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和体育锻炼与体像烦恼的关系

张彤彤;刘训

关键词:自我, 体育和训练,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和体育锻炼与体像烦恼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体像烦恼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长春大学4所高校2 201名女大学生,完成青少年体像烦恼问卷、自我客体化问卷、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结果 女生体像烦恼检出率为28.7%,大四年级得分低于其他年级,无恋爱经历者低于有恋爱经历者;形体烦恼检出率为41.4%,大四年级得分低于其他年级,无恋爱经历者低于有恋爱经历者;容貌烦恼检出率为19.6%,大四年级得分低于其他年级;性别烦恼检出率为13.1%;性器官烦恼检出率为4.3%.女大学生存在自我客体化现象.自我客体化能正向预测体像烦恼(β=0.37,P<0.01);自我客体化和体育锻炼交互项解释了体像烦恼变异的2.8%,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β=-0.20,P<0.01).锻炼量低时,自我客体化对体像烦恼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t=11.88,P<0.01);锻炼量高时,自我客体化对体像烦恼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t=1.87,P>0.05).结论 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影响体像烦恼的过程受到体育锻炼的调节.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监测点6月龄至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贵州省监测点6月~5岁儿童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贫血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监测点853名6月~5岁儿童进行实验室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对家属进行相关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6月~5岁儿童贫血率为14.9%,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贫血分别占70.08%,29.13%及0.79%,且贫血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x2=27.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贫血发生率与其是否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和辅食添加月龄大于6月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34,0.19);相较于6~<12月龄组,其他高月龄组儿童更不易发生儿童贫血(OR值分别为0.23,0.09,0.07,0.07);儿童断奶月龄与发生儿童贫血正相关(OR=1.27).结论 贵州省监测点6月~5岁儿童贫血率偏高.应教育家长科学喂养,注意儿童体检,促进政府、医疗机构和家庭的合作,以达到有效降低儿童贫血率的目标.

    作者:郑祎扬;刘怡娅;李忻;宋沈超;雷世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元认知团体干预和系统脱敏对社交焦虑大学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元认知团体干预对社交焦虑障碍大学生自我心理弹性的影响,为寻找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将48名存在社交焦虑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4例)进行系统脱敏治疗,研究组(24例)接受元认知团体心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社交焦虑评分、心理健康水平及自我心理弹性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SCL-90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值均<0.05),并且研究组的降幅更明显(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的SCL-90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末次随访的SCL-90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后提高(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2组干预后的LSAS,HAMA评分均降低,ER 89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的LSAS,HAMA,ER 89评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末次随访的LSAS,HAMA评分高于干预后,ER 89评分低于干预后(P值均<0.05).不论是干预后还是末次随访,研究组的LSAS,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R 89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元认知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社交焦虑障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弹性,减轻焦虑症状,从而增强社交自信与主动性,改善社交焦虑障碍.

    作者:王玉杰;师彦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植根沃土四十载与时俱进办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自创办至今,已走过近40年的光辉历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改革开放的祖国大地孕育了科学春天的满园春色.在我国科技期刊的百花园中,《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犹如破土而生的幼苗,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共发展,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一本重要的核心期刊,呈现鲜明的特点.

    作者:刘宝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参加篮球运动对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研究——评《青少年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篮球运动是我国广大青少年比较青睐的运动项目之一,对于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来说,可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篮球运动不仅具有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创造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还具有观赏性、参与性、教育性,篮球运动是对抗性、技巧性和团队意识较强的运动项目,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高自身功能,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社会交际能力,还能增进青少年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作者:高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高年级小学生快餐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中国四、五年级小学生快餐消费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其快餐消费现状.结果 小学生每周吃1.48次西式快餐与2.08次中式快餐,两者的消费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3.86,P<0.05);吃中式快餐的主要原因前5位依次为好吃(73.8%)、有营养(69.9%)、干净卫生(52.2%)、方便(45.9%)、环境好(41.4%),吃西式快餐的主要原因前5位依次为好吃(80.1%)、环境好(53,O%)、方便(44.2%)、干净卫生(41.6%)、有营养(40.6%);男生更注重好吃与方便,女生更注重干净卫生与有营养(P值均<0.05);有43.9%的学生认识到西式快餐能量高,32.6%认为中式快餐能量较高.结论 快餐消费已经成为学生常见的饮食行为.相关部门与学校应加强营养宣教,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能量快餐的消费.

    作者:李亦斌;张曼;闫心语;郭晓晖;张娜;张建芬;何海蓉;蔡豪;马冠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国内外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研究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水平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本文通过列举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并对测评工具的内容进行对比概述,以借鉴先进理念,为制定科学的儿童青少年(3~19岁人群)健康素养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姚海燕;潘小炎;滕红艳;臧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为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营养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9-10月,在新疆伊犁地区牧区20所寄宿制学校随机抽取小学三年级至初三年级共8 424名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依据营养划分标准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与2014年全国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比较均较低.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生长迟滞、中度消瘦、轻度消瘦、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45%,7.31%,3.63%,16.98%;男生分别为8.42%,9.05%,3.74%,20.35%,女生分别为6.21%,5.07%,3.50%,13.59%;男、女生除轻度消瘦外,其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66,48.48,65.83,P值均<0.01).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为7.67%,0.50%;男生为8.65%,0.76%,女生为6.40%,0.16%,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3,14.91,P值均<0.01).结论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低于同地区平均水平,营养不良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超重肥胖的学生,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锋;史兵;李素军;买力开木·阿不来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贵州省2017年学校结核病筛查结果

    目的 了解贵州省学校结核病主动筛查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贵州省学生群体开展主动筛查和入学体检情况,采用“全省学校结核病筛查调查表”逐级收集信息.共筛查290所学校(41.31%)的373 679名学生(18.31%).结果 PPD试验筛查强阳性率,以办学性质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62,P=0.00);以学校类别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8,P=0.00).X线胸片筛查异常率,以办学性质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P=0.59);以学校类别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P=0.00).症状筛查可疑率,以办学性质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P=0.03);以学校类别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7,P=0.00).PPD试验筛查166 691人,强阳性4 667人,发现肺结核191例,检出率为4.09%;X线胸片筛查104024人,胸片异常298人,发现肺结核人数200例,检出率为67.11%;症状筛查102 964人,可疑症状者2 272人,发现肺结核患者229例,检出率为10.08%.3种筛查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2.44,P=0.00).结论 贵州省学校结核病筛查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加强大学、寄宿制高中学生结核病的筛查力度,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作者:黄爱菊;陈慧娟;李进岚;陈再平;周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田阳县少数民族大中学生家庭因素对身体攻击性的影响

    目的 了解集中连片特困少数民族地区在校生家庭因素对身体攻击性的影响,为在校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百色市田阳县洞靖镇、五村镇、坡洪镇、巴别乡2 96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因素及身体攻击性.结果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情感氛围、家庭功能对在校生身体攻击性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F/t值分别为35.15,-5.78,5.57,9.54,60.86,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家庭经济状况外,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情感氛围,家庭功能对身体攻击性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于身体攻击性得分,结构完整的比不完整的低,被殴打过的家庭高,家庭情感氛围差的家庭高,家庭功能好的低(β值分别为-0.11,0.17,0.17,-0.36).结论 应创造和谐的家庭情感互动仪式链实现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维护家庭结构的完整;倡导民主式家庭教育,进而优化家庭功能,从而实现结果显示的影响指标的优化,降低攻击性特征,促使在校生的心理正向健康发展.

    作者:毕德旭;常丽萍;王琴;吴闻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信阳市高中生儿童期虐待经历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高中学生生命质量特点,为保障该群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信阳市方便选取的4所高中抽取2 422名学生,采用儿童虐待史自评量表、简式大五人格问卷、生存质量简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口学基本信息调查表等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虐待经历高中学生生命质量总分为(56.65±7.22)分,无虐待经历学生为(61.69±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虐待经历高中学生的生命质量总得分与神经质、生活事件总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虐待总分呈负性相关(β=-0.05~-0.34),与性别、外向性、谨慎性、社会支持总分、开放性等因素呈正性相关(β=0.05~0.20).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程度越深的高中学生社会支持越低,负性生活事件较多,家庭经济状况和身心健康水平越差,生命质量越低.

    作者:文斌;邱如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过往校园欺凌经历及获得支持情况对医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往校园欺凌经历对大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市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2 340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校园欺凌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等.结果 有647名(28.4%)学生处于焦虑状态,其中轻度焦虑状态462名(20.3%),中度焦虑状态162名(7.1%),重度焦虑23名(1.0%).小学时无、偶尔、经常有欺凌经历的学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分别为22.8%,33.9%,59.6%(X2=93.05,P<0.05);中学时无、偶尔、经常有欺凌经历的学生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21.5%,45.2%,57.3%(X2=186.79,P<0.05).小学和中学有过欺凌经历的学生在被欺凌时获得同伴、父母、老师支持和没有获得支持的学生的焦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5,11.57,P值均>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过往校园欺凌经历对大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主要由于小学时的欺凌经历、小学时对班级的喜爱程度.结论 小学有被欺凌经历对医学生焦虑状态有影响,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

    作者:王哲;李洪杰;王苗;朱立婉;马龙;崔晶;王忆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广州市多渠道配置模式后公立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现状

    目的 了解广州市采用多渠道配置校医模式后公立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情况,为中小学校校医配置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以广州市1099所中小学校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校医配备、校医个人基本信息及工作情况.结果 中小学校中有638所配备了707名专职校医,配备率为58.05%,合格率为28.20%;校医招聘仍以自主招聘为主(55.87%),购买服务模式(社区派驻、医院购买服务、校医室托管)配置的占44.13%.校医专业以护理为主(56.86%),其次为临床(26.03%)、预防医学(9.76%);在职称方面,初、中、高级职称分别占52.47%,37.34%,1.27%;高达68.74%的校医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平均每0.5年1次的培训占68.60%.校医对工资待遇满意率为33.95%,不满意率为20.79%.与2016年相比,校医队伍的学历、职称、工作条件变化不大,专业构成方面,临床医学减少,护理明显增多,工作负荷有所减少,但工资待遇满意度下降(P值均<0.01).结论 采用多渠道配置校医模式后,广州市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议完善校医规范化工作指引,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整体提升全市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作者:陈静仪;张赛;陈焕;林琼芬;祝少花;杨杰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中小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4所学校学生屈光状态,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辖区2所完全中学、2所小学共2 496名学生进行视力和非散瞳计算机验光检查.应用SPSS 11.5对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69.99%.非散瞳验光结果显示,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7.97%,其中低度近视1 610眼(32.25%),中度近视1054眼(21.11%),高度近视231眼(4.61%).不同学段各屈光状态构成比排序情况:小学依次为正视(35.64%)、低度近视(28.76%)、远视(15.04%)、中度近视(10.45%);初中为低度近视(38.62%)、中度近视(29.07%)、正视(12.43%);高中为中度近视(37.31%)、低度近视(33.95%)、高度近视(11.34%),高中仅有5.29%为正视.低度近视在小学一(10.54%)至三年级(30.08%)快速增多,中度近视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分别为14.22%,17.94%,25.00%)快速增多,高度近视的快速增加出现在初二(7.11%)至高二(13.47%)之间.总体屈光度平均值为(-1.69±2.42)D,其中小学生为(-0.76± 1.87)D,初中生为(-2.41±2.40)D,高中生为(-3.09±2.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40,P<0.01).各年级的屈光度平均值随年级逐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97,P<0.01),年差值在-0.3~-0.7 D之间.结论 小学阶段以中低度近视为主.近视防控工作要特别关注小学学段,越早干预,越有可能防止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

    作者:程广印;毛苒;安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现状

    目的 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儿童的体力活动现状,为制订有效促进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7 d回顾性体力活动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上海市浦东新区3所小学一至三年级共l 702名学龄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学龄儿童一周高、中、低强度体力活动时长分别为389,310,56 min,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ediun and high-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达标率为77.2%,达标率随年级递增(X2=41.11,P<0.05),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儿童一周日均静态活动时长为3.14 h,其中屏幕时间为0.86 h,做家庭作业时间为2.80 h,周末平均静态活动时长(4.00 h)高于学习日(2.50 h)(P<0.05).一周平均屏幕时间达标率为83.5%,且随年级递减(P<0.05).周末屏幕时间达标率(73.9%)低于学习日(92.2%)(P<0.05).结论 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现状一般,仍有部分学生没有达标.应加大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促进的重视和干预力度,进一步改善学龄儿童体力活动现状.

    作者:王彦欢;李奕希;张雨欣;高梅影;郭红卫;薛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江苏省12所高校2 643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2.3%(60/2 643)的大学生每周上体育课课时数≥3学时,29.9%(790名)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次数≥3次,14.8%(391名)每天参与体育锻炼时间≥lh,23.0%(609名)掌握的运动技能项数≥3项,45.7%(1 208名)未参加体育社团,17.8%(471名)参与校外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40.1%(1 059名)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31.9%(845名)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师或其授课方式,19.4%(514名)认为缺乏体育场地或器材,21.1%(558名)认为体育锻炼对学习效果没影响,28.9%(764名)认为体育课程及相关活动对就业没有影响,17.1%(451名)认为体育成绩好坏不影响在校评优和进步;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及不喜欢体育锻炼原因的性别、年级和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地区、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不喜欢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体育场地或器材是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兼容并济,共同努力.

    作者:丁小燕;洪平;张蕴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高年级小学生饮料消费现况

    目的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饮料消费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学生共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其饮料消费现状.结果 学生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地方饮料的消费率分别为92.5%,51.4%和70.6%.学生在家里常消费的饮料是纯牛奶或酸奶(69.4%)、果蔬饮料(46.6%)、茶饮料(39.6%),在学校常消费的饮料是纯牛奶或酸奶(30.5%)、果蔬饮料(13.0%)、茶饮料(12.7%),在其他地方常消费的饮料是纯牛奶或酸奶(37.4%)、茶饮料(29.6%)、果蔬饮料(28.1%).学生消费饮料原因的前5位是好喝(72.3%)、健康有营养(50.8%)、干净卫生(38.4%)、很多同学喜欢喝(21.9%)和家里人常喝(21.6%).结论 四、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喝饮料现象,且饮料种类不合理.需要开展学生及家长营养教育,促使学生合理消费饮料,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作者:张曼;李亦斌;闫心语;蔡豪;郭晓晖;张娜;张建芬;何海蓉;马冠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干预研究现状

    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是身体、言语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在儿童青少年中大多体现为校园暴力[1].教育部统计显示,2016年5-8月共有68起校园暴力发生,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小学生之间[2].有研究表明,犯罪的青少年中,48%在9岁时具有攻击性行为,70%在13岁时曾表现出攻击性行为[3].由此可见,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与随后的行为问题或犯罪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尽早识别儿童成长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并进行矫正,对于个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攻击行为开展干预的实践迫在眉睫.

    作者:朱冬梅;朱慧峰;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早期贫困经历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贫困经历对大学生当前睡眠质量的影响,为缓解早期贫困负面影响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2阶段抽样方法,抽取芜湖地区5所大学的874名学生,使用社会经济地位量表、Lachman控制感量表等进行调查,所获数据使用t检验、分层回归和Bootstrap程序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有早期贫困经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4.24±1.46)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4.77± 1.32)(t=3.37,P<0.01).学生睡眠质量更低(t=3.37,P<0.0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后,个体的控制感可以削弱早期社会经济地位与睡眠质量的联系(β=-0.08,95%CI=-0.13~-0.01,P<0.05).结论 早期贫困经历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负向影响,个体的控制感可以减弱该影响.

    作者:涂薇;夏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成都市天府新区2013-2017年幼托机构儿童健康体检结果

    目的 了解成都市天府新区辖区内幼托机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儿童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成都市天府新区2013-2017年幼托机构在册38 113名1~7岁儿童年度健康体检资料,并评价儿童肥胖、体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和贫血情况.结果 2013-2017年成都市天府新区儿童总肥胖率为3.60%,男童(4.54%)高于女童(2.58%) (X2=105.57,P<O.01);儿童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X2=88.03,P<O.01).儿童各营养不良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体重低下率、生长发育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0.84%,1.08%和0.73%.儿童总贫血率为1.89%,贫血程度以轻度(1.87%)为主,占总贫血人数的98.57%;各年份总贫血率呈波动变化;儿童贫血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X2=19.13,P<O.01).结论 成都市天府新区1~7岁儿童肥胖情况控制良好,各类营养不良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但贫血问题特别是轻度贫血需引起重视.

    作者:俞梦璐;余双彬;陈曦;孙圆圆;张璇;袁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国城市高年级小学生零食消费现况

    目的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零食消费现状.结果 小学生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地方吃零食的报告率分别为96.4%,59.4%和75.5%.小学生在家里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为新鲜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谷类(72.0%,71.1%,68.6%),在学校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是新鲜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谷类(30.0%,28.2%,23.8%),在其他地方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是糖果、谷类、饮料(36.6%,36.2%,35.7%).小学生消费零食原因的前5位依次是好吃、健康/有营养、干净卫生、很多同学喜欢吃和家里人常吃(68.5%,49.3%,42.2%,24.7%,17.8%).结论 四、五年级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零食种类不合理.需要开展学生及家长营养教育,促使学生合理消费零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作者:张曼;闫心语;李亦斌;何海蓉;蔡豪;郭晓晖;张娜;张建芬;马冠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