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灵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4例采取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对照组54例,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7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患者6例,发生率为8.6%;对照组54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38.9%。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心血管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美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腹腔镜和开腹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目前卵巢囊肿手术的首选术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梁淑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 CT 灌注成像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例肺癌患者,对其放化疗前后行CT灌注成像扫描。通过灌注参数的变化比较来判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状况。结果依据RECIST评估标准,治疗有效者13例,治疗无效者6例;有效组患者治疗后灌注参数都显著性低于治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治疗后灌注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灌注参数都显著性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 CT灌注扫描在临床上能有效的对患者肺癌肿瘤的血供状况进行反映,并能够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灌注参数的改变来预测此次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零刚新;邹亚毅;阮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利分娩的顺利进行。方法随机将120例住院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她们进行心理护理和常规的一般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对保证母婴安全,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分娩障碍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在分娩期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n=27)在此基础上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组(n=30)在此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CPK、AST、LDH)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谱(CPK、AST、LDH)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显著,可快速恢复心肌酶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测定109例孕妇fFN水平,按照fFN≥50as/ml作为阳性值的判断临界点分为fFN阳性组及fFN阴性组,比较两组胎儿的早产情况,分析fFN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fFN阳性组7d内分娩2例,占比8.3%,14d内分娩3例,占比12.5%,34w内分娩4例,占比16.7%,37w内分娩6例,占比25.0%;fFN阴性组7d内分娩0例,14d内分娩1例,占比1.2%,34w内分娩4例,占比4.7%,37w内分娩10例,占比11.8%,fFN阳性组7d内,14d内及34w内的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FN7d内、14d内、34w内及37w内预测的敏感度分别为(100%vs75.0%vs50.0%vs37.5%),特异度为(82.5%vs80.0%vs80.2%vs80.6%),阳性预测值为(8.3%vs12.5%vs16.7%vs25.0%),阴性预测值为(100.0%vs98.8%vs95.3%vs88.2%)。结论 fFN在中晚期早产预测近期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较高,而在远期敏感度有待提升。
作者:陈丽华;王永莉;麦晓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 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前MMSE评分为14.19±5.11分,治疗1个月后为21.20±6.13分;B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为14.30±5.03分,治疗1个月后为27.84±5.22分。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B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术后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严云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患者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宫腔镜联合负压吸引术及局部病灶切除术获得治愈,其中保守治疗组治疗成功率(89.23%)稍低于手术治疗组(10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保守治疗组治疗后血βHCG值与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出血量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出血时,应高度警惕子宫瘢痕部妊娠,及早诊断并给予恰当治疗。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将我院普外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收治的113例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55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情况好(P<0.05)。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普外科老年患者更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建英;张秀萍;陈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白带恢复正常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6, 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瑞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与瑞芬太尼麻醉,乙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知晓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甲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乙组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术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全身麻醉维持中采用依托咪酯乳剂,其麻醉维持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作者:桂福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老年患者再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止血后再出血老年患者共80例,依照再出血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予以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经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3d内再出血3例(7.5%)、30d内再出血0例,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因用药引发的并发症,其均未见病情复发。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出血老年患者再出血临床治疗中,可明显降低再出血率,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梁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进行检查,判断其对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取D-二聚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准确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检查的灵敏度为62.00%,对照组患者为72.00%,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的特异度方面,试验组患者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00%,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检查的准确度为84.00%,对照组患者仅为4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加重期,可以特异的检测出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并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具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首选检查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四磨汤联合黛力新治疗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应用四磨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比对照组患者的降幅更加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磨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后SAS与SDS评分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其与窦性心率震荡(HRT)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偶见室性早搏患者4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量化指标。结果观察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分别为-1.0±2.0%、3.5±3.0ms/RRI,对照组TO、TS分别为-3.6±5.1%、8.79±5.8ms/RRI,两组H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T分级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0% VS 13.3%,P<0.01)。结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之后,HRT现象会减弱或消失,可将HRT降低作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作者:史翠英;吕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罐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西药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罐组中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西药组中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娜;蔡国良;王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结合铝碳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7.4%(37/38)、78.9%(30/38)和76.3%(29/38)、52.6%(20/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性不良反应。对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结合铝碳酸镁治疗,其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谢全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小儿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腹痛贴治疗。观察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小儿腹痛以腹痛贴治疗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马利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与摸索在骨创伤治疗中采取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该方法的使用与前景作出建议。方法从2012年6月~2013年2月到我院进行骨科诊疗的严重骨科病患中随即抽取90例进行比对治疗,其中对照组45 ;例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治疗的方法。在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由我院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扎实的医生进行治疗。并对两者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愈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4%。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技术用于严重骨科创伤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有效治愈率。适合在实际治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罗灏;刘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盂炎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序贯抑菌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肾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3%,复发频次55.56%,对照组复发率53.33%,复发频次102.22%,观察组复发率、复发频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舒颗粒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较西药更好,并且可降低复发率,为一线药物。
作者:程传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