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协办单位

关键词:中国, 基层, 医药
摘要: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源 CT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脏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双源 CT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与线性融合成像,比较两种图像质量,并对肝脏病灶区及健康肝组织进行对比,分析肝脏病变门静脉血管的变化。结果非线性融合图像的CT 值差为(59.71±7.64)Hu,高于线性融合图像 CT 值差的(31.35±10.5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61,P <0.05);非线性融合图像肝病灶区对比噪声比、肝实质信噪比分别为(2.94±1.06)、(5.62±1.53),均高于线性融合图像的(4.84±2.36)、(8.35±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914、2.059,均 P <0.05)。结论采用双源 CT 双能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可在不增加扫描期相的情况下显著提高 CT 对于肝实质及门静脉的成像质量,并且非线性融合图像对于病灶的成像较线性融合图像更加清晰,尤其是微小病灶,有助于提高肝脏病灶的临床检出率。

    作者:宋冬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能敷料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能敷料治疗面部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面部皮炎湿疹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试验组,给予口服酮替芬片治疗及外用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能敷料;B 组为对照组,仅给口服酮替芬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每3天随访1次,疗程1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12 d、15 d 痊愈率分别为63.2%、65.0%,高于对照组的5.0%、5.0%,两组治疗后12 d、15 d 痊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15.82,均 P <0.01)。结论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能敷料联合酮替芬片治疗面部皮炎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刘宏业;郭书萍;白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 +19 CD +2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不同时期外周血淋巴细胞 CD1+9 CD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及电化学发光检测法分别检测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8例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 CD +19 CD +23的表达和血清总 IgE 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血清 CD +19 CD +23、总 IgE 水平分别为(32.51±5.08)%、(995.22±576.33)IU /L,均高于对照组的(21.29±8.68)%、(100.85±36.43)IU /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846、8.334,均 P <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CD +19 CD +23表达率分别为(29.37±4.82)%、(26.20±4.58)%、(23.69±4.54)%,总 IgE 水平分别为(745.41±452.89)IU /L、(553.23±345.26)IU /L、(405.87±267.96)IU /L,均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 +19 CD +23:F =3.367,IgE:F =26.740,均 P <0.0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 CD +19 CD +23和 IgE 均可反映哮喘患儿的病情,但相比于 IgE,CD +19 CD +23能更好地反映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血清 CD +19 CD +23水平可作为诊断哮喘、判断病情状况及指导炎症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侯秋英;章爱莲;沈方方;滕懿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2位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东欧发病率在30/10万以上,而在非洲、拉丁美洲发病率高达44.2~93.9/10万。目前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资料等众多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 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 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HPV 疫苗在一些国家已广泛应用,本文就其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太敏;刘玉萍;王林;程幼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对乡镇医护人员培训实践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下称“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辛庄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效果,为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乡镇医护人员培训及医联体建设提供实践参考。方法通过三种培训方式,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观察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培训实施后辛庄卫生院运行情况及受训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结论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辛庄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实践有助于辛庄卫生院运行指标及受训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

    作者:陈波;叶宏伟;张立;朱成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肝脓肿患者50例,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白细胞计数(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WBC 计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35±1.45)d、(3.68±1.68)d、(10.85±1.66)d、(13.76±2.8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6±2.83)d、(6.22±2.75)d、(13.05±1.95)d、(17.96±2.9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52,t2=9.145,t3=7.552,t4=8.443,均 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脓胸1例,出血2例,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P <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东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调强放疗结合腔内后装放疗联合 TP 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同步 TP方案化疗结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同步放化疗组30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组28例),两组患者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体外调强放疗加腔内后装放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 TP 方案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P <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

    作者:张文兵;谢同芳;汤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婴儿肺炎鼻咽分泌物病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段和不同季节婴儿肺炎病毒病原学谱。方法对1073例婴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鼻咽分泌物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3例肺炎患儿中,病毒检出阳性406例,阳性率为37.8%,其中混合感染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高,共检出334例,占82.3%;1~6个月龄小婴儿 RSV 感染率为36.4%,与>6~12个月龄大婴儿 RSV 感染率的2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 <0.05);冬春季 RSV 感染率为39.7%,显著高于夏秋季的13.6%;冬春季副流感病毒3感染率为1.8%,显著低于夏秋季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 P <0.05)。结论婴儿肺炎病毒病原学常见的为 RSV,对于小婴儿和冬春季要注意 RSV 感染,夏秋季要注意副流感病毒3感染。

    作者:王敏;王林霞;汤鲁明;严纯雪;潘国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细胞癌及其 TNM分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肾细胞癌(RCC)及其 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5例 RCC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04年 WHO 病理类型的分类和2003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六版)》肾癌分期标准,采用 CDU 对 RCC 进行 TNM分期,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该组265例 RCC 中,右肾136例(51.32%),左肾129例(48.68%);肿瘤直径1.5~12.8 cm;组织病理学诊断肾透明细胞癌226例(85.28%),肾乳头状细胞癌28例(10.57%),肾嫌色细胞癌5例(1.89%),多房囊性肾细胞癌4例(1.51%),Bellini 集合管癌2例(0.75%)。CDU 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250例(94.34%),CDU 漏、误诊15例(5.66%)。CDU 显示肾脏内低回声或等高回声以及混合回声的肿块,并向周围组织或脏器浸润性生长;各型血流信号均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CDU 与手术病理 TNM分期符合率为90.40%(226/250),T1 N0-1 M0、T2 N0-1 M0、T3 N0-2 M0-1和 T4 N0-2 M0-1符合率分别为92.12%(152/165)、85.71%(36/42)、82.14%(23/28)和100.00%(15/15)。结论CDU 可作为临床诊断RCC 的首选方法,对 TNM分期可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张毅;袁梅;刘薇;王伟;王正滨;孙立江;李玉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同时采用BiPAP 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给予有效护理。治疗3 d 后,比较观察64例患者治疗前后 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呼吸、心率的变化及 APACHEⅡ、GCS 及辅助呼吸肌评分情况,记录通气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 pH 值由治疗前的(7.30±0.06),明显升高到(7.36±0.03),PaO2值由治疗前(43.58±5.54)mmHg,明显升高到(84.52±8.27)mmHg,SaO2值由治疗前(74.86±7.25)%,明显升高到(94.93±5.61)%,PaCO2值由治疗前(71.69±8.48)mmHg,明显降低到(42.55±6.2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98、6.35、4.86、7.23,均 P <0.05),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7、5.32,均 P <0.05),APACHE Ⅱ、GCS 及辅助呼吸肌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PACHEⅡ、辅助呼吸肌评分显著降低,GCS 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09、4.01、4.33,均 P <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通气量及改善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文辉;孔令贵;邢汉飞;杜宝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从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随机抽取方法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物吡格列酮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炎性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 FBG、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患者治疗前后BM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219,P >0.05)。患者治疗后 TG、LDL-C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 <0.05);治疗后 TC 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后 HDL-C 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1908,P >0.05)。患者治疗后 C 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对预防患者并发心血管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伏星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治疗成年人烟雾病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STA-MCA)联合颞肌贴敷治疗成年人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治疗烟雾病病例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术后随访资料。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颅内出血3例,脑梗死2例。随访6~35个月,无再出血病例,1例出现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缓解率为93.5%。术后复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提示38例脑血流灌注较术前明现好转,占86.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造影提示41例桥血管通畅,代偿良好,占91%。结论STA-MCA 联合颞肌贴敷治疗成年人烟雾病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并发症少。

    作者:周世聪;潘增军;李旭琴;陈东;张建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累及脑干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二例

    例1:男,41岁,因头颈部疼痛2周,视物双影1周,加重1 d 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230/130 mmHg,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头颅 CT 平扫未见异常。头颅 MRI 检查示:脑干、小脑、脊髓异常信号,呈等T1、稍长 T2信号改变,FLAIR 像上显示病灶更加明显,D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无明显强化。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腰穿脑脊液压力220 mmH2 O,常规生化正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入院后患者剧烈头痛,频繁恶心、呕吐,并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1次,症状持续约1 min 自行缓解,血压高达240/140 mmHg,诊断: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高血压3级,给予硝普钠微量泵控制静注降压,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卡马西平控制痫性发作,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未见出现癫痫发作,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7 d 后复查头颅 MRI 病灶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院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 未见异常信号。

    作者:王静;苏东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3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48例、支原体感染36例、病毒感染39例,另选同期4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 PCT 和 CRP 含量,对检测结果与临床后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肺炎组 PCT 的水平分别为(5.80±1.92)μg/L、(0.45±0.15)μg/L 和(0.32±0.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10)μg/L(t =5.37、3.41、1.23,均 P <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肺炎组 CRP 的水平分别为(45.34±13.35)mg/L、(28.63±11.37)mg/L 和(8.19±2.0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1.31)mg/L(t =5.37、3.41、1.23,均 P <0.05);血清 PCT 检测肺炎患儿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性分别为93.56%、82.35%和69.25%,分别高于血清 CRP 诊断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性(χ2=4.41、5.83、7.62,均 P <0.05)。结论血清 PCT 和 CRP 测定可作为儿童肺炎的辅助鉴别指标,对儿童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平;罗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不同等级医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龙岗区不同等级医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用药情况,探讨门诊大金额处方的用药合理性,为规范大处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两家一级医院、两家二级医院和一家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选取门诊大处方(一级医院门诊药房150元以上、二级医院门诊西药房200元以上和三级医院门诊西药房300元以上的处方定义为大处方),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一、二、三级医院的平均每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96、2.61、2.61种;药品费用分别为150~200元、>200~250元、300~350元的处方所占比例大,分别占49.6%、56.6%和37.7%,中成药使用频率分别为60.08%、68.18%和41.62%,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一、二级医院处方临床诊断主要以外伤、支气管炎、阴道炎为主,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不合理输液现象,三级医院处方临床诊断主要以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为主,个别辅助用药量较大,存在滥用嫌疑。结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别医院的中成药使用频率均较高,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对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对西医医师的中成药处方加强监管核查,对辅助性用药进行一定的限制和干预,以降低大处方比例。

    作者:邹蔼珍;吴雪峰;庞惠民;吕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21例

    目的:观察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以上合并 RLS 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每周2次血液透析联合每周1次血液滤过,同时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和8周后,应用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评估量表(IRLS)和不宁腿综合征生活质量问卷(RLSQoL)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 IRLS、RLSQoL 评分分别为(13.8±6.7)分、(68.6±17.8)分,对照组 IRLS、RLSQoL 评分分别为(14.9±7.3)分、(64.8±17.4)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 =9.117、16.170、6.308、15.204,均 P <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 IRLS、RLSQoL 评分分别为(6.8±4.5)分、(90.1±19.0)分,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17、3.165,均 P <0.05)。结论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 RLS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猛;王梅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害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肾损害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 SAP 合并急性肾损害(AK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 CRRT 组1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CRRT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 CRRT 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TNF-α、IL-1、IL-6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RRT 组第3天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t =2.836、2.952,P =0.003、0.004);与对照组比较,CRRT 组患者第3天 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t =2.376、2.414、2.197,P =0.351、0.028、0.042);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 CRRT 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例数、病死率明显降低[(20.16±5.23)分与(13.83±4.48)分,14例(66.7%)与6例(31.6%),8例(38.1%)与2例(14.3%),t =4.572,χ2=4.912、4.043;P =0.0329、0.027、0.044]。结论早期 CRRT 治疗 SAP 患者能通过清除 SAP 患者 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减轻患者急性肾损害,使重症胰腺炎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

    作者:蒋帆;黄文娣;张凌志;张近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山东省寿光市2012-2014年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ADR)特征及发生原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寿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2-2014年收集的中成药 ADR 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中成药 ADR 报告479份,涉及患者479例,其中男性224例,女性255例,多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占53.0%(254/479)。ADR 报告中涉及中成药品种以理血剂、清热剂和开窍剂为主,分别为278例(58.0%)、64例(13.4%)、51例(10.6%)。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中成药 ADR 的重要途径[占78.5%(376/479)],注射剂发生率78.5%,不合理用药率为55.9%。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35.1%(183/522)、18.4%(96/522)。结论应用中成药应以辩证施治为首要原则,重视患者个体差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中成药制备工艺,完善药品说明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成药 ADR 的发生。

    作者:孙美玲;张国山;张成玉;王爱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鼻窥镜下三种术式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颌窦囊肿患者95例,分别采用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以及上颌窦前壁开窗术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术39例,痊愈37例,2例复发;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27例,痊愈26例,1例复发;经上颌窦前壁开窗术29例,29例痊愈;三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上颌窦囊肿术式的选择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伴有鼻-鼻窦疾病等多种因素确定。囊肿靠近窦口周围、窦腔外侧壁或伴有鼻窦疾病的上颌窦囊肿可采用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径路进行手术;靠近窦腔内侧壁、底壁的可采用下鼻道开窗径路;靠近窦腔前壁以及囊肿巨大或复发者可选择上颌窦前壁开窗手术径路;目的是达到彻底摘除囊肿,减轻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联合;叶玉清;程晋甫;苏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45例 RMPP 和74例普通 MPP 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与普通 MPP 组比较,RMPP 组患儿年龄偏大[(6.14±3.35)岁],发热时间[(9.49±5.28)d]、住院时间[(11.45±3.42)d]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单侧肺部受累[41(91.11%)]、肺部大片状实变影[35(77.78%)]、肺内并发症[21(46.67%)]和肺外并发症[24(51.33%)]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P、ESR、LDH、IgM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7例(82%)RMPP 患儿需联合使用了头孢曲松钠,32例(71.7%) RMPP 需联合使用了糖皮质激素,6例 RMPP 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介入治疗痊愈。仅1例 RMPP 患儿发生后遗症。结论年龄偏大儿童、持续高热、肺部大片实变影、肺内外并发症、CRP、ESR、LDH、IgM等增高是 RMPP 发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可联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和/或激素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介入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吴跃进;张建华;冯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