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玲玲;幸正茂
目的:研究快速散瞳检查方法对低度近视患儿对比度视力的改变状态。方法选取综合验光后低度近视患儿(联合光度低于-3.0DS,散光低于-0.75DC)59人,103眼。平均屈光状态-1.42+0.73DS,平均年龄9.75+0.34。选取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连续三次,共三十分钟。散瞳前后均进行对比度视力(CVA)检测,应用深圳亮晶科技MFVA100为检查设备,视标背景亮度260cd/m2。选取100%,25%,10%,5%对比度视力检测值做组间配对分析。结果100%组散瞳前CVA为0.501+0.284,散瞳后的为0.529+0.346,25%组散瞳前CVA为0.233+0.171,散瞳后的为0.248+0.194,10%组散瞳前CVA为0.111+0.090,散瞳后的为0.108+0.089,5%组散瞳前CVA为0.062+0.044,散瞳后的为0.066+0.051;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低度近视儿童瞳孔大小、调节放松状态对对比度视力无影响。对比度视力改变与非光学系统的神经感知有关。
作者:郑蕾;杨媛媛;侯建兰;万春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恶性黑色素瘤多是在色素病变基础上发生的[1],原发于直肠肛管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它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占所有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1%[2],我们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业;周凯;傅平;洪华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1-3月入院的ICU病房患者鼻饲给药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鼻饲管给药的合理性和规范化。方法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和医院系统软件对鼻饲用药例数、剂型的分布、不合理性应用的剂型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和存在配伍禁忌药物的合用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某三甲医院2015年1-3月入院的ICU病房患者一共323名,鼻饲用药共2340例次,采用鼻饲给药法给药的药物一共有169种,不合理应用一共620例次,不合理联合应用一共402例次,单次给药药物种数2种以上的有65例次,其中单次给药药物种数高达13种。结论某三甲医院鼻饲法给药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临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林沛亮;黄惠燕;张晓娟;刘远延;周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无针注射器与普通注射器在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对70例瘢痕疙瘩患者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低压无针注射器,对照组采用普通注射器,均向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观察2组患者的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复发率5.7%;对照组有效率为91.4%,复发率为18.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无针注射器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晓霞;陈婷;刘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评价该检测系统是否能达到必要的性能。方法使用该设备原装配套试剂验证了PT、APTT、TT、FIB、AT-Ⅲ、FDP、D-Dimer七个项目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检测限、携带污染率及生物参考区间,评估是否符合设备及试剂说明书所申明的性能。结果准确性试验测定结果均在质控品说明书给定的范围内。精密度试验所测得的各组结果均在厂家文件给定的范围内,批内精密度(CV%)<1/4TEa,批间精密度(CV%)<1/3TEa。 Fbg线性范围为0.38-3.8,仪器携带污染率符合要求。生物参考范围验证结果显示各项检测指标R值均>0.9,说明书预设参考范围可适用于该检测系统。结论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构成的检测系统在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及仪器携带污染率均达到厂家声明的指标,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作者:徐江霞;刘婳;吴金兰;吴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上切迹骨性标志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穿刺途经。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穿刺的成功率、二次或改用其它方法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穿刺的成功率、二次或改用其它方法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的血肿明显减少,其它各种并发症血胸、液气胸、气胸、空气栓塞、心包填塞及心律失常等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锁骨上切迹骨性标志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成功率高,节省穿刺置管时间,提高穿刺效率,降低了部分并发症,提供了相对护理方便、快速补液的途经。
作者:徐小智;袁小华;殷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手术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4例,麻醉时置入普通硬膜外导管,观察组124例,麻醉时置入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比较两组硬膜外阻滞置管时、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穿刺不适程度。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阻滞时置管感觉异常、注药遇阻、回抽见血、回抽见脑脊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出血、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部位不适程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置入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能减少穿刺部位不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江良玖;李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A组),PQ中毒组(B组),NaHS干预组(C组)。B、C组采用PQ灌胃(80mg/kg)复制大鼠PQ中毒肺损伤模型,B组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ml/kg),每日两次,C组PQ染毒后,同时腹腔注射NaHS(1.4umol/kg),每日两次;A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ml/kg),每日两次。72h后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 B组中TNF-а、IL-6、及IL-8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C组中TNF-а、IL-6、及IL-8含量较B组明显减低(P<0.05);B组大鼠肺损伤病理评分高于A组(P<0.01);C组大鼠肺损伤病理评分较B组减低(P<0.01)。结论 H2S具有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炎症介质表达,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作用。
作者:舒维;陈文龙;谢姝;汤旭惠;肖翔宇;傅强;陈宁南;陈运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32例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超探查引流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的32例睾丸恶性肿瘤,超声诊断恶性30例,良性2例,诊断率93.75%,其中彩超诊断精原细胞瘤20例,漏误诊6例;胚胎癌7例,漏误诊4例;淋巴瘤0例,漏误诊3例;恶性畸胎瘤3例,漏误诊3例;横纹肌肉瘤0例,漏诊1例。彩超探查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9例,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均转移5例,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彩超是诊断睾丸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并通过对引流区淋巴结探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但对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待提高。
作者:万刚波;李青;叶琴;占国珍;齐锦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患者,29岁,因停经38周,要求剖宫产术来院。产妇孕1产0,孕24+周出现便血,量少,认为痔疮未就诊。孕期反复出现便血,无肿物自肛门脱出。孕32周来院常规产检,告知医生反复便血,行直肠指诊,可触及包块,距齿状线约2cm,形态欠规则,产妇拒绝行包块活检。每周肛肠科随访,包块无明显增大,未进行特殊处理。于孕38+周择期剖宫产术,取腹正中纵切口,手术顺利,新生儿Apgar评10分,一般情况良好,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剖宫产术中探查盆腹腔情况良好,无异常包块,子宫、附件、肝、脾、胃、肠管表面光滑,网膜未见异常,同时行直肠肿物活检。术后第3天病理结果提示中分化腺癌,术后第四天转至肛肠科,术后第7d行直肠癌miles手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中低分化腺癌侵出肠壁全层,多处神经浸润。
作者:万萍;胡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微创与常规室间隔缺损两种术式之间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经右外侧小切口微创手术组26例患者与正中切口常规手术组21例患者,比较两组间TNF-α、IL-6、IL-8、ET-1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客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引起机体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结果微创手术在对患者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手术72h后微创手术组患者血清IL-6、IL-8表达水平开始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同组术后48h水平(130.33±27.53 vs 136.14±31.39;0.67±0.12 vs 0.71±0.17)(P<0.01)。其数值较同时间段的传统组患者血清表达水平明显较低(130.33±27.53 vs 140.51±28.61;0.67±0.12 vs 0.78±0.15)(P<0.01)。两组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显著升高,术后48h后均达到低值,(13.16±9.71 vs 15.69±11.01)(P<0.01)。术后72h后再次上升(21.33±12.19 vs 25.36±16.03)(P<0.05)。微创手术组TNF-α、ET-1表达水平各时相均低于同时相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与传统手术组在手术过程中机体未产生明显的炎性因子上的差异。但在术后的围手术期中,由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的损害相对较弱因此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
作者:田承南;汤玉敏;伍复年;唐志贤;刘子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护理,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1周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缩短,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试验性推广。
作者:应雅丽;赵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尿路冠状位成像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138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肾脏、盆腔双源CT平扫,并行冠状位成像,确定肾穿刺方向及深度,术中在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138例双肾CT平扫结合冠状位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肾结石在肾盂肾盏系统中的准确位置、肾盂形态、肾盏结构,足够提供优的穿刺途径。而行冠状位成像可以证实输尿管上段结石及其与肾盂的角度关系。结石诊断率为100%,13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取净率为100%,结石总取净率为94%。结论双源CT尿路冠状位成像检查安全、快速,不需使用造影剂及三维重建,减少了放射剂量,同时可以提高结石检出率,能够提供精确的穿刺径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
作者:黄海鹏;邹建生;李文;朱心燊;黄跃胜;王金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图像拼接技术在全脊柱、全下肢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在DRF下行脊柱及下肢全长、下肢静脉造影分段摄片检查,并行全长图像拼接技术所得的病例图像资料,进行拼接前后比较。结果43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9:1(男25例,女18例);年龄分布方面男性,女性均以45-54岁年龄段人数居多,分别为(47.35±9.68)岁,(48.07±9.33)岁,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3,P=0.120);患者中大隐静脉曲张23例,大隐静脉合并小隐静脉曲张3例,股静脉血栓4例,胭静脉血栓3例,胫前静脉血栓7例,胫后静脉血栓3例;完成图像拼接技术后,图像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0,P=0.006)。结论图像拼接技术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供参考依据,给予更多有价值信息。
作者:李岩;芦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HPV-DNA阳性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pl6、Ki-67表达情况。方法用Hybrid CaptureⅡ(HC2)或FQ-PCR体外扩增技术检测宫颈上皮细胞高危型HPV﹣DNA,同时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97例高危型HPV-DNA阳性且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典型增生(ASCUS)或CINⅠ或CINⅡ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取可疑宫颈组织标本多点活检并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pl6、Ki-67。结果97例宫颈上皮细胞高危HPV-DNA阳性患者中,宫颈组织CINⅡ级38例,CINⅠ级35例,炎症和(或) ASCUS 24例。P16标记结果:3例+++,30例++,39例+,P16阳性表达率为74.2%;Ki-67标记结果:3例+++,30例++,30例+, Ki-67阳性表达率为64.9%。炎症和(或)ASCUS、CINⅠ、CINⅡ三者比较,P16和Ki-67的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危HPV病毒阳性宫颈上皮细胞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pl6、Ki-67的阳性率和阳性程度均升高,pl6、Ki-67的检测对CIN的准确分级有利。
作者:帅丽华;王敏;胡志坚;李婷;黎美仁;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对足月新生儿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204例母亲胎膜早破的足月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2组,母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为A组研究组,母胎膜早破未合并羊膜炎为B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和新生儿预后。结果 A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B组,并且A组感染发生严重程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与足月新生儿感染密切相关,适时终止妊娠,减少羊膜炎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作者:钟维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81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所有病例分为:A组29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27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组25例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常规支持和抗结核治疗,随访6-18个月,对比分析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后凸畸形矫正率、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后凸畸形矫正率,P>0.05。但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累计单个节段,破坏小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佳的选择。胸腰段脊柱结核累计脊柱附件及1-2节段且后凸角偏大,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佳的选择。胸腰段累计多个节段,单纯前路或后路无法解决,一期后路内固定术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为较佳的选择。
作者:邵斌;刘会文;欧阳宇轩;李怀强;黄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三维血管重建在原发性肝癌TACE介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MDCT增强扫描,并在CT工作站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成像(VR)进行动脉期三维血管重建后再进行介入TACE治疗,观察肝动脉起源、走行变异以及肝外供血动脉情况,并与TACE中造影情况进行对比。结果79例患者经动脉期三维重建后均可显示肝动脉分支及其起源,其中VR重建对2级肝动脉分支以内的动脉显示良好,且可显示供血动脉起源, MIP重建对肝内的3、4级肝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良好;16例患者存在肝动脉变异,11例具有肝外供血,与TACE术中造影结果一致。结论通过MD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可以初步了解肝癌患者的血管走行及变异,为TACE术中超选择插管提供便利,并可减少血管造影次数,减少对比剂用量,减少医患辐射剂。
作者:涂强;刘勇;吴飞;彭德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胡萝卜米汤液联合温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天枢穴治疗婴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10月我院诊治的60例腹泻患儿,年龄在6-24个月,每天排蛋花水样大便8次以上伴有轻-中度脱水但无呕吐,大便镜检无红细胞及白细胞,病程<72h。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同时予以调节饮食、微生态疗法与肠粘膜保护剂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胡萝卜米汤液口服补液、用温生姜贴敷肚脐和按压天枢穴;对照组口服ORS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恢复快。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萝卜米汤液联合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天枢穴佐治婴儿腹泻的效果好。
作者:吴萍凤;李亚平;胡友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单独手法复位和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老人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122例老年BPPV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手法复位与手法复位联合药物两组。观察组:手法复位结合用倍他司汀片、氟桂利嗪共治疗2周;舒血宁、前列地尔静脉点滴qd,共10d;对照组:仅对病人做手法复位治疗。两组治疗后1周、半个月和1个月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以及观察两组1个月后、3个月后、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缩短,起效快,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老年BPPV患者,起效早、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低值得借鉴。
作者:柳冰;谭训莲;熊欣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