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虎;罗小群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梗阻应用肠梗阻导管减压的价值。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2010.01-2014.08收治的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101例,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患者(导管组)52例,急诊手术治疗组患者(急诊组)49例,所有患者均为完全性肠梗阻,但无绞窄;导管组行结肠减压、灌洗等治疗后序贯行手术治疗,急诊组按常规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腹腔镜手术、造瘘、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指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导管组在腹腔镜手术、造瘘、一期切除吻合方面与急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吻合口瘘发生、术后死亡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应用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后多可行腹腔镜手术,且有较高的一期切除吻合率,可有效减少造瘘机会,在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术后死亡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方面与急诊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灌洗后再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安全、可行。
作者:刘国栋;曹关义;卞正乾;朱红岩;钟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患者100例,ASA分级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ex组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中根据患者有无疼痛反射及血压、呼吸状况等追加丙泊酚用量0.2-0.5mg/kg。术后患者VAS疼痛评分3分以上者,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进行补充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于给予Dex前(T1)、手术开始时(T2)、术毕时(T3)、术后1h(T4)和术后4h(T5),记录患者MAP、SpO2、HR和RR,记录T4、T5时VAS疼痛评分、术后满意度综合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镇痛药追加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Dex组于T2和T3时HR明显下降(P<0.05),C组各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ex组于T2和T3时HR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Dex组患者于T4、T5时VAS疼痛评分和镇痛药追加率明显下降,满意度综合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预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对呼吸循环影响甚微,且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满意度。
作者:卢忆梅;梁应平;陈勇;邓福谋;周志东;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级合并HPV感染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52例HPV阳性,经阴道镜取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同时经检测合并HPV感染的患者,应用聚焦超声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及HPV的转阴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顺利,未出现创面大出血情况,阴道排液时间约为1-2周,未见脱痂致大量阴道出血,所有患者治疗后六个月门诊随诊:139例患者宫颈恢复为正常生理结构形态,无瘢痕形成,阴道镜检查见成熟鳞状上皮、柱状上皮、转化区上皮,对13例异常阴道镜表现患者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为11例仍为CINⅠ,两例进展为CINⅡ,有效率91.44%;136例患者HPV转阴,HPV的转阴率为89.47%。结论聚焦超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宫颈CINⅠ级合并HPV感染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春霞;周欣;刘小红;章卉;肖菊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PPH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大出血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PPH术且术后无大出血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PH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痔上黏膜有缺失、切除痔上黏膜较薄、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1.0cm、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3处、外痔剥离数量≤3处以及术后排便干硬等是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主要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在PPH术中进行荷包缝合时应重视荷包缝合深度和位置,可显著降低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小明;曾军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icroRNA-100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结直肠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变组织(研究组)和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两组组织中Mi-croRNA-100的表达水平,将miRNA-100前体及对照序列转染进入研究组组织细胞SW620,在研究组组织细胞中放入化疗药物,分别于化疗药物放入48h和72h后,检测组织细胞活力。结果研究组组织的MicroRNA-10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组织在化疗药物放入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癌变组织中MicroRNA-100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癌变组织细胞耐药性增强,与患者疾病进展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邓莉;杜哲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的骨密度情况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情况,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UBS-3000plus全自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对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进行桡骨定量超声检测和分析。结果⑴无论男性或女性桡骨超声速率(SOS)峰值出现在30岁之前,30岁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各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6.1%和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峰值骨量后,OP患病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江西省进贤县居民中骨密度异常者所占比率较高,且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早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定量超声检测骨密度简便易行,适用于早期骨密度筛查。
作者:胡瑛;秦淑兰;江芳芳;胡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毁损术组和DBS组,毁损术组采用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DBS组采用DBS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毁损术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DBS组。结论脑深部电刺激可能比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陈志凌;沈汉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盐酸贝那普利10mg,q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qd口服治疗,并逐渐滴定至目标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tid。观察2组治疗1个月、6个月时临床疗效、心脏超声及多普勒、6min步行距离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个月、6个月时心脏超声及多普勒、6min步行距离、血浆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作者:罗平;万凤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86例90眼,分成两组。实验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对照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角膜上皮化时间、结膜移植片反应、再复发、再粘连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3年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5例5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2-7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3-5d;术后胬肉再复发有2例2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1例1眼。对照组病例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23例23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5-11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5-8d;术后胬肉再复发10例10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9例9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片水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胬肉再复发、睑球再粘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能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缩短角膜上皮化时间、降低再复发率及再粘连率。,
作者:李宇平;周翠;郑东坡;谢晓波;何早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中不同抗凝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按照抗凝方案不同将90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实验组(枸橼酸钠抗凝)49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抗凝)41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总数(PLT)、尿素氮(BUN)、肌酐(Cr)、PH、心率(HR)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滤器凝血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PLT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实验组,PL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H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BUN、Cr、P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滤器凝血分级0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实验组,2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疗效与低分子肝素抗凝相似,不会明显影响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水平,滤器凝血分级也较低,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朱政;王碧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房放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35例(3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眼压28-59mmHg)患者,予以表面麻醉下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针头从角膜侧切口以蜻蜓点水状轻轻压迫后唇缓慢放液治疗,直至眼压降至正常。结果35例中有21例为黏弹剂残留所致,32例(32眼)行1次前房放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3例(3眼)行2次前房放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结论黏弹剂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只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方法,从角膜侧切口前房放液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一项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黄华国;谢爱宏;李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及低流量血液透析(Low Flux Hemo ̄dialysis,L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江西省直属门诊部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规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首先接受1个月的LFHD,再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分别接受HFHD及LFHD,两种方式各治疗3个月分别留取3个月前及后的血清标本,检测血肌酐(SCr)、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和FGF-23水平。结果 HFHD及LFHD组治疗后SCr、血钙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FHD组患者治疗后血磷、iPTH、FGF-23均较LFHD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HFHD在清除中分子物质方面有较显著的效果。
作者:徐建华;王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四项、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单胎妊娠无合并症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发生子痫前期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ESA)法进行血清vWF水平检测,我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实验组PT、APTT低于对照组,Fig、vWF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vWF水平可作为初步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熊贤海;郑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评价AI甾体类和非甾体类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即手术及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内分泌药物AI治疗5年,A组给予非甾体AI内分泌治疗,B组行甾体类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和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腰椎BM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BMD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髋部BMD显著降低,A组治疗前后左髋部BMD变化不显著,B组治疗6个月后左髋部BMD显著低于A组(P<0.05)。 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腰椎和左髋部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AI)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甾体类AI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小于非甾体类,应定期监测行AI内分泌治疗患者BMD,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邓泽锋;邹彩亮;刘小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下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医的GA和非GA性关节炎病人各50例,依据《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规范》对所有受累关节全面检查。结果 GA组中痛风石、双轨征、关节腔内点状强回声及暴风雪样征、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指标与非GA组相比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血流等指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GA组中,急性GA组血流的探出比例明显高于慢性组,慢性组痛风石、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阳性率高于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表现多样,部分征象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彭贵平;黄琼;洪涛;游淑红;徐素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妇科日间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阻滞联合喷他左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日间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4mg/kg;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4mg/kg后超声引导下行腹横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后、拔管时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插管后和拔管时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使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h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6%vs 34.9%,P<0.05)。结论妇科日间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应用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与喷他佐辛镇痛效果好,恢复快,安全性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孙敏;寻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