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因子的影响

童旭芳;朱涟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辛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
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影响。方法将40例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的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TNF-α、IL-6、CRP水平,安全性高,以及降低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丹心脑通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疗效。方法80例老年NASH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每次1.2mg,每日3次;对照组(40例)给予辛伐他汀胶囊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脂肪肝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纳差改善(P<0.05)、乏力和肝区不适改善(P<0.01),ALT、AST、TG、TC降低(P<0.05),B超脂肪肝程度的改善(P<0.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老年NASH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抗脂质过氧化、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脂肪在肝内代谢。

    作者:黄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ST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issue-Selecting,TST)与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MM),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符合重度混合痔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TST术式,对照组采用传统MM术式,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急便感、出血、尿潴留,肛缘水肿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大便失禁等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TST术式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刘任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宫内妊娠初孕妇女16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喷他佐辛+异丙酚组,每组80例。两组均以异丙酚2mg/kg静注作麻醉诱导,复合组在常规消毒铺巾前给予喷他佐辛0.5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静注。观察两组的HR、MAP、SpO2、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异丙酚用药量及术后宫缩痛的程度。结果两组之间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合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单纯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复合组较单纯组术后宫缩痛明显减轻(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宫缩痛程度减轻,而且减少了异丙酚的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

    作者:江良玖;邓朝霓;江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CSI周期中人类MⅡ卵子形态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中MⅡ卵子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卵母细胞形态学特性对其后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2011年5月-2012年2月所有需行ICSI治疗的患者,共54个周期,采用常规超促排卵长方案,获得了812个MⅡ卵子,将其分成A组:正常卵子形态组;B组:卵子胞浆外异常组;C组:卵子胞浆内异常组;行ICSI操作后对D2-D3卵裂期胚胎进行评估,分别比较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质量,由此评估人类MⅡ卵子形态的异常是否对胚胎发育有显著性的影响。结果⑴A、B、C3组间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正常形态的卵子的优质胚胎形成率显著高于B组(84.9% vs 51.8%,P<0.05)和C组(84.9% vs 44.9%,P<0.05)。⑵卵母细胞受精率降低与第一极体异常、卵周间隙增大和卵胞浆内出现空泡相关联。卵子胞浆内异常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下相关。⑶原核的形态受到大的卵周间隙、扩散的胞浆内粗颗粒和/或出现中心颗粒区的影响。⑷形态异常的卵子,发育为低质量的胚胎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卵子胞浆内异常组卵子,与其它形态学异常的特征相比,其优质胚胎率有显著性降低。(OR2.26,95%CI 1.25-4.08)。⑸根据每个卵子异常形态特点获得的优势比来达到至少一种结局,计算出MⅡ卵子形态学(MOMS)评分。 MOMS与女性的年龄、基础FSH值和临床结局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⑴ICSI的结局与获得卵子的质量密切相关。⑵行ICSI之前的卵母细胞形态学评估有助于确定卵子具有更高的发育潜能。⑶将卵子、受精卵、胚胎的形态学特性与胚胎的评分系统相结合,有助于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⑷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MⅡ卵子的形态学特征是否对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性的影响仍不明确。

    作者:张寅;伍琼芳;黎梦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骨折所致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骨折所致深静脉血栓(DVT)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骨折合并下肢DVT患者于骨科手术前在下腔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以预防围手术期致命性肺栓塞(PE)发生。部分患者骨科手术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滤器回收套装取出滤器。结果35例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均成功置入,围手术期未发生致命性PE,对21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回收,均成功取出,总取出率为60.0%。结论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合并DVT围手术期致命性PE的发生,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取出时间窗长、取出率高等优点。

    作者:易本清;刘勇;钟美花;万严;严朝华;王杰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江西贫困地区口腔健康行为及医疗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江西省贫困地区居民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卫生医疗状况,为贫困地区居民口腔健康维护提出指导。方法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现场义诊检查的方式,对甘坊镇198名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口腔健康行为及该地区医疗现状。结果仅45.67%的居民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27.33%的居民每次刷牙持续3-5min,不足10%的居民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结论江西省贫困地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就诊意识较差,县乡村口腔医疗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王迪侃;曲靖;朱嘉;欧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儿美克尔憩室致肠梗阻28例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以肠梗阻为表现的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5年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导致肠梗阻的患儿临床资料,8例憩室内翻进入肠腔诱发肠套叠,7例憩室扭转,5例粘连性肠梗阻,6例索带压迫肠管至腹内疝,2例细蒂与腹壁连接。结果手术行憩室楔形切除15例,肠切除肠吻合13例,术后均恢复顺利,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美克尔憩室并发肠梗阻术前不易明确诊断,病情进展迅速,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凡无明确诱因的小儿急性肠梗阻均应考虑到本病,及时手术探查。

    作者:雷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长链非编码RNA-CLMAT2对人肠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lncRNA-CLMAT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等功能的影响。方法定量PCR检测lncRNA在不同肠癌细胞系的表达差异。在构建CLMAT2干扰与过表达质粒并慢病毒包装的基础上,CLMAT2高表达与低表达肠癌细胞系。下调或上调CLMAT2表达水平后,用CCK8、流式细胞技术、划痕、transwell等实验观察该lncRN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迁徙、侵袭等功能的影响。结果 lncRNA-CLMAT2在LOVO细胞中相对高表达,而在HCT116细胞相对低表达。用CLMAT2干扰与过表达慢病毒颗粒分别转染LOVO细胞与HCT116细胞,均达到下调与上调CLMAT2表达水平的目的。CCK8实验及细胞周期流式实验发现CLMAT2不能显著改变肠癌细胞的增殖,也不能显著影响合成期所占的比例或增殖指数。流式实验发现CLMAT2可显著抑制肠癌细胞的凋亡能力。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均发现CLMAT2能显著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徙及侵袭能力。结论 lncRNA-CLMAT2对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影响,但能够抑制其凋亡,促进肠癌细胞的迁徙及侵袭能力。

    作者:王俊;周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腹腔灌注化疗联合亚叶酸钙(LV)/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接受PTX 60mg/m2腹腔灌注,第1,5,8d;LV 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4d;5-Fu 750mg/m2持续静滴24h,每天1次,第1-4d;OXA 130mg/m2静滴2h,第1d。每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有效率(RR)为69.6%,疾病控制率(DCR)为86.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6个月,1年生存率为71%。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关节痛、口腔黏膜炎等,未见过敏反应及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巨大子宫肌瘤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子宫平滑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1-3]。一般可通过影像学诊断明确,但当肿瘤体积较大、占据范围广,与子宫分界不清、难以定位时,则难与附件来源肿瘤鉴别。我院于近期诊治1例经病理证实为巨大子宫肌瘤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运用于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运用于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88例因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患者,根据屈光不正类型的不同,将弱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单纯高度远视、中度以上散光、单纯高度近视3组,对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治疗,设计包括沟通、遮盖、配镜及视力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案。另选择同时期仅接受配镜加遮盖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别观察并比较综合治疗在单纯高度远视、中度以上散光、单纯高度近视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别。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10%(335/37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0%(80/100);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92,P=0.0156)。单纯高度远视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2%(122/126);中度以上散光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3%(114/124);单纯高度近视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57%(99/126);3种类型的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431,P=0.0000)。结论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治疗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对于单纯高度远视、中度以上散光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作者:陈乐民;许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脊髓型颈椎病DTI熵的应用研究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诊断CSM的佳检查手段,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能较好地显示受压颈髓形态及信号改变,但T2WI对颈髓早期损伤和微结构改变敏感性低,缺乏可靠的定量指标,且不能显示神经功能状态及预后趋势[1]。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功能性 MRI技术,通过水分子在脊髓中弥散运动,它可以从微观领域评价组织结构的连通性和完整性[2],它是目前显示纤维束走行的唯一无创性方法,对CSM脊髓损伤早期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均有较大作用。但是对于评价CSM的DTI的常规参数改变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还存在分歧。有学者提出用香农熵来描绘正常和病变脊髓结构的复杂性,以增加DTI参数准确性[3]。

    作者:吴钦(综述);曾献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内镜微创保胆术取息肉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胆囊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取息肉术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囊息肉患者采用微创保胆术治疗,可完好保留胆囊,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茂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月靖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髓外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12个月的随访。结果⑴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⑵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⑶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⑷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优于髓外内固定。

    作者:熊海水;邹素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08月在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传统高位结扎加抽剥术,观察组实施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至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保留大隐静脉五大属支次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可靠,具有操作方便、切口美观的优点,显著缩短了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了临床治疗费用,其手术方式可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刚;丁金火;邓高旺;余清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

    目的: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多数具有癫痫病史;病灶位于颞叶6例,额叶4例,顶叶3例,枕叶2例;和脑白质相比肿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低信号,T2WI-FLAIR可见高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磁共振波谱(MRS):符合良性肿瘤波谱特征,表现为NAA峰轻度降低,Cho峰正常。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方位成像可对肿瘤明确定位,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作者:赵国千;杨来华;唐忠民;李建瑞;陈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乏血供小肾癌与不典型肾囊肿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乏血供小肾癌、特殊肾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乏血供小肾癌(直径<3.0cm)、特殊肾囊肿病例18例的螺旋CT资料,其中乏血供小肾癌8例,特殊肾囊肿10例。结果 CT诊断为肾癌6例,不典型囊肿10例,结核脓肿1例,平滑肌瘤1例,其中误诊8例,与病理诊断符合10例,诊断准确率为10/18(51.1%)。结论利用螺旋CT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边界、分隔、壁结节及强化特点等特征性表现,对术前确定病灶性质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道柱;谢敏;陈鹏;张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低剂量CT与4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研究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low 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扫描联合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人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对肺癌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的阳性率及特异性。方法分析及统计2011年-2013年进行LDCT扫描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肺癌高危人群体的检查结果,并与常规早期肺癌筛查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DCT与常规剂量CT扫描肺部阳性检出率及病变影像学表现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辐射剂量明显下降,是常规剂量的6.38%(P<0.05);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约95%、特异性约80%,对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对本实验组阳性率为1.58%(6例),终确定早期肺癌的为1.05%(4例),LDCT在本实验组中检出病灶阳性率为12.1%(46例),其中8例影像诊断为早期肺癌(2.11%),终仅4例(1.05%)确诊为早期肺癌,存在影像诊断假阳性。本研究共759人参与,其中LDCT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组(379例,女:176例,平均年龄54.3岁,慢阻肺患者7例;男:203,平均年龄57.6岁,慢阻肺患者26例)筛查肺部阳性率12.1%(46例有肺部CT阳性表现,6例肿瘤标记物联检均呈阳性,4例确诊为肺癌)。结论 LDCT与肺癌肿瘤标志物两种检查方法优势互补,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05%,避免单项检查的假阳性事件发生,联合检测更有利于早期肺癌的早期发现及定性诊断。

    作者:李丰章;邹南安;胡含明;巫启恒;欧阳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两种消化道重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Roux-en-Y与毕I式消化道重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广东高州市中医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患者70例(R-Y组),行毕I式消化道重建的患者67例(毕I组),术后均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对术后远期胃肠功能、内镜RGB评分、营养指标以及远期并发症的进行对比。结果术后3年,两组患者的术后远期营养指标、术后远期胃肠道并发症的对比P值均>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Y组远期胃食管返流征、食物残留、残胃炎及胆汁返流的情况明显少于毕I组,两组P值均<0.01,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Roux-en-Y式比毕I式更适合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

    作者:张权锋;吴永强;卢志坤;何德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影响。方法将40例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CRP的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TNF-α、IL-6、CRP水平,安全性高,以及降低COPD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童旭芳;朱涟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