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臧金锋;袁寅;高军业;钱海鑫

关键词:肝脏祖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增殖, 信号传导
摘要:目的:探讨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和STAT3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Wistar大鼠,以 CD90.1为标志物,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肝脏内的祖细胞。对肝脏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 Su11274,通过 Western 印迹观察 PI3K/AKT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祖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无差异(P=0.65,P=0.73)。实验组p-PI3K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1.36±0.14、1.28±0.15、1.14±0.14;p-AKT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0.36±0.11、0.31±0.09、0.22±0.1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33,P=0.014)。对照组和实验组肝脏祖细胞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似(P=0.73)。对照组 p-STAT3蛋白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11、0.18±0.06、0.13±0.05、0.13±0.07、0.13±0.05,实验组 p-STAT3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08、0.17±0.05、0.15±0.05、0.11±0.07、0.06±0.02,都出现下调,但实验组更为明显(P<0.001)。结论 PI3K/AKT、STAT3传导通路可能是肝脏祖细胞的增殖阶段 HGF/c-Met的相关下游信号。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低场强MRI情况。结果40例病例在X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 MRI检查均呈现 Tl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隐性皮质下骨折28例,隐性骨软骨骨折9例,隐性骨皮质骨折3例。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为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弗林蛋白酶、转移抑制基因2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弗林蛋白酶(Furin)、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9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为观察组,老年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术后组织蜡块56例为对照组,切缘为正常皮肤组织的56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Furin、nm23和VEGF表达。结果 Furin、nm23和VEGF在3组中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 P均<0.01),观察组中Furin、nm23和VEGF表达与肿瘤大径、脉管浸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观察组中Furin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r=0.04,P=0.043),Furin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r=-0.49,P=0.0348)。结论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术后组织中Furin、nm23和VEGF异常表达,三者在肿瘤癌变及肿瘤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Furin可能通过促进VEGF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樊秀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核桃青皮提取物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对Lewis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0、1、2和4μg/L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分别或联合顺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 Lewis肺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作用30 min、3、12、

    作者:王爽;于洪泉;温娜;纪鹏艳;金宏;王玮瑶;曹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责任血管136例

    基底节区脑出血为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是脑出血常见部位,约占所有脑出血的半数以上〔1〕,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尤其是中老年人的重要死因。外科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重要手段,术中准确找到出血责任血管并确切止血,避免术后再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对13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确切处理责任血管,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杨升吉;赵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纹状体小胶质细胞活化表达的炎性因子与多巴胺含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 PD)模型小鼠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 MG)诱导表达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 IL)-1β、前列腺素 E2(PGE2)及一氧化氮(NO)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关系。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腹腔注射百草枯;对照组2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小鼠行为活动。分别于腹腔注药后3、6w处死小鼠,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部位MG胞数、TNF-α、IL-1β、PGE2及NO表达。结果腹腔注药后3 w和6 w模型组小鼠脑内多巴胺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6 w后模型组小鼠黑质致密部MG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NF-α及IL-1β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 w和6 w后模型组与对照组PGE2及NO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MG增生、活化及其表达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是导致PD发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蓉;欧阳敏;张萍;王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太极拳预防老年抑郁症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拳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检索 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四期)、MEDLINE(1975-2010.08)、EM-BASE(1974-2010.08)、PsycINFO(OVID,2010.08)、KoreaMed(2010.08)、IndMed(Indian Biomedical Literature,2010.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96-2010.08)、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6-2010.08)、万方数据库、WHO 试验注册平台中所有太极拳预防老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 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 RCT。结果显示太极拳对比空白组在12 w 随访期抑郁症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9,95% CI (-0.54,-0.05)〕。太极拳对比其他措施改善老年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5,95% CI(-0.86,0.16);SMD=-0.13,95% CI(-0.75,0.49);SMD=-0.58,95% CI(-1.22,0.05);SMD=-0.31,95% CI(-0.69,0.06);SMD=-0.07,95% CI(-0.68,0.54);SMD=-0.25,95% CI(-0.82,0.33);SMD=-0.31,95% CI(-0.90,0.29);SMD=-0.10,95% CI(-0.45,0.65)〕。结论未找到证据支持太极拳对比其他措施降低老年抑郁症更有效。但太极拳确实是一种无副作用、易被老人接受的干预老年抑郁症的运动方式。

    作者:拜争刚;王晓;李红敏;王建成;杨克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DNA甲基化与人类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在T2DM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环境因素(如饮食)改变是引起T2DM发病的重要原因。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的表型,而表观遗传学机制是疾病发生过程中介导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分子桥梁。目前,对糖尿病表观遗传学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DNA 甲基化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进行,主要是在全基因组扫描与糖尿病相关的DNA甲基化改变,或者是利用特异性引物检测某个已知功能的糖尿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改变。在糖尿病研究中,尽管实验动物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同源性,但是由于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基因功能、代谢及生物学特性等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实验动物的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糖尿病的特征。本文对近来研究得知的与人类T2DM相关的DNA甲基化改变及其位点的功能以及代谢记忆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张思佳;乔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94例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查48例糖尿病足患者双侧下肢股浅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患者比较,糖尿病足组患者血 HbAlc、胆固醇、TG、SBP 和DBP水平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P<0.05)。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1 mm比较,右下肢股浅动脉、右下肢足背动脉、左下肢股浅动脉和左下肢足背动脉出现内膜病变的患者明显增多( P<0.05)。与同侧股浅动脉和胫后动脉比较,足背动脉出现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加≥

    作者:张志华;王肃生;梁刚;冀航;侯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选择 CH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3.63%)(P<0.05)。治疗组的血脂指标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对照组41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结果观察组总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64, P=0.044)。术后1、3、6及12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1、3、6及12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15%,5/33 vs 40.00%,12/30;Log-rankχ2=4.426,P=0.03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陈黔;邱罗春;王大寿;潘奇;吴黔鸣;蔡封俊;段彬武;孟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ABC)法检测两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局部白细胞介素( IL)-1、IL-8、干扰素( INF)-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集落因子( GM-CSF)等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Ⅰ型组患者的IL-1、IL-8、INF-γ、GM-CSF、ICAM-1、V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2.32、11.54、6.74、3.25、4.18、2.68,P<0.05)。Ⅱ型组患者的IL-1、IL-8、INF-γ、 GM-CSF、I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1.22、11.87、6.98、5.01、7.23,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相比较,在IL-1、GM-CSF、ICAM-1等三个细胞因子比较有明显差异(t=6.12、3.88、3.41,P<0.05)。结论促炎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ICAM-1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两型鼻窦炎起作用的细胞因子并不相同,通过对不同细胞因子类型及黏附分子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慢性鼻窦炎不同类型发病机制的差异。

    作者:李强;李江民;文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化知识水平及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老化知识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运用 Kogan 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Palmore老化知识问卷(FAQ1)对参加培训的195名社区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对老年人态度及老化知识的调查。结果社区健康管理人员KAOP总分为(154.10±16.06),FAQ1得分(11.32±2.89)(正确率为45.28%),其老化知识水平与对老年人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正向但老化知识缺乏,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培训迫在眉睫。

    作者:杜晓;王志虹;沈军;吴艳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认知训练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6例)两组,对照组不予干预,实验组进行12 w的认知训练,于训练前、训练12、24 w末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价认知功能,并进行训练前后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①训练前后组内比较:实验组训练后12、24 w末的MMSE总分和 WCST因子显著优于训练前的基线值,对照组12、24 w末的MMSE总分高于基线值,WCST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训练后24 w 末的 MMSE 总分及 WCST 各因子得分优于12 w末;对照组24 w末的MMSE总分高于12 w末,第一分类数低于12 w末。②干预后组间比较:12 w 末两组间的 MMSE 之间有差异,24 w 末的MMSE和WCST两组间均有差异。结论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认知训练的远期效果会更好。

    作者:杭荣华;程万良;吴明飞;凤林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相关蛋白-3、转移抑制基因2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在胶质瘤术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兆(Ataxin)-3、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9例胶质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Ataxin-3、nm23和 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Ataxin-3、nm23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taxin-3、nm23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体积、有无坏死及分级密切相关。观察组Ataxin-3、nm23和PTEN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胶质瘤中Ataxin-3、nm23和PTEN均低表达,三者起到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联合检测Ataxin-3、nm23和PTEN的表达可能是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利用瞳孔变化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瞳孔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80例,非冠心病患者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依据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采集患者瞳孔视频,利用瞳孔图像软件计算瞳孔/虹膜值。结果焦虑抑郁组SAS和SDS评分大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 P<0.01),焦虑抑郁组瞳孔/虹膜值大于非焦虑抑郁组和对照组(P<0.05),非焦虑抑郁组瞳孔/虹膜值大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组 SAS、SDS评分和瞳孔/虹膜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5和0.455,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瞳孔的变化,提示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紊乱,可以反映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

    作者:程杰;张晓刚;毛顺兵;孙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YP3 A4倡1 G基因多态性对比索洛尔代谢及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中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对比索洛尔药物代谢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服用比索洛尔5 mg/d。4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检测,分为快代谢型( CC型),中代谢型( CT型),慢代谢型( TT型),将三组进入药物基因靶向型治疗。应用HPLC-荧光色谱法方法测定比索洛尔的血药浓度及检测血压值及心率相关指标。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观察受检患者左室重构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对比药物基因导向治疗与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左室重构指标差异。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在CYP3A4倡1G基因导向治疗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YP3A4倡1G基因导向治疗组中,组内的血药浓度测定、平均心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后基因导向治疗组左室重构指标较常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的 CC型与CT型比较,左室重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药物代谢浓度及后期的临床疗效。揭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及药物基因导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董天崴;杨军;王爽;王立波;张磊艺;张志国;雷力力;张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外周血MCP-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4例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以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 NKH)患者的MCP-1进行检测,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高血糖危象患者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患者MCP-1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提示 MCP-1水平与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对高血糖危象患者积极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MCP-1水平。

    作者:周洪;江峰锦;徐荣;邓飞;颜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稳心颗粒剂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稳心颗粒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60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在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前4 d,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只每日给予生理盐水(1.0 ml/100 g)灌胃,稳心颗粒大剂量组和稳心颗粒小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稳心颗粒18 g/kg,9 g/kg灌胃。以上四组大鼠在实验前1 h再进行1次灌胃。缺血再灌注组及两组给药组开胸暴露心脏结扎左冠状动脉近端1h后再灌注6h,假手术组只在冠状动脉下穿线不结扎。再灌注6h后取心肌标本。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增高( 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稳心颗粒两给药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减低(P<0.05),电镜显示稳心颗粒两给药组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显著减轻。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稳心颗粒能保护心肌细胞。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自由基,抵抗自由基损害,促进内皮细胞合成NO,保持舒缩冠脉的物质平衡,改善微循环。

    作者:王多;刘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RAGE阻断剂FPS-ZM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所致大鼠脑部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RAGE受体特异性阻断剂FPS-ZM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所致大鼠脑部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 NC组) FPS-ZM1对照组、AGEs组和FPS-ZM1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AGEs组及FPS-ZM1组大鼠两侧海马注射AGEs 5μl,以制造动物损伤模型,用同样方法向 NC组及 FPS-ZM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制造模型对照;造模前1 w以1 mg · kg-1· d-1 FPS-ZM1向FPS-ZM1组和FPS-ZM1对照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并连续4 w给药,AGEs组、NC组则同时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造模3 w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逃逸潜伏期( EL);用 Elisa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 Aβ1~40, Aβ1~42的水平;用 Western 印迹检测各组大鼠RAGE,p-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TNF-α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 AGEs组与其他各组相比,EL显著延长(P<0.01),且 Aβ1~40、Aβ1~42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 AGEs 组 RAGE、p-NF-κB 和 TNF-α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FPS-ZM1干预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AGEs组。结论 FPS-ZM1作为RAGE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能作用中枢系统减少Aβ1~40,生成从而提高AGEs脑损伤大鼠的智能,并通过抑制脑组织 p-NF-κB上调,减轻脑AGEs损伤引起的炎性反应。该药因能透过血脑屏障有望成为抑制阿尔茨海默样病变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梦晗;洪艳;候训尧;马莹娟;申超;罗鼎真;刘雪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参皂苷Rg1与丹参酮ⅡA配伍对老龄大鼠血清SOD、MDA及GSH-Px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S Rg1)和丹参酮ⅡA(TSNⅡA)配伍组合对老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老龄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GS Rg1组、 TSN ⅡA组和 GS Rg1+TSNⅡA 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4 w,处死后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值、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老龄对照组比较,GS Rg1可提高SOD活性、GSH-Px值(P<0.05),TSNⅡA可提高SOD活性(P<0.05)、GSH-Px值(P<0.01),两药单用均可降低 MDA含量(P<0.05);两者配伍均可提高SOD活性及 GSH-Px值(P<0.01)、降低 MDA含量(P<0.01),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效果显著(P<0.05)。结论 GS Rg1与TSNⅡA单用或配伍均对老龄大鼠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联合用药效果更加明显,其抗氧化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SOD酶活性、GSH-Px值及降低MDA实现。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陈恒;李德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