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腺癌中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29、组织蛋白酶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王丽红

关键词:肺腺癌, TRIM29, 组织蛋白酶(Cath)-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检测肺腺癌术后组织中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TRIM)29蛋白(TRIM29)、组织蛋白酶(Cath)-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特征。方法132例肺腺癌术后留取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以距肿物边缘>5 cm,并经病理医师证实为正常的肺组织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TRIM29、Cath-D和VEGF的表达。结果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 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 TRIM29、Cath-D和 VEGF的表达均正相关。观察组TRIM29、Cath-D和VEGF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结论肺腺癌中 TRIM29、Cath-D 和 VEGF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术后检测TRIM29、Cath-D和VEGF高表达提示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对于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96例高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特点、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手术治疗(36例)、手术加放疗组(22例)、综合治疗组(38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复发情况。结果96例患者随访至2014年5月,随访率为89.6%,16例(16.7%)患者死亡失访。按寿命表法计算三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OS)及无瘤生存率(DFS),结果发现3年 OS为93.8%,3年 DFS 为93.8%;5年 OS 为88.5%,5年 DFS 为73.6%。21例(21.9%)出现癌症复发,手术加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χ2=5.047,P<0.05)。手术加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5年OS及DFS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但手术加放疗组与综合治疗组两组间的5年OS及DF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手术加放疗或综合疗法可显著高龄子宫内膜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OS及5年DFS,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玲英;夏雅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病新发与城市老年人虚弱关系

    虚弱程度是一项新的评估老年人躯体、功能、心理、营养和社会维度的综合指标〔1,2〕。老年人虚弱被认为是我国未来10年社会老龄化面临的大挑战之一〔3〕。虚弱不仅与年龄、衰老有关,也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虚弱水平可有效预测老年人口健康、死亡风险及社会服务需求等〔1,4〕。本研究探讨城市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新发与虚弱程度的关系。

    作者:左群;陈首英;刘辉;王德超;蔡耘;纪爱兵;刘芳;李翠;石玥;朱越;张玉森;李胜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有氧运动并腹部肌力训练条件下内容顺序对腹型肥胖患者消脂减肥的效果比较

    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还可能增加1倍〔1〕。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多以腹型肥胖,有氧运动多以大肌群参与的耐力性运动为主,通过中小强度的持续性训练增加人体能量消耗,以达到燃烧脂肪代谢体脂的效果〔2〕。而仰卧起坐之类的腹部肌力训练多以区域小肌群肌力训练为主,利于刺激区域机体脂肪的代谢或转化为肌肉。本研究通过调整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先后顺序,观察对腹型肥胖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以甲钴胺为对照,对临床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CPZD)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指标等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V1P等数据库,收集相关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鉴定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999例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显效分析中,合并的 OR 值为3.82( P<0.00001),有效分析中,合并的 OR 值为5.49( P<0.00001);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5.05(P<0.000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2.98(P<0.00001),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3.8(P=0.02),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 WMD=3.96(P=0.12)。结论与单独使用甲钴胺相比,采用CPZD联合甲钴胺的方法治疗DPN更加有效,联合用药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作者:苏晓娟;吴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并发院内肺部感染78例危险因素

    脑梗死患者患病后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其中近一半为肺部感染〔1〕。本文拟分析影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国庆;付鹏;覃兴航;李贵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镇痛模式对广泛子宫切除术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后镇痛模式。方法择期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 E)组、静脉舒芬太尼(S)组、静脉吗啡(M)组。术毕启动患者自控镇痛(PCA)。 E组用(0.125%罗哌可因+0.5 u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总容量180 ml),背景剂量2 ml/h,PCA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 S组用(0.75μg/ml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总容量150 ml),背景剂量2 ml/h,PCA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 M组用(吗啡0.5 mg/ml)静脉镇痛泵(总容量100 ml),背景剂量1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6 min。三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时、术后2、24 h分别采集肘静脉血4 ml,注入EDTA抗凝试管中,室温下静置0.5~1 h后,以3000 r/min离心5 min后分离提取血清,-20℃低温冷藏待所有标本采集完毕分别测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 IL-6)值(放射免疫法)。结果术后2、24 h所有患者血浆皮质醇、IL-6均降低,且 E组、S组皮质醇值明显低于M组,但E组与S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24 h E组IL-6明显低于S组( P<0.05),E 组、S组与 M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静脉自控镇痛(PCEA)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IA)对于妇科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均明显抑制了皮质醇、IL-6的产生,抑制了手术创伤及疼痛所致机体过度的应激反应。

    作者:赵锋;田小瑞;莫怀忠;安裕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术、并发症和复发情况、1年和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46.67%(28/60)高,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淋巴结清除数明显比对照组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1、3年生存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老年人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谢勤丽;王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芍药苷对产后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产后抑郁症( P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芍药苷组。观察母鼠对幼崽的关爱行为,母鼠自身积极和消极行为,应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母鼠自救行为持续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对幼崽关爱行为减少,自身积极活动减少,消极活动增多,母鼠挣扎自救行为持续时间和不动潜伏期缩短,绝望不动持续时间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芍药苷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对幼崽关爱行为增多,自身积极活动增多,消极活动减少,母鼠挣扎自救行为持续时间和不动潜伏期增加,绝望不动持续时间减少(均P<0.05)。结论芍药苷能够改善P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具有抗抑郁作用。

    作者:孙岩嵬;兴桂华;吴淑琴;帅智峰;胡南;韩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反式载脂蛋白A1模拟肽R-D4 F对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式载脂蛋白A1模拟肽R-D4 F对人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新鲜人脐静脉血,采用密度梯法从中分离、诱导培养人内皮祖细胞,并使用Dil-ac-LDL和FITC-UEA-1染料进行双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分别给于牛血清白蛋白、顺式D-4F(50μg/ml)及R-D4F(5~50μg/ml)处理后,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观察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相比,D-4F显著增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及迁移功能。相似的是,R-D4F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与迁移。结论 R-D4F具有与D-4F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可促进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及迁移。

    作者:贺艳红;袁晓晨;孙京京;朱华江;姚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医疗的选择--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

    间质性肺疾病( ILD )高度致残,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急、慢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和结节病。 ILD患者经常用力急促呼吸限制了他们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低水平的身体功能和活力、高水平的呼吸困难和疲劳。大运动限制导致差的生活质量( QOL )。对于ILD的治疗大多被证明是无效的,没有提供改善生存和证明影响有限的 QOL〔1〕。ILD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多呈进行性进展而临床缺乏早期诊断手段、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尚不能推荐佳的治疗方案〔2〕。

    作者:张骅;张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高血压模型大鼠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褪黑素干预高血压模型大鼠过程中基底前脑三个胆碱能核团神经元、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学习记忆之间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与Morris水迷宫系统,观察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 MS)、斜角带核垂直支( vDB)与水平支( hDB)的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阳性细胞、海马CA1区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细胞变化及学习记忆变化的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肾性高血压大鼠的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P<0.05);应用褪黑素后可将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逆转到接近正常的水平(P<0.05),但MS或hDB的ChAT阳性细胞数始终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大鼠的ChAT阳性细胞形态或GFAP阳性细胞形态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中,褪黑素具有保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免遭损害的作用,并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抑制效应,褪黑素在早期防治因高血压而诱发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磨洁琳;郭灵;曾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

    急性放射性肺炎多出现在胸部接受放疗的患者〔1〕。而针对食管癌的放射治疗目前多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明显降低。但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即使采用3DCRT技术,急性放射性肺炎仍是治疗过程影响放疗执行与肿瘤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3DCRT致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马晓洁;胡劲;谭榜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浆vaspin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和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患者中的浓度,探究vaspin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CS患者及对照组共200例,所有的入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初次确诊的ACS患者共15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50例、NSTEMI患者50例和STEMI患者50例;同期住院的对照组50例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测定各组血浆中vaspin浓度、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结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常规、血糖、血脂、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AP组、NSTEMI组、STEMI组血浆 vaspin 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STEMI 组、STEMI组血浆vaspin浓度显著低于UAP组(P<0.05);NSTEMI组、STEMI组血浆vaspin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浆 vaspin浓度随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增多而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血浆vaspin浓度呈负相关(r=-0.351,P<0.01)。结论 vaspin的血浆浓度越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血浆vaspin浓度可以成为ACS的一个新的指标。

    作者:邵冰;吴蔚;王晓萍;孙琳;宋平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老年颞叶癫痫患者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老年颞叶癫痫患者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老年颞叶癫痫患者(观察组)及基线资料相近的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头皮及24 h长程的脑电图( EEG)、额叶及双侧海马的1 H-MRS检查。比较左、右侧不同部位海马区致痫侧、致痫侧对侧海马区NAA/( Cr+Cho)。结果观察组48例(其中23例致痫灶为右侧海马区,25例为左侧海马区),正常对照组42例。观察组左、右侧各个部位的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左、右侧各部位的海马区 NAA/(Cr+Cho)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观察组致痫侧各个海马区NAA/(Cr+Cho)比值均显著低于致痫侧对侧(P均<0.01)。结论1H-MRS检查在颞叶癫痫患者的定位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姜剩勇;邹宜芬;曾文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补肾阳法对肾阳虚肺纤维化大鼠肺内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补肾阳法治疗肾阳虚肺纤维化( P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6周龄 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一次性博来霉素A5气管插管给药加腺嘌呤连续灌胃28 d复制肾阳虚 PF大鼠模型。正常组大鼠气管插管给予生理盐水加等渗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模型组大鼠造模后生理盐水灌胃14 d,干预组大鼠造模后加味参附汤灌胃14 d,每组于实验第42天处死大鼠,留24 h尿液检测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含量,同时,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测定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CTG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尿17-OH-CS明显下降,模型大鼠肺组织内可见肺泡结构大量破坏,大量胶原沉积,干预组大鼠肺泡结构也基本消失,可见较多的胶原沉积,病理组织学表现明显轻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CTGF在肺内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肺内CTGF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肾阳虚PF大鼠肾阳虚症状明显,肺内纤维化表现明显,造模成功,加味参附汤可以改善大鼠肾阳虚症状,可能通过抑制CTGF蛋白表达而缓解肺内胶原的进一步沉积减缓肺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赵敏;徐安莉;周艳艳;陈会敏;黄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状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在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如何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是社会医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个人、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水平,使其在就业、就医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3〕。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将为开展做好老年人的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是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4〕。本文就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迪;何作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注射亚甲蓝定位老年甲状腺微结节的应用效果

    随着超声、CT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直径<1 cm的甲状腺微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1〕。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微结节,手术中如何精确定位是切除病灶的关键。老年性甲状腺患者中再次手术比例相对较高〔2〕,初次手术操作可导致手术野内组织纤维化、粘连,影响病灶的探查,同时缺乏精确定位指导下的过度解剖可进一步增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前采用超声引导下病灶内部注射亚甲蓝定位甲状腺微结节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韶华;邹汉青;柳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青年与老年胸椎松质骨应力松弛特性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尸体胸椎松质骨和青年尸体胸椎松质骨是否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力学性质。方法人死后24 h之内解剖取出死者胸椎T3~T12标本,将T3~T12标本沿纵向切成长30 mm,宽5 mm,高5 mm的试样每组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实验时间为7200 s,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青年组胸椎松质骨7200 s应力松弛量为0.155 Mpa,老年组为0.083 Mpa,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结论青年组T3~T12胸椎松质骨和老年组T3~T12胸椎松质骨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特性,老年组胸椎松质骨由于骨质疏松应力松弛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作者:张翘;张淑娟;李新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乳腺癌化疗的老年患者60例,共68个肿块,在化疗前1w内及化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变化。结果部分缓解患者经过化疗后,肿块大小明显小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超声测量乳腺癌残余病灶大直径为(25.21±9.31)cm,术后病理残余病灶大直径为(26.01±11.09)cm,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系。有效(PR)组患者化疗后血流分级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疗后两组RI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PR组化疗后血流阻力指数( RI)值减低、肿块减少。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测量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肿块大小的变化,对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晓宇;叶俊;石成明;逯艳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高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高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血β-淀粉样蛋白( Aβ)和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 Tau)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高龄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术后1 d,对照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21.39±2.54)低于术前(27.04±1.49),且对照组(21.39±2.54)低于观察组(26.51±1.85)(P<0.01)。观察组MMSE评分不同时间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 d,对照组Aβ和 Tau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Aβ和Tau的含量不同时间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 d,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5.24%)(P<0.01)。术后6 d,两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全麻能增加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可能是POCD发生的原因之一。腰硬联合麻醉可以通过控制Aβ和Tau蛋白浓度,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蔡爱球;李锐;刘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