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对足月新生儿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钟维维

关键词:羊膜炎, 足月新生儿, 感染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对足月新生儿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204例母亲胎膜早破的足月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2组,母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为A组研究组,母胎膜早破未合并羊膜炎为B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及其相关并发症和新生儿预后。结果 A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B组,并且A组感染发生严重程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胎膜早破合并羊膜炎与足月新生儿感染密切相关,适时终止妊娠,减少羊膜炎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通止痛贴外用给药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考察温通止痛贴外用给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实验大鼠的皮肤急毒试验、刺激性试验及皮肤的过敏性试验,观察其外用给药的安全性。结果温通止痛贴对各组大鼠均无毒性和刺激性,也无致敏反应。结论温通止痛贴皮肤给药安全。

    作者:陈浩;何小女;邓运明;刘翔;王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吸入及静脉用糖皮质激素辅治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和静脉用糖皮质激素在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减少甚至替代静脉途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儿科呼吸病区的40例诊断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吸入组)和对照组(静脉组)各20例,两组病人在给予阿奇霉素、止咳化痰等基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点滴,比较两组间病人在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除治疗中2例病人因顾及症状体征加重或改善不明显而剔除外,余18例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四项临床特征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对无明显肺外并发症病例,辅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缓解大部分儿童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林泳;王明华;顾佳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CT引导下脊柱穿刺活检术的应用及并发症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脊柱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100例脊柱病变患者实施CT引导下微创经皮穿刺活检术,获得的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科明确诊断95例,其中22例为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16例,结核24例,肿瘤样病变15例,化脓性脊椎炎2例。手术治疗77例,手术后大体标本病检结果与穿刺标本符合率92.2%。并发症发生率8%。结论脊柱疾病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和符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无不良后果。

    作者:叶勇军;钟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胡萝卜米汤联合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穴位治疗婴儿腹泻60例

    目的:观察胡萝卜米汤液联合温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天枢穴治疗婴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10月我院诊治的60例腹泻患儿,年龄在6-24个月,每天排蛋花水样大便8次以上伴有轻-中度脱水但无呕吐,大便镜检无红细胞及白细胞,病程<72h。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同时予以调节饮食、微生态疗法与肠粘膜保护剂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胡萝卜米汤液口服补液、用温生姜贴敷肚脐和按压天枢穴;对照组口服ORS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恢复快。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萝卜米汤液联合生姜贴敷肚脐及按压天枢穴佐治婴儿腹泻的效果好。

    作者:吴萍凤;李亚平;胡友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双源CT尿路冠状位成像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尿路冠状位成像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138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肾脏、盆腔双源CT平扫,并行冠状位成像,确定肾穿刺方向及深度,术中在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138例双肾CT平扫结合冠状位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肾结石在肾盂肾盏系统中的准确位置、肾盂形态、肾盏结构,足够提供优的穿刺途径。而行冠状位成像可以证实输尿管上段结石及其与肾盂的角度关系。结石诊断率为100%,13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取净率为100%,结石总取净率为94%。结论双源CT尿路冠状位成像检查安全、快速,不需使用造影剂及三维重建,减少了放射剂量,同时可以提高结石检出率,能够提供精确的穿刺径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

    作者:黄海鹏;邹建生;李文;朱心燊;黄跃胜;王金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鼻内窥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62例72眼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实行用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固定鼻粘膜和泪囊瓣的鼻腔泪囊造瘘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66眼(91.67%),好转4眼(5.56%),无效2眼(2.77%),效果满意。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疗效显著。

    作者:李宇平;周翠;郑东坡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抚州市活禽市场环境样本禽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抚州市活禽市场环境样本禽流感病毒亚型(H5、H7、H9和H10)流行情况,尽早发现并处理禽流感环境感染引起的人感染禽流感相关疫情。方法采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抚州市崇仁县活禽市场环境监测样本共180份,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甲型流感病毒(Flu A)、禽流感H5、H7、H9和H10亚型核酸检测。结果180份禽流感环境监测样本共检出Flu A阳性54份,阳性率为30.00%(54/180)。其中H9亚型阳性率为81.48%(44/54);A型未分型阳性率为18.52%(10/54)。 H5、H7和H10亚型均未检出阳性。桥南农贸市场Flu A阳性率为56.58%(43/76),桥北农贸市场Flu A阳性率为10.58%(11/104)。两类监测市场样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5,P<0.05)。3种不同类型样本均有检出Flu A阳性,笼具表面擦拭样本阳性率为35.71%(20/56),禽类粪便和禽类饮水标本阳性率分别为27.37%(26/95)和27.59%(8/29),3种类型样本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P>0.05)。结论抚州活禽农贸市场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同时存在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本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降低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

    作者:唐荣;王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恶性黑色素瘤多是在色素病变基础上发生的[1],原发于直肠肛管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它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占所有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的比例不到1%[2],我们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业;周凯;傅平;洪华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par-γ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评价Ppar-γ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40g,采用高脂高糖饲料+5%葡萄糖水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多次注射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DN大鼠)模型。取制模成功的大鼠30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D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Ppar-γ受体激动剂组(R组)。于I/R模型建立前给药,R组给予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3mg/kg·d灌胃, DN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0d。给药结束后I/R组和R组采用切除右肾,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DN组切除右肾,不夹闭左肾动、静脉。分别于再灌注24h后心脏采血,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处死大鼠取肾,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表达,对样本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范围及强度分别进行半定量评估。结果与DN组比较,I/R组和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浓度、肾组织学评分及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作者:连芳;邓福谋;陆志萍;周志东;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的Yokoyama术治疗重眼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和分析改良的Yokoyama术在重眼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通过改良的Yokoyama术治疗的5例重眼综合症。术前均给予眼眶CT检查眼外肌的位置;综合验光测屈光度,A超测量眼轴;术前、术后行9个诊断眼位检查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术中行眼外肌被动牵拉试验评估眼外肌的限制程度和功能。手术方式:采用改良的Yokoyama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前眼眶CT显示患眼眼外肌出现移位现象,术中被动牵拉试验显示患眼内直肌均出现不同程度挛缩,患眼上下转均明显受限,术后3个月,发现患者视物无复视,第一眼位正位,内转自如到位,外转较术前明显改善,上下转较术前有所改善;术眼前节段无缺血表现。结论改良的Yokoyama术不仅有效改善重眼综合症患者固定性内斜视状态,同时改善眼球的运动功能。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低度近视儿童快速散瞳前后对比度视力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快速散瞳检查方法对低度近视患儿对比度视力的改变状态。方法选取综合验光后低度近视患儿(联合光度低于-3.0DS,散光低于-0.75DC)59人,103眼。平均屈光状态-1.42+0.73DS,平均年龄9.75+0.34。选取复方托吡卡胺散瞳,连续三次,共三十分钟。散瞳前后均进行对比度视力(CVA)检测,应用深圳亮晶科技MFVA100为检查设备,视标背景亮度260cd/m2。选取100%,25%,10%,5%对比度视力检测值做组间配对分析。结果100%组散瞳前CVA为0.501+0.284,散瞳后的为0.529+0.346,25%组散瞳前CVA为0.233+0.171,散瞳后的为0.248+0.194,10%组散瞳前CVA为0.111+0.090,散瞳后的为0.108+0.089,5%组散瞳前CVA为0.062+0.044,散瞳后的为0.066+0.051;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低度近视儿童瞳孔大小、调节放松状态对对比度视力无影响。对比度视力改变与非光学系统的神经感知有关。

    作者:郑蕾;杨媛媛;侯建兰;万春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质金属酶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究MMP-1、MMP-2、MMP-3、MMP-7、MMP-9和MMP-13基因多态性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为内异症组,另取同期非内异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取内异症组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分析MMP-1、MMP-2、MMP-3、MMP-7、MMP-9和MMP-13蛋白表达情况。取两组女性静脉全血样本5ml进行白细胞DNA提取,DNA样本进行MMP-1、MMP-2、MMP-3、MMP-7、MMP-9和MMP-13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法检测。结果 MMPs蛋白在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高表达,在对照组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内异症组患者MMP-1基因-1607的2G等位基因频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P<0.05);内异症组患者MMP-7基因-181的G等位基因频率为21.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3%(P<0.05)。单基因分析MMP-2、MMP-3、MMP-9和MMP-13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MMP-1(rs=0.358,P<0.05)和MMP-7(rs=0.752,P<0.05)基因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MMP-1基因-1607携带2G等位基因和/或MMP-7基因-181携带G等位基因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

    作者:方琪;胡鸣;聂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无针注射器与普通注射器在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对70例瘢痕疙瘩患者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低压无针注射器,对照组采用普通注射器,均向瘢痕内注射曲安奈德,观察2组患者的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复发率5.7%;对照组有效率为91.4%,复发率为18.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无针注射器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晓霞;陈婷;刘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32例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超探查引流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的32例睾丸恶性肿瘤,超声诊断恶性30例,良性2例,诊断率93.75%,其中彩超诊断精原细胞瘤20例,漏误诊6例;胚胎癌7例,漏误诊4例;淋巴瘤0例,漏误诊3例;恶性畸胎瘤3例,漏误诊3例;横纹肌肉瘤0例,漏诊1例。彩超探查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9例,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均转移5例,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彩超是诊断睾丸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并通过对引流区淋巴结探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但对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待提高。

    作者:万刚波;李青;叶琴;占国珍;齐锦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万古霉素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腹透液中间断和连续给药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和腹透液药物浓度,以及腹膜炎治愈率和复发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腹透相关性腹膜炎G+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间断给药和连续给药两种方式,检测2-7d血和腹透液万古霉素浓度,并计算腹膜炎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1周内血药浓度均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5mg/L,腹透液浓度间断给药有2例到第5d时低于有效浓度<4mg/L,连续给药均达到有效浓度。两组患者腹膜炎治愈率均为100%,均无复发。结论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间断给药和连续给药血药浓度均能达标,部分患者间断给药腹透液药物浓度不达标;两组给药方式治愈率和复发率均无差异。

    作者:杨建秋;寇光;蔡立靖;刘立民;胡建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行LC术患者456例的病例及回访资料,统计LC术后患者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对发生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可能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56例患者中,出现腹胀、腹痛、反酸、嗳气、腹泻中一种或多种症状的总体发生率为52.63%(240例),其中症状较轻、出现频率较少且可以自行好转的占70.83(170例)%,症状较重且发生较频繁的占29.17%(70例),1年内症状消失的占95.42%(229例),1年内症状仍然存在的占4.58%(1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胆囊切除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在性别、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是否有乙肝、是否有脂肪肝、术中是否放置引流管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是否合并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否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提示LC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与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4d、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有关。结论 LC术后消化功能紊乱发生较常见,但大部分可自行好转,经药物治疗后症状仍存在的出现较少见;同时提示老年患者、合并有急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的更能导致LC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

    作者:陈小平;徐亦熊;盛维为;汪力;杨建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锁骨上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上切迹骨性标志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穿刺途经。方法选取大面积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穿刺的成功率、二次或改用其它方法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穿刺的成功率、二次或改用其它方法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的血肿明显减少,其它各种并发症血胸、液气胸、气胸、空气栓塞、心包填塞及心律失常等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锁骨上切迹骨性标志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成功率高,节省穿刺置管时间,提高穿刺效率,降低了部分并发症,提供了相对护理方便、快速补液的途经。

    作者:徐小智;袁小华;殷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器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长期气管切开需封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消毒棉签缠胶布插入气管套管内实行完全封管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器实行部分封管、再过渡到完全封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72h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带管时间、封管成功率的变化。选择20名操作人员分别使用传统的消毒棉签缠胶布和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器进行封管操作,操作后让其对两种封管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封管72h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带管时间、封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名操作者均选择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器作为气管切开患者的首选封管方法。结论自制气管切开封管器设计科学、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可操作性,又能缩短带管时间、提高患者封管后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鄢茵;邵秀芹;胡燕;管细红;童华章;郑茶凤;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方案的选择及疗效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81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所有病例分为:A组29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27例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组25例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常规支持和抗结核治疗,随访6-18个月,对比分析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后凸畸形矫正率、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后凸畸形矫正率,P>0.05。但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无明显差异。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累计单个节段,破坏小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佳的选择。胸腰段脊柱结核累计脊柱附件及1-2节段且后凸角偏大,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佳的选择。胸腰段累计多个节段,单纯前路或后路无法解决,一期后路内固定术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为较佳的选择。

    作者:邵斌;刘会文;欧阳宇轩;李怀强;黄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姜黄素协同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协同顺铂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实验组I顺铂(1,1.5,2.5、5μg/ml)作用以及实验组II顺铂(1,1.5,2.5、5μg/ml)个浓度与姜黄素(20μmol/L)联合作用于COC1/DDP细胞各48h并观察两实验组作用结果。用透射电镜观察姜黄素(25μmol/L)培养24h COC1/DDP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顺铂浓度在(1~5)μg/ml时加入姜黄素20μmol/L后,耐药细胞生存率曲线下降明显(P<0.05),尤以顺铂2.5μg/ml和姜黄素20μmol/L作用时耐药细胞抑制率提高明显。单用DDP组细胞抑制为31.673±0.125(%),DDP与姜黄素联用组细胞抑制为58.965±0.109(%),两药联用与单独用DDP相比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增强(P<0.05)。透射电镜观察姜黄素组作用24h后COC1/DDP细胞超微结构,可见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核固缩,染色体凝集成新月状,形成凋亡小体。结论姜黄素可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这可能与姜黄素和顺铂协同诱导并促进细胞凋亡发生有关。

    作者:罗丽萍;彭诗维;朱四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