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临床观察

王岚

关键词:氨肽碘离子导入, 玻璃体变性混浊,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外伤引起的玻璃体变性混浊患者280例(330眼)随机分成治疗组140例(165眼)和对照组140例(165眼)。治疗组用离子导入仪将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用氨肽碘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结果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疗效较显著。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性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6和NF-κB的表达分析

    目的:分析动物模型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6、NF-κB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只成年杂种犬,每只犬全麻下拔除下颌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植入3个月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ELISA方法测量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前后IL-6、NF-κ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后骨缺损呈楔形吸收;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检测到极少量IL-6及少量NF-κB;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检测到较多IL-6和NF-κB含量。结论:丝线栓结法可成功建立与临床实际近似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IL-6、NF-κB参与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

    作者:李岩;鲍莉;毕庆伟;崔丽华;赵玉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中心脏复跳前氧和血再灌注时不同压力对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的影响

    目的:评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跳前再灌注时不同压力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高压组和低压组,每组20例。术前两组间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畸形种类、心胸比率及射血分数(EF)无明显区别。两组在升主动脉开放前经主动脉根部灌注36℃氧合血,高压组(A组)灌注压力为12KPa,低压组(B组)灌注压为6KPa,灌注量总量均为20ml/kg。分别于麻醉诱导及术后24h 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并记录停机时、手术结束后2h和手术结束后24h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低压组于术后24h时点CK-MB及cTnI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跳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复跳用较低压力灌注,有助于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及改善。

    作者:缪长梅;周美艳;王立伟;王建华;刘松涛;李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剖宫产后因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的子宫大出血(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术,其中5例疑胎盘植入患者栓塞前先行化疗药物MTX灌注。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72例患者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仅有轻微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发热,无严重并发症,保留了生殖功能,2例患者栓塞术后仍有活动性阴道流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具有止血迅速、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戴春芳;徐文健;薛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Kiss-1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Kiss-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方法检测73例结直肠癌、正常结直肠组织和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W1116、LoVo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应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相应组织和细胞中Kiss-1基因mRNA和蛋白质(Metastine)的表达量。结果: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82.19%)高于正常组织(6.31%)(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组Kiss-1基因mRNA和Metastine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甲基化阴性组(P<0.05)。而HCT116、SW116和SW480细胞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LoVo 细胞甲基化阴性;定量分析 Kiss-1基因 mRNA 和 matestin 表达量,结果显示 Lo-Vo>SW480>SW1116>HCT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Kis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引起Kiss-1基因表达下调。

    作者:林素勇;陈志华;陈绍勤;戴起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9.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施行精心的康复护理对策明显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中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近几年中药重金属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做了概述。以期对重金属检测及净化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雷艳华;汪洋;成秉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的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总结寻求预防和减少电视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技术治疗86例,主要病种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泡、肺肿瘤、纵膈肿瘤、血胸、脓胸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结果全组病例无术中死亡,1例中转开胸,其余术中均顺利。术中、术后发生VATS相关的并发症共10例,占11.6%,其中双腔管插管不好,定位不佳重新调整固定1例,持续性肺漏气超过3天3例,广泛皮下气肿1例,术中出血中转开胸1例,术中切割缝合器切割不全1例,气胸复发2例,术后再出血1例,以上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是胸外科领域新的手术方法,尽管其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临床上仍应重视其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丰富的临床经验、严格的手术指征、合理胸腔镜技术的应用是预防并发症的根本所在。

    作者:孟宪鹏;刘战国;孙毅;孙洪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AO张力带内固定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诊断为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患者41例,并行手术治疗,分为AO张力带内固定组(Ⅰ组)25例和聚髌器内固定组(Ⅱ组)16例,根据陆氏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情况,并作出统计。结果AO张力带治疗组(Ⅰ组)优良率为64.00%,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组(Ⅱ组)优良率为8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病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髌器内固定较AO张力带内固定对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治疗疗效较好;AO张力带内固定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作者:吉启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实践带动理论教学法在门诊药房带教的应用

    毕业实习是药学学生从课堂走入工作岗位的过度阶段,探讨有效的实习带教方法,激发实习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优势与展望

    本文论述了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优势,并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雪筠;奚俊杰;付俊美;王卓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细胞凋亡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的:细胞凋亡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细胞凋亡与肿瘤、艾滋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因此对其新技术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细胞凋亡的特征,新检测机制、检测方法和细胞凋亡紊乱对某些疾病防治的影响作出简要的综述。

    作者:余秦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关系的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医院共同发展为目标。前者为后者提供支持和保障。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何德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针配合腰痛方治疗单纯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报告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腰痛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以电针治疗;治疗组在电针基础上配合腰痛方治疗。治疗后两个疗程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腰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守相;罗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疝气术后护理体会

    小儿疝气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1]发生疝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先天发育缺陷,一种是后天原因引起[2]。主要临床表现为婴幼儿在哭闹剧烈活动后,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1-2岁才发生。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生率是女性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去,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而通常情况下,疝气在外科是比较安全、可靠、创伤不大的手术。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手术的彻底治疗。

    作者:陈伟;董玉珍;刘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经过专科医生确诊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清洁,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33%硫酸镁进行肠道清洁,分析每例患者内镜下消化道内的气泡量、消化液清洁度以及整体观察效果。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洁肠道能明显改善肠腔内的清洁度、减少气泡量,改善胶囊内镜对肠腔的整体观察效果。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能明显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图像质量。

    作者:张爱芳;杨志杰;缪学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脉通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脉通口服液(葛根,丹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CL鉴别制剂中葛根、丹参;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的检出葛根、丹参;HPLC法测得葛根素含量2.2920mg/ml,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1.51%(n=5)。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脉通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刘跃喜;张文丽;王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59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全瓷嵌体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在我科室进行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59例,应用KAVO二氧化锆制作的全瓷嵌体进行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观察评价戴用后即刻、半年、一年和两年后其形态、颜色、周围龋、边缘适合性、修复体磨耗程度及折裂情况。结果全瓷嵌体的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和磨损与折裂等性能方面在戴用后半年、一年和两年较即刻戴用后比较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瓷嵌体是一种较好的新型牙体缺损修复体,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外伤引起的玻璃体变性混浊患者280例(330眼)随机分成治疗组140例(165眼)和对照组140例(165眼)。治疗组用离子导入仪将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用氨肽碘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结果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疗效较显著。

    作者:王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新治疗肿瘤放化疗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溶液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于放化疗开始1-14d发生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组用康复新溶液15ml口含,对照组用锡类散局部喷洒溃疡面,两组均每日使用4次,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溶液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李娟;顾平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反式白藜芦醇(TR)对痴呆大鼠海马旁回iNOS、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反式白藜芦醇(TR)对痴呆大鼠海马旁回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在大鼠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5天,采用TUNEL法检测5组大鼠海马细胞及周围皮质凋亡情况,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及皮质iNOS、caspase-3表达。结果:对大鼠海马以及周边区域的iNOS、caspase-3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给药组的iNOS、caspase-3表达水平下调2.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对损伤的大鼠海马周围皮层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iNOS、caspase-3表达有关。

    作者:王顺旺;许文勇;苏宗权;张丽;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