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世界上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
作者:韩锡萍;张俊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盐酸丁卡因胶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10 nm波长处测定盐酸丁卡因胶浆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38%,R5D为1.22%,与永停滴定法进行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法具有方法简便迅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盐酸丁卡因胶浆中间体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晓健;朱兴年;徐月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卡铂栓溶出度的实验方法,提供药品评价和质控的依据.方法:溶出度的测定采用比色法,水平滚筒溶出装置,蒸馏水(pH 5~7)为溶出介质.结果:卡铂栓剂溶出度5小时为65%以上,6小时为80%以上.结论:此方法准确、快速、简便.为控制卡铂栓的质量,有必要进行溶出度测定.
作者:牛丽红;陈启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药品检验所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进行技术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必须为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依托.
作者:金建国;宁培友;王慧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综述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新发现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梁颖;许岚;张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综述哥纳三醇结构、构型的确定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志恒;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注射用氯诺昔康属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系噻嗪类衍生物,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商品名为可塞风,其不良反应少见报道,我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2例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锦娟;纪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加入崩解剂的方法,缩短脉络通片的崩解时间,提高素片硬度.方法:采取加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崩解剂,就其硬度和崩解时限做对比性试验.结果: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钙5%,缩短了脉络通片崩解时限并提高了素片的硬度.结论:此方法简单,质量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崔红;董根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门诊10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口服小儿咳喘灵,对照组50例,口服复方甘草合剂,两组间的抗感染退热等治疗基本相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用于儿童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复方甘草合剂.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经过8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经过不断调整、完善,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国家考试、注册、继续教育政策.
作者:王鸿藻;聂志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药物引起精神障碍的情况.方法:对1993~2002年医药期刊中61例药物致精神障碍的不良反应病例,按药物种类、性别、年龄、发生时间进行分类和分析.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共有30种药物引起精神障碍,其中抗感染药物多(15种,34例).61例中男性病例多于女性,无年龄显著差异,其发生时间多发生于24小时后(60.65%).且不良反应的出现,不受给药途径的影响.结论:建议医师用药过程中,结合病情注意观察,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贾宏军;周存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非水滴定法测定依达拉奉含量时以电位和指示剂两种方法判定终点结果的比较,并对醋酐的加入量对滴定突跃的影响进行摸索.方法:采用非水电位滴定法(以下简称电位法)和以孔雀绿为指示剂的非水滴定法(以下简称指示剂法).结果:指示剂法较电位法测得结果低1%左右,醋酐的加入量对滴定突跃有一定影响.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对本品进行含量测定,试验中醋酐的加入量要准确.
作者:安彦;霍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综述紫外分光光度法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对中药饮片及复方中成药中的有关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分析.
作者:王雷;杨新建;寇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同时测定肝氨散中L-缬氨酸、L-异亮氨酸和L亮氨酸三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三种氨基酸的回收率分别为100.2%,100.2%和100.5%,RSD分别为1.01%、0.85%和0.79%(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杨学猛;徐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评价骨质丸的疗效.方法:122例服用骨质丸治疗的腰腿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有效率为97%.结论:论证了中药内服法治疗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理论的正确性、实用性.
作者:刘成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肠外静脉营养液配制的合理性,考察脂肪乳剂在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取30份不同药物配比的临床应用处方,在温度25℃及4℃时,分别观察0~72小时营养液的pH值、不溶性微粒、微量元素、脂肪乳滴的变化.采用微粒分析仪、酸度计、高倍显微镜等对肠外静脉营养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pH值在5.1~5.5时,营养液48小时内稳定,无变化;不溶性微粒数在每100 m1中平均6~12个直径小于10μm.符合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每100 ml中≥10μm不超过15个的范围之内;微量元素的化合价会影响其稳定性,营养液中一价的微量元素较二价的更稳定些,肠外营养液中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其稳定性呈线性关系,微量元素浓度越高,营养液越不稳定.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稳定性与5%和50%葡萄糖总量有关,葡萄糖含量<23%时营养液稳定.结论:上述配制技术和四项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按其在现行条件下配制的肠外静脉营养液安全、有效、可靠.
作者:尹明兰;史海雯;董玉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我院两年间1 583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精神科医院由于其诊疗疾患的特殊性,使得门诊药物咨询更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作者:王秀娟;王金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世界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威胁老年人晚年生活三大疾病之一的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及识别能力障碍,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化失调,是造成老年人痴呆常见的原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的发病率为4%~12%,85岁以上为20%~40%[1].
作者:姜红;郭春宏;杜红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是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无质量控制标准或质量控制标准低,质量标准不合理,不能反映饮片的药性与药效.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采取如下措施:①从药材的源头和流通抓起,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②完善和规范炮制过程,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性;③加强中药饮片炮制机理和饮片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④大力研制中药饮片现代化生产机械;⑤走名牌战略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打造大型中药饮片企业.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提升我国中药饮片的质量,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作者:刘媛;高文远;张平;贾伟;段宏泉;庞纪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Gilead公司的emtricitabine冠以商品名Emtriva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Gilead Science公司每日一次给药的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emtricitabine以商品名Emtriva在美国获得批准,并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配伍使用治疗HIV-1感染.
作者:朗奕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