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基层乙肝防治与健康管理技术培训项目江西站于2016年8月5-6日在南昌启动。本次培训班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提供学术支持,江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协办,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开设了专题讲座,来自江西省各县级基层医院及南昌市医院等共15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布鲁菌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12例布鲁菌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在30-63岁,中位年龄42岁。10例为临床有症状就诊,其中8例与羊有密切接触史,2例无明确的疫区及牲畜接触史。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隐性患者为饲养山羊者,体检发现。主要症状:发热(10/12)、乏力(10/12)、关节疼痛(9/12)、多汗(8/12)、头痛(4/12)、消瘦(3/12)、无症状体检发现(2/12)。影像学:肺部CT均无异常改变,头颅MRI软脑膜强化(1/3),髋关节及骶髂关节MRI无异常(0/5)。治疗及预后:9例急性和2例隐性患者给予利福平、多西环素治疗6周,均治愈。1例为慢性,给予利福平、多西环素治疗18周治愈,随访12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我省多地区均有布鲁菌病的散发流行。布鲁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很容易漏诊及误诊。对于发热伴有关节疼痛、多汗的病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并尽早完善血、骨髓培养及布鲁菌凝集试验。
作者:郭玲玲;童波;肖祖克;余健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的安全性与麻醉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0月来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400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SpO2、HR、SBP、DBP、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及各种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检查前两组患者的SpO2、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时和苏醒后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明显低于对照组(67.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4.56,P<0.01)。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分别为(3.4±1.2)min、(9.6±1.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3.5)min、(18.6±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具有安全、起效快、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结肠囊肿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征是生长于黏膜下层、肌层或浆膜下层,形成囊状或管状构造[1]。因囊肿的位置、大小、阻塞肠腔、合并感染、出血、是否与肠壁或肠腔内相通等不同,此类患者可呈现完全不同症状;临床诊疗有一定特殊性。笔者近期在临床工作中诊疗1例横结肠黏膜下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梅;袁喜红;李坚;周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淋巴免疫疗法联合中西医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HA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HCG注射液、维生素E胶丸等西医疗法及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淋巴免疫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IgM、CD4+和CD4+/CD8+明显下降、IgG和CD3+显著上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愈显率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2%(P<0.05)。结论淋巴免疫疗法联合中西医疗法可有效提高HA的临床疗效,调节免疫功能及分娩结局。
作者:李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糖脂代谢紊乱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PCOS患者(观察组)和106例非PCOS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学糖脂指标,分析糖脂代谢水平对PCOS的影响。结果106例PCOS患者中糖耐量正常患者42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13例,糖耐量受损患者2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14例,2型糖尿病患者9例;对照组分别为95、3、7、1和0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 PCOS组患者病理特征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COS组中,糖耐量正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等亚组患者中分别出现6、9、23、12和9例脂代谢异常患者,PCOS组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患者血脂水平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即伴随着糖代谢紊乱程度增加脂代谢紊乱加剧。患者PCOS雄激素水平、月经紊乱程度和卵巢多囊样改变同其糖、脂代谢紊乱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PCOS患者的糖代谢水平与脂代谢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糖脂代谢紊乱可能对PCOS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egeal reflux,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咽喉部以及上呼吸道。咽喉反流主要发生在直立位。近几年来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耳鼻喉科关注的热点。但是对于LPR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仍是需进一步探究。本文就LPR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张萍;余杰情;桂誉琳;龙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不同给药方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4h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2次/d,疗程3-5d后,改为口服质子泵抑制剂40mg鼻饲,2次/d,总疗程不超过7d。 B组为24h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2次/d,用药疗程为7-10d,C组24h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2次/d,疗程为14d左右。对3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9.3%、6.6%、6.6%,使用奥美拉唑不同给药方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奥美拉唑时间长的C组患者胃肠道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高。院内感染发生率A组患者低,与C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时间使用奥美拉唑并不能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且能够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风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鹏;刘建萍;黄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粗隆间骨折髋内固定术(DHS)的老年患者60例,均无椎管内穿刺的禁忌证。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0.5%重比重布比卡因2.2-2.8ml.腰麻联合硬膜外麻,观察组患者头高脚低5-10度采用0.15%的布比卡因5-8ml腰麻联合硬膜外麻。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稳定情况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而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镇痛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安全应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患者。
作者:王东;高四华;高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岁,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分成ABC 3组,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在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下,BC 2组侧卧位在超声下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向.使用22G穿刺针,注入0.2%的罗哌卡因0.5-1.0ml/kg。C组超声探头置于穿刺点头侧中线观察骶管湍流再送入套管。根据手术时间要求追加局麻药,药量为首次剂量的1/2。术中常规监测ECG、HR、RR、BP、SpO2和T。结果 C组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对循环影响小,静脉麻醉用量明显减少。无麻醉意外及骶管穿刺后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骶管阻滞技术是一种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可根据手术需要延长麻醉时间,减少静脉药用量,能很好的满足小儿下肢手术需要,且操作简便。
作者:刘金生;汪春华;龚珺卿;任德胜;谢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膀胱镜检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膀胱镜检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年龄60-8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20):局部麻醉组(M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组(ES组)。 M组给予局部麻醉;E组静注依托咪酯0.3mg/kg;ES组静注依托咪酯0.3mg/kg复合舒芬太尼0.1μg/kg。记录三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min(T1)、术后4h(T2)时HR、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T0和T2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糖原磷酸化酶BB(GP-BB)水平;动态心电图监测术前1日、手术当日房性和室性早搏次数。结果与T0比较,M组T1时HR、MAP、RPP增加(P<0.05);E组和ES组T1时HR、MAP、RPP低于与M组(P<0.05);与T0比较,M组和E组T1时cTnⅠ、GP-BB水平上升(P<0.05);ES组T1时cTnⅠ、GP-BB水平低于M组和E组。与术前1日比较,M组和E组手术当日房性和室性早搏次数增多;ES组手术当日房性和室性早搏次数低于M组和E组(P<0.05)。结论与局部麻醉和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膀胱镜检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心肌保护效应。
作者:张杰;温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福建省三明地区1008例尿石症患者尿路结石组成,为临床防治尿石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通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1008例尿路结石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尿路结石成分与性别、年龄的关联。结果尿路结石男性发病比女性高,比例约1.23:1。主要类型的结石为草酸钙,其次为磷酸氢钙、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鸟粪石和胱氨酸。只有50.6%有一种成分,37.7%有两组以上成分,11.7%含有三组以上成分。同时也显示了碳酸磷灰石(P=0.000)、无水尿酸(P=0.000)、磷酸镁胺(P=0.000)男性比女性发病高。结论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建立结石防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东明;伊岱旭;廖尚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重建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患者,并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见随机分为3组。 A组的50例患者在脑膜瘤手术前采用CTA重建技术;B组的50例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C组的50例患者采用磁共振(MRI)技术。观察所有受试患者的诊断情况,并进行了预后评分。结果重建所得的图像显示出瘤体充分强化,颅骨、血管、肿瘤三者之间的立体关系十分清晰,主要的征象有血管被肿瘤包绕,颅骨受侵犯,肿瘤周围组织移位等情况。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重建技术可以明显显示出脑膜瘤的各个影像特征,使血管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强化,接受重建后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和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情况,有助于脑膜瘤的准确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同时评估手术风险。
作者:胡静君;张景山;吴天文;孔德文;毛国家;邹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术联合化疗夹心模式治疗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无外科手术指征(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化疗+微波消融术+化疗(化疗方案:伊立替康+5-FU,次选择方案:奥沙利铂+5-FU,共完成8个周期);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伊立替康+5-FU,次选择方案:奥沙利铂+5-FU,共完成10个周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14%(12/21)和23.81%(5/21),部分缓解率分别为23.81%(5/21)和28.57%(6/21),稳定率分别为4.76%(1/21)和28.57%(6/21),有效率分别为80.95%(17/21)和52.38%(11/21),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转阴率实验组为71.43%(15/21),61.9%(13/21),对照组38.1%(8/21)、23.81%(5/21),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延长5.9个月,3/4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实验组为19.04%(4/21),对照组治疗47.62%(10/21)。结论微波消融术联合化疗夹心模式治疗直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正清;兆明;俞根;汪云;花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综合方案(ERAS)与单纯全麻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肝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ERAS组采用ERAS方案,包括一系列被证明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麻方案。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更快,住院天数和费用均更少。结论 ERAS方案在肝部分切除术中可减轻手术应激,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节约住院费用。
作者:胡姗;胡衍辉;李茜;蔡俊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多平面重建方法(MPR)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4例,采用MSCT进行横断面扫描,并辅以多层面图像重建(MPR),比较单纯MSCT横断面图像和MSCT横断面图像联合MPR两种方法对肠梗阻部位、病因等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MSCT和MSCT联合MSCT均检出64例肠梗阻,检出率均为100%,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MSCT联合MSCT对肠梗阻程度符合率与单纯MSCT无显著差异(95.31%vs 98.44%,P>0.05)。 MSCT联合MSCT较单纯MSCT对肠梗阻病变部位符合率显著提高(96.87%vs 81.25%,P<0.05)。 MSCT联合MSCT对肠梗阻病变原因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纯MSCT(89.06%vs 75.00%,P<0.05)。本研究中,经手术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认共有7例闭袢性肠梗阻,9例绞窄性肠梗阻,单纯MSCT判断闭袢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符合率分别为57.14%和44.44%;MSCT联合MPR判断闭袢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符合率分别为85.71%和88.89%,两种方法对绞窄性肠梗阻判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对闭袢性肠梗阻判断符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MSCT结合MPR能够提高肠梗阻部位和原因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与甲氨蝶呤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34例。术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和甲氨蝶呤,对照组未注射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出血量)、术后血β-hCG浓度、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病例数、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病例(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β-hCG浓度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两组患者术后第1d血β-hCG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第4d、第7d和第11d血β-hC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的输卵管通畅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因出血和渗血过于严重,术中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结论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过程中注射垂体后叶素和甲氨蝶呤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彭莉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由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江西省医学会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手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华东地区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大会”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新进展”学习班,于2016年7月15-16日在江西南昌成功召开。大会开幕式由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南昌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汪阳主持,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组长刘建民教授和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昌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洪涛教授致欢迎辞。来自华东地区各级医院的代表200人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神经介入沙龙、大会报告、专题发言、病例讨论等。
作者:汪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确诊的晚期肝癌患者14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化疗栓塞组和西黄栓塞组,每组70例,化疗栓塞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西黄栓塞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西黄丸口服治疗,随访1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生存情况。结果西黄栓塞组患者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化疗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黄栓塞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泉;朱力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于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66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升级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总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二重感染率、死亡率和气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不良情况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亚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