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及鉴别

李绿娟

关键词: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 经腹部超声诊断, 经阴道超声诊断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60例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上述三种诊断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率和不同妊娠类型的诊断鉴别结果符合率均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与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鉴别均可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经阴道超声诊断、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方法,其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及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的分型及致病因素研究

    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脑外伤后引发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导致患者的患病原因及相应的分型,根据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兴奋型、抑郁型及混合型患者发病率分别为50.00%、30.00%及20.00%,兴奋型发病率相对明显高于混合型,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手术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致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及药物因素,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主要以兴奋型占多数,且手术及心理等因素是患者出现急性应激精神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为了改善治疗效果需要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恢复进度。

    作者:黄维忠;磨夏玲;黄生万;李秀云;黄丽琴;俞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82例临床分析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进行重症心力衰竭的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和本人意愿,8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例如强心剂,利尿剂和硝普钠等等,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及美托洛尔两个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密切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15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心脏功能分级和B型尿钠肽水平等指标都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都都显著优于和对照组(P<0.05)。对于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及美托洛尔两个药物,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锐威;刘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3年4月~2015年4月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干预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GSES评分以及高血压知识认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情况,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舒缓其心理压力,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患者康复,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妙芳;汤小霞;蒋艳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分析

    选用本院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0例剖宫产产妇中,有60例出现产后出血,出血概率为6.7%。其中出血量在1000~2000ml的有8例,出血量超2000ml的有4例。在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症过程中,可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持续按压宫底,结扎子宫动脉及球囊宫腔填塞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和出血量,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手术安全度和产妇的预后,有着极为显著的临床预防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焕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加服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及术后7d时患者的血浆血浆NO、ET-1、MDA水平与血小板CD62p、CD6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ST与血肌酐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式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临床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阴道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同时选取42例健康女性,对比其与子宫肌瘤患者在血流参数上的差异。经阴式超声诊断率(94.1%)明显高于经腹式超声(82.1%)。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流参数PSV、EDV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5),且肌瘤周边的血流信号参数显著高于肌瘤内部(P<0.05)经阴式超声能够提高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对于子宫肌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健;陈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本中心接受门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和饮食+运动干预组四个治疗组,四组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治疗,三个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单纯饮食干预、单纯运动干预和饮食+运动干预。观察1年后四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FPG、2h PG和GHbA1c),并与治疗前的血糖指标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四个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三个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其中饮食+运动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前改善为明显。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明显的影响,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

    应用MTT比色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半合成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全合成复合材料及致密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不同材料对于细胞增殖活性OD450值比较结果显示,第1~4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在细胞培养后OD值第2天、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3组、4组各组之间OD值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向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合并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分别进行治疗之后,对照组中11例痊愈、28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1.25%;观察组中17例痊愈、2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1.67%。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素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评价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法治疗,均以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根据疗效标准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8%以上,对照组的有效率达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症而言,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玉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与传统方法的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烧伤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烧伤治疗方法加护理,试验组实施红光治疗加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不同方法的治疗及护理后,试验组头皮愈合时间约为(4.86±1.22)d,对照组约为(7.88±1.21) 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创面每天护理时间约为(12.35±2.14)min;而对照组创面每天护理实践约为(82.32±1.25)min,两组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于治疗及护理后病情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采取红光治疗加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使病患烧伤处得到快速痊愈,从而减轻护理工作者工作量,提高病患满意度,从而将其所具有的巨大治疗价值发挥出来。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饮食处方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宣教的方法,个性化饮食处方组由具有营养师资格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情况等行个性化饮食处方,教授并引导患者合理应用食物交换份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随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餐次、饮食的量及饮食的品种。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6个月后的生化指标。结果个性化饮食处方组与对照组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干预后第1月,第6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个性化饮食处方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给予合理的个性饮食处方,可改善患者血糖认知,实现血糖合理控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婉璋;孙治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选择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君财;林奕;赵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窗体顶端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的分析

    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从两者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心电图特点来分析。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比较困难,但是掌握两者心电图的不同特点,可快速鉴别两者。

    作者:侯敏娜;孙颖;高岳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脑血管病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自制中药外敷穿刺部位,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浅表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5.59%(31例),观察组浅表静脉炎发生率为27.94%(19例),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为(2.46±1.28)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49±1.23)分,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24%(60例)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实施中药外敷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有效降低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对改善医护患关系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碧芬;李秋妍;陈素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与烧伤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烧伤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烧伤科收治46例烧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6例健康体检者记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RP、WBC计数及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RP、WBC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均较健康者显著高,可见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与烧伤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李杰;傅浩;余琼;谭维义;黄梅芳;詹振鹏;谷美玉;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临床防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的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采用腹部超声监测患者的子宫以及盆腔的基本情况;利用基础体温及排卵试纸测定对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的方法对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的排卵情况对其夫妻间的性生活进行指导,并于患者排卵监测后两星期进行尿妊娠测试实验;对于具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状况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卵泡成熟后的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患者拥有较高的卵泡发育成熟率(65.00%)以及较高的成功受孕率(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对于临床不孕症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帕司他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DGP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40例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和四磨汤,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经过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胃部胀痛、上腹疼痛、早饱厌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四磨汤比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更显著,临床上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雅欣;刘济仁;谢荣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60例探讨

    将120例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10%葡萄糖、糖盐、脂肪乳、氨基酸,含葡萄糖液中加入适量正规胰岛素,酌情补钾,液体30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每日补液3000ml左右)。治疗第4、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比娟;陆莲珍;吴雪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