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肽α1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董璇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胸腺肽α1,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摘要:目的:胸腺肽α1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5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两组均予降血糖基础治疗和抗结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 mg,2次/w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 A、IgG和 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0% vs.81.48%,P<0.05),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 vs.51.85%,P<0.05),且空洞吸收、发热和咳嗽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和 IgA、IgG、IgM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和 NK细胞比例均增高,CD4+/CD8+比值增加(P<0.05),且血清 IgG 水平亦增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且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18个月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 I/R 模型,治疗组在再灌注开始时给予 MCI-186静脉滴注(10 mg/kg)。再灌注180 min后,提取心肌组织,观察在透射电镜下线粒体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色素 C ( cyt C)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透射电镜下治疗组线粒体形态较 I/R组规则,肿胀程度轻,嵴排列有序。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I/R组,Bax及Cyt C表达明显低于 I/R组(P<0.05)。 TUNEL染色治疗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 I/R组(P<0.01)。治疗组mPTP在8~20 min开放程度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MCI-186能够保护老年大鼠心肌 I/R 后的线粒体呼吸功能,维持线粒体膜的稳定性,进而减轻细胞凋亡。

    作者:韦艳红;刘艳;康晓新;赵宇;尹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公共财政视角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面临挑战及对策

    本文从财政角度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困难及解决出路。

    作者:叶子婧;孙中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因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入住该院进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于12、24、36个月对各手术方式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率,对存活患者采用Harris 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死亡患者分析死亡原因。选取与骨折愈后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生存率略高于其他组,但与髓内固定系统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组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生存率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髓内固定手术Harris 评分略高于其他组,但与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手术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及麻醉方式三个相关指标与不同治疗方式对近期生存率影响无关(P>0.05)。骨折到手术前平均时间、不同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作率显著影响近期生存率(P<0.05),与近期生存率影响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患者选择规范化手术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提供参考,可提高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骨折近期生存率。

    作者:孙辉;臧学慧;高立华;谭永滔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0名中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40)和对照组(n=40),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3次,1 h/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实验前和3个月练功后对实验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NKT(CD56+)进行测试。结果练功3个月后,练功组T细胞亚群及其比值部分指标发生变化,CD4+数量增加(P<0.05),CD3+、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升高。练功组NK细胞百分比含量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练功组NKT细胞百分比含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其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马王堆导引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运动特点有关。

    作者:王宾;陆松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成像评价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 CDI)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DR 49例( NDR组),非增殖DR 26例( NPDR组),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 HC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静脉(CRV)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平均流速(MV),然后计算每个血管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与HC组比较,NPDR组OA的EDV和MV显著降低(P<0.05),RI值和 PI值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SPCA的PI值NDR组和NPDR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DR组、NPDR组CRA的RI和PI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PDR组CRV的V min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眼部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存在于早期或者前期DR患者中,这些变化可以通过CDI测定。

    作者:张晓云;徐力;张小杉;李春艳;段莎莎;苑欣;刘敏;王娟;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皮肤衰老的分子机制

    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 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2〕。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一些皮肤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真皮基质的蛋白(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对组织机械性能、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信号〔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干扰原纤维蛋白的微纤丝〕不利的影响,进而发生衰老〔3〕。皮肤衰老存在几个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如DNA修复的改变和稳定、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外基质、脂类合成、泛素引起的蛋白分解和细胞代谢〔4〕。本文归纳出皮肤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

    作者:宣敏;程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加重组,70例稳定期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14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7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对照组,70例非吸烟者作为非吸烟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浆ADAMTS-13和vWF的水平。结果四组研究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及吸烟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以及FEV1/FVC%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递增趋势。四组研究者纤维蛋白原、CRP及IL-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四组研究者血浆vWF及ADAMTS-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vWF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下降趋势,而ADAMTS-13在四组间表现为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OP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RP、IL-6及血浆vWF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其血浆 ADAMTS-13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DAMTS-13水平下降可造成vWF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的血检前状态。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γ干扰素及其诱导蛋白10在不同临床阶段慢性HBV感染老年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及其诱导蛋白(IP)-10在不同临床阶段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老年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60例该院诊断为慢性HBV感染的老年患者,根据疾病不同时期分为耐受组(免疫耐受期)、活动组(免疫活动期)及重型组(重型HBV)。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及γ干扰素、IP-10水平。结果耐受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HBV-DNA均低于活动组与重型组( P<0.05);活动组均低于重型组( P<0.05)。耐受组γ干扰素及 IP-10水平均低于活动组与重型组( P<0.05);活动组均低于重型组( P<0.05)。γ干扰素及IP-10与ALT、AST、TBil、HBV-DNA存在正相关关系( P<0.05)。结论γ干扰素及 IP-10通过免疫反应参与了慢性 HBV感染的病理损伤过程,且与肝组织的损伤存在密切相关性,在探索性研究中可进一步深入以期寻找到更理想的治疗靶点。

    作者:张清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胸水中NapsinA与TTF-1表达在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 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 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NapsinA和TTF-1在80例肿瘤性胸腔积液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 NapsinA和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P<0.05);(2)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 NapsinA 和 TTF-1的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 P>0.05)。结论应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阳性表达在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锦花;杨浩;纪滨英;王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消癥止痛膏穴位贴敷不同时间对肝胆疾病胁痛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膏贴敷时间的长短对缓解肝胆病患者胁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在该科住院的肝胆病胁痛患者180例,按就诊顺序及1∶1∶1分配原则随机分为贴敷4 h组(4 h组)、贴敷8 h组(8 h组)和贴敷12 h组(12 h组)各60例。3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比较不同贴敷时间缓解胁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止痛疗效比较:8 h组止痛疗效明显优于4 h组(P<0.05),与12 h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②证候疗效比较:8 h组患者证候疗效明显优于4 h组(P<0.001),与12 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肝功能疗效比较:3组肝炎患者在肝功能(ALT、AST、TBIL)改善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在改善 ALT、AST方面,8 h组及12 h组均优于4 h组(P<0.05)。④在降低门静脉内经、脾脏厚度及胆囊壁厚度方面,8 h组、12 h组与4 h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 h组与12 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安全性观察:8 h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12 h组(P<0.05),与4 h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癥止痛膏能够有效消除肝胆病患者胁痛症状,加速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促进肝胆病患者肝胆脾彩超病变改善;穴位贴敷时间以8h为宜,贴敷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挥疗效,贴敷时间过长不仅不能增强疗效且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红霞;党志博;赵长普;党中勤;席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96例行TME老年直肠癌患者,分析目前该科老年患者 TME 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丹;庄競;刘永刚;周浩;陈凯旋;程科;王金榜;李保东;罗素霞;韩广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高温有氧训练联合负氧离子疗法改善肥胖中青年女性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效果

    目的:观察高温有氧训练联合空气负氧离子治疗对肥胖中青年女性血脂及血液流学变指标的疗效。方法选取瑜伽会所会员中肥胖中青年女性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每天进行1次高温瑜珈训练,每次60 min左右;研究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训练治疗期间辅以负氧离子疗法进行干预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入选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经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检测指标较入选时均有一定程度好转,且以研究组改善的幅度较明显( P<0.05)。结论以瑜珈为例的高温有氧训练对肥胖中青年女性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具有一定疗效,而联合负氧离子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高温有氧训练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急性期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对照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死亡率等。结果手术夹闭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介入栓塞组( P<0.05);脑积水、术后偏瘫的发生率高于介入组( 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侵入性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较手术夹闭组治疗破裂的老年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占峰;赵兴利;陈平;董文征;逄锦峰;只兴龙;罗琪;刘德华;苗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3年1至12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ACI患者165例,治疗前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中、高水平组,每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1)低水平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范围为(2.479~4.562)ng/L,中水平组为(4.623~8.328)ng/L,高水平组为(8.468~51.376)ng/L;(2)ACI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疾病以及血脂水平无关(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P<0.05或P<0.01);(3)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 NIHSS 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ACI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作者:张艳红;吴秀玲;徐静红;卢宝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1例临床病理分析

    首发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老年肾活检患者约占35.7%~66.7%〔1,2〕。本研究分析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倩;谭鹤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河北省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河北省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河北省老年人第3次体质检测结果,对不同年龄、城乡间老年人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水平要优于2005年老年男、女,但河北省老年男、女体质综合评价得分均值水平一般,仅处于及格水平;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状况都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各器官的表现以退行性变为主;城乡间对老年男、女各项身体指标比较,城市老年人在柔韧性、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优于农村老年人。结论各级政府要关注和重视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现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投资。

    作者:赵华;李洋;付丽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加味五磨饮子对慢性输型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功能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 Y(NPY)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TC患者(气秘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五磨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PY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为突出(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提升幅度更为突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清NO、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五磨饮子治疗STC(气秘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结肠传输功能、降低血清NO、NPY水平相关。

    作者:肖天保;梁宛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①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②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③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 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 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 P<0.05)。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 P<0.05)。⑤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晓芹;郑德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于油酰乙醇胺的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油酰乙醇胺(OEA)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方法造模Hep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 TG)含量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及脂肪性肝炎( NASH)体外模型建立;以 OEA 和阳性对照药物处理6、10、12 h,检测TG含量,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PPAR)α等。结果致NAFLD和NASH的佳浓度为0.25 mmol/L油酸,细胞模型含0.25 mmol/L油酸组TG含量〔(5.516±0.262)mg/d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60±0.104)mg/dl〕(P<0.05);各种浓度OEA模型的TG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CR结果显示,OEA浓度为50μmol/L时,可提高PPARα、去乙酰化酶(SirtI)、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及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降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表达(P<0.05)。结论 OEA可通过激活脂代谢基因PPARα、SirtI、CPT-I、LPL的表达及抑制SREBP-1c、TNFα、ACC基因的表达,缓解NAFLD和NASH。

    作者:施纯礼;邱慧青;钱馨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 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②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 Cu、Zn、Fe含量与 Mo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③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 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