母乳喂养时间,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江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观察朴硝治疗儿童冻疮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6年2月,选择我院入院治疗冻疮的儿童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朴硝实施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肝素冻疮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之前,生活质量的各项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干预之后,两组水平均得到上升,并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评分在实施治疗之后,均得到恢复,然而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效果为优者以及优良率分别为72.00%(18/25),96.00%(2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11/25),76.00%(1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冻疮的儿童使用朴硝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并且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周全安;谢镇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锁定髓内针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35例采用锁定髓内针系统治疗为A组,3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随访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髓内针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树伟;崔光辉;赵幸熬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