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杨勤顺;韩仁江

关键词:椎间盘, 终板炎,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3例椎体终板炎(I型)患者的MRI资料,其中颈椎10例,腰椎33例,均行MRI平扫,3例加做MRI增强,进行。结果43例中,共累及76个椎体终板,45个椎体终板MRI表现较典型,呈境界清楚条带状长T1长T2信号,或长T1混杂T2信号,压脂序列为高信号,31个椎体终板MRI表现为边缘不清大片状或局限性三角形、半圆形信号异常,3例增强扫描病变均有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椎体终板炎的佳检查方法,Modic I型椎体终板炎的MRI表现虽复杂多样,但也有其特点,诊断时需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s)主要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以甲状腺自身相关抗原暴露激活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为开环甾类激素,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也可以由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异构而成。维生素D,首先经肝细胞线粒体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25(OH)D3(维生素D在血液中的主要循环形式),再经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羟化酶作用,终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 D3。过去一直认为25(OH)D3的进一步羟化都是在肾脏完成的,但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后一步的羟基化在非肾脏组织中也能进行,如活化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1],这与AITDs 又有何联系?真如Waterhouse等[2]认为低维生素D水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ITDs)的结果吗?本文就维生素D与AITDs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宣凌燕;赖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未破裂巨大动脉瘤介入治疗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左眼运动障碍1年余,肿胀1d入院。患者于201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外展障碍,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未予重视;今年4月4日出现左眼红肿,逐渐加重,再次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颅CT 提示左中颅窝占位,遂至我院就诊。入院体格检查:T37.0℃,P92次/min,R20次/min,BP144/102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专科情况:神志清楚,应答切题,右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眼睑肿胀,瞳孔直径约3.0mm,对光反应消失,颈软,四肢活动良好,肌力、肌张力正常,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我院血常规提示RBC3.32×1012/L(3.68-5.13×1012/L),Hb90g/L(110-160g/L)。

    作者:王楠斐;钟天英;周小兵;赵业禹;邹安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机体氧化应激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行腰椎手术老年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腰椎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0μg/kg右美托咪啶(D2组),常规麻醉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送PACU。全程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2h(T1)、手术结束24h(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MMSE)评估患者术前1d和术后2d认知状态,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3组病人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平稳,D2组比D1组和C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与T0时点相比,三组在T1时点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丙二醛值明显增加,SOD值明显降低;与T1时点相比,三组在T2时点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丙二醛值明显降低,P组与D组的SOD值明显增加;与C组相比,D1组和D2组在T1和T2时点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丙二醛值明显降低,SOD明显增加;D2组趋势更显著;通过MMSE评定,对照组7例发生POCD(35%),D1组2例发生POCD(10%),D2组0例发生POCD(0%);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抗氧化性,随浓度增加效果增强,进而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张国兴;蔡俊赢;汤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复习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资料,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其免疫表型。结果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4岁,临床多表现腹痛,腹胀,反复黑便等消化道症状,肿块边界清楚,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37例,CD34阳性35例,Vim阳性41例,Ki-67阳性7例,HHF阳性8例,S-100阳性2例,EMA阳性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胃、小肠,其次是直肠、结肠、食管,极少数可发生于肠系膜、腹膜后。 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GIST有价值依据。 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密切相关。

    作者:何蓉;陈建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IAD)预测心脑血管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系马桩社区50-75岁居民中的高危人群1968例进行双臂间血压的测量,对入选的251例高IAD患者作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主要终点即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终点即心脑肾疾病住院情况进行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251例高臂间血压差值(IAD≥10mmHg)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远远大于对照组。结论臂间血压差异可以作为一项简便经济而有价值的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预测指标。

    作者:陶雪花;王永斌;苏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世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辅助性T细胞17及白介素-17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HSP)组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数。 HSP组和HSPN组在急性发作时、治疗前抽血检测IL-17水平和Th17细胞数。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但HSPN组患儿Th17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HSP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功能增强;Th17细胞和IL-17共同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血浆IL-17水平是HSP活动的指标之一,并且可能成为HSP早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作者:苗静;周俊霖;彭晓杰;郑卫民;傅睿;黄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江西省丰城矿区健康体检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江西省丰城矿区健康体检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收集到的21441名健康检查人员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0.1%,男性患病率10.8%,女性8.8%;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与职业相关,井下工人5.8%,地面工人7.2%,机关工作人员10.1%,家务人员14.0%。结论丰城矿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家务人员高于机关工作人员,地面工人高于井下工人。

    作者:黄承洲;马玲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后尿道断裂

    目的:探讨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镜治疗后尿道断裂。方法对放置尿管失败的后尿道损伤,B超定位下膀胱高位穿刺,建立通道后,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尿管内外口双向直视下会师。结果8例均一次性手术置管成功。结论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后尿道断裂,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好。

    作者:杨敏;俞敏;曾庆春;刘绍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临床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资料。结果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率检查曲线不稳定,充盈性膀胱测压可见膀胱压力波动不稳定,部分患者可见急迫性尿失禁。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为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提供客观资料。

    作者:唐青;吴奇;付强;曾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癌磁共振影像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磁共振对卵巢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6例诊断正确,6例误诊。6例误诊中其中3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卵巢转移,2例阑尾恶性肿瘤卵巢转移,1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结果22例卵巢肿瘤中,囊实性14例,实质性8例;肿瘤边界清晰16例,边界不清6例;14例囊实性肿瘤表现为混杂信号,8例实质性肿瘤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21例DWI为高或明显高信号,1例为稍高信号,21例性肿瘤ADC值范围0.8×10-3-1.2×10-3mm2/s,平均ADC值0.98×10-3mm2/s,1例良性肿瘤ADC值1.5×10-3mm2/s。结论常规磁共振结合DWI及ADC值的分析,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苏青青;段早辉;毛青青;张先水;吴春江;林国刚;叶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参考范围的研究进展

    人类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是垂体前叶产生的,是反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 TSH为一种糖蛋白,含210个氨基酸,糖类约占整个分子的15%;由α链和β链两条肽链组成。α链即α亚单位,92个氨基酸,与LH和HCGα亚单位相同。α亚单位的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β链即β亚单位,118个氨基酸,提供了TSH的特异性;它必须与α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连接才具有生物活性。β亚单位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人体下丘脑神经元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TSH的合成和释放。 TSH作用主要包括⑴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⑵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肥大。由于血液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浓度的变化,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反馈性调节作用。如当血液中T3、T4浓度增高可抑制垂体TSH的产生,反之则促进垂体TSH合成和分泌。T3是通过与TSH细胞核的T3受体结合,发挥抑制作用。T4在下丘脑和垂体需要转换为T3后再发挥抑制作用。一方面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促进性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T3、T4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两者互相拮抗,它们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作者:胡杰群(综述);张青(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及刊巴韦林,α-干扰素抗病毒、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在退热、肢体抖动消失、口腔、手掌足底皮疹消退,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景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的治疗理会

    目的:探讨超普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运用超普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共56例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手术时间55-85min,平均66min,术后有尿潴留10例,阴囊积液4例,无切口感染。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勒世联;邓鹏;周启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坚持科研原创,杜绝学术造假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国家级期刊《江西医药》《实验与检验医学》为你晋升架设桥梁,助你事业腾飞!

    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学术积淀、专业的编辑加工,助每位作者的专业声望快速提升,助每篇论文质量更上一层楼;强大的编委队伍、完善的审稿制度、严谨的学术作风,保障准确快速审查,保障公平公正录取。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躁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应用右美托咪啶预防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行全身麻醉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T1),用药后(T2)及拔管后1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躁动程度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七氟烷全麻儿童可有效缓解术后躁动不安状况。

    作者:王圣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5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6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声像图表现。结果6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术前超声诊断提示急性阑尾炎63例,诊断符合率97%;超声误诊为右输卵管炎性包块1例,占1.5%;超声漏诊1例,占1.5%。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检查准确率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建云;易永忠;林晓清;夏润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50例腔内治疗报告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和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50例,年龄62-88岁,平均75.5岁;疗程1-10年,平均6年。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32-75ml,平均48ml,残余尿量60-500ml,平均180ml,膀胱结石48例为阳性结石,直径0.8-4.5cm,其中单发结石28例,多发结石22例。结果50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同期行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均一次手术成功,其中前列腺汽化电切时间30-80min,平均50min;碎石时间15-100min,平均45min。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无其他并发症,无结石残留。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同期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和经济。

    作者:肖维荃;邹安荣;刘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Modic I型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43例椎体终板炎(I型)患者的MRI资料,其中颈椎10例,腰椎33例,均行MRI平扫,3例加做MRI增强,进行。结果43例中,共累及76个椎体终板,45个椎体终板MRI表现较典型,呈境界清楚条带状长T1长T2信号,或长T1混杂T2信号,压脂序列为高信号,31个椎体终板MRI表现为边缘不清大片状或局限性三角形、半圆形信号异常,3例增强扫描病变均有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椎体终板炎的佳检查方法,Modic I型椎体终板炎的MRI表现虽复杂多样,但也有其特点,诊断时需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杨勤顺;韩仁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