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李绍磊

关键词:急诊, 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急诊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冠心病心律失常常规急诊救治;治疗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例数、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急诊救治效果、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共有2例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急诊救治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1%,组间差异显著(P<0.05);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救治,可以迅速改善心律状态,减少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精神科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利培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失眠、焦虑、体重增加、血清催乳素升高等.结论 利培酮作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到早期预防、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干预.

    作者:高宏强;尤加永;张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比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12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过治疗.把他们分成两组,每组60例,干预组采用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注射噢美拉唑.结果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也好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效果都较好.但泮托拉唑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更低.

    作者:王晓东;马阮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治疗月经不调中药处方,了解月经不调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中药房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的月经不调中药处方,共5940张,对处方用药使用率、常用药对、中药剂量、基础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中药处方分析,月经不调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熟地在使用率和使用量中都是多的.处方常用药对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处方中以四物汤、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等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灵活运用.结论 我院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规范,使用药物合理,用药配伍灵活,随证加减,标本兼治,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亦发挥中药独特的作用.

    作者:江艳华;曹恒炎;卢沛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探讨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慢性病的本质和特点及我院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能够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结果 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存在药物发放易混淆、忽略患者接受能力、药物调剂不当、药师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总结了几点解决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结论 在慢性病的药学服务中应该完善相关服务措施,包括建立用药的咨询窗口,逐渐改变慢性病的药学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用药档案,提高药师的药学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让慢性病患者在我院药房服务中提高对慢性病的了解,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潘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乳腺癌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6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用药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16例,稳定11例,进展2例,总有效为91.10%.发生毒副反应多的白细胞下降(占56.16%),其次为粒细胞下降(占52.05%)、恶心呕吐(占21.92%).调查14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89%.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较好,治疗期间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姚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院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原因,为临床医师开具规范处方提供参考,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 对2016年急诊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随机抽取的6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5119张,占处方总数的85.32%,不合理处方881张,占处方总数的14.68%;结论 处方点评结果表明,我院急诊用药还存在许多问题,需加强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迎春;林建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外伤意识障碍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心得研究

    目的 探讨对于脑外伤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治疗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认可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加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张香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厦门地区学龄前儿童发育过程中CYP3A酶活性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学龄前儿童发育过程中CYP3A酶活性特征.方法 采用RP-HPLC二级管阵列法检测尿样中6β-羟基氢化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浓度,以两者浓度比值反应CYP3A酶活性.结果 528名学龄前儿童酶活性呈左偏态分布,中位数为4.28,95%参考值范围为1.90~7.69;3~6岁各年龄组间酶活性存在差异(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随年龄增加,酶活性总体有下降趋势,3岁组高于4、6岁组(P<0.05),但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万隽;张晓光;陈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药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急性湿疹患者应用黄芩的治疗效果与药理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10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黄芩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皮损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湿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芩治疗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组讨论4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研究组)和40例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保胎治疗,卧床休息,禁性生活,且给予适量叶酸、维生素E等达到辅助性治疗,且定期测定孕妇黄体酮激素以及胎儿发育状况等,对于缺乏黄体酮激素的孕妇,每日注射黄体酮20mg;对照组孕妇在接受产前检查时,需接受常规性尿、血检查,给予肝肾检查.观察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状况等,并对比分析,进而明确保胎治疗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孕妇胎盘早剥率、胎盘早破率、产后出血率、前置胎盘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包含新生儿死亡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畸形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症状上,可给予保胎治疗方式,其疗效突出,降低新生儿畸形和窒息可能性等,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卓江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按入诊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0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和NIHSS评分.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少于甲组患者(χ2=5.983,P=0.014).甲组患者的NIHSS评分少于乙组(t=5.348,P=0.000).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有效率高,且明显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

    作者:陈秋玲;曹成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研究

    近年来,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于临床治疗期间,应用范围逐渐广泛,凭借抗菌活性显著、抗菌谱广泛、安全性显著以及杀菌作用显著等优点,于医院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外科手术以及泌尿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主要就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特点表现、作用机制、药物分类以及应用情况等加以分析,以此对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做出充分保证.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妇肤康喷雾剂对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影响观察

    目的 妇肤康喷雾剂对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阴道院内感染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予采用制霉素阴道给药.实验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用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各菌群的增值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P<0.05),阴道各菌群增值减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夫康喷雾剂能够调节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改善阴道内环境,降低感染的发生,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韦;陶柳;孙洪玉;温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脾治瘫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补脾治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黄芪、山药、赤芍、僵蚕、酸枣仁、党参、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1:79),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 显微鉴别特征明显,其他药材无干扰;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在164~820μg(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0.1%.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补脾治瘫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秋宇;马海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合用地塞米松致精神异常1例

    目的 对1例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病例,查阅文献,对本例不良反应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结果 多索茶碱和地塞米松联用导致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可能性很大.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对相对较为安全的多索茶碱引起警惕.临床药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判分析、干预、监测,对患者的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陈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荐应用.

    作者:林龙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宁神膏结合子午流注灸法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宁神膏结合子午流注灸法与重酒石酸唑吡坦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疗效之差异.方法 将符合CCMD3标准的不寐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加味宁神膏结合子午流注灸法与重酒石酸唑吡坦治疗,疗程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加味宁神膏结合子午流注灸法助眠疗效与重酒石酸唑吡坦相近似,而加味宁神膏可滋阴降火,滋养肝肾,故能一并改善患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耳鸣头晕等一系列阴虚火旺的症状.治疗组患者停止接受治疗后仍有92.6%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在停止服药4周后26.7%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复发.又因加味宁神膏为纯中药制剂,长期服用亦不产生药物依赖性,临床停药后未见戒断反应.结论加味宁神膏结合子午流注灸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而且因其具有滋阴交通心肾之功,还能同时改善患者肾阴不足,心肾不交体质,在停药后继续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黄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用石斛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进展

    从药用石斛的红外近红外鉴定、分子生物鉴定、和指纹图谱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石斛质量控制新技术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石斛质量控制体系,为其质量控制及扩大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张治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过程中遇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法 运用审核系统软件对2016年7~12月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归类,并进行不合理分析.结果 审核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共5800张,其不合理类型主要有溶媒选用错误,溶媒量不合理,用药间隔安排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和配伍禁忌等.结论 我院PIVAS对医嘱进行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同时不断努力提升药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审核系统功能.

    作者:周海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芍水提醇沉物的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六烷酸,β-谷甾醇,没食子酸,苯甲酸.结论 通过硅胶柱层析方法对白芍药材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简便可靠,为进一步阐明白芍的效应物质奠定基础.

    作者:笪婧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