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兵;曾庆明;汪栋材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随着诊断和预防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使各种慢性并发症相应增加,糖尿病足也在增多,一旦发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糖尿病足30例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黎冰;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创伤性胰腺炎是继胰腺损伤后出现的一种急性非感染性胰腺炎[1].由于交通及建筑事业的发展,腹部闭合损伤的病人明显增多,继之而来的创伤性胰腺炎的病人亦随之增多,我院于1985~2005年共治疗创伤性胰腺炎19例.现将治疗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1]约1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寄生有白色念珠菌,约75%生育年龄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5%~10%妇女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目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很多,对初发病例疗效较好,复发病例效果都不很满意.我院门诊应用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TDP)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红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并与36例常规治疗比较神经功能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钠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减轻急性脑梗死进展程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传统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后,通过不同途径给缩宫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我院产科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对150例足月正常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三产程早期采用不同的途径给予卡孕栓以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娥;张力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通过应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31例糖尿病神经病变,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压、肌电图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结果:经用前列地尔治疗后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杨吉林;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肱骨干中下1/3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基层医院多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加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加钢板螺钉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等方法治疗.疗效十分不满意,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接时有发生,不少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我科在1997年1月~2004年12月共7年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中下1/3闭合性骨折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超;甘德军;刘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内固定的方法很多,目的是恢复髌股关节的局部解剖形态,保持断端复位,对抗相应张力,尽早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自2003~2005年,作者采用膝部正中纵形切口,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5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情况.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4例足月窒息新生儿患儿及2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凝分析测定,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窒息组的INR、APTT及TT均数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P<0.05),而Fib均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窒息组新生儿发生肺出血1例(2.9%),消化道出血1例(2.9%),颅内出血11例(32.4%),对照组均无出血表现.结论:窒息新生儿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对其应早期进行血凝分析测定,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以期减少出血,改善预后.
作者:陆燕;金松华;姚金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我院5年来收治脑梗死患者180例,并经CT确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夏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5d后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SV、CO、CI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作者:宋盛青;齐玉焕;程宏辉;邓智武;黄军辉;凌钦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消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探讨清热化湿消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7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降糖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湿消瘀方,疗程4周.检测指标:治疗前后血液OX-LDL、Gly-LDL、sICAM-1.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OX-LDL、Gly-LDL、sICAM-1均明显升高,而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清热化湿消瘀法能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OX-LDL、Gly-LDL、sICAM-1水平,可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
作者:吴智兵;曾庆明;汪栋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其并发症多,治疗不及时发展恶化,危及生命需手术.属中医学呕吐、腹痛、脾心痛、结胸等范畴.笔者自2002年1月~2005年6月,以大承气汤灌肠,愈胰汤内服,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96.7%,大大降低了手术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爱芳;杨红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依据中医络病理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多为脑络瘀塞型,因此,笔者自拟辨证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季淑芹;陈宝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以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腿痛,此病多发于体力劳动者,青壮年多见.临床主要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及西医的麻醉激素合剂行痛点封闭等治疗手段,但疗效不满意.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柏阳;刘星;何兴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割烙术联合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其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机理.方法:将120例(120眼)符合本课题标准的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运用中医割烙术联合口服自拟中药方剂,对照组运用中医割烙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12d的充血状况及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12天充血差异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8.33%,对照组复发率16.66%,P<0.05,2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割烙术联合口服自拟中药方剂,减少了慢性炎症刺激,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作者:何早生;王得梅;何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2006年3月5~12日,本人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赴新加坡考察团,对该国的医疗保险、医院管理和中医中药进行了考察了解.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兆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2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新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时血清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败血症的患者,测定其血清和腹水的前降钙素(PCT)和反应蛋白(CRP).结果:合并严重感染时,PCT明显增高,增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且与未合并感染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还发现PCT的增高与CRP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PCT是诊断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的一个新型、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于鉴别感染与否,是否为细菌性感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当今与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期人工流产术年龄、婚育及带器妊娠等差异.方法:回顾分析人工流产者各年龄段的分布、未婚及已婚所占比例、带器妊娠的原因.结果:(1)当今人工流产者(当前组)<20岁组及≥30岁组明显高于80年代晚期~90年代初期(既往组),P<0.001.(2)当前组未婚人工流产率明显高于既往组(58.1%VS 29.0%,P=0.000).(3)当前组带器妊娠发生率低于既往组(1.7%VS 6.2%,P=0.001),带器妊娠者有过人工流产史明显高于总的人工流产人群(53.5%VS 35.9%,P=0.001).结论:当今年轻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增多,带器妊娠减少.哺乳期放置节育器、放置单环者发生带器妊娠的几率增加.
作者:施慧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