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

于宏;姜政;仲琳;王丕龙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RNA干扰, 结肠癌, 侵袭
摘要:目的 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TGF-β1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和1对阴性对照序列,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hRNA-TGF-β1a、pshRNA-TGF-β1b和pshRNA-TGF-β1c(阴性对照),以脂质体介导转染SW480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TGF-β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沉默TGF-β1基因表达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正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质粒转染的细胞均有较强的荧光表达;pshRNA-TGF-β1a和pshRNA-TGF-β1b组细胞TGF-β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SW480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TGF-β1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其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中TGF-β1基因的表达,并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伤寒Vi多糖疫苗的质量检定及多糖含量检测的趋势分析

    1.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少数可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人群对伤寒沙门菌普遍易感,但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高.伤寒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我国的伤寒发病率约在(10~100)/10万之间,南部沿海及西南省份发病率较高[1].

    作者:王斌;梁昊宇;计国欣;曾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其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表达及其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防治TGF-β1诱导的乳腺癌侵袭转移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姜黄素对MDA-MB-231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将MDA-MB-23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DMSO)、TGF-β1处理组(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DMSO+10 ng/ml TGF-β1),姜黄素+ TGF-β1处理组(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5、7.5、10μmol/L姜黄素+10ng/ml TGF-β1).处理24 h后,采用侵袭小室试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MP-9、p-Smad2、p-ERK1/2以及p-p38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MP-9的活性变化;以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2580、姜黄素和/或TGF-β1处理细胞48 h,采用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 低浓度姜黄素(≤10 μmol/L)对MDA-MB-231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明显减少了TGF-β1诱导的细胞穿膜数量(P<0.001);姜黄素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MDA-MB-231细胞MMP-9、p-Smad2、p-ERK1/2及p-p38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姜黄素随浓度的增加,对TGF-β1诱导的MDA-MB-231细胞MMP-9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PD98059抑制MMP-9蛋白表达及活性的作用与姜黄素相似,而SB202580对MMP-9无明显影响.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TGF-β/Smad、TGF-β/ERK信号通路下调TGF-β1诱导的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能力.

    作者:磨娜;曹友德;蒋金;李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中和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新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Novel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HuEPO)抗体中和活性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毒理研究中样品的分析.方法 通过考察新型rHuEPO对人UT7/EPO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及抗新型rHuEPO抗体(兔抗阳性血清)对该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抗新型rHuEPO抗体中和活性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毒理实验中对相关抗体血清中和活性的检测.结果 新型rHuEPO对人UT7/EPO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0.125~128 ng/ml浓度范围内作用显著;抗新型rHuEPO抗体在10-1~10-4范围内对人UT7/EPO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曲线呈中和抗体性质.毒理实验中,抗新型rHuEPO抗体(SD大鼠血清)显著抑制人UT7/EPO细胞的增殖,且具有特异性;抗新型rHuEPO抗体(Beagle犬血清)对人UT7/EPO细胞的增殖无影响.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rHuEPO抗体中和活性检测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毒理实验样品分析,为新型rHuEPO在长期毒性实验中的免疫原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作者:侯绪凤;靳征;姜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脂多糖的含量

    目的 采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含量,以替代小鼠免疫力试验方法.方法 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LPS的含量,并分析与小鼠免疫力试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霍乱灭活疫苗中LPS的含量与疫苗保护力呈正相关.结论 采用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霍乱灭活疫苗中LPS的含量,能够反映疫苗的保护力,为进一步替代小鼠免疫力试验方法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翠萍;董思国;朱卫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嵌合腺病毒Ad5F35-FLAG-3NLS-FRB*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携带FLAG-3NLS-FRB*融合基因的嵌合腺病毒,并检测其在AD-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FLAG标记的3段核定位信号(FLAG-3NLS)与突变修饰的雷帕霉素靶FRB结构域(FRB*)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拼接成FLAG-3NLS-FRB*,定向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测序鉴定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5F35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获得嵌合腺病毒Ad5F35-FLAG-3NLS-FRB*,感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采用基因转移单位(Gene transfer unit,GTU)法测定病毒滴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FLAG-3NLS-FRB*在AD-293细胞中的转录及表达.结果 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FLAG-3NLS-FRB*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FLAG-3NLS-FRB*正确克隆至腺病毒骨架质粒中;在AD-293细胞中包装、扩增获得了高滴度的嵌合腺病毒Ad5F35-FLAG-3NLS-FRB*,病毒滴度为2.0×1013 GTU/ml;嵌合腺病毒感染AD-293细胞后36 h,在细胞中可检测到FLAG-3NLS-FRB*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高滴度的嵌合腺病毒Ad5F35-FLAG-3NLS-FRB*,并在AD-293细胞中成功表达了FLAG-3NLS-FRB*融合蛋白.

    作者:高淼;黄峥兰;李千音;钟梁;冯文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RX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易洛魁家族同源盒基因IRX1(Iroquois homebox gene)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2份肝癌组织(高分化26份,Edmondson分级Ⅰ级;中分化25份,Edmondson分级Ⅰ-Ⅱ和Ⅱ级;低分化31份,Edmondson分级Ⅱ-Ⅲ和Ⅲ级)和11份正常或良性疾病非癌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IRX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RX1在肝脏组织中的定位及临床特征.结果 肝癌组织中IRX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癌对照组(P<0.05),且其表达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表达量越高(P<0.05).IRX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癌对照组(P<0.05),且伴随着肿瘤分期增加和分化程度的降低,IRX1阳性率越高,但IRX1阳性率与HBV感染以及伴随肝硬化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IRX1染色阳性的高分化肝癌组织中,68.2%定位于细胞质,18.2%定位于细胞核,13.6%胞质和胞核均阳性;IRX1染色阳性的低分化肝癌组织中,胞质胞核均阳性的增加至65.5%.结论 IRX1可能参与调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IRX1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IRX1可作为判断肝癌预后、分化程度以及肿瘤靶向分子治疗的指标.

    作者:杨惠洁;余爽;王静;陈楚;顾颖;鲍依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明胶保护剂在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的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无明胶保护剂,并应用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制备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原液,取同一批麻疹病毒原液,分别加入不同成分和配比的无明胶保护剂,制成成品,以含明胶保护剂作对照,检测成品外观、病毒滴度及水分,确定保护剂的成分,再确定保护剂的配比.将麻疹与风疹病毒原液混合,加入筛选出的无明胶保护剂,制备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共3批),同时制备3批含明胶保护剂对照疫苗.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对联合疫苗原液、半成品、成品进行检定;分别将制备的联合疫苗于2~8℃放置3和6个月,检测疫苗外观、病毒滴度及水分的变化,于37℃放置1、2、3、4周,检测病毒滴度的变化;按《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要求进行过敏试验.结果 含海藻糖和右旋糖酐成分的保护剂为首选保护剂.制备的无明胶保护剂联合疫苗原液、半成品及成品的各项检定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无明胶保护剂联合疫苗成品于2~8℃放置6个月的水分和病毒滴度及37℃放置4周的病毒滴度与对照组疫苗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了无明胶保护剂联合疫苗的豚鼠在试验期内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符合《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的要求.结论 无明胶保护剂对麻疹和风疹病毒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石金辉;刘兴文;单宝龙;彭健;张华超;朱芮波;公殿力;郑海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L-精氨酸对人肝细胞中内源凝血因子Ⅷ表达的激活作用

    目的 探讨L-精氨酸对人肝细胞LO2中内源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Ⅷ,FⅧ)表达的激活作用.方法 将LO2细胞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加入L-精氨酸(终浓度为10 mmol/L)分别培养24、36、48和60 h,对照组用等体积的灭菌水取代L-精氨酸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LO2细胞中人FⅧ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并测序鉴定,一期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FⅧ的促凝活性(FⅧ:C),Western blot检测24、48 h时相点LO2细胞中人FⅧ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精氨酸作用48 h后LO2细胞中人FⅧ的表达.结果 加入L-精氨酸培养36、48、60 h后,LO2细胞中有人FⅧ基因mRNA的转录,而对照组未出现人FⅧ基因mRNA的转录;各时相点两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FⅧ:C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激光共聚焦均观察到加L-精氨酸培养48 h后LO2细胞中出现人FⅧ的表达,而对照组细胞中均无人FⅧ的表达.结论 L-精氨酸可激活人正常肝细胞中内源FⅧ的表达.

    作者:朱重阳;李鑫;温泉;张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TGF-β1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和1对阴性对照序列,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hRNA-TGF-β1a、pshRNA-TGF-β1b和pshRNA-TGF-β1c(阴性对照),以脂质体介导转染SW480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TGF-β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沉默TGF-β1基因表达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正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种质粒转染的细胞均有较强的荧光表达;pshRNA-TGF-β1a和pshRNA-TGF-β1b组细胞TGF-β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SW480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TGF-β1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其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中TGF-β1基因的表达,并可显著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于宏;姜政;仲琳;王丕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参皂苷单体Rh2(S亚型)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α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h2(S亚型)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α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KG1α细胞,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和人参皂苷单体Rh2(S)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数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β-catenin基因mRNA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TCF4、CyclinD1蛋白的定位及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TCF4、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参皂苷单体Rh2(S)对KG1α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h2(S)作用48 h后,可见KG1α细胞分散生长,数量明显减少;可见数量不等,程度不同的凋亡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5),G2+M和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细胞中β-catenin基因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β-catenin、TCF4、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人参皂苷单体Rh2(S亚型)对KG1α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抑制Wnt/β-catenin/TCF4/CyclinD1信号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刘艺;李静;刘晓岩;姜蓉;王建伟;魏强;赵亮;陈地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联氨基姜黄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联氨基姜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联氨基姜黄素对MCF-7细胞的抗增殖效应,Hoche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CF-7细胞中Bcl-2、Bax、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联氨基姜黄素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IC50为2.56 μmol/L,而姜黄素的IC50为21.22 μmol/L;联氨基姜黄素染色24 h后,MCF-7细胞出现核荧光强度增强、颗粒状荧光等凋亡特征;凋亡细胞比率明显增加,并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联氨基姜黄素可使MCF-7细胞中Bcl-2、Cyclin D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表达增加.结论 联氨基姜黄素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Cyclin D1、Survivin蛋白的表达改变有关.

    作者:王晓飞;张曦文;田文霞;陈婷梅;张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活性氧物质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胚胎期心肌细胞H9C2分为对照组、Dox 0.1μmol/L组和Dox 1.0μmol/L组,Dox作用24 h后,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hibatituric acid,TBA)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含量;血浆三价铁降低能力法(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bility,T-AOC);DCFH-DA荧光探针染色法检测ROS含量;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OX 1.0 μmol/L组MDA、ROS含量及AI显著上升(P<0.05),T-AOC及△Ψm显著下降(P<0.05).结论 Dox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ROS生成增加,超过了抗氧化体系的清除能力,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赢予;耿学军;张国辉;姚勇伟;张馨木;芮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TAT-haFGF14-154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免疫原性

    目的 研究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haFGF)和穿膜肽(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protein,TAT)融合蛋白TAT-haFGF14-154在小鼠体内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免疫原性,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取昆明小鼠,单次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 TAT-haFGF14-154,观察并记录14d内小鼠的一般行为、中毒死亡情况和体重变化,各组织脏器中毒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将900μg/kgTAT-haFGF14-154分别经静脉和鼻腔免疫昆明小鼠,每隔2d给药1次,分别于给药后的第1、2、3、4周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分别将高(300 μg/kg)、中(100 μg/kg)、低(35μg/kg)剂量的TAT-haFGF14-154经鼻腔免疫快速老化小鼠(SAM P8),每隔2d给药1次,30 d后处死小鼠,经眼眶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 在整个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小鼠无一例死亡,体重变化正常,大脑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TAT-haFGF14-154对小鼠的大耐受剂量大于10mg/kg;昆明小鼠经鼻腔给予TAT-haFGF14-154后,第3周产生抗体,而静脉给药后第2周即有抗体产生;抗体产生的强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TAT-haFGF14-154属于弱毒性药物,但具有免疫原性,静脉给药的免疫原性强于鼻腔给药.

    作者:杨鹏辉;张齐好;许华;黄亚东;陈红霞;郑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巨细胞病毒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用CMVIgG(50 U/ml)标准品建立CMV IgG ELISA定量检测方法,确定该方法的佳线性范围;制备室内质控血清并进行标定.对该方法进行重复性、中间精密性、准确性、特异性验证,并与Dia.Pro CMV IgG 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用建立的ELISA法检测689人份健康献浆员血浆的CMV IgG抗体效价.结果 建立的CMV 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的佳线性范围为0.000 78~0.05U/ml;制备的室内质控血清的抗体效价为(5.67±0.55)U/ml;重复性试验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为4.6%~9.8%,中间精密性试验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为9.7%~10.6%;该方法检测3个浓度标准品的回收率为107.01%~112.97%;样品稀释液和血清中的其他一些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该方法与Dia.Pro CMV IgG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样品的相关系数r=0.81.该方法检测689人份健康献浆员血浆样品的CMV IgG抗体效价≥10U/ml的占30.8%.结论 建立的CMV IgG定量ELISA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精密性良好,特异性强,可用于人血浆中CMV IgG的定量检测.

    作者:张佩;吴恩应;陈玉琴;黄倩云;郭采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白喉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初步评价

    目的 制备A群膜炎球菌多糖(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GAMP)-白喉毒素无毒变异体CRM197(Cross-reactive material 197)结合物,并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免疫学特性.方法 白喉棒状杆菌C7 M1菌株经发酵培养表达CRM197,表达产物经DEAE-4FF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用溴化氰(CNBr)活化GAMP,己二酰肼(ADH)为连接剂,在碳二亚胺(EDAC)催化下将GAMP与CRM197共价结合,制备GAMP-ADH-CRM197结合物,经Sepharose 4FF层析柱纯化后,进行各项生化检测,采用免疫双扩散检测结合物的抗原性,将结合物皮下注射ICR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GAMP的抗体滴度,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发酵培养20 h时,菌液上清中的CRM197蛋白表达量高;CRM197以分泌形式表达,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可与白喉类毒素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GAMP-ADH-CRM 197结合物各项生化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与A群流脑诊断血清形成明显的沉淀线,结合物诱生的多糖特异性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多糖组和混合物组.结论 成功制备了GAMP-ADH-CRM197结合物,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以CRM197为蛋白载体制备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营营;蔡路奎;姜博;毕研伟;高丹丹;闫铃梅;姬秋彦;李智华;徐维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病毒间的相容性

    目的 研究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乙脑病毒和风疹病毒的相容性.方法 将乙脑病毒SA14-14-2疫苗株制备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原液与风疹病毒RA27/3疫苗株制备的风疹减毒活疫苗原液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加入保护剂,冻干制成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采用BHK21细胞蚀斑法测定联合疫苗中的乙脑病毒滴度,细胞病变法检测风疹病毒滴度;通过鉴别试验、热稳定性试验、乙脑疫苗免疫原性试验、安全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无菌试验以及基因稳定性分析观察联合疫苗病毒间的相容性.结果 联合疫苗的乙脑和风疹病毒滴度与单价疫苗的病毒滴度变化在检测误差的允许范围内;联合疫苗于37℃放置7d,与放置前相比,风疹病毒和乙脑病毒的滴度值下降分别小于1.0LgCCID50/ml和1.0LgPFU/ml,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联合疫苗中的风疹疫苗对乙脑疫苗的免疫原性无明显的干扰效应;鉴别试验、安全性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无菌试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联合疫苗在BHK21细胞上传代5次后,乙脑和风疹病毒基因序列均未发生变化.结论 乙脑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中的乙脑和风疹病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本实验为乙脑风疹联合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吕文利;王凌;赵新华;俞娟;明平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百日咳黏附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 原核表达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并制备抗Prn单克隆抗体.方法 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菌株CS株基因组DNA中克隆Prn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30-Prn,转化E.coli M15,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Prn蛋白经阳、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鉴定重组Prn蛋白的反应原性.以纯化的重组Prn蛋白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制各的单抗进行鉴定.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Prn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9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Prn蛋白的纯度达95%以上,产量可达25 mg/L,能与不同来源的抗Prn-Ab血清特异性结合.获得2株分泌抗Prn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抗均为IgG1类,轻链类型均为κ,效价均达1∶105以上,并能特异性识别Prn蛋白,而与百日咳杆菌其他抗原蛋白无交叉反应.结论 原核表达、纯化了重组Prn蛋白,并制备了2株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单抗,为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质量控制及百日咳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作者:徐颖华;张华捷;谭亚军;吴丽洁;王丽婵;侯启明;张庶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组人干扰素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重组人干扰素β1a(Recomhimant human interferon beta1a,rhIFN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方法 将MTS和PMS偶联作为染色液,建立IFNβ1a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对细胞浓度、细胞病变时间、MTS工作浓度和染色时间进行优化,并绘制效应曲线.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重复性、准确性验证,并与结晶紫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后的MTS/PMS法的佳反应条件为:细胞浓度1×105个/ml,细胞病变时间24~36h,MTS工作浓度2mg/ml,染色时间40 min;A570/630值与IFNβ1a保护Wish细胞S型效应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达0.99以上.不同检测板、相同加样位置的变异系数在6%~20%之间;相同检测板、不同加样位置的变异系数在13%~17%之间;检测IFNβ1a细胞收集液的回收率在86%~ 121%之间.该法检测rhIFNβ1a生物学活性效应曲线呈反“S”型,线型较好,R2值均在0.99以上,均比结晶紫染色法的R2值高,且比结晶紫染色法更稳定.结论 已建立了rhIFNβ1a生物学活性MTS/PMS检测方法,适用于常规定量测定rhIFNβ1a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张慧娟;王军;慕彩梅;王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毕赤酵母产重组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

    目的 优化毕赤酵母工程菌GS115/xynlIA产重组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并检测其酶学性质.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基起始pH值、诱导剂甲醇添加量、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对产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重组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 影响重组毕赤酵母产酶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培养基起始pH值>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甲醇添加量,重组酵母产酶佳条件为:起始pH值7.5,甲醇添加量1.5%,32℃诱导96 h,在此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重组木聚糖酶的酶活性可达228.35IU/ml;酶的适反应温度为50℃,适反应pH值为5.5,在低于40℃和pH4.5~7.5的范围内较稳定.结论 优化了毕赤酵母产重组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史红玲;汪俊卿;邬敏辰;高树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松弛素H2类似物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活性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分泌表达人松弛素H2类似物(Human relaxin-2 analogue,HR2),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 通过密码子优化合成HR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HR2,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甲醇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经超滤和柱层析纯化后,切除人工C肽,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HR2构建正确;Tricine-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 500,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7.6%,为451μg/ml,且为分泌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6%;经检测C肽切除的重组HR2对THP-1细胞具有刺激活性.结论 成功在毕赤酵母GS115中高效分泌表达了重组松弛素H2类似物,并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作者:韩佳汕;郭德军;徐云明;厉保秋;柳增善;郑国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