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姣;王玉国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35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中西辨证分型治疗。结果35例患者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玉梅;刘柏岩;董福华;赵锦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未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患者替罗非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NSTE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间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变化及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1例脑出血死亡(P>0.05),研究组无死亡及严重出血事件,随诊再次发生心肌梗死2例,射血分数<40%者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替罗非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STEM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左室射血功能,但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改善。对未行急诊再灌注治疗的STEMI的佳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李洁荣;吕云;高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骨科接受了经皮椎体成形术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早日康复有着明显效果。
作者:张彩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配高纤维早期肠内营养液( EEN)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寻找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模式。方法选择2011~2014就诊的76例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普通EEN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配高纤维EEN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天后空腹血糖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由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排气及排便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高纤维营养液可有效改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并能促进术后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疱疹样脓疱病( impetigo herpetiformis )是一种好发于妊娠期妇女的严重皮肤疾病,其特点为红斑基础上发生浅表、群集性无菌性脓疱,同时伴寒战、高热等症状。该病常出现于妊娠中晚期,对母儿损伤严重,且母儿死亡率均高[1]。分娩后脓疱可逐渐消退,终止妊娠本身也为治疗手段。那么对于此类孕妇终止妊娠的佳方式,选择阴道分娩,报告就诊的1例晚期妊娠伴疱疹样脓疱病病例,行阴道分娩成功的方法。
作者:雷后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实施全胸腔镜下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对比;复发率和转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胸液量为(140.83±89.3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5.15±93.8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安全性更高,减少术后胸液量,实现彻底清扫的治疗目的。
作者:周胜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护理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护理实践。结果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临床症状改善、动脉硬化指数( AI)、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重新塑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间断性腹胀痛、恶心、呕吐10天于2014-06-23入院。既往于4个月前上腹部疼痛而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石形成,胃溃疡,口服碳酸氢钠治疗3天,腹痛缓解,于5月份复查胃镜胃石变小,未再服药及进一步碎石治疗,病人入院前一周内未排便,有排气,入院后经抑酸及对症治疗,腹痛不见好转,第2日出现腹膜炎体征,血象增高,腹平考虑肠梗阻,故转入普外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脓性渗出液约800 mL,见距蔡氏韧带40 cm处空肠被肠腔内一枚直径约5 cm结石堵塞导致肠梗阻,空肠肠管粘膜及肌层捻挫及斯脱,于是术中切除该段小肠,用一次性吻合器及闭合器实施小肠段侧吻合,切除物送检病理示:小肠破裂,诊断小肠肠破裂,肠梗阻,腹膜炎。术后随访三个月,病人无腹痛发生,排便正常。
作者:邱玉艳;孙雪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对核甘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与住院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1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式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服药类型、病情等内容进行调查,对比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药物依从性存在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依从性好,占据58.33%;50例患者服用核苷类药物依从性差,占41.67%。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年龄较大、自我感觉病情稳定、认为费用高、对肝病缺乏认识、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文化程度低等。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在年龄、自我感觉病情稳定、费用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诊治时医师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 A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IL-2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奥曲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莫有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联合依托咪酯与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肝癌射频消融术麻醉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评分为两组,每组各25人。 A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B组采用地佐辛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及诱导后、患者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进行记录,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及苏醒时HR、MAP组间和组内对比均无显著差异,A组与B组诱导后、苏醒时分别于诱导前对比,RR、SPO2均有显著变化,且B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A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中麻醉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心理情绪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心理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比较P<0.05。另外,两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缓解其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
作者:叶正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甲状腺超声检查在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本中心行健康体检的583例中老年人的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3例体检者,340例检出甲状腺异常。其中,甲状腺弥漫性病变14例,甲状腺结节326例。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具有筛查作用,应作为中老年人健康查体的常规项目。
作者:张晓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n=21)和大剂量组(n=21)。小剂量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以每周2次,每次3000 U皮下注射。大剂量组则为每周1次,每次10000 U皮下注射,于透析前,透析后和透析后4周,8周,12周测定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红(Hb)细胞比积(Hct)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可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且大剂量组rHuEPO起效快,对C反应蛋白影响更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结论 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安全有效,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大剂量组疗效更佳。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可以指导维持性血液透析者rHuEPO的用量。
作者:严文伟;阮秋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的影响。方法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调查,分成曾在前臂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组及对照组,并通过对实施内瘘手术的患者目前血管通路现状、内瘘的触诊、内瘘的实验室检查、及透析过程中实际流量充足与否,综合进行评估,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留置对透析血流量的影响。结果61例实验组患者中,单侧内瘘手术后血路量不足者19例,单侧血流量不足,行对侧内瘘手术后血流量仍不足者8例,行高位瘘者2例,单侧和(或双侧)内瘘血流量不足,行长期颈内静脉导管置入术者14例,内瘘流量不足未再手术而行直接股静脉穿刺者5例,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的有较大影响。
作者:李瑞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选择微创介入疗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07月~2014年07月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脑部血肿患者分为A1组(观察组15例)与A2组(对照组15例)。 A1组:微创介入方法给予手术治疗;A2组: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对比A1组与A2组脑部血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表现出的差异,在QOL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NHI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总好转率方面, A1组脑部血肿患者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 P<0.05);在临床死亡率方面,A1组脑部血肿患者低于A2组患者明显( P<0.05);完成治疗后,同准备治疗前进行比较,A1组与A2组患者在NHISS评分以及QOL评分两方面,改善程度极为显著( P<0.05);并且A1组改善程度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 P<0.05)。结论针对脑部血肿患者,选择微创介入的手术方法,可以成功将患者的脑部血肿症状清除,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能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存质量均可以获得显著的提高,表现较低临床疾病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鄢仕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肿瘤性肠梗阻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98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经超声检查100%显示肠梗阻,患有肠道肿瘤的患者共86例,病因诊断率为87.75%,提示病变部位80例,定位符合率93.02%,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3%。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手术和临床诊治的影像参考资料,为肿瘤性肠梗阻的治疗提供肿瘤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均为41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更好,能很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王春华;陈洋;王保中;张思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西医等不同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孟鲁斯特,给予对照组患者哮灵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哮喘控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两组差异对比无意义( 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效果大致相同,均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 ACT评分,是防治哮喘的有效方法,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及临床研究。方法对80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上海交大JDPN-VB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右上腹部为冲击波路径,俯卧位,对病变胆囊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治疗电压选择8~10 kV,冲击波次数为1000次,间隔2周治疗下一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药口服4周。两组分别于开始治疗4周后评估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胆囊彩超变化等单项指标改善程度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此方法起效快,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涛;李春恒;赵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