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颅脑创伤后脑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楼亨通;贾玉;陈雪民;吕晓敢;曹玉平

关键词:颅脑创伤, 脑红蛋白, 神经保护,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脑红蛋白( NGB)动态变化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大鼠颅脑创伤模型,在大鼠颅脑创伤后0.5、1、3、6、12、24、48、72、96 h取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 NGB、Bax和 Bcl-2的动态变化,计算 Bax/Bcl-2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颅脑创伤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皮质神经元中NGB的含量较多,大鼠在颅脑损伤后NGB的表达水平急剧上升,在损伤后3 h脑组织中的NGB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随后出现缓慢下降;损伤后72 h NGB的表达出现又一高峰,之后下降;96 h时NGB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大鼠颅脑创伤后3 h,皮质神经元中Bcl-2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在创伤后24 h,Bcl-2的表达水平又出现一个高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创伤后96 h皮质神经元中Bcl-2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神经元中Bax的表达量急剧上升,在大鼠颅脑创伤后3 h,皮质神经元中Bax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48 h时Bax的表达量稍有升高,后又开始缓慢下降;创伤后96 h皮质神经元中Bax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大鼠颅脑创伤后Bax/Bcl-2比值迅速增加,在创伤后6 h出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48 h时又出现缓慢增加,之后又逐渐下降;在创伤后96 h,Bax/Bcl-2的比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鼠颅脑创伤后脑红蛋白表达增多,可以拮抗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异常与心脏疾病

    泛素( Ub)-蛋白酶体系统( UPS)是真核细胞内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通路,其调控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意义。 UPS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UPS与心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徐辉;尹翔;郭晓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清白蛋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血清白蛋白( ALB)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8例,入院24 h 内测定ALB值,其中低ALB血症为实验组160例(轻度组101例ALB>30且<35 g/L,中度组53例ALB 25~30 g/L,重度组6例ALB<25 g/L),对照组48例ALB≥35 g/L,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在入院时行头CT检查,入院后24 h及第4、14天均复查头CT,测量脑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体积,动态观察脑血肿及周围水肿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组成、基础血压、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对水肿体积指数( REI)在入院时、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4、14天,低ALB血症组水肿体积变化指数(AE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ALB血症患者的水肿体积及水肿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各组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院24 h后,随着 ALB 降低程度的增加,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增加。水肿体积变化差异性分析显示,重度低ALB血症的患者,水肿体积增加更明显。 AEI与低 ALB 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低ALB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水肿恶化程度,且恶化程度与低ALB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低ALB血症与迟发性脑水肿相关。

    作者:陈冰;夏磊;徐长松;肖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化疗药物进行对比。方法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08例依据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6例,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及对照组(52例,紫杉醇联合顺铂)。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498,P=0.004)。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75,P=0.037)。化疗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CD4阳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及 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用于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在维持患者免疫稳态上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赵鑫;陈琳琳;叶峰;王淳阅;安汉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大鼠颅脑创伤后脑红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脑红蛋白( NGB)动态变化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大鼠颅脑创伤模型,在大鼠颅脑创伤后0.5、1、3、6、12、24、48、72、96 h取大鼠脑组织,免疫组化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 NGB、Bax和 Bcl-2的动态变化,计算 Bax/Bcl-2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颅脑创伤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皮质神经元中NGB的含量较多,大鼠在颅脑损伤后NGB的表达水平急剧上升,在损伤后3 h脑组织中的NGB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随后出现缓慢下降;损伤后72 h NGB的表达出现又一高峰,之后下降;96 h时NGB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大鼠颅脑创伤后3 h,皮质神经元中Bcl-2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随后开始缓慢下降;在创伤后24 h,Bcl-2的表达水平又出现一个高峰,之后开始逐渐下降;创伤后96 h皮质神经元中Bcl-2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大鼠颅脑创伤后,皮质神经元中Bax的表达量急剧上升,在大鼠颅脑创伤后3 h,皮质神经元中Bax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48 h时Bax的表达量稍有升高,后又开始缓慢下降;创伤后96 h皮质神经元中Bax的表达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大鼠颅脑创伤后Bax/Bcl-2比值迅速增加,在创伤后6 h出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48 h时又出现缓慢增加,之后又逐渐下降;在创伤后96 h,Bax/Bcl-2的比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鼠颅脑创伤后脑红蛋白表达增多,可以拮抗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作者:楼亨通;贾玉;陈雪民;吕晓敢;曹玉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PCI术后高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益心舒胶囊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胸痛、再发心梗、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左室射血分数(LVEF)、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SAS评分均和 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0.60±0.08 vs.0.55±0.09,P=0.013);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8.83 vs.66.00±7.92,P=0.020);SAS 评分显著降低(32.87±6.90 vs.41.07±8.32,P=0.000);SDS 评分显著降低(32.32±6.65 vs.38.02±11.07,P=0.021)。结论益心舒胶囊有助于改善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澈;蒋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48例,非杓型76例,24 h平均心率≤70次/min 57例,>70次/min 67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杓型及24 h心率分为低危32例,中危52例,高危40例三组,比较血管、心脏、肾脏损害的相应指标胫股脉搏传导速度( cfPWV),左室质量指数( LVMI),肌酐比值( ACR)的变化。结果血压非杓型患者与杓型患者比较,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PWV无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危三组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PW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存在预测作用。

    作者:鄢卫民;黄海燕;冉玲华;魏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联合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诊断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高迁移率蛋白(HMGB)-1诊断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PTC患者根据病理穿刺诊断结果,将所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作为观察组41例,将剩余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者作为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超声影像学特征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HMGB-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肿瘤边界清晰度、形状规则情况、内部回声均匀度均差于对照组,钙化程度高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与HMGB-1联合诊断在灵敏度、符合率之间均显著优于单独诊断,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略低于HMGB-1的特异度。结论超声联合HMGB-1诊断提高了老年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苏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TRF1、TRF2及POT1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1(POT1)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的PCa患者中心组织标本5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5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 PCa患者肿瘤组织中 TRF1、TRF2和 POT1 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 TRF1 mRNA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TRF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OT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a患者组织中TRF1和POT1 mRNA表达上升,说明它们的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Ca患者组织中TRF2的mRNA表达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英磊;张莹莹;孟琳;肖琳;范成娟;李磊;张任亚;赵战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健康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及死亡焦虑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索老年人自我报告的健康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死亡焦虑在健康状况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量表、死亡焦虑量表及幸福感量表对随机抽样的老年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幸福感总体上偏低,但是死亡焦虑水平偏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8,P<0.01),死亡焦虑在健康水平与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β=-0.20,P<0.01)。结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死亡焦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赵娜;周明洁;张镇;张建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排螺旋CT成像在心脏疾病诊断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手术前准确了解病变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是准确进行医患沟通的前提,也是心脏疾病矫正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然而在心脏外科临床实际中心脏与大血管组织器官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解剖学变异〔1〕,使得精确的手术前评估变得困难。多排螺旋( MD ) CT 是近年来在 CT 成像技术上的新突破〔2〕。MDCT通过横轴扫描三维采集数据进行多种方向重建,能表达组织器官间的三维关系,使得大量的数据利用起来更加直观有效。终的影像能发现各种病变,或能让心脏外科医师更容易准确地发现解剖学细节,对于安全开展手术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MDCT成像在心脏疾病诊断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朱水波;朱健;周孜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枸橼酸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Ca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枸橼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I/R)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 SD 大鼠350~4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枸橼酸组(0.05 mol/L),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在体大鼠 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记录心电图,检测预处理前后血清钙离子浓度变化,TTC染色法测定梗死面积,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CR测定心肌钙调蛋白(CAM)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室性心律失常次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枸橼酸组低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枸橼酸处理后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处理前(P<0.05),有一定时间规律;枸橼酸组梗死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aspase-3蛋白、CAM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枸橼酸对I/R大鼠心肌保护作用与降低血清钙离子浓度,下调Caspase-3蛋白、CAM表达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作者:李艳芳;费丽萍;牛青英;韩泽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首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纵向分析首发脑卒中后抑郁( PS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卒中患者139例,在2 w、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社会支持调查量表(MOS-SSS)。分析不同时期患者抑郁发病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卒中后2 w(Ⅰ组)、6个月(Ⅱ组)、12个月(Ⅲ组)、18个月(Ⅳ组)抑郁发病率分别为7.91%(11/139)、19.42%(27/139)、27.34%(38/139)、35.97%(5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65,P=0.000);结果4个时段轻、中、重度抑郁之间的发病率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4组间的 BI、 NIHSS、MOS-SSS 评分、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病程、患者的人均月收入、患者在院期间护理费用,均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Ⅱ组、Ⅲ组、Ⅳ组NIHSS、MOS-SSS评分、人均月收入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Ⅲ组、Ⅳ组BI评分、既往病史比例、疾病病程、护理费用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 评分高、患者的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病程亦是患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BI评分高、人均月收入高和护理费用高是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BI、NIH-SS评分、患者既往病史、本次发病病程、患者的人均月收入、护理费用是脑卒中致残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可为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张素华;易冬娟;张月霞;林锦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105 U静脉推注,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160 mg,3次/d,餐前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治疗后7、14、21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联合使用荆花胃康与乌司他丁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对老年胃癌患者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芬;张英香;蔡小萍;李富秀;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少数民族、汉族高血压患者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对中国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谷峰比值( T/P)和平滑指数( SI)的影响。方法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少数民族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和汉族组,每组60例,用络活喜,每日晨起1片,服药6 w,并在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计算血压水平、T/P和SI。结果治疗6 w后两组24 h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白昼 SBP和DBP;夜间SBP和DBP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组T/P为SBP 68%,DBP 65%,SI为SBP(1.52±0.61),DBP(1.25±0.46);汉族组 T/P为SBP 69%;DBP 67%,SI为SBP(1.48±0.65),DBP(1.35±0.51);而两组间T/P和SI治疗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络活喜治疗部分少数民族高血压和汉族高血压T/P比值与SI均效果良好。

    作者:李振华;刘小玲;李卫国;张萍;热依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大鼠腰动脉结扎后腰髓缺血形态和功能早期变化特点

    目的:建立SD大鼠全腰动脉结扎腰髓缺血模型,探究腰髓形态和功能早期变化特点。方法将5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A 组10只,B组48只。 A组仅分离腰动脉,B组行全腰动脉阻断。两组术后48 h内分别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神经评定( BMS评分)和腰髓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剂(TTC)染色,分析后肢运动功能与腰髓染色面积的关系。结果 A组术后48h内BMS评分由(8.44±0.41)分恢复至(9.00±0.00)分;B 组由(0.36±0.30)分恢复至(8.90±0.39)分。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B组BM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48 h两组B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B组TTC染色面积均明显低于A组( P<0.05);术后48 h两组 TTC染色面积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 B组术后TTC染色面积均值上段>中段>下段。结论大鼠全腰动脉结扎将造成腰髓缺血、功能丧失,48 h内腰髓血供自上而下逐渐恢复,后肢运动功能也随之恢复。

    作者:魏岚;赵晓彬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6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6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方法1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 MCP-1和 IL-6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CP-1和IL-6的表达与脑梗死病变程度及预后均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和IL-6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均有一定预测作用。

    作者:李玉华;张光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根部形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与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根部及邻近组织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7例无明显主动脉瓣膜疾病、左室流出道病变患者行C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CT测量主动脉根部直径(23.40±3.03)mm,主动脉窦间距(33.65±3.87)mm,冠脉开口处直径(30.19±3.24)mm,升主动脉直径(31.23±4.19)mm。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22.17±2.18)mm,升主动脉内径(29.73±3.68)mm,左室舒张末内径(43.23±3.19)mm,左室收缩末内径(29.19±2.97)mm。结论超声心动图与MSCT可良好显示主动脉根部组织结构、是否存在瓣膜病变,并可进行有效测量,为临床医师提供术前准备、术后随访影像学依据。 MSCT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主动脉根部测量上存在差异。

    作者:陈华;陈学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意义

    目的:评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因胸闷、胸痛于该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96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2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上述两组的血Hcy、CRP水平,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Hcy 与CRP 检测有很强的诊断意义。

    作者:王丽红;贾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004~201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近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用主题词检索出2004~2014年国内有关AD的研究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国内有关AD文献10427篇,对其进行分析。结论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近10年来中国研究AD的有12个热点,病因学、药物疗法和诊断为前三位研究热点,文献涉及38个相关学科;中国AD研究的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和东部地区。

    作者:刘承浩;周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堤物大、中、小剂量组,后四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混悬液、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 h用避暗法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行为学检测完毕小鼠断头取脑,测乳酸( LD)、乳酸脱氢酶( LDH)、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以及 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均P<0.01),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LD的含量(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升高小鼠LDH的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组小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AchE活力(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小鼠Na+-K+-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小鼠Ca2+-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小鼠 Ca2+-Mg2+-ATP酶活力( P<0.01)。结论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组织功能。

    作者:马素好;李凤丽;张家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