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和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的影响

米连兵;尹洪影;姜洪波

关键词:度洛西汀, 复发性抑郁障碍, 运动阈值, 慢性皮层电位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和慢性皮层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27例,年龄>50周岁,度洛西汀起始20 mg/d,1 w之内加至60 mg/d维持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 w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依瑞德磁场刺激仪(YRD CCY-I)检测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在右侧前额叶给予对侧拇短展肌的皮质代表区的10次单脉冲刺激中至少有5次能够诱发出波幅>50μV的运用诱发电位或肉眼可见的该肌肉收缩的小功率,确定为该患者的rTMS运动阈值;伟思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结果治疗前与治疗2 w 后相比,SAS、运动阈值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DS、SCL-90总分均显著下降(P<0.03);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SCL-90各因子分均普遍下降,其中抑郁改善明显(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因子其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对改善焦虑症状、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和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的无明显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特点对比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IFOF)进行对照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方法老年IFOF患者135例手术治疗方式按照患者自主意愿进行选择,包括动力髋螺钉(DHS)组69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组31例及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组35例。对比各组手术及住院情况,不同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指数情况。结果 LPFP组及 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DHS组,但住院费用显著高于DHS组,且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LPFP组(P<0.05)。各组术中、术后及总计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 LPFP组及PFN组Parker髋关节功能评分及 Barthel生活指数均显著高于DHS组(P<0.05);而LPFP组和PFN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HS、LPFP及 PFN 三种内固定手术方式均有自身优缺点,临床治疗IFOF需首先对患者骨折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 DHS、LPFP及PFN均可用于治疗 EvansⅠa型及Ⅰb 型 IFOF患者,且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LPFP及PFN均可用于治疗EvansⅠc型及Ⅰd型患者,但PFN效果更佳。 DHS不可用于治疗EvansⅡ型患者,而LPFP及PFN均可适用,且推荐应用PFN。

    作者:王卫东;王裕祥;王永虎;崔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该院就诊的7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血栓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病变症状。

    作者:邵礼成;陈广辉;李赞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绿茶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腓肠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在运动中对机体肌肉组织中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低剂量绿茶提取物组(TPEL),中剂量绿茶提取物组(TPEM),高剂量绿茶提取物组(TPEH)。每天在运动前30 min灌胃1次,连续灌胃6 w,6 d/w,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10,15 g· kg-1· d-1,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 w力竭训练结束后,宰杀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组织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HSL)蛋白表达。结果力竭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腓肠肌FFA含量均显著升高,绿茶提取物组大鼠高于安静对照组( P<0.01)和运动对照组( P<0.05)。力竭游泳运动和绿茶提取物各组大鼠腓肠肌HSL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绿茶提取物组大鼠高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P<0.01),TPEM、TPEH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绿茶提取物能够促进肌内脂肪酸合成为运动供能并调节脂质代谢。

    作者:李敏华;唐健;雷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疗效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预防老年膝关节原发性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 VTE)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81例膝关节骨肿瘤老年患者,按治疗不同分为试验组(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44例和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非致死性肺栓塞( PE)及其全因死亡率,检测手术前后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 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水平,并观察术后引流、出血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至术后28 d,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1例出现非致死性PE,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PE全因死亡发生;D-二聚体水平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 PLT和 APTT水平无差异(P>0.05)。同时,各组 D-二聚体、PLT及APTT等3项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全部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异,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相似(P>0.05)。结论利伐沙班可进一步有效降低接受膝关节骨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相关VTE的发生。

    作者:艾克拜尔·尤努斯;杰恩斯·达尼牙尔;陈江涛;王翀;田征;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 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717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82±12.64)、心理领域(64.74±11.83)、社会关系领域(67.17±11.77)、环境领域(63.80±10.93),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家庭关系、月收入、患慢性病、婚姻状况、劳动(或工作)、性别、年龄、居住情况和常居住地影响着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人群,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策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庞宝华;周小燕;樊霞;白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和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和慢性皮层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27例,年龄>50周岁,度洛西汀起始20 mg/d,1 w之内加至60 mg/d维持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 w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依瑞德磁场刺激仪(YRD CCY-I)检测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在右侧前额叶给予对侧拇短展肌的皮质代表区的10次单脉冲刺激中至少有5次能够诱发出波幅>50μV的运用诱发电位或肉眼可见的该肌肉收缩的小功率,确定为该患者的rTMS运动阈值;伟思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结果治疗前与治疗2 w 后相比,SAS、运动阈值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DS、SCL-90总分均显著下降(P<0.03);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SCL-90各因子分均普遍下降,其中抑郁改善明显(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因子其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对改善焦虑症状、大脑皮层运动阈值和慢性皮层电位θ/β比值的无明显影响。

    作者:米连兵;尹洪影;姜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中Wilms基因、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和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中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 Wilms基因(WTX)、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和原癌基因 C-MY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蜡块组织。78例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7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 WTX、PTEN 和 C-MYC 的表达。结果三组中 WTX、PTEN 和 C-MYC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WTX、PTEN和C-MYC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径、肌层浸润深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WTX、PTEN和C-MYC的表达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WTX、PTEN低表达、C-MYC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三者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张爱东;焦健;于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穴位按摩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穴位按摩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对按摩组50例 MCI患者进行穴位按摩的指导和训练,对照组50例仅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两组干预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 WMS-RC)的4个维度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 MCI患者MMSE得分为(24.36±2.37)分,WMS-RC的4个记忆分量表中以背数得分高,联想学习得分低,图片回忆和理解记忆得分相当。对照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下降,穴位按摩训练可以有效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冯晓敏;王曙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清OX40配体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再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配体(OX40L)水平与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9例,术前检测患者血清OX40L水平,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未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OX40L水平。结果再狭窄组患者血清OX40L水平显著高于未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患者中一支病变、二支病变、三支病变血清OX40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前血清OX40L水平与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可作为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很好预测指标。

    作者:颜昌福;艾民;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效果,初筛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能力有影响的佳药物剂量和时间。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胰酶消化的方式建立RPMC细胞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的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细胞培养经鉴定成功后分组(空白组、空白血清组、活血通腑方低剂量组、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活血通腑方高剂量组),应用 MTT法检测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作用。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RPMC细胞增殖,作用时间在36 h时为显著。结论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具有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颜帅;曾莉;李文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D和QOL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肺栓塞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亚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血清IL-6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55,P=0.024);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较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缓解患者病情以及炎症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好。

    作者:吕风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采用色素放大内镜对124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

    早期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近年来呈现年轻态趋势;手术切除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早期胃癌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期可达到90%以上,但进展期胃癌预后较差且5年生存期不超过15%〔1〕。因此,胃癌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但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于10%〔2〕。本文旨在探讨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涛;王阳;孙远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效果及依从性

    目的:探讨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DM)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选择曲阜市483例60岁以上口服降糖药的老年DM患者,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结果483例老年DM患者中,服用磺酰尿类药物比例高,其次分别为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胰岛素增敏剂类;单服1种药139例,服用2种药177例,3种及以上167例。4种药物空腹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依从性中、差组,依从性中组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曲阜市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口服降糖药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60岁以上老年DM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用药结构,才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毕贞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病程<15 d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银杏叶物提取剂、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及高压氧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100 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纯音测听气导改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耳鸣眩晕的恢复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显著改善(P<0.05);前列地尔组患者治疗后纯音测听气导值为29.4±5.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38.6±6.0)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列地尔组治愈率为43.68%,总有效率为95.40%,对照组治愈率为27.59%,总有效率为8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列地尔组患者耳鸣和眩晕的恢复率分别为91.38%、85.71%,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率(76.27%、7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耳鸣及眩晕,明显提高患者纯音测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该药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谢天宏;刘江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传统术式与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对比传统术式与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脱垂( 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重度POP患者7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置入网片组与传统术式组,每组各35例。置入网片组患者采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传统术式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应用盆底障碍问卷( PFDI-20)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 PFIQ-7)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治愈、复发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置入网片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②两组术后6个月时PFDI-20、PFIQ-7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置入网片组术后6个月时PFDI-20、PFIQ-7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③置入网片组治愈率为100.00%、复发率为0.00%,传统术式组为85.71%、14.29%,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传统术式组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置入网片组出现2例阴道网片暴露。结论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重度PO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盆底功能,具有治愈率高,术后患者复发率低、生活质量较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 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H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H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10例采用HP+CVVH治疗,对照组9例采用常规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 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存活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7 d后TG、TNF-α、IL-1、IL-6及APACHE 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存活率7/10(70%)明显高于对照组5/9(55.6%)。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能迅速降低血脂,有效调整炎症因子水平,改善HLP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作者:具贤淑;姜南;霍鹏飞;刘天戟;赵忠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3例ACI、32例ACI合并OSAH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并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ACI合并OSAHS组患者血清hs-CRP及Hcy分别为:(5.35±0.77)mg/L、(23.38±7.96)μmol/L,均高于ACI组(P<0.05),且hs-CRP、Hcy与AHI均呈正相关。结论 OSAHS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的途径促进ACI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慧新;赵会媛;姜晔;李伟彬;张泽明;张杏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栓塞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行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围术期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医以中风及阴阳类证论治,23例接受中医治疗,17例未予中医治疗。分析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分,比较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改善患者预后。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减少AVM破裂出血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吉祥;石尧;李贵福;罗望池;尤劲松;马朝晖;陈发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组织多普勒定量测量心脏各节段运动速度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改变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 CP)患者手术治疗后心脏各节段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行CP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后分别行超声检查并存储患者心尖二腔心、四腔心及心尖左室长轴观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 QTVI)分析并记录术前术后左室各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速度( S′,E′)。结果 CP患者术后左室变大,左房及右房有不同程度缩小,左室射血分数( LVEF)增高;左室除后壁外其余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运动速度S′,E′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基底水平及中间水平总体 S′, E′峰亦减低(P<0.05)。结论 CP患者术后LVEF增加,心脏各腔室发生趋于正常的重构;术后切除心包的左室游离壁的S′及E′较术前减低,表明在心包剥离术后短期内左室纵向运动速度减低。

    作者:刘琨;邓又斌;崔琳;张玉红;喻林;胡卯秀;刘宇;黄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