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智;袁小华;殷晶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策略对复杂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InterStim手术时间及电压程控的影响。方法将24例慢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患者术前指导神经反射训练并应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程控电压和术后满意度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91.1±7.4)min,对照组(113.9±10.9)min;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程控电压(2.4±0.5)V,对照组(4.1±0.4)V;实验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4.7%)与对照组(77.4%);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实验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快速康复策略可以显著缩短骶神经调节手术时间,降低调节电压,提高患者术后出院调查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经皮气管切开术对危重症肥胖患者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肥胖被定义为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大于30kg/m2。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需行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按身体质量指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并统计、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有3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研究组20例,对照组18例,研究组患者的BM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kg/m2:36.8±7.4 VS 27.1±4.3,P=0.0000)。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无显著差异(P=0.5865)。总体并发症率类似(70%和66.7%, P=1.0000)。大多数为轻微并发症(低血压,低血氧,刺穿气管和轻微出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肥胖患者组有1例肉芽肿(2.6%)。一例非肥胖病人出现切口皮肤感染,后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全部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没有患者改行常规切开或死亡。结论本研究显示,肥胖并不是超声引导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禁忌症,对肥胖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超声检查有利于提供患者颈部解剖信息,从而更好的选择和调整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作者:王荣胜;陈志;何招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眼科确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葛根素静滴治疗,治疗组42例则联合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Fib、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发应:对照组发生率21.95%,治疗组为4.76%,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娄尚;丁丽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脊柱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100例脊柱病变患者实施CT引导下微创经皮穿刺活检术,获得的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科明确诊断95例,其中22例为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16例,结核24例,肿瘤样病变15例,化脓性脊椎炎2例。手术治疗77例,手术后大体标本病检结果与穿刺标本符合率92.2%。并发症发生率8%。结论脊柱疾病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和符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不良后果。
作者:叶勇军;钟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和分析改良的Yokoyama术在重眼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通过改良的Yokoyama术治疗的5例重眼综合症。术前均给予眼眶CT检查眼外肌的位置;综合验光测屈光度,A超测量眼轴;术前、术后行9个诊断眼位检查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术中行眼外肌被动牵拉试验评估眼外肌的限制程度和功能。手术方式:采用改良的Yokoyama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前眼眶CT显示患眼眼外肌出现移位现象,术中被动牵拉试验显示患眼内直肌均出现不同程度挛缩,患眼上下转均明显受限,术后3个月,发现患者视物无复视,第一眼位正位,内转自如到位,外转较术前明显改善,上下转较术前有所改善;术眼前节段无缺血表现。结论改良的Yokoyama术不仅有效改善重眼综合症患者固定性内斜视状态,同时改善眼球的运动功能。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硬脑膜修补预防后颅窝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对60例后颅窝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改良人工硬脑膜修补的后颅窝手术患者为观察组,30例采用传统人工硬脑膜修补的后颅窝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比术后出现皮下积液机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皮下积液为3.3%,对照组术后出现皮下积液为16.7%。结论改良人工硬脑膜修补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预防后颅窝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
作者:许歆;刘军;吴俊波;陈小萍;易宇光;李金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HPV-DNA阳性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pl6、Ki-67表达情况。方法用Hybrid CaptureⅡ(HC2)或FQ-PCR体外扩增技术检测宫颈上皮细胞高危型HPV﹣DNA,同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97例高危型HPV-DNA阳性且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典型增生(ASCUS)或CINⅠ或CINⅡ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取可疑宫颈组织标本多点活检并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pl6、Ki-67。结果97例宫颈上皮细胞高危HPV-DNA阳性患者中,宫颈组织CINⅡ级38例,CINⅠ级35例,炎症和(或) ASCUS 24例。P16标记结果:3例+++,30例++,39例+,P16阳性表达率为74.2%;Ki-67标记结果:3例+++,30例++,30例+, Ki-67阳性表达率为64.9%。炎症和(或)ASCUS、CINⅠ、CINⅡ三者比较,P16和Ki-67的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危HPV病毒阳性宫颈上皮细胞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pl6、Ki-67的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均升高,pl6、Ki-67的检测对CIN的准确分级有利。
作者:帅丽华;王敏;胡志坚;李婷;黎美仁;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在通讯、遥感、超导、受控热核反应、物质结构研究以及军事、医学中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毫米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但毫米波临床应用及其可能机制尚不明晰。本文现将MMW生物学作用、临床应用及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李志勇;郑云;杨初燕;董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三维血管重建在原发性肝癌TACE介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MDCT增强扫描,并在CT工作站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进行动脉期三维血管重建后再进行介入TACE治疗,观察肝动脉起源、走行变异以及肝外供血动脉情况,并与TACE中造影情况进行对比。结果79例患者经动脉期三维重建后均可显示肝动脉分支及其起源,其中VR重建对2级肝动脉分支以内的动脉显示良好,且可显示供血动脉起源, MIP重建对肝内的3、4级肝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良好;16例患者存在肝动脉变异,11例具有肝外供血,与TACE术中造影结果一致。结论通过MD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可以初步了解肝癌患者的血管走行及变异,为TACE术中超选择插管提供便利,并可减少血管造影次数,减少对比剂用量,减少医患辐射剂。
作者:涂强;刘勇;吴飞;彭德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图像拼接技术在全脊柱、全下肢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在DRF下行脊柱及下肢全长、下肢静脉造影分段摄片检查,并行全长图像拼接技术所得的病例图像资料,进行拼接前后比较。结果43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9:1(男25例,女18例);年龄分布方面男性,女性均以45-54岁年龄段人数居多,分别为(47.35±9.68)岁,(48.07±9.33)岁,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3,P=0.120);患者中大隐静脉曲张23例,大隐静脉合并小隐静脉曲张3例,股静脉血栓4例,胭静脉血栓3例,胫前静脉血栓7例,胫后静脉血栓3例;完成图像拼接技术后,图像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0,P=0.006)。结论图像拼接技术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供参考依据,给予更多有价值信息。
作者:李岩;芦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单独手法复位和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老人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122例老年BPPV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手法复位与手法复位联合药物两组。观察组:手法复位结合用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共治疗2周;舒血宁、前列地尔静脉点滴qd,共10d;对照组:仅对病人做手法复位治疗。两组治疗后1周、半个月和1个月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以及观察两组1个月后、3个月后、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缩短,起效快,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老年BPPV患者,起效早、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低值得借鉴。
作者:柳冰;谭训莲;熊欣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就诊于宜春市妇保医院新生儿科的病例为研究对象,筛选出符合科研条件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共获得呼吸暂停早产患儿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儿用药后有效率是86.7%,对照组为6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不良反应率试验组患儿为13.3%,低于对照组的4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用药氨茶碱相比,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更佳而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龙春根;郭宗荣;陈雯;杨欢秀;郭福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进行膳食调查,因子分析确定膳食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因子分析提取出4种膳食模式:模式1(以摄入谷类和其它食物为主);模式2(以摄入畜、禽和鱼类等为主);模式3(以摄入蔬菜、豆类、水果和奶制品类为主);模式4(以摄入蛋类和豆类为主)。膳食模式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影响因素。膳食模式3(以摄入蔬菜、豆类、水果和奶制品类为主)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OR=0.52;95%CI:0.27,0.99)。结论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倡导以摄入蔬菜、豆类、水果和奶制品类为主的膳食模式对防治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明;黄海华;黄萍;甘华侠;胡桂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胡萝卜米汤液联合温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天枢穴治疗婴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10月我院诊治的60例腹泻患儿,年龄在6-24个月,每天排蛋花水样大便8次以上伴有轻-中度脱水但无呕吐,大便镜检无红细胞及白细胞,病程<72h。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同时予以调节饮食、微生态疗法与肠粘膜保护剂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胡萝卜米汤液口服补液、用温生姜贴敷肚脐和按压天枢穴;对照组口服ORS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恢复快。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萝卜米汤液联合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天枢穴佐治婴儿腹泻的效果好。
作者:吴萍凤;李亚平;胡友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A组),PQ中毒组(B组),NaHS干预组(C组)。B、C组采用PQ灌胃(80mg/kg)复制大鼠PQ中毒肺损伤模型,B组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ml/kg),每日两次,C组PQ染毒后,同时腹腔注射NaHS(1.4umol/kg),每日两次;A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ml/kg),每日两次。72h后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 B组中TNF-а、IL-6、及IL-8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C组中TNF-а、IL-6、及IL-8含量较B组明显减低(P<0.05);B组大鼠肺损伤病理评分高于A组(P<0.01);C组大鼠肺损伤病理评分较B组减低(P<0.01)。结论 H2S具有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炎症介质表达,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作用。
作者:舒维;陈文龙;谢姝;汤旭惠;肖翔宇;傅强;陈宁南;陈运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32例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超探查引流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的32例睾丸恶性肿瘤,超声诊断恶性30例,良性2例,诊断率93.75%,其中彩超诊断精原细胞瘤20例,漏误诊6例;胚胎癌7例,漏误诊4例;淋巴瘤0例,漏误诊3例;恶性畸胎瘤3例,漏误诊3例;横纹肌肉瘤0例,漏诊1例。彩超探查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9例,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均转移5例,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彩超是诊断睾丸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并通过对引流区淋巴结探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但对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待提高。
作者:万刚波;李青;叶琴;占国珍;齐锦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骨盆骨折引起的Morel-Lavallée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例,男4例,发1例,年龄26-68,平均64岁,5例骨盆骨折均为非手术治疗,其中1例男性病例合并尿道断裂。双侧臀部Morel-Lavallée损伤1例,左侧臀部2例,左、右髋部各1例。通过小切口在Morel-Lavallée损伤腔隙内置入两根VSD吸引管,持续吸引。结果5例经VSD持续吸引,引流彻底,均一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及腔隙形成。结论利用VSD负压吸引加压作用及持续引流双重功效,能有效消灭Morel-Lavallée损伤形成的软组织腔隙,治疗过程创伤小、安全、有效。
作者:庄传记;吕志华;陶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2005-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诊治情况。结果在97例患者中,19.6%(19例)为老年患者;70.1%(68例)有基础疾病者;92.7%(90例)以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91.8%(89例)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100%(30例送检)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头颅MRI见散在多发小缺血病灶82.4%(80例);13.4%(13例)误诊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9.2%(38例)颅内压增高>300mmH2O;89例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单药或联合治疗。治愈12例,好转38例,死亡或自动出院47例。结论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合并基础病相关。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吴成斯;余婷;刘琼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临时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对67例患者原发病、感染部位、置管至发生导管感染的时间、导管感染发生率、病原微生物、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有11例为局部感染,其余均为血行感染或血行加局部感染;颈内静脉置管至发生导管感染的时间明显长于股静脉(P<0.05);导管感染发生率为9.25%,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静脉置管(P<0.05);血培养阳性率6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结论颈内静脉置管优于股静脉置管,但仍需根据病情选择置管部位,只要从医生、护士、患者三方做好预防工作,仍能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建华;王瑜;李秋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合并休克的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容量反应性、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合并休克ARDS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研究组静脉微量泵入垂体后叶素1.0-2.5U/h,对照组静脉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1μg/min,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通过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两组患者容量反应性变化,统计所有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共有48例患者入选,对照组26例,研究组22例。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入组后24h-HR、48h-HR、72h-HR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入组后48h-CVP、72h-CVP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HR及MAP、CVP、C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48h、72h的PLR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其他时间段PLR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合并休克的ARDS患者,同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垂体后叶素能更有利于减慢患者心率、改善容量反应性。但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ICU及总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曾俊;陈志;王荣胜;何招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