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化湿消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研究

吴智兵;曾庆明;汪栋材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清热化湿消瘀, 中西医结合疗法, 机理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消瘀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糖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探讨清热化湿消瘀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7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降糖降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湿消瘀方,疗程4周.检测指标:治疗前后血液OX-LDL、Gly-LDL、sICAM-1.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OX-LDL、Gly-LDL、sICAM-1均明显升高,而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清热化湿消瘀法能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OX-LDL、Gly-LDL、sICAM-1水平,可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蛋白原及TC/HDL-C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和血脂异常在冠心痛(CH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性.方法:筛选稳定型心绞痛(SA)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3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对所测得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Fg和TC/HDL-C比值的差别,以及不同水平时发生ACS概率.结果:(1)CHD组的Fg水平和TC/HDL-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UA组高于SA组;(2)高Fg水平和高TC/HDL-C同时存在发生ACS的概率远大于单一指标高水平.结论:纤维蛋白原和血脂异常均参与了冠心痛发生;随着其值升高,ACS发生明显增多,说明了高水平Fg和高TC/HDL-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魏江涛;陈聪;万玲;李进;官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随着诊断和预防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使各种慢性并发症相应增加,糖尿病足也在增多,一旦发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糖尿病足30例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黎冰;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丹参、黄芪、麦冬每日1次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80例,常规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肌苷注射液0.5g、维生素C注射液2g静脉点滴,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7%,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36.3%,总有效率63.7%,P<0.01和<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黄芪、麦冬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经济方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红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92例受试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定糖耐量正常(NGT)30例,IGT4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19例,测定血清CRP.结果:NGT、IGT、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OGTT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随着糖耐量受损的加重,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清CRP水平与OGTT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作者:余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拟平胃抑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9例临床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液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炎症.我们运用自拟平胃抑酸汤治疗本病39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照,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道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2004年5月~2005年5月住院的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期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5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表现及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CT特点及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以腔隙性脑梗死多见.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肥胖及高脂血症者易致脑梗死.

    作者: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草药过敏反应综述

    鱼腥草注射液系列药品同时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今年6月1日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叫停.决定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药安全性的关注,一时弄得沸沸扬扬.其实中药的过敏反应早有报道,对此既不要小题大作,也不要掉以轻心.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的报道对中药的过敏反应予以综述.

    作者:邹金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38例治疗体会

    急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乳痈,是产妇哺乳期常见疾病之一.笔者于2005年4~9月用瓜蒌牛蒡汤加减配合按摩排乳手法治疗38例早期急性乳腺炎.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正确使用原则

    抗生素药物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和预防术后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临床用药中占相当大比重.作者身处基层医院调查发现在使用抗生素上,因为基层医疗单位缺乏各种检验手段及临床药物监护,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本文旨在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各种情况,提出基层单位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作者:熊玲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综合刺营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刺营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及科学性.方法:将12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刺营组(试验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刺营疗法(丛刺患处、点刺三商穴及耳轮三点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每次80万单位,每天注射2次.2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2组疗效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刺营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具有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振芬;谢强;肖永涛;胡启煜;陈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经验体会

    健康教育是搞好整体护理的前提,是整体护理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护士针对住院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和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我院是基层医院,住院患者95%以上来自农村,他们多数文化水平低,自我保健意识淡薄,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宣教能力,帮助患者和家属认识疾病的治疗转归、饮食和护理,我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不仅增加自护知识,而且也确保了整体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周爱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牙滞留情况3年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乳牙滞留的原因、部位,乳牙滞留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畸形分类.方法:对我院2002年就诊的834例乳牙滞留的青少年进行检查、诊断,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期复查,对所收集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滞留原因分析表明乳牙牙根吸收不全为主要原因,牙位分析表明,滞留乳中切牙居首,乳牙滞留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32.97%,男女发病率分别为35.88%、30.10%,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临床症状分类以牙列拥挤、深覆(牙合)和反(牙合)常见,分别为17.15%、15.23%、9.60%.结论:乳牙滞留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之一,应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林笑影;胡月华;李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敷脐治疗儿童哮喘16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治疗儿童哮喘简便、易行、有效方法.方法:对163例哮喘患儿辨证论治、分别组方,采用中药敷脐控制急性发作症状.结果:显效119例(占73 0%)、有效40例(占24 5%)、无效4例(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用中药敷脐治疗儿童哮喘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的内病外治疗法.

    作者:顾根仁;周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5年中35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愈33例,再次手术2例.结论:保守疗法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成利;梁晓凤;曾暖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的因素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探讨

    目的:总结和探讨临床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的因素以及中医中药的防治方法.方法:从临床常见的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及饮食辨证调理.结果:及时地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或消除影响肾小球疾病疗效因素.结论:应重视临床治疗肾小球疾病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医药辨证治疗及合理饮食调理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拜糖平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56例

    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有时不理想,尤其是餐后血糖高是临床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院于2002年11月~2005年11月对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56例合用拜糖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外耳道乳头状瘤治疗体会

    外耳道乳头状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容易复发,且有恶变倾向.临床上可根据肿瘤生长部位、数量、大小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本人近十年间共诊治98例103耳外耳道乳头状瘤.现作一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周霞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时血清前降钙素、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败血症的患者,测定其血清和腹水的前降钙素(PCT)和反应蛋白(CRP).结果:合并严重感染时,PCT明显增高,增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且与未合并感染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还发现PCT的增高与CRP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PCT是诊断肝硬化并发严重感染的一个新型、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于鉴别感染与否,是否为细菌性感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核桃仁对大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核桃仁的保肝作用.方法:给动物喂食给药,用CCl4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核桃仁显著降低因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并降低MDA的含量.结论:核桃仁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纪学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按摩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针刺按摩的方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并按摩中极、关元穴位.结果:治疗15例,有效率达100%.结论:用针刺按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排尿困难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叶林平;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