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泪小管部分切除治疗单纯下泪小管阻塞

钟琳娜;梁素虹;熊艳

关键词:泪小管阻塞, 硅胶软管, 双路泪道插管法
摘要:目的:探讨下泪小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单纯下泪小管阻塞的效果。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下泪小管阻塞部分,然后将两断端吻合,内置硅胶管,3个月后拔管。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患者14眼,治愈12眼(85.7%),未愈2眼(14.3%)。结论下泪小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单纯下泪小管阻塞,内置硅胶管,是治疗单纯下泪小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专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模式改变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专科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结构改变对工作质量及医院人力成本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前老的消毒供应室人员结构与新标准要求下消毒供应室人员结构模式对工作质量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种人员结构模式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差异性。结论通过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及岗位设置可以提高妇产科专科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的用工成本。

    作者:刘素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异种雪旺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Nogo-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囊化雪旺细胞对大鼠SCI后脊髓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微囊化异种雪旺细胞修复损伤脊髓的机制。方法通过对兔双侧坐骨神经干预变性处理后取出并进行细胞培养,通过使用海藻酸钡微囊化技术,制成微囊化雪旺细胞;实验大鼠随机分组:A组(微囊化雪旺细胞组);B组(雪旺细胞组);C组(单纯损伤组);D组(假手术组)。分组后取得脊髓损伤水平下脊髓组织进行Nogo-A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Nogo-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CI后A、B、C组大鼠右侧脊髓Nogo-A表达较D组明显增加。1周后A、B组Nogo-A表达较C组有显著下降(P<0.05),A、B组间Nogo-A表达无差异;SCI后4周,A组Nogo-A表达下调程度较B、C组更显著(P<0.05)。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雪旺细胞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前角Nogo-A表达,促进轴突的再生,从而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

    作者:郭润生;段平国;张斌;戴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芦荟联合山茶油外涂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芦荟联合山茶油外涂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大小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大小便后清洁皮肤,再外涂芦荟及山茶油,对照组患者大小便后清洁皮肤,外涂抹爽身粉。结果观察组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芦荟联合山茶油外涂能有效的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王小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顺铂同期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TPF方案诱导化疗加顺铂(DDP)每周或3周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05例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入组,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DDP3周方案A组,诱导化疗加DDP每周方案B组。两组均先行3程诱导化疗,方案为TAX75mg/m2第1d,5FU2.6g/m2泵入120h,顺铂75mg/m2第2d,每3周为1疗程。第10周开始放疗,放疗第1d同时行化疗。 A组:DDP80mg/m2,每3周1次。 B组:DDP40mg/m2,每周1次。放疗采用适形调强照射, GTVnx69-72Gy,30-34次,GTVnd66Gy-68.1Gy,30次。结果诱导化疗后A组同期化疗平均顺铂剂量为152.6mg,B组为132.5mg。 A组完全缓解率74.07%,部分缓解率25.93%;B组完全缓解率66.67%,部分缓解率33.33%。副反应两组在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及骨髓抑制,体重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粘膜反应A组较B组轻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PF诱导化疗加DD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推荐使用同期化疗3周方案。其远期毒副反应及疗效有无差异须进一步随访。

    作者:王钇力;许明君;杨静;刘霞;衷敬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6例分水岭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分水岭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影像学证实分水岭脑梗塞的临床资料、病因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分水岭脑梗塞易受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颈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塞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重视分水岭脑梗塞的病因筛查与病因干预,提高预后、降低致残率。

    作者:邱湖海;赖昆全;殷小平;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癌患者术中植入5-Fu缓释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中植入5-Fu缓释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胃癌根治术(D2)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植入中人氟安,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5-FU)冲洗腹腔。结果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腹腔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3.55%、80.65%、61.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58.06%、35.48%(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中植入中人氟安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治疗疗效,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詹荣根;林普陀;戴顺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改良前后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老年人低能量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P-POSSUM评分系统对预测老年人低能量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大小,通过分析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关系,探讨改良前后该系统预测患者术后死亡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16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9例,应用改良前后的P-POSSUM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计算患者的预期死亡率,将实际死亡人数(O)与预期死亡人数(E)相比,以O:E的数值比较预期死亡和实际死亡的接近程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预期值与实际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男35例,女47例,平均年龄(75.8±5.2)岁,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改良前预测死亡率的准确性较高与改良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9例,男37例,女42例,平均年龄(78.0±8.6)岁,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预测准确率方面改良后较好于改良前。结论 P-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人低能量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股骨颈骨折组改良前与改良后相比,改良前预测死亡率的准确性较高与改良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组,预测准确率方面改良后较好于改良前。

    作者:朱琦;马勇;徐坤云;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伴2型糖尿病的用药监护

    目的:监护患者的用药,帮助其早日康复。方法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时与医生商量调整用药。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制订用药方案,关注患者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帮助优化用药方案,推进合理用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艾司洛尔对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科60岁以上感染性休克,经标准化治疗后心率仍大于100次/min患者36例。根据其有无冠心病或心房纤颤等心脏基础疾病随机分为3组,A组:既往无冠心病及心房纤颤等基础疾病组;B组:既往有冠心病并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C组:既往有心房纤颤并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组。分别给予艾司洛尔进行干预。在给药前及给药后心率达标2h内对患者心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给予艾司洛尔干预并达标后,患者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下降,CK-MB、cTnI及BNP下降,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改善、全血乳酸下降、尿量增加,与给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查提示除A组射血分数(EF)稍下降外,其余两组射血分数非但未见下降,反而上升,C组上升明显(P<0.01),给药前后患者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艾司洛尔对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特别是伴有冠心病以及心房纤颤等心脏基础疾病者保护作用更突出。

    作者:周仪华;郭良云;王萌;袁影;王舒;胡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下患者血NT-proBNP的变化

    目的:通过测定植入起搏器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以研究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起搏治疗的68例患者,其中AAI(R)模式12例,VVI(R)模式32例,DDD(R)模式24例,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6个月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获得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房、心室起搏比例。结果3种起搏模式下患者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VVI(R)起搏术前及术后6个月组内比较及与AAI(R)、DDD(R)起搏术后6个月NT-proB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亚组分析显示VVI (R)、DDD(R)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50%组与起搏比例<50%组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VI (R)起搏模式及较高的心室起搏比例能引起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变化,对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优先选择AAI(R)或DDD(R)起搏模式。

    作者:周国忠;黄文军;钟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鳃裂囊肿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鳃裂囊肿的CT、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鳃裂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表现。结果12例鳃裂囊肿呈囊状,6例形态呈类圆形;6例呈不规则形。均边界清楚。病灶内密度均匀,平均CT值为11(4-20Hu)。病灶囊壁光整,3例囊壁稍厚,仅2例囊壁周围脂肪密度模糊。MRI检查示囊内信号呈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清楚。结论鳃裂囊肿的好发部位及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志刚;徐泽宇;唐翔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含量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在脑挫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探讨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间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 夹心法检测脑挫伤患者、健康志愿者及头皮软组织挫伤患者血清中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结果健康志愿者、头皮软组织挫伤患者血清中没有检测出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80例脑挫伤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出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者62例,阳性率77.5%,其中A组(GCS 14-15分)13例,B组(GCS 9-13分)26例,C组(GCS 3-8分)23例。分组阳性率分别为52%、81.3%、100%。三组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变化与GCS评分值组间比较呈正相关。结论脑挫伤患者血清中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含量与脑挫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脑挫伤患者严重程度的生化标志物。

    作者:罗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86例东方疖的诊治分析

    目的:观察锑剂疗法与液氮冷冻疗法在东方疖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对确诊为86例东方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45例患者采用Glucantime(葡甲胺锑酸盐)深部肌肉注射治疗。冷冻组41例患者采用液氮冷冻法进行局部皮疹冷冻治疗。结果药物组45例患者经过一疗程治疗,有效率97.7%;冷冻组经过一疗程的治疗,有效率70.7%。药物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冷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五价锑治疗东方疖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药物的安全性在可控范围。

    作者:胡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种诊断标准在初治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和分析3种常用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在诊断初治结核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差异性,以验证其临床实用价值,选取佳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5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考虑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运用常用的RUCAM标准、Maria标准、我国2007年新标准等诊断评分系统对其进行重新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差异性。结果256例患者中肝细胞型共157例,占61.3%,胆汁淤积型56例,占21.9%,混合型43例,占16.8%。256例患者中按RUCAM标准评分,达到非常可能、很可能及可能3个评分等级者共249例(97.3%);按我国2007年新标准诊断,有198例(77.3%)处于符合诊断标准范围内;按Maria标准评分,无一例可达到可确诊评分等级标准,达到可能性大及有可能评分等级这累计112例(43.7%)。结论 RUCAM标准对于初治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符合率高;我国2007年新标准符合率其次,且不需按项评分,操作简单,便于临床运用;Maria标准诊断符合率较低。

    作者:刘建锋;雷建平;吴于青;邓群;徐小花;裘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病例选择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血糖水平小于6.1mmol/L为甲组,大于6.1mmol/L为乙组,同时选择正常的体检患者作为丙组,观察患者的FBS(空腹血糖)、Cr(肌酐)、BUN(尿素氮)、UA(尿酸)、TG(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甲组和丙组的FBS、Cr、BUN、TC和HDL-C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UA、TG、LDL-C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以FBS是否大于6.1mmol/L为因变量,以Cr、BUN、UA、TG、TC、HDL-C和LDL-C为协变量,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S与Cr、BUN、UA、TG、LDL-C指标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有一定的关联性,提示较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可以缓解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詹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造口探访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护理,探访组(n=32)加行肠造口探访。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情绪状态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探访组社交效能及肠造口照顾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及社会适应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造口探访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情绪稳定。

    作者:郑莉兰;万莉玲;冷云坤;夏春妹;魏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显微外科技术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初探显微外科技术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应用。方法按照课题设计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20例NOA患者行显微外科睾丸取精术,挑选出有使用价值的睾丸精子冷冻保存备用。结果20例NOA患者中12例未取到精子;5例找到精子,但极少而且畸形率高,实验室判定无使用价值;3例找到精子,精子数量尚可且形态可,已冷冻保存备用。结论显微外科睾丸取精较传统的睾丸活检获精率高,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但后期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助育,整个治疗过程费用高,须和患者良好沟通。

    作者:孙捷;管湘霞;吴丽萍;江瑜;应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白花败酱总黄酮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总黄酮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取小鼠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0.0、20、40mg/kg白花败酱总黄酮组。给药12d;小鼠拉颈椎脱臼处死,取心、脑、肝等组织,检测心、脑、肝等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白花败酱总黄酮能显著升高小鼠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活性和TAOC含量;显著降低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结论白花败酱总黄酮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莉萍;李武;胡奕军;詹瑾;官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肠套叠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Peutz-Jeghers综合征并发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14年4月收治PJS并肠套叠13例,均采取手术治疗。4例行肠套叠手法复位,其中3例(75%)术后2年内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5例行肠套叠手法复位+肠管切开取息肉术;4例行肠套叠手法复位+肠切除肠吻合术,其中1例(25%)复发后再次手术。结果13例治愈出院(100%)。随访1-11年,1例因粘连性肠梗阻(7.69%)再次手术,治愈出院。结论 PJS并肠套叠需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切除大直径息肉,可以减少肠套叠复发率。

    作者:雷斌;戚雯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丹参酮对急性脑梗塞不同证型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酮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及评价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入选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瘀血型、痰浊型和阳亢型3个证型组,每个证型组病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参酮静脉滴注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14d后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中瘀血型组有效率及显效率高,分别为90.0%和75.0%,优于对照组(P<0.05)。痰浊组与阳亢组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瘀血证组有效率及显效率高,因而急性脑梗塞瘀血证型应用丹参酮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睿;李启平;黎明;钟阳红;何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