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水中NapsinA与TTF-1表达在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郑锦花;杨浩;纪滨英;王硕

关键词:NapsinA,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化, 肺腺癌
摘要:目的:探讨胃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 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 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NapsinA和TTF-1在80例肿瘤性胸腔积液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 NapsinA和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P<0.05);(2)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 NapsinA 和 TTF-1的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 P>0.05)。结论应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阳性表达在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肽α1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胸腺肽α1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5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两组均予降血糖基础治疗和抗结核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 mg,2次/w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 A、IgG和 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0% vs.81.48%,P<0.05),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 vs.51.85%,P<0.05),且空洞吸收、发热和咳嗽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和 IgA、IgG、IgM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和 NK细胞比例均增高,CD4+/CD8+比值增加(P<0.05),且血清 IgG 水平亦增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且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董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胸水中NapsinA与TTF-1表达在肺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酶样天冬氨酸蛋白酶( Napsin) A和甲状腺转录因子( 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NapsinA和TTF-1在80例肿瘤性胸腔积液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 NapsinA和TTF-1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 P<0.05);(2)胸水沉渣包埋组织中 NapsinA 和 TTF-1的表达与肺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 P>0.05)。结论应用胸水沉渣包埋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apsinA和TTF-1的阳性表达在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锦花;杨浩;纪滨英;王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脂蛋白(a)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水平与脂蛋白(a)〔Lp(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EH患者500例,同时入选同期体检血压正常的老年健康者4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生化指标、Lp(a)和mALB水平。根据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 Lp(a)和 mALB的差异;用 Logistic 回归筛选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因素。结果①Lp(a)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Lp(a):老年 EH 1级组(235.3±113.6)mg/L、2级(339.7±157.2)mg/L、3级(405.3±201.6)mg/L〕,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123.7±66.5)mg/L比较,差异由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②mALB随血压的升高而升高〔mALB:老年EH1级组(26.3±10.8)mg/L、2级(40.6±15.6)mg/L、3级(91.3±17.1)mg/L〕,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9.6±5.4)mg/L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③总体老年EH患者血清Lp(a)〔(316.8±149.7)mg/L)〕高于对照组(123.7±66.5)mg/L,总体老年EH患者mALB(51.2±13.9 mg/L)高于对照组〔(9.6±5.4)mg/L〕(P均<0.05)。④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mALB呈正相关(r =0.274,P<0.05;r=0.476,P<0.05;r=0.398,P<0.05)。⑤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Lp(a)和 m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P <0.01)。结论老年EH患者血清Lp(a)和mALB水平均升高;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血清Lp(a)和mALB水平逐渐升高;Lp(a)和 m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

    作者:马孝湘;程幼夫;王林;刘玉萍;陈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公共财政视角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面临挑战及对策

    本文从财政角度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困难及解决出路。

    作者:叶子婧;孙中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法舒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等生化指标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ACS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加用法舒地尔,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 w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及 PAPP-A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TC、TG、LDL-C、HDL-C、BUN、FPG、Cr、U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 TC(4.47±0.83)mmol/L、TG(1.51±0.12)mmol/L、LDL-C(3.15±0.46)mmol/L,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PP-A、CRP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PAPP-A(7.03±2.39)mIU/L、CRP(3.08±1.04)mg/L,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1.36±3.05)mIU/L、(5.77±1.75)m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更加显著的降低ACS患者的PAPP-A、CRP水平,进一步缓解ACS患者的炎症反应。

    作者:陈华;吕妍琨;郝清卿;陈淑霞;谷剑;齐鹏;杜荣品;耿彦平;李燕;于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 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手术组(RYGB)和假手术组(S-RYGB)各20只。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以高脂高糖食物喂养并腹腔小剂量链脲佐菌霉素(STZ)注射以诱导大鼠成为2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3 d后测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成功糖尿病模型。测量术前和术后1、2、3、4 w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4 w胰腺组织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 w RYGB组空腹血糖下降到(3.9±0.7)mmol/L,体重下降至(238.0±16.6)g,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RYGB组(P<0.05)。术后4 w RYGB组胰岛凋亡率为(4.01±0.39)%,与S-RYGB组(17.94±0.5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4 w RYGB组大鼠胰岛细胞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阳性率表达与S-RYGB组比较差异( 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增加,激活wnt通路,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β细胞凋亡来实现。

    作者:高向楠;柴芳;赵树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椎术全麻镇痛的疗效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椎术全麻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及45例腰椎骨折患者,均择期进行腰椎全麻手术治疗。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0.5μg 组(低剂量组)、1.0μg组(高剂量组)以及对照组各42例。麻醉诱导后,低剂量、高剂量组分别按照0.5、1.0μg/kg的剂量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后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情况,以及术中患者的尿量、出血量、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输液量等指标。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对手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低剂量、高剂量组患者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患者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亦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低、高剂量组患者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患者腰椎术全麻镇痛时,在降低围术期镇静药物以及阿片类药物的给药剂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德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南通市某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发病危险因素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发病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的分布,并建立脑血管病信息化专项模块,为社区长期集中管理建立基础。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南通市学田社区266例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及脑血管病类型、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等;对其中114例进行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并比较随访结果。结果脑血管病发病情况:脑梗死55.6%,脑卒中复发20.7%,脑卒中后遗症30.8%,其中肢体残障占81.8%。危险因素分布:高血压207例,51.2%经常监测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81例,有39.5%规律监测血糖;心脏病85例,其中心绞痛占61.2%,高脂血症71例,吸烟史78例,饮酒史61例,颈动脉狭窄40例,家族史107例。平均收缩压和每周锻炼平均时间随访前后差异显著( 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脑梗死发病率高,高血压为首要危险因素,社区脑血管病防治中应加强对高血压的监控;在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脑血管病专项模块,可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慢性病管理。

    作者:王军;张艺;朱晓晖;崔世维;黄新中;董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皮肤衰老的分子机制

    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 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2〕。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一些皮肤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真皮基质的蛋白(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对组织机械性能、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信号〔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干扰原纤维蛋白的微纤丝〕不利的影响,进而发生衰老〔3〕。皮肤衰老存在几个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如DNA修复的改变和稳定、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外基质、脂类合成、泛素引起的蛋白分解和细胞代谢〔4〕。本文归纳出皮肤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

    作者:宣敏;程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3年1至12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ACI患者165例,治疗前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根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三分位分组分为低、中、高水平组,每组55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的神经功能,并且比较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1)低水平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范围为(2.479~4.562)ng/L,中水平组为(4.623~8.328)ng/L,高水平组为(8.468~51.376)ng/L;(2)ACI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脑梗死部位、并发疾病以及血脂水平无关(P>0.05),但是与年龄、发病时间以及吸烟有关(P<0.05或P<0.01);(3)低、中、高水平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 NIHSS 评分与血浆瘦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46,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老年ACI的神经功能和临床预后相关。

    作者:张艳红;吴秀玲;徐静红;卢宝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

    目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较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以TNBS灌肠。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及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少动,毛发杂乱无光泽,饮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肉眼见肠道粘连,肠管积气积粪,肠壁增厚、皱褶消失,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可见明显的溃疡灶;病理见黏膜层、黏膜下层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破坏,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结构扭曲,隐窝炎症及脓肿形成。结论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为较理想的研究模型。

    作者:贺海辉;沈洪;朱宣宣;顾培青;刘亚军;朱磊;郑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0名中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40)和对照组(n=40),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3次,1 h/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实验前和3个月练功后对实验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NKT(CD56+)进行测试。结果练功3个月后,练功组T细胞亚群及其比值部分指标发生变化,CD4+数量增加(P<0.05),CD3+、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升高。练功组NK细胞百分比含量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练功组NKT细胞百分比含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其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马王堆导引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运动特点有关。

    作者:王宾;陆松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荧光光谱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改进

    目的:探寻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对正常和高脂的SDS 大鼠肝组织匀浆液上清先用95%乙醇消除肝糖原的影响,再与0.35%的硫代巴比妥酸在100℃条件下反应1 h,显色后用正丁醇吡啶(15∶1)混合液萃取,后用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以激发波长为530 nm,发射波长为553 nm 测定其荧光强度,计算出肝组织中 MDA 的含量。结果改进后的方法灵敏度为204.9,且重复性较好,变异系数CV=1.67%。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可用于过氧化脂质损伤对肝脏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

    作者:赵颖;朱宝亮;李冬芹;宋晓雯;李庆周;范晴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曲美他嗪,实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NP的变化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艳明;吕恒娟;王加良;高凤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 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OJ对照组和 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总胆汁酸( 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 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方剂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海马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个月鼠龄,体重(250±2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D-gal腹腔注射和 Aβ1~42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象征性造模。造模完成后,生理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采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四组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28 d,用药体积0.5 ml/100 g。结果经灌胃干预后,中药组水迷宫成绩较模型组提高明显(P<0.01);大鼠海马中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逍遥散通过上调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基因表达,对凝聚态Aβ1~42 peptide诱导的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鼠AD模型记忆能力的改善起到了一定影响。

    作者:李高申;郭梅珍;赵唯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18个月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 I/R 模型,治疗组在再灌注开始时给予 MCI-186静脉滴注(10 mg/kg)。再灌注180 min后,提取心肌组织,观察在透射电镜下线粒体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色素 C ( cyt C)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透射电镜下治疗组线粒体形态较 I/R组规则,肿胀程度轻,嵴排列有序。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I/R组,Bax及Cyt C表达明显低于 I/R组(P<0.05)。 TUNEL染色治疗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 I/R组(P<0.01)。治疗组mPTP在8~20 min开放程度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MCI-186能够保护老年大鼠心肌 I/R 后的线粒体呼吸功能,维持线粒体膜的稳定性,进而减轻细胞凋亡。

    作者:韦艳红;刘艳;康晓新;赵宇;尹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PTX3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五聚蛋白(PTX)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患者130例(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肝炎分为肝炎组( n=48例)和非肝炎组( n=8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30例(对照组),应用 Spearman分析PTX3的参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子、ROC对脂肪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 PTX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肝炎组显著低于非肝炎组(P<0.05);Spearman 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为PTX3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X3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而HOMA-IR、hs-CRP以及SAT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血清PTX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OC下面积为0.962,鉴别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佳截点为1.45 ng/ml。结论血清PTX3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保护因素,能鉴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否合并肝炎。

    作者:谭莉莉;李田阳;李佳林;田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地区选取4个自然村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DL量表对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取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18名农村老人,116名为留守老人,占53.2%。留守老人的ADL、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老人,但仅在PSMS有统计学差异(P=0.010)。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身体状况和留守状态与ADL得分相关;除上述三个因素外,经济状况也与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得分相关(P=0.014),而工具性ADL量表得分则只与年龄和身体状况相关(P<0.001)。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差、经济状况差以及留守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结论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低下,农村老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生活质量及照料问题尤为突出,应受到全社会的更广泛和密切关注。

    作者:蒋华;朱水华;刘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人烧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rhG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7、14天,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患者治疗可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殿胜;李晓华;王作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