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胜;杨俊;陈平;丁家望;杨简;波顺庆
本研究于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对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对于其中发生围术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LEASO患者112例,其中男76例,女36例;年龄58 ~78[平均(65.98±8.67)]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3.49±2.45)年;其中单侧病变96例,双侧病变16例.所有患者均有一侧或双侧下肢发冷,麻木;其中合并冠心病58例,糖尿病38例,同时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36例.临床表现按Fontaine分级:Ⅱ级28例,Ⅲ级20例,Ⅳ级64例.
作者:孟晓明;汪建中;贾宝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典型的带状疱疹不难诊断,但出疹前无特异表现,尤其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先有神经痛而后发皮疹者可高达70.5%[1],更易被误诊,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可造成多种危害,因此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对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5例及文献报道的39例首发症状变异的老年带状疱疹报道进行分析.
作者:蔺苏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症状,其中约5%~10%的患者会出现难治性腹水,正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需要反复大量地排放腹水并输注大剂量白蛋白扩容,但白蛋白价格昂贵,许多患者难以承受而放弃治疗.因此,探寻经济有效的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是临床实践中的难点.本文观察甘露醇联合呋塞米(速尿)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素英;唐绍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大肠癌ARTEM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86例大肠癌新鲜标本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新鲜大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中ARTEMIN和MMP-9表达的关系,观察二者表达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差别.结果 大肠癌中ARTEMIN和MMP-9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RTEMIN和MMP-9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PCNA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ARTEMIN和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大肠癌中ARTEMIN和MMP-9高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9(TLR9)在食管鳞癌细胞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用RT-PCR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TE10、TE30和TE70上TLR9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E10细胞上TLR9的表达;用TLR9的激动剂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 10μg/ml分别作用TE10细胞12 h、24 h和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TE10细胞上有TLR9的表达;TLR 9激动剂CpG ODN作用于TE10细胞后不同时间均能明显促进TE10细胞生长(P<0.01).结论 TLR9激动剂CpG ODN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提示TLR9可能是食管鳞癌治疗的靶点之一.
作者:崔柳;李锐;马亚军;李秀萍;王银;杨文君;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4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者20例(BDR组)、T2DM无视网膜病变者22例(NDR组).另外选择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查眼底、检测sCD16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肌酐(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尿微量白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BDR组、ND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SBP、FPG、2hPG、HbA1c、HOMA-IR、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R组与NDR组相比较:病程、血清SBP、FPG、2hPG、HbA1c、sCD163、hsCRP、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年龄、BMI、DBP、Cr、TC、TG、LDL-C、H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患者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随访的指标.
作者:邵红;马彦;韩艳;赵巧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FAD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生物学意义,并探讨其与NSCLC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5例肺癌组织及2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FADD的表达,TUNEL法检测NSCLC中癌细胞凋亡.结果 55例NSCLC组织中FADD表达的阳性率为83%,23例正常肺组织中FADD表达的阳性率为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中FADD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 =0.483,P=0.000),与肿瘤的TNM分期呈负相关(rs=-0.404,P=0.002).NSCLC中FADD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均P<0.01).与肿瘤的性别、年龄、是否吸烟、肿块大小、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无关.所选36例NSCLC中均检测到癌细胞的凋亡,FADD蛋白中等阳性、强阳性的NSCLC中癌细胞凋亡程度较高,而阴性表达的NSCLC中凋亡程度较低.结论 FADD表达异常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FADD表达水平与NSCLC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作者:杨超;蒋军广;翟建霞;张婧雯;刘瑞芬;孙曼;史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西药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1,2].有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生脉注射液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3].本实验关注生脉注射液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8、IL-12和IL-18的影响.
作者: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都与免疫反应有关[1~3].已经证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免疫等相关[4].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也是目前探讨的热点.本文拟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84例,男60例,女24例,年龄60 ~91岁,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甲状腺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瓣膜病、近期手术和创伤、脑卒中等疾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按照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2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CAG结果提示狭窄程度大于50%划入冠心病组,无狭窄或有狭窄但未达到50%的病例划入非冠心病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郭燕;李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胃大部切除治疗胃溃疡,术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对需手术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评价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9例有慢性胃病史患者,男59例,女30例,年龄59 ~91[平均(68.4±7.9)]岁.均行术前胃镜检查及取材病理检查,溃疡大小为0.8 cm×0.9cm~3.5 cm×3.5cm;溃疡位于小弯侧胃窦部55例,胃体部大弯侧25例,胃底部9例.根据病灶行上消化道钡透、拍片,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解剖的位置,以决定术式.术前、术后均行基础胃酸、大胃酸(增量组织胺试验)、胃泌素水平测定.
作者:陈松涛;李寿柏;牟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 对125例CAS的EH患者(CAS组)与99例NCAS的EH患者(NCAS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计算AASI值,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学指标.结果 随年龄增加,老年EH患者CAS患病率增加(P<0.05),而不同性别之间CAS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CAS患病率与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相关(P <0.05);CAS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AASI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SI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7,P<0.05).结论 老年EH患者CAS的发生与AASI具有相关性,加强动态血压监测及AASI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燕侠;梁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我国临床病例资料显示,糖尿病病发率递增速度已达到0.1%[1].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积极的防治工作也主要针对上述病因展开.临床研究表明,个体行为与疾病有特定联系[2].笔者分析个体行为特征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旨在给予高危人群一定的心理干预指导,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行为生物学依据.
作者:张建辉;李洋;肖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与其他难治性肿瘤相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极易产生耐药,化疗后的并发症较多,缓解率较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极易导致死亡[1].有效控制慢性期病情进展是延长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氟达拉滨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已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且可获得更高的缓解率,目前已用作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2],当其与环磷酰胺联用时可提高疗效[3].本文采用该联合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陆翔;揭旭日;王小超;陈诗强;熊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大黄组和PHGF组于造模前3d分别每天灌服大黄水煎液和皮下注射PHGF 1 ml/100 mg,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mg.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8h后开腹取大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D-GαlN和LPS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和caspaSe-3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大黄能减轻肝组织损伤,并可降低肝细胞凋亡及Fas、FasL和caspase-3表达(P均<0.05).结论 大黄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Fas、FasL和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陈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其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气道炎症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两个方面,近年来围绕着AECOPD的炎症生物标记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有关在探讨病因、辅助诊断、病情程度评估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就其进行综述.
作者:王海峰;李建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律失常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因基础疾病较多,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因此而升高.轻度的心律失常可通过注意生活习惯或服药得以控制,若心律失常较严重,则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对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胡永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将量子点探针与流式技术结合,建立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新方法并对检测性能及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将羊抗PCT抗体与微球偶联制备诊断微球,与血清或标准品中的PCT结合,加入鼠抗PCT抗体,后加入生物素化的羊抗鼠IgG抗体和链霉亲和素化量子点,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均荧光强度(MFI).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77例老年创伤患者,通过本实验创建的定量检测PCT方法对77例老年创伤患者入院第1、3、5、7、10 d进行血清PCT检测,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C-反应蛋白(CRP)等,比较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及CRP水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自创法检测PCT的灵敏度为5.42 pg/ml、线性范围为45.42 pg/ml ~ 10 ng/ml,针对老年群体阳性下限值为0.56 ng/ml.采用自创法检测PCT水平预测老年创伤患者发生感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24.5%,准确度为84.4%,PCT水平监测老年创伤病情和感染预测方面优于CRP且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好.结论 本实验创建的定量检测血清PCT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检测血清PCT的方法,早期诊断及监测老年创伤患者合并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适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胡晓璐;王浈;祝仲珍;王占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胶质瘤在病变进展中侵袭性强,生长迅速,胶质瘤在进展过程中多种蛋白异常表达.Rho GTP酶解离抑制因子(Rho GDI)是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Rho GDI2在肿瘤恶变过程中参与细胞的迁移、转录、细胞周期的调节等[1,2].PTEN是由多功能磷酸酶编码的肿瘤抑制基因,不仅具有磷脂酶的活性,还具有多种肿瘤生物学的作用特征[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胶质瘤中Rho GDI2和PTEN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价值.
作者:侯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NF-κBp65、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老年大鼠30只,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托伐他汀组(AT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老年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溢出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细胞中NF-κBp65及COX-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中CK-MB、AST及LDH含量明显增高,NF-κBp65的活性增高,COX-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T组中CK-MB、AST及LDH含量、NF-κBp65及COX-2略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MB、AST、LDH的含量及NF-kBp65和COX-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均有高水平表达,提示炎症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可能是NF-κBp65通过对COX-2的转录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抑制NF-κBp65活性,降低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轻I/R心肌炎症反应,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东辉;石博;黄可欣;杨春艳;何丰;于景龙;朱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1年内生存质量变化.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11年4 ~10月在湘雅医院、湘雅三医院普外科行结肠造口的患者72例,根据年龄分组标准将两组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 V3.0)和直肠癌专用问卷(QLQ-CR38)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术前1 w、术后1、3、6、9、12个月6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前1 w至术后1个月总体生存质量得分均较低,术后1~6个月逐渐好转,6个月左右以后趋于稳定;在术后3、6个月时间点,老年组肠造口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得分低于中青年组患者;在术后1年时间点,老年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低于中青年患者;而身体意象、对未来的看法得分高于中青年组患者;老年患者的排尿问题、化疗副作用较中青年患者严重;而中青年患者的性问题、造口问题较老年患者严重.结论 不同年龄组、不同时间点结肠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不同的的,应根据变化规律给予相应措施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六一;王建才;张静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