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下患者血NT-proBNP的变化

周国忠;黄文军;钟宏

关键词:起搏模式, 起搏比例, NT-proBNP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植入起搏器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以研究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比例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起搏治疗的68例患者,其中AAI(R)模式12例,VVI(R)模式32例,DDD(R)模式24例,分别于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6个月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获得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房、心室起搏比例。结果3种起搏模式下患者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VVI(R)起搏术前及术后6个月组内比较及与AAI(R)、DDD(R)起搏术后6个月NT-proBN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亚组分析显示VVI (R)、DDD(R)模式下,心室起搏比例>50%组与起搏比例<50%组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VI (R)起搏模式及较高的心室起搏比例能引起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变化,对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优先选择AAI(R)或DDD(R)起搏模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患者术中植入5-Fu缓释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中植入5-Fu缓释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胃癌根治术(D2)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植入中人氟安,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5-FU)冲洗腹腔。结果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腹腔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3.55%、80.65%、61.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7%、58.06%、35.48%(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中植入中人氟安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治疗疗效,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詹荣根;林普陀;戴顺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期控制性应用VSD负压引流在严重软组织肿胀小腿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早期控制性应用VSD负压引流在严重软组织肿胀小腿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2012年12月-2015年1月对27例病例,分别采用(治疗组)提前控制性使用VSD引流及(对照组)仅在伤口出现迁延不愈或感染或2期扩创时使用VSD两种方法治疗严重软组织肿胀小腿闭合性骨折,观察两组病例的伤口愈合天数及出现感染的例数。结果27例病人伤口终愈合,治疗组14例病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0-25d,平均22.5d,伤口愈合良好,仅1例伤口出现少许渗液,对照组13例病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5-49d,平均愈合时间36d,伤口感染及坏死例数8例,1例病例经过2次伤口扩创及VSD持续引流治疗。结论采用一期植入内固定或切开减压手术即提前控制性使用VSD引流,能有效的控制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

    作者:刘建;邹中元;韩东;李红;方冰;王奇;刘胜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场磁共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场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临床诊断HIE的新生儿MRI表现。结果76例临床诊断HIE患儿,MRI确诊45例,其中轻度16例,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及皮层深部白质斑点及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信号,其中3例幕上或幕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21例,T1WI表现多个脑叶大脑皮层及深部白质对称点状高信号或沿侧脑室条带状高信号,13例伴有局限性脑水肿;重度8例,正常高低相间的灰白质分界不清,正常结构消失,1例T1WI双侧额叶、颞叶、枕叶深部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可见斑片状高信号伴内囊后肢低信号。结论高场MRI可以客观反映窒息和脑损伤情况,对新生儿HIE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古君海;刘小华;曾新晖;罗新忠;桂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儿糖浆制备工艺改进

    目的:改进健儿糖浆水沉工艺,得到澄清,质量合格的制剂。方法利用0.05%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加入到健儿糖浆水沉液中,冷藏48h(2-8℃),过滤,加蔗糖,防腐剂适量,煮沸,过滤,即得澄清制剂。结果制剂澄清,口感好,质量合格。结论该方法可行,工艺简单而稳定,适合生产。

    作者:刘亚茹;万利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丹参酮对急性脑梗塞不同证型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酮治疗急性脑梗塞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及评价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标准的90例入选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瘀血型、痰浊型和阳亢型3个证型组,每个证型组病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参酮静脉滴注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14d后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中瘀血型组有效率及显效率高,分别为90.0%和75.0%,优于对照组(P<0.05)。痰浊组与阳亢组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瘀血证组有效率及显效率高,因而急性脑梗塞瘀血证型应用丹参酮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睿;李启平;黎明;钟阳红;何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造口探访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护理,探访组(n=32)加行肠造口探访。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情绪状态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探访组社交效能及肠造口照顾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及社会适应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造口探访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情绪稳定。

    作者:郑莉兰;万莉玲;冷云坤;夏春妹;魏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VATS)在肺部手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共56例肺局部切除行胸腔镜手术患者,其中31例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同期25例行双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比较2组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单操作孔组和双操作孔组之间手术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单操作孔组(0.8±0.5)较双操作孔组(1.2±0.6)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局部切除术可行,可靠,与传统的双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相比,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超;魏益平;喻东亮;张文雄;徐建军;彭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误诊1例

    1病史摘要患者,男,46岁,2015年1月7日就诊我院。主诉发现左眼眼球突出3个月余。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左眼眶肿瘤”。我院拟“左眼眶肿物”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包括眼眶CT、眼眶MRI、视野、VEP、验光等。入院专科检查:右眼前节眼表未见异常、眼球各方向运动可;左眼球轻度突出,闭眼可,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上转不能,眼球突出度:13.5mm>-108mm-<17mm。 VAsc:OD 0.2,OS 0.1;VAcc:OD-4.75/-1.25*85=1.0,OS-4.00/-2.00*105=0.6;IOP:OD 12mmHg,OS 18mmHg;双眼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可,双眼眼底:见视盘边界清色淡红,C/D约0.3,血管走形可,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

    作者:甘莆英;叶艳敏;廖洪斐;王耀华;胡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根据小剂量实验对比剂峰值调整冠脉成像注射速率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根据小剂量实验对比剂峰值的高低,对冠脉成像注射速率进行针对性调整的方法和意义。方法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0例,B组130例)。所有病例检查均采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实验法。 A组冠脉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小剂量实验保持一致,B组则根据小剂量实验中主动脉根部CT峰值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两组冠脉图像质量进行分析、记录及统计学比较。结果 B组冠脉图像质量Ⅰ级98例,较A组多32例;Ⅱ级29例,较A组少20例;Ⅲ级3例,较A组少12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小剂量实验对比剂峰值的高低,对下一步冠脉增强对比剂注射速率进行弥补性调整,能明显提高CCTA的检查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冠脉图像质量。

    作者:黄晖;王樱花;龚洪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现状及进展

    肺癌是当前人类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在外科微创时代背景下,特别是90年代现代胸腔镜开展以来,VATS得到不断创新发展,c-VATS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普遍肯定,并成为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治疗常规手术之一[18]。近来随着器械和VATS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VATS的发展,使原来传统手术的患者得到微创治疗。但是,由于VATS掌握程度和观念不一样,在c-VATS适应证的选择上仍存有一定分歧,选择一个合理有效 VATS 手术方式是非常重要,现就NSCLC的c-VATS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荣辉(综述);喻东亮(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维格列汀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的78例应用诺和锐30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维格列汀组在诺和锐30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50mg每日2次口服,沙格列汀组在诺和锐30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患者诺和锐30剂量维持不变,共治疗12周,观察患者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BMI较治疗前均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MI、FPG、2h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均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轻度减轻体重,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但两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黄海华;许文琼;汤佳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异种雪旺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Nogo-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囊化雪旺细胞对大鼠SCI后脊髓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微囊化异种雪旺细胞修复损伤脊髓的机制。方法通过对兔双侧坐骨神经干预变性处理后取出并进行细胞培养,通过使用海藻酸钡微囊化技术,制成微囊化雪旺细胞;实验大鼠随机分组:A组(微囊化雪旺细胞组);B组(雪旺细胞组);C组(单纯损伤组);D组(假手术组)。分组后取得脊髓损伤水平下脊髓组织进行Nogo-A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Nogo-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CI后A、B、C组大鼠右侧脊髓Nogo-A表达较D组明显增加。1周后A、B组Nogo-A表达较C组有显著下降(P<0.05),A、B组间Nogo-A表达无差异;SCI后4周,A组Nogo-A表达下调程度较B、C组更显著(P<0.05)。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雪旺细胞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前角Nogo-A表达,促进轴突的再生,从而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

    作者:郭润生;段平国;张斌;戴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茶多酚对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增殖、侵袭、黏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A549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 细胞侵袭试验和黏附试验分别检测茶多酚对A549细胞浸润及黏附的影响;RT-PCR 研究茶多酚作用后survivin 及P53 mRNA 的变化。结果 MTT 结果显示茶多酚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IC50为203.75μg/ml。Transwell侵袭实验以及黏附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A549细胞的侵袭和黏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RT-PCR检测发现茶多酚能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同时上调P53基因的表达,且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茶多酚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85,P53基因表达与抑制率呈正相关,r为0.917。结论茶多酚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黏附等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罗琳琳;李秋根;汪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RF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RF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腰椎管减压、椎体复位、椎间植骨融合、RF内固定治疗。术后每3个月左右复查X光片1次。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临床疗效按照邹德威综合评价标准:优21例,良9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8%。术后6-12个月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随访期间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RF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是一种疗效确切、具有复位功能良好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其操作较为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作者:曾永平;王其;熊少华;甘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佛山市儿童高血压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佛山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儿童高血压预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佛山市12所小学在校儿童共18531名,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佛山市6-13岁儿童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7.91%,高血压检出率为5.41%,城、乡户籍、遗传、体格指数(BMI)等因素对儿童高血压的影响显著。结论佛山市儿童血压异常检出率较外省、市偏低,但对本地区儿童血压的现状及预防仍需重视。

    作者:欧阳林静;黄谷志;罗德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两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5mg/d,1次/d,观察组另加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200mg/次,1次/d,共治疗30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心血康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心绞痛发作频、硝酸甘油用量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徐庚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脉隆注射液早期使用对心衰病情进展和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衰病情进展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心脉隆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常规慢性心衰防治。心脉隆组在此基础上连续性每3月住院1次,共4次,每4次为1周期,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5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1年前后心功能、LvDd、LVEF、E/A、BNP、6min步行距离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比较,心脉隆组的总进展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LvDd、LVEF、E/A、BNP、6-MVT(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E/A、BNP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Dd、LVEF、E/A、BNP、6-MVT(m)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心脉隆联合传统的心力衰竭治疗措施,不仅可以明显延缓心衰患者病程的进展,而且改善了心脏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秋英;杨宇龙;龚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种诊断标准在初治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和分析3种常用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在诊断初治结核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差异性,以验证其临床实用价值,选取佳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56例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考虑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运用常用的RUCAM标准、Maria标准、我国2007年新标准等诊断评分系统对其进行重新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差异性。结果256例患者中肝细胞型共157例,占61.3%,胆汁淤积型56例,占21.9%,混合型43例,占16.8%。256例患者中按RUCAM标准评分,达到非常可能、很可能及可能3个评分等级者共249例(97.3%);按我国2007年新标准诊断,有198例(77.3%)处于符合诊断标准范围内;按Maria标准评分,无一例可达到可确诊评分等级标准,达到可能性大及有可能评分等级这累计112例(43.7%)。结论 RUCAM标准对于初治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符合率高;我国2007年新标准符合率其次,且不需按项评分,操作简单,便于临床运用;Maria标准诊断符合率较低。

    作者:刘建锋;雷建平;吴于青;邓群;徐小花;裘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芦荟联合山茶油外涂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芦荟联合山茶油外涂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大小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大小便后清洁皮肤,再外涂芦荟及山茶油,对照组患者大小便后清洁皮肤,外涂抹爽身粉。结果观察组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芦荟联合山茶油外涂能有效的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

    作者:王小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鳃裂囊肿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鳃裂囊肿的CT、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鳃裂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表现。结果12例鳃裂囊肿呈囊状,6例形态呈类圆形;6例呈不规则形。均边界清楚。病灶内密度均匀,平均CT值为11(4-20Hu)。病灶囊壁光整,3例囊壁稍厚,仅2例囊壁周围脂肪密度模糊。MRI检查示囊内信号呈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清楚。结论鳃裂囊肿的好发部位及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志刚;徐泽宇;唐翔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