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阳华;胡著云;戈思;王招玲
目的:评价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初治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多西紫杉醇和吡喃阿霉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多西紫杉醇采用每周给药方案,对照组多西紫杉醇为常规给药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 vs 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对初治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初治乳腺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作者:崔仁忠;潘承欣;杨接辉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早产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凝血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不同胎龄、体重出生的早产儿400例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出生后24h 内抽取股静脉防凝血,检测TT、APTT、PT、Fbg。按照胎龄分组,分为胎龄33、34、35w以后三组;按体重分组,1500g以下为极低体重儿,1500~2000g为低体重儿,2000~2500g为稍低体重儿。两次分组,分析数据。结果按胎龄分组,胎龄33、34、35w以后早产儿的四项凝血检测发现TT、APTT、PT呈递增延长趋势,而Fbg呈递减趋势,与足月新生儿标准值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体重分组,随着体重的递减,早产儿的PT、APTT、TT延长,Fbg递减趋势,与足月新生儿标准值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的胎龄、体重越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越长,纤维蛋白原降低越明显,极易引起一系列出血性疾病。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本院2012年2~11月收治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中,涉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512张,主要为单一给药或静脉注射给药。研究本院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居于首位,大环内酯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偏高。本院的医师采用抗菌药物进行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于频繁,医院应该加强培训本院医师的抗菌药的知识水平,从而医师在进行治疗时,懂得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作者:郭江淩;刘进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将101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出院前两组病人或家属填写出院调查表,对病人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一周、一个月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住院天数、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1),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造口狭窄、发热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黄春英;袁慧华;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新生儿脐炎(Omphalitis of the newborn)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新生儿脐炎患儿分为A、B两组,各2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肚脐窝及脐部周围区域均进行常规处理,A组患儿予以外用云南白药粉治疗,B组患儿予以外用诺氟沙星(去胶囊壳取粉末)与云南白药混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脐部结痂愈合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均全部治愈(100%),比较总有效率差异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皮肤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除时间及脐部结痂愈合时间明显比A组短,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外敷用药可显著提高新生儿脐炎的治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胆石症是指在肝内胆管、胆囊以及胆总管产生结石并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现阶段,胆石症的发病率高达8%~1l%,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其创伤大、复发率高。有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祖国医学中的耳穴贴压对胆石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戈阳华;胡著云;戈思;王招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讨论及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期间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症妇女作为实验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尼尔雌醇,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尼尔雌醇和谷维素每次都20mg,每日3次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从而分析尼尔雌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尼尔雌醇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尼尔雌醇对于更年期患者治愈效果较好,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维玲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LED蓝光灯和传统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使用LED蓝光灯,对照组使用传统蓝光灯,疗程4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h和96h检测血清胆红素并观察光疗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8h和96h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皮疹、腹泻、体温异常等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D蓝光灯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副作用少。
作者:仇卫兵 刊期: 2014年第16期
将2012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接受西拉普利联合常规降压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氨氯地平联合常规降压治疗的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QT间期和心律失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QT间期、校正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低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分级优于对照组。西拉普利治疗有助于降低QT间期离散度、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振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而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试验组中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大面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昌俊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择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使用静脉注射托咪定,对照组34例,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通过神经功能检测项目,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神经功能测试,术后1w内,观察组出现认知功能障碍20.6%,对照组52.9%,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T1~T5在各时间点中的血清IL ̄1、IL ̄6、TNF ̄α水平差异显著(P<0.05)。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能显著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可减低炎性反应。
作者:杨田生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8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4.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烦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酚妥拉明能有效的提高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覃芳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19%,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梅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运用硝普钠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55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硝普钠,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EVF值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LEVF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运用硝普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各100例,其中氟伐他汀组采取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水平差别。结果在接受治疗半个月后,两组患者的LDL ̄C、TC、TG、hs ̄CRP均有所下降,而HDL ̄C均有升高,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但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氟伐他汀组,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碧秀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消渴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丸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血糖,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乐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集到的6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全自动血常规仪器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分析样本中的溶血情况和患者肝肾质变测定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结果样品中血红蛋白为3.0g/L的溶血情况下,患者的G值、TP值和AST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并随着溶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与不溶血样本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样品中血红蛋白为6.0g/L的溶血情况下,TP值和AST数值均较前一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前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余的肝肾功能指标在溶血的情况下组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溶血程度中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中的G值、TP值和AST数值测定有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服务站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再次基础上给予避孕药三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d及术后14d子宫内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1例患者再次妊娠,对照组6例患者再次妊娠,再次妊娠率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术后应用避孕药三相片,可促进月经的恢复,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重复流产率,提高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值得在计划生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符容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高血压、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调节血脂三方面的效果上具有明显差别。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方案,可较为明显地控制病情。
作者:钟立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普外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临床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方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