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鹰嘴豆芽素A抗HIV-1活性及抑制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

林长乐;曾耀英;曾祥凤;赵令斋;王通;李海仙;李莉平

关键词:biochanin A, HIV-1, 细胞融合, p24抗原, 早期活化
摘要:目的 研究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ioA)对HIV-1活性及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①以MT-2和H9/HIV-1ⅢB细胞或HIV-1病毒共培养建立HIV-1感染模型,以不同浓度的BioA干预该过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和测定培养上清中的p24抗原含量变化,以评价BioA的抗HIV-1活性.②以PHA刺激剂诱导人外周血CD4+淋巴细胞活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BioA对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影响.结果 ① BioA在本实验所设浓度下均能减少由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数(EC50=5.1 μmol·L-1,SI=39)及p24抗原的表达量(EC50=38 μmol·L-1,SI=5.2).②终浓度5、10、25、50 μmol·L-1的BioA对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50 μmol·L-1达到大抑制率,能使活化率从(60.42±0.52)%降低到(19.70±0.38)%.结论 BioA具有抗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和HIV-1复制的活性及抑制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干涉RNA导入哺乳动物体内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进展

    小干涉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目前研究的比较活跃的一种小RNA.利用siRNA使基因沉寂从而调节目的蛋白的功能,在疾病的基因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从siRNA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研究的角度,对近年来siRNA的载体策略以及siRNA导入体内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讨论了siRNA在体内应用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付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七叶皂苷钠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10 mg·kg-1·d-1)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 Wistar大鼠右侧基底核注入50 μl自体全血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后6,24,48或72 h处死大鼠.应用干湿重法、酶学方法、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Na+,K+含量,神经胶质原纤维蛋白(GFAP)阳性细胞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出血同侧脑组织含水量,Na+含量和GFAP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P<0.05),K+含量和occlud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出血同侧脑组织含水量,Na+含量和GFA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K+含量和occludin的表达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可减轻和(或)延缓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进而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谢晓利;刘云会;薛一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龙血素B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辣椒素诱发的电流反应

    目的 探讨龙血素B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辣椒素诱发的辣椒素受体电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观察龙血素B对辣椒素诱发的辣椒素受体电流的影响.结果 ①在-60 mV的钳制电位下,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卓平可以完全抑制辣椒素受体电流;②不同浓度的龙血素B溶液对辣椒素诱发的受体电流具有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2.0、4.0、8.0和16.0 μmol·L-1的龙血素B溶液对辣椒素诱发的受体电流峰值的抑制率分别为15.36%±2.12%、36.41%±2.43%、76.26%±2.16%和96.69%±3.21%(n=10, P<0.05),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 μmol·L-1, Hill系数为2.29.结论 龙血素B可以明显抑制辣椒素诱发的辣椒素受体电流,影响痛觉信息的传入,这可能是以龙血素B为重要成分的中药血竭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灿;陈素;刘向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肠道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 属于类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主要活性产物1,25-(OH)2D3和次级胆汁酸LCA等与VDR结合,对肠道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3A4和肠道转运体p-糖蛋白的表达及活性进行调节,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汪赛赢;周宏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P2X3受体介导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致心肌痛伤害性剌激后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 SCG)细胞P2X3受体在心肌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新鲜分离的SCG神经元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及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的作用.结果 ①大部分受检细胞对ATP(1~1 000 μmol· L-1)敏感,ATP-激活电流(IATP)显示快失敏和慢失敏两种形式的内向电流,心肌缺血组IATP明显高于同一浓度时对照组的IATP.②在心肌缺血组SCG细胞,P2X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α、β亚甲三磷酸腺苷(α,β-meATP)产生激活电流,而在对照组SCG细胞只有极少数细胞有此反应,且电流幅度小.③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100 nmol·L-1)对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ATP(100 μmol·L-1)-激活电流均出现抑制作用,且同一浓度的A-317491对心肌缺血组IATP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IATP的作用更为明显.A-317491(100 nmol·L-1)使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SCG细胞α,β-meATP(10 μmol·L-1)-激活电流减小,对心肌缺血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④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SCG细胞ATP(100 μmol·L-1)-激活电流的I-U曲线反转电位不变,均接近0 mV.结论 心肌缺血后P2X受体激动剂在SCG神经元激活电流增大,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可抑制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的电流.因此,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的P2X3受体可能参与心肌痛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递.

    作者:李桂林;梁尚栋;徐昌水;高云;许宝华;张春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肺腺癌A549细胞粘附分子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罗格列酮对A549细胞PPARγ、整合素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罗格列酮激动A549细胞PPARγ的表达,抑制整合素β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用PPARγ阻断剂GW9662,可取消其对整合素β1的抑制作用(P<0.05), 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ERK抑制剂PD98059,可取消PPARγ对整合素β1的表达调控(P<0.05).结论 罗格列酮活化PPARγ抑制整合素β1的表达,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

    作者:杨洁;庄英帜;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odified aFGF,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MaFGF 1组(8 μg·kg-1)和MaFGF 2组(16 μg·kg-1),每组8只.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模型,通过光、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MaFGF能明显减轻肾组织水肿、间质浸润以及肾小管扩张与破坏,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细胞器(微绒毛、线粒体、溶酶体等)损伤较轻或基本正常.结论 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文娟;黄巨恩;李校堃;肖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上calponin和TGFβ1的变化

    各种病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临床的常见病症,它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成肺心病的中心环节[1].PAH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但COPD所致的PAH主要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加所引起[2].

    作者:曹禹;李智;封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鹰嘴豆芽素A抗HIV-1活性及抑制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

    目的 研究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ioA)对HIV-1活性及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①以MT-2和H9/HIV-1ⅢB细胞或HIV-1病毒共培养建立HIV-1感染模型,以不同浓度的BioA干预该过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和测定培养上清中的p24抗原含量变化,以评价BioA的抗HIV-1活性.②以PHA刺激剂诱导人外周血CD4+淋巴细胞活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BioA对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影响.结果 ① BioA在本实验所设浓度下均能减少由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数(EC50=5.1 μmol·L-1,SI=39)及p24抗原的表达量(EC50=38 μmol·L-1,SI=5.2).②终浓度5、10、25、50 μmol·L-1的BioA对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50 μmol·L-1达到大抑制率,能使活化率从(60.42±0.52)%降低到(19.70±0.38)%.结论 BioA具有抗HIV-1介导的细胞融合和HIV-1复制的活性及抑制CD4+淋巴细胞早期活化作用.

    作者:林长乐;曾耀英;曾祥凤;赵令斋;王通;李海仙;李莉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孕酮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a entepholopathy,HIE)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孕酮(progesterone,PROG)在神经系统合成和分泌并具有活性作用,研究表明[1、2]外源性PROG处理脑缺血或挫伤的大鼠,可降低脑组织的Na+、K+、Ca2+含量,减轻脑水肿,促进认知能力的恢复.

    作者:李东亮;王小引;韩华;赵红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SH-SY5Y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类叶升麻苷抗鱼藤酮致多巴胺能神经元SH-SY5Y细胞损伤,对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类叶升麻苷抗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arkin、α-Syn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H-SY5Y细胞α-Syn分布.结果 ①类叶升麻苷(10,20或40 mg·L-1)可明显降低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②0.5 μmol·L-1的鱼藤酮处理SH-SY5Y细胞48 h能引起Parkin蛋白的明显降解及α-Syn蛋白二聚体增加;③预先用类叶升麻苷(10,20或40 mg·L-1)处理细胞,能够有效减少鱼藤酮诱导的Parkin蛋白的降解,呈浓度依赖性;并能够抑制鱼藤酮诱导的α-Syn蛋白二聚体增加及α-Syn阳性细胞数增加.结论 类叶升麻苷对鱼藤酮致SH-SY5Y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Parkin蛋白的降解和抑制α-Syn蛋白的二聚体形成有关.

    作者:高燕;蒲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染色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肺腺癌细胞系A549 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14 nmol·L-1~896 nmol·L-1的雷公藤内酯醇均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且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以及时间依赖性.雷公藤内酯醇在低浓度(14 nmol·L-1)条件下,能诱导A549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阻滞部位在S期;高浓度(55,112 mol·L-1)的雷公藤内酯醇使A549阻滞在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使其阻滞在S期和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吕秀红;郭瑞珍;刁路明;刘铭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淫羊藿总黄酮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IGly)的调控.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上,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的调控.结果 淫羊藿总黄酮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Gly;淫羊藿总黄酮使甘氨酸的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淫羊藿总黄酮没有改变甘氨酸受体的离子选择性.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对甘氨酸介导的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降低了甘氨酸与其受体的亲和力.

    作者:程新萍;朱峰;周可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视网膜神经元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缺氧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影响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原代培养3 d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 利用1 mmol·L-1的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质缺糖持续6 h,导致神经元缺氧性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了EPO受体在原代培养视网膜神经元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 释放率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 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原代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正常下可见EPOR的弱阳性表达,表达部位定位于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缺氧后EPOR的表达明显增加;神经元LDH释放率和凋亡百分率增加;在损伤前加入浓度2.5~40 kU·L-1的rhEPO均可有效抑制LDH释放(P<0.05).TUNEL结果显示rhEPO预处理能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明显改善细胞缺氧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结论 EPO预处理对神经元的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刘夫玲;牛膺筠;王红云;赵颖;曲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iNOS和COX-2在过氧化氢预处理诱导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H2O2预处理对PC12细胞iNOS与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在PC12细胞建立H2O2预处理对抗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采用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FCM)检测iNOS与COX-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用10 μmol·L-1 H2O2预处理PC12细胞90 min可明显地抑制20~100 μmol·L-1 H2O2作用24 h后引起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并可明显地促进PC12细胞iNOS与COX-2蛋白表达;选择性iNOS抑制剂AG和COX-2抑制剂NS-398分别阻断H2O2预处理诱导的抗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H2O2预处理可诱导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促进PC12细胞的iNOS与COX-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李景田;唐小卿;陈秀琴;职君利;崔宇;刘微;冯鉴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5d-PGJ2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15d-PGJ2上调过氧化质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以及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T6细胞,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应用1、2、3 μmol·L-1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15d-PGJ2作用24 h,同时以不加药物只加无血清培养基做为对照组,24 h后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组间肝星状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的胞质内NF-κB抑制蛋白表达.MTT检测HSC增殖,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经15d-PGJ2处理的HSC细胞中PPARγ mRNA表达比例上调;胞质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抑制.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15d-PGJ2对HSC-T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以2 μmol·L-1组为明显;吖橙啶染色显示经PPARγ激动剂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15d-PGJ2处理组细胞产生了G1期阻滞作用.结论 15d-PGJ2能够上调PPARγ表达并抑制HSC-T6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作者:康谊;王天才;李修岭;杨玉秀;尚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癌信号转导通路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近40年来,人们对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胃癌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疗效一直不很理想.与此同时,随着肿瘤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胃癌发病分子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了解到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因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细胞功能的变化,此外也发现了多种癌细胞环境因子通过作用于其受体及信号转导通路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的关于胃癌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利用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研究新的抗癌药物成为可能.

    作者:王立辉;杨静玉;吴春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氯化两面针碱体外诱导肺癌SPC-A-1、舌癌Tca8113两种肿瘤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氯化两面针碱为中药两面针的提取物,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含量测定及其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而对其抗癌作用研究较少.本实验中,我们对氯化两面针碱促进肺癌SPC-A-1,舌癌Tca8113两种肿瘤细胞株凋亡作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秦三海;刘华钢;王博龙;杨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橙皮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橙皮苷(hesperidin,HDN)对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复制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测定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脏器指数;碳廓清法测定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IgM、IgG(HCIgM、HCIgG);绵羊红细胞(SRBC)的定量溶血测定法(QHS)测定脾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噻唑蓝(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观察HDN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HDN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碳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HDN可以改善免疫抑制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恢复小鼠DTH和提高CD4+、CD8+细胞数;对特异性HCIgM、HCIgG和PFC无影响.结论 HDN对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无影响.

    作者:李荣;李俊;胡成穆;张磊;张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血管舒缩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l fasudil, HF)对犬脑血管痉挛的舒张作用,并采用兔离体胸主动脉环进一步探讨其舒张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十二指肠给予麦角胺咖啡因片(0.5 mg+50 mg)·kg-1建立犬脑血管痉挛模型,观察给予HF后 2 h内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股动脉血流量、股动脉血管阻力、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方法观察HF对血管舒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①犬脑血管痉挛模型中,HF 1 mg·kg-1给药后脑血管阻力降低,5~120 min脑血流量增加;但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影响较轻微.②离体血管实验中,HF对甲氧明(methoxamine, Met)及氯化钾(postassium, KCl)引发的收缩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且作用在去内皮与内皮完整的血管标本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对犬痉挛脑血管HF静脉给药可明显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对外周股动脉血管亦有扩张作用,但作用较弱.HF的舒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相关,此作用为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

    作者:黄琳;李琴;王维亭;陈蔚江;郭莲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