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玉
100例使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的护理干预。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两组患者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的水平、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完全依从56%,部分依存28%,不依存16%,而对照组相应为34%、38%和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积极的个性化健康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增强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院传染病流行特征,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546例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1~10岁的传染病患者所占比例为38.6%,年龄超过71岁的传染病患者所占比例为1.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数量比例大小,传染病类型依次为肺结核、淋病、风疹、梅毒、病毒性肝炎、麻疹、手足口病、出血热、细菌性痢疾、其他。肺结核患者所占比例为22.5%,细菌性痢疾发生率为1.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必须了解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注重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使医院从业人员道德教育增强,强化对传染病患者的管理,这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国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泮托拉唑30mg,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30mg进行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统计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无相关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达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以72例E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h疼痛评分及止痛剂使用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余亚萍;胡浔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的应用效果。选取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严格完善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6.0%,对照组为8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4.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的应用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收集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5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危险因子护理方式。护理干预组心绞痛人数,心力衰竭人数,心肌梗死人数,猝死人数及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危险因子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病率,降低患者病死率,降低再住院率,显著改善患者经济负担及预后。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使用异丙酚对宫颈旁神经阻滞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结果由于选中的麻醉药属于中等程度的麻醉药,具有弥散性好好,黏膜性强的特点,因此,效果非常明显,药效可以维持1~2h。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者感觉麻木,具有很好的无痛效果,没有出现不良反映。麻药用于人工流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减轻了受术者的疼痛,而且由于受术者的良好表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因此无痛术用于人工流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操作。
作者:徐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选取2就诊的小儿肠炎患儿共10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病毒、退热及调节饮食等相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法治疗,观察统计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在接受治疗之后,痊愈30例(60.0%),好转20例(40.0%),不良反应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26例(52.0%),好转18(36.0%),不良反应6例(12.0%),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小儿肠炎时,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更加安全、见效快,能有效改善患儿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欧阳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对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选取呼吸内科所收治的住院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1000例患者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比例及抗生素联用情况。左氧氟沙星使用比例为25.10%(251/1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一联用药使用比例为58.20%(582/1000),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内科抗生素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头孢类药物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经验依赖问题,有待改进。同时,还需要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展开对抗生素敏感性、流行病学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刘会玲;陈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儿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24h动态脑电图,对照组给予常规脑电图检测,比较两组癫样放电的检出率以及预后评估。结果研究组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84.3%(5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25/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真阳性和真阴性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检出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脑电图能显著提高癫样放电的检出率,增加预后评估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性。
作者:仇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2012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2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医疗护理,治疗组实施一般医疗护理还有适当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选用生活质量评分QOL、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IPSS对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评价。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协助医疗护理,让患者的治疗时间缩短,治疗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不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严重问题。
作者:欧阳映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儿,女,1岁,因“反复发热5d,发绀﹑精神萎靡20min”入院。缘于入院前5d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8℃,偶有咳嗽,无咳痰,无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尖叫,无抽搐,无皮疹,无呼吸困难等,曾就诊本院,查血常规:WBC 27.7×109/L,G%57.8%,L%29.1%,HB 97g/L,考虑“急性感染”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布洛芬”退热等治疗4d,期间仍有反复发热。偶有咳嗽,无阵发性哭闹,无呕吐,无腹泻,无血便,入院前20min左右突然患儿面色﹑口唇发绀,伴精神萎靡,嗜睡。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查体:体温38.6℃,呼吸尚平稳,精神萎靡,嗜睡,面色、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及肿物。皮肤弹性尚好,皮肤无发花,四肢活动自如。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1.0×109/L,G%38.4%,L%54.8%,HB 91g/L,快速血糖:12mmol/L。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下肺见少许片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故以“支气管肺炎(重型)”收入院治疗。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排果酱样便1次,此时给予查腹部B超,发现腹部有同心圆样改变,故考虑肠套叠,转外科予以空气灌肠,手法复位,不成功,后手术证实为回盲型肠套叠。
作者:阮美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西医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记忆力障碍的疗效显著,风险较低,预后状况良好。在患者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脑梗死后记忆力障碍的患者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满意40例,一般8例,很差1例,满意度为81.63%,对照组满意29例,一般12例,很差8例,满意度为59.18%,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整体护理护理结核病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纳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时播放血液透析健康教育视频,对照组血液透析时阅读床边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手册。结果观察组对相关医学知识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护理能力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我护理能力各项目的得分方面,如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视频形式的健康教育值得在血液透析时推广应用。
作者:王才英;殷章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无变化率、疾病控制率、进展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整体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贫血、脱发、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于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生存质量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可作为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复方丹参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8.38%,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67.57%,两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联合使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选取我院9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洪世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从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全部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结果近年来,我院骨科年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且药物用量和用药总金额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其用药构成比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对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我院的镇痛药物使用比较合理。
作者:张大海;戴栋栋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