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虎参痛风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

宋文冲;王雅芹;陈超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尿酸肾病, 虎参痛风胶囊, 尿酸, 肾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虎参痛风胶囊(Hus)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血尿酸、肾功能等的影响,了解其对痛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灌胃给予腺嘌呤和喂饲含10 g·kg-1酵母的饲料制备大鼠慢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模型,同时应用药物治疗.18 d后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Cr、BUN、TG、HDL、胆固醇的含量,取肾脏做电镜切片和尿酸特殊染色(Gomori尿酸特殊染色法,1951年).结果 Hus和别嘌呤醇(All)一样均能降低痛风小鼠和大鼠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含量(与模型组比,P<0.05, n=7),大剂量Hus甚至可降低到正常水平,优于All(P<0.05,n=7).All组,Hus组肾脏特殊染色显示髓质及肾乳头黑褐色尿酸盐结晶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以All组、500 mg·kg-1 Hus组减少特别明显.同时250 mg·kg-1 Hus组血白蛋白、白球比甚至高于空白组,500 mg·kg-1 Hus组血胆固醇比空白组还低.结论 Hus具有良好的抗痛风作用,良好的肾脏保护和降低血胆固醇、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疾病的耐受力的作用,并随着剂量的增加,用药时间延长效果越好.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橙皮苷对辛伐他汀调脂作用及细胞色素P4503A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辛伐他汀(simvastatin group,SV)调脂作用及CYP4503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高脂血症模型组(model group)、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 group,SV group)、低剂量橙皮苷+辛伐他汀组(low dose hesperidin+SV group,LDHS)、高剂量橙皮苷+辛伐他汀组(high dose hesperidin+SV group,HDHS).除对照组外,余组均饲喂高脂饮食,各实验组按5 mg·kg-1 SV灌胃,并分别加用不同剂量的橙皮苷.实验8 wk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肝脏及小肠CYP4503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饲养8 wk后,模型组TC、TG和LDL-C均升高(P<0.01);SV组TC、TG和LDL-C较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5);加用橙皮苷后,TC和TG均较SV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肝脏CYP4503A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CYP4503A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使用SV后,肝脏CYP4503A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有增加趋势,小肠表达量增加(P<0.05).SV与橙皮苷合用后,随橙皮苷剂量的加大,肝脏及小肠CYP4503A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以HDHS组明显(P<0.05).结论橙皮苷能增加SV的调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橙皮苷抑制了CYP4503A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陆红玲;钱民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胶原夹心培养大鼠肝细胞及其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测定

    目的自制大鼠尾腱Ⅰ型胶原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测定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酶活性.方法制备无菌大鼠尾腱Ⅰ型胶原,比较单层胶原铺底法(collagen coated, CC)及胶原夹心法(collagen sandwich system, CSS)培养大鼠肝细胞的生长及功能维持情况.CSS法培养肝细胞,分别加入泼尼松龙(100 μmol·L-1,3 d)、尼莫地平(50 μmol·L-1,2 d)和利福平(50 μmol·L-1,2 d),测定CYP1A、CYP2E1及CYP3A酶活性.结果 CSS法培养6 d后,肝细胞生长良好.CC法培养3 d后细胞开始脱落,此后持续增多;6 d后,培养上清液中ALT、AST与LDH活性升高,均高于同期CSS法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水平.加入经CYP3A代谢药物,CSS培养肝细胞CYP1A活性无明显改变;尼莫地平使CYP3A活性升高33%,而CYP2E1活性下降45%(P<0.05);利福平使CYP3A活性升高为对照组的1.94倍(P<0.05),对CYP2E1活性无作用.结论同为CYP3A底物,泼尼松龙、尼莫地平和利福平对CYP亚型的影响不同,但不改变肝细胞CYP1A对致癌物的活化.CSS培养法可作为体外模型用于药物代谢研究.

    作者:夏雪雁;彭仁琇;王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估算人肝微粒体CYP3A的活性

    目的以利多卡因(LDC)与其代谢产物的比值估算人肝微粒体中CYP3A的活性.方法以1.0 g·L-1微粒体蛋白浓度37℃孵育利多卡因60 min,以HPLC测定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单乙基甘氨二甲基苯酰胺(MEGX)和甘氨二甲基苯酰胺(GX)的含量.结果 LDC、MEGX和GX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0.293 4X-0.005 661(r=0.999 7)、=0.791 3X-0.008 916(r=0.999 3)和=0.679 9X-0.007 770 (r=0.998 5).体外孵育的佳条件为2.0 mg·L-1的LDC在浓度为1.0 g·L-1的微粒体中,孵育60 min,代谢产物与利多卡因的平均比值为3.28.结论 (MEGX+GX)/LDC可用来估算人肝微粒体CYP3A的活性.

    作者:张顺国;唐跃年;卜书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灌胃刺激对小鼠自主活动计数的影响

    在评价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时,小鼠自主活动实验是比较简单、易行的药理学方法之一.时辰、声音、光线等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已有报道[1],笔者在尽量避免上述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发现灌胃刺激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有较大的影响,闪增郁等[2]在以小鼠灌胃前后的自主活动为指标时体现出了这种现象.灌胃给药在研究中药制剂时是一种较常用的给药方式,因此该研究有一定必要性.本文针对灌胃刺激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作者:魏凤环;莫志贤;王永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虎参痛风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影响

    目的探讨虎参痛风胶囊(Hus)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血尿酸、肾功能等的影响,了解其对痛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灌胃给予腺嘌呤和喂饲含10 g·kg-1酵母的饲料制备大鼠慢性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模型,同时应用药物治疗.18 d后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Cr、BUN、TG、HDL、胆固醇的含量,取肾脏做电镜切片和尿酸特殊染色(Gomori尿酸特殊染色法,1951年).结果 Hus和别嘌呤醇(All)一样均能降低痛风小鼠和大鼠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含量(与模型组比,P<0.05, n=7),大剂量Hus甚至可降低到正常水平,优于All(P<0.05,n=7).All组,Hus组肾脏特殊染色显示髓质及肾乳头黑褐色尿酸盐结晶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以All组、500 mg·kg-1 Hus组减少特别明显.同时250 mg·kg-1 Hus组血白蛋白、白球比甚至高于空白组,500 mg·kg-1 Hus组血胆固醇比空白组还低.结论 Hus具有良好的抗痛风作用,良好的肾脏保护和降低血胆固醇、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疾病的耐受力的作用,并随着剂量的增加,用药时间延长效果越好.

    作者:宋文冲;王雅芹;陈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对去卵巢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的两种主要苷元染料木素(Gen)和大豆苷元(Dai)对去卵巢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大剂量G组、小剂量G组、大剂量D组、小剂量D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 wk开始给药,给药6 wk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总胆固醇(s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组织中胆固醇(hTC)含量.结果切除卵巢7 wk后大鼠sTC, LDL-C, hTC均增高.雌激素可降低去卵巢大鼠sTC、LDL-C和hTC,对HDL-C作用不明显;染料木素可降低sTC、hTC、升高HDL-C,但对LDL-C作用不明显;大豆苷元可降低sTC、hTC、LDL-C,但对HDL-C作用不明显.结论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均可降低去卵巢大鼠sTC和hTC水平,但作用途径不同;作用效果大豆苷元优于染料木素.

    作者:李培恒;王继峰;牛建昭;魏育林;臧晶;高保华;李贡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靶向给药系统

    为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增加选择性,近年来发展了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of drugs with synthetic systems),包括脂质体、受体靶向、毫微粒制剂的靶向给药等.

    作者:陈飞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吗啡对大鼠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吗啡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剂量递增腹腔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试剂盒检测血浆尿酸含量、血浆及小肠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提取小肠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肠组织XO mRNA的水平,以β-actin mRNA为内标.结果动物血浆尿酸水平,3 d和7 d吗啡用药组显示高于对照组(P<0.05,n=10);3 d、7 d吗啡用药组动物血浆XO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n=10),在自然戒断2组动物血浆XO活性也高于对照组(P<0.01,n=10); 3或7 d吗啡用药组动物小肠XO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n=10);7 d吗啡用药组动物小肠XO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n=3).结论吗啡促进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吗啡提高大鼠小肠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关键酶XO的活性,增强其表达有关.

    作者:阚慕洁;洪敏;周宏;高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喜康对大鼠胃溃疡愈合和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胃喜康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一些与胃酸分泌、细胞移行、分化、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细胞生长因子参与溃疡的愈合,故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胃喜康对胃溃疡大鼠细胞生长因子EGF、TGF-α及受体的影响,试图探讨该中药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作者:刘建平;宗全和;陈志强;白建乐;赵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草次酸抑制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1% GA)、B(0.25% GA)、C(0.5% GA)、D(0.1%地塞米松)、E(对照组)5个组,分别作为甘草次酸实验(A、B、C)组,对照组(D)组和空白对照(E)组.每组按照屈光度数-10.00D作PRK切削20只兔眼,术后5个组分别滴用0.1% GA、0.25% GA、0.5% GA、0.1%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3 mon.术后检查Haze情况和眼压.术后15、30、45、60 d时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并摘除各实验组及对照组2只眼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A、B、C、D组Haze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相近,而E组Haze情况较前4组严重,且术后活跃的角膜上皮下纤维增生在术后60 d时仍然存在.A、B、C、E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术后眼压则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草次酸对兔眼PRK术后Haze的抑制效果与0.1%地塞米松相当,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红;郭玉;廖端芳;袁满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复方片剂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格列本脲的HPLC-ESI-MS测定法,研究志愿者口服格列本脲与二甲双胍的复方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人血浆样品中格列本脲的测定方法:血浆样品以 1 mol·L-1的盐酸酸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ESI-MS分析,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 (dp 5 μm , 4.6 mm ID×25 cm),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 (78∶22, V/V),检测方式为SIM方式,检测离子为m/z 492.1 (格列本脲)、m/z 444.1 (内标).20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供试片和参比片,剂量均为格列本脲2.5 mg和盐酸二甲双胍500 mg.结果在0.310~413 μg·L-1范围内格列本脲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格列本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5.4±0.8) h、(5.9±1.0) h,Cmax分别为(146±22) μg·L-1、(123±16)μg·L-1,Tmax分别为(2.7±0.9) h、(3.0±0.7) h,AUC0~36 分别为(730±140) μg·h·L-1、(632±117) μg·h·L-1;二甲双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3.0±0.6) h 、(3.0±0.4) h,Cmax分别为(1.61±0.32) mg·L-1、(1.62±0.33) mg·L-1,Tmax分别为(1.8±0.2) h、(1.7±0.4) h,AUC0~15 分别为(7.37±1.34) mg·h·L-1、(7.43±1.36) mg·h·L-1.结论所建立的人血浆中格列本脲的HPLC-ESI-MS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对平均Cmax和AUC0~τ,格列本脲受试制剂的值均比参比制剂的值高, 而对于二甲双胍则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没有显著性.

    作者:简龙海;李丽敏;丁黎;沈建平;卞晓洁;张银娣;吴如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重构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低氧组(HH)、低氧加葛根素组(HP).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x)含量;弹力纤维染色法测定肌型动脉百分比,肺中、小动脉相对中膜面积(RMP)、厚度(RMT);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肺动脉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 HP组与HH组相比:① mPAP降低(P<0.01);平均颈动脉压(mCAP)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肺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③血浆ET-1浓度降低(P<0.01),NO-x含量升高(P<0.01),ET-1/NO-x比值降低(P<0.01);④肌型动脉百分比和肺中、小动脉RMP及RMT降低(P<0.01);⑤肺细小动脉Ⅰ型胶原蛋白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降低(P<0.01),而Ⅲ胶原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预防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形成,减轻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调节肺动脉胶原蛋白合成以及恢复ET-1/NO的失衡等有关.

    作者:范小芳;李继武;龚永生;胡良冈;黄虹;骆健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治疗(drug therapy)是应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是临床医疗的基本手段.药物从开始进入人体到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一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首先,药物以不同制剂的形式,通过不同给药途径,被机体吸收后进入病人体内,这是药物治疗的初的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阶段.

    作者:陈飞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多巴胺黑素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多巴胺黑素(dopamine-melanin,DA-M)的生成在多巴胺(dopamine, DA)诱导神经元凋亡中的意义.方法以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观察细胞凋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DA-M.结果 DA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DA-M的生成与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DA-M的生成量在DA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小卿;冯鉴强;李平阳;郭瑞鲜;叶美红;陈培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短时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对大鼠边缘系统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时吸入安氟醚、异氟醚麻醉对大鼠边缘系统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SD ♂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 每组6只.用c-fos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短时吸入2%安氟醚或2%异氟醚对大鼠边缘系统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安氟醚、异氟醚两组大鼠的杏仁中介核、杏仁内侧核、杏仁基外侧核、外侧僵核、正中视前核、外侧隔核、终纹床核、隔下丘脑核、下丘脑室周核、视上核等10个核团Fos免疫样(fos-like immunoreactive, FLI)阳性神经元数目均增加.除安氟醚组杏仁内侧核和视上核增加不明显(P>0.0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边缘系统中杏仁中介核、杏仁基外侧核、外侧僵核、正中视前核、外侧隔核、终纹床核、隔下丘脑核、下丘脑室周核等8个核团可能参与了安氟醚、异氟醚的麻醉诱导过程,杏仁内侧核和视上核可能还参与了异氟醚的麻醉诱导过程.

    作者:卢静;戴体俊;曾因明;张励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患者在应用UK(为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合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拜耳公司生产的尼莫通),可大大增加闭塞血管再通的机率和解决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损伤,保护并改善缺血半暗带(IP)的血供和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雄鹰;陈霄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参水提物和丹参素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和防治泼尼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

    目的研究丹参水提物(DWE)对糖皮质激素造成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同时研究DWE和有效成分丹参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4 mon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泼尼松2.7 mg·kg-1·d-1灌胃),丹参水提物组(泼尼松+DWE 5.0 g·kg-1·d-1)和综合治疗组(泼尼松+司坦唑醇0.5 mg·kg-1·d-1+VitD3 250 IU·kg-1·d-1+葡萄糖酸钙0.5 g·kg-1·d-1),共给药12 wk.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定量观察大鼠胫骨松质骨的骨结构,同时测定骨无机及有机质含量;②采用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培养,测定DWE和丹参素对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及药物量效、时效关系.结果泼尼松可导致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骨结构异常,破骨细胞增多和骨形成率下降,伴随骨无机质钙盐(Ca)和有机质羟脯胺酸(HyP)下降,血钙上升(以上指标P<0.01).DWE完全对抗由泼尼松引起的上述异常并增加骨干重,对增加骨干重和骨有机质含量优于综合组.DWE和丹参素均可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ALP活性,呈量效关系(DWE佳作用浓度为1.0~2.0 g·L-1,丹参素为0.1~1.0 mg·L-1)和时效关系(随时间延长作用明显增强),DWE的效应按含丹参素量计算,与丹参素作用相当.结论丹参水提物可有效预防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基质合成.

    作者:崔燎;邹丽宜;刘钰瑜;艾春媚;吴铁;吴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褪黑素对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MT对肝脏冷保存有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SD ♂大鼠肝脏灌洗液,对反映肝细胞功能的ALT、AST、LDH和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的HA、ET1和反映细胞氧化性损伤的MDA、SOD及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设立UW液+褪黑素(Mel)不同时间及不同Mel浓度冷保存组,比较分析Mel的冷保存保护作用及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Mel对肝脏冷保存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①UW冷保存随着时间延长肝细胞和内皮细胞损害逐渐加重.②Mel对供肝冷保存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Mel强大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③Mel 1×10-5 mol·L-1、1×10-7 mol·L-1浓度时其保护作用优于Mel 1×10-9mol·L-1,而Mel 1×10-5 mol·L-1、1×10-7 mol·L-1浓度间没有差异.提示Mel对肝脏冷保存损伤保护存在着浓度效应,随着时间延长Mel对肝脏冷保存损伤保护作用逐渐减弱,但优于单纯UW液冷保存组.结论 UW冷保存液对肝脏的冷保存随时间延长保护作用逐渐减弱,Mel液对肝脏冷保存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Mel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作者:熊奇如;魏伟;徐叔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属于黏附分子家族,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作者:胡凌云;焦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组人内抑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福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大鼠AA模型,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L-1、IL-2活性的检测采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用放免法检测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和TNF-α水平.结果 CFA致炎后d10,AA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给予不同剂量的内抑素0.1、0.5、2.5 mg·kg-1·d-1,sc,连续7 d.结果发现,内抑素对AA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内抑素明显抑制AA大鼠过高的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降低脾细胞IL-2的产生;对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PMΦ)产生过高的IL-1有抑制作用;另外,内抑素也可明显抑制AA大鼠滑膜细胞产生过高的IL-1和TNF水平.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对A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机体异常的免疫有关.

    作者:岳莉;王华;刘丽华;沈玉先;魏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