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罗艳敏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收集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氯氮平组及两药联用组。治疗12周,采用PANSS、GAF、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两药联用组有效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减分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组与氯氮平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组与两药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效果更好,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
作者:尹翼;谢小丽;黄晓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TP酶活性与XELOX新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新辅助化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64例Ⅲ、Ⅳ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非新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采取奥沙利铂化疗,非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P酶浓度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组TP浓度均数比非新辅助化疗组TP浓度均数高2.592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新辅助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TP酶活性和XELOX新辅助化疗疗效有一定关系,XELOX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胡浔科;余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镜刷检标本进行细胞块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6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刷检标本,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并对检测剩余标本进行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比较两种方法镜下特点及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LCT镜下细胞结构及背景清晰,细胞团三维立体结构可见,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41.7%。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镜下细胞接近组织学活检形态,甚至能看到组织与间质的关系,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75%。细胞块诊断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LCT。结论 LCT联合细胞块检测能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罗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以期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月1月-2012年月12月诊治的1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左侧11例,右侧5例;术前确诊12例,误诊4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睾丸手术复位固定7例,患侧睾丸切除8例,其中3例右侧睾丸扭转者在患侧睾丸切除时,同时行左侧患侧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保留睾丸的7例中,手法复位成功1例及5例睾丸复位固定良好,有1例出现患侧睾丸萎缩;8例行睾丸切除者身体状况良好。结论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检,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获得明确诊断;一经确诊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复位固定及切除睾丸的手术。
作者:詹超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肠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2例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1例,给予缬沙坦80mg/d,吲达帕胺2.5mg/d,对照组31例,给予氨氯地平5mg/d,氢氯噻嗪12.5mg/d,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血压、尿微量蛋白(UMA)、血清胱抑素C变化,并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血压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吲哒帕胺可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治疗早期肾损伤,保护肾功能。
作者:余凌;金雪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收治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BCLC分期为A期或B期的肝癌患者44例,根据采用经动脉栓塞(TAE)、经动脉碘油化疗栓塞(TOCE)及联合采用TAE、TOCE及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其分为TAE组、TOCE组及混合组。结果所有44例患者中入选TAE组21例,入选TOCE组15例,入选混合组8例,3组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不同方案栓塞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荣光;况圣佳;黄立新;郭贵海;廖述利;舒虹;刘小红;钟嘉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TC、TG、HDL-C、LDL-C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各组分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瑞舒伐他汀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水平均分别下降(21.50±19.75)%、(39.20±20.50)%、(16.98±33.18)%(P<0.01或P<0.05),而HDL-C则升高(14.20±20.71)%(P<0.05)。治疗期间,除1例ALT轻度升高外,无咽炎、肌痛、头痛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代他汀能较好地纠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TC、TG、LDL-C的降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虞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血糖异常率、血糖与GCS评分的关系、入院血糖与病人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血糖升高率达56.86%;轻、中、高重型3组的血糖值分别为(5.59±0.33)mmol/L、(6.26±1.43)mmol/L、(13.90±2.74)mmol/L;血糖正常组和异常组死亡率分别为2.22、43.86%(P<0.05)。结论血糖是判断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疗法对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近4年136例接受支气管镜介入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与136例单用微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微波联合冷冻治疗后,肺功能、气道内径、气促等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FEV1/FVC由治疗前(0.607±0.128)改善为治疗后(0.685±0.113)(P<0.01);气道内经由治疗前(0.517±0.278)cm扩大到治疗后(1.021±0.306)cm(P<0.01);治疗后气促等级比治疗前有较大幅度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气道内径、气促等级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可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支气管镜介入下微波联合冷冻治疗气道狭窄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且并发症少且比单用微波治疗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柯昌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腹腔镜治疗47例高位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儿均一次性将睾丸放入阴囊,术后住院3d。术后B超随访6个月-1年,睾丸生长良好,未发生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检查未触及睾丸,位于腹腔内)具有睾丸游离彻底,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作为小儿腹腔型高位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段智峰;唐静;王江华;李贺;吴文波;饶品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65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可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可评价的肿瘤病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根据RESIST疗效评估标准,评价客观疗效;采用NCI-CTC 3.0的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且具有可评价病灶。研究组33例患者中,CR 2例(6.1%),PR 15例(45.5%),SD 10例(30.3%),PD 6例(18.2%);有效率为51.6%,疾病控制率为81.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1个月,中位生存期13.4个月。研究组32例患者中,CR 1例(3.1%),PR7例(21.9%),SD 14例(43.7%),PD 8例(31.3%);有效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68.7%;中位缓解期5.8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联合化疗组缓解率较替吉奥单药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及胆碱能综合征,主要为1或2级,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是安全有效的,且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段训凰;徐欢;龚敏勇;曾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82例COPD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及相关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及FEVl/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C及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COPD,可在改善肺功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桂珍;谢永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25例前置胎盘术中剥离面出血,使用缩宫素加卡前列甲酯栓含服无效,采用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辅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前置胎盘出血使用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全部止血,无并发症及再次出血。结论肝针子宫全层间断缝合加子宫动脉上行支截断性结扎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刘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坏死性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坏死性肺炎的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男6例、女2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岁),持续发热10-33d(平均17d)。6例病原学检查为阳性,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37.5%),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25%),混合感染为3例(37.5%);8例胸部CT均提示肺内出现多发空洞,4例患儿有胸腔积液。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例单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例胸腔穿刺;2例综合治疗。随访2-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高;早期诊断及给予内科综合措施治疗,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作者:吴爱民;陈强;李岚;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椎体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1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椎体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为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西医治疗组和外敷药膏、推拿配合西医治疗组(简称中西医结合组)。根据疼痛明显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评定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比较不仅对症状缓解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而且住院时间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椎体骨折引起腰背部疼痛改善好,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新伟;梅增春;刘明富;龙海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脑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征象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3例单发,1例多发,共5个病灶。 MRI表现为: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DWI呈均匀或不均匀等或低信号。3例5个病灶内部或周边见异常流空血管影。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且边界清楚;直径3cm以上病灶,SWI见高、等和极低信号的血管影混杂,5个病灶均未见瘤内出血。其中1例多发者伴有Von-Hippel-Lindau(VHL)。结论 MRI对小脑实质性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独特作用。
作者:姚毅;王思勇;周浙江;罗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CT平扫对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诊的130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行急诊CT平扫,将平扫结果与后经手术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诊断的结果比较。结果130例患者中,检出阳性患者79例,检出率为60.77%,其中脾脏损伤21例(26.58%)、肝脏损伤16例(20.25%)、胰腺损伤12例(15.19%)、肠道及肠系膜损伤9例(11.39%)、胆道损伤8例(10.13%)、肾损伤5例(6.33%)、腹膜后血肿2例(2.53%)、膀胱破裂2例(2.53%)、无脏器损伤的腹腔内少量积血4例(5.06%)。其中61例(77.21%)伴不同程度腹腔积血、积液,25例(31.65%)伴肋骨骨折,6例(7.59%)伴胸腹壁积气。CT检出阴性51例,占39.23%。结论急诊CT检查可以作为急诊上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杨武;熊萍香;李敏;龙华;杜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刀电凝治疗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的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的病例(不需再生育者)195例,年龄在26-58岁之间,平均年龄38.6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0例,采用电刀电凝联合抗生素全身用药。对照组105例,采用微波治疗联合抗生素全身用药。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42.3%。结论电刀电凝联合抗生素全身用药治疗宫颈重度糜烂伴肥大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张美华;钟惠兰;符秋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007-2011年吉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规律。方法对吉安市13个县(市、区)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新生儿、28d-1岁的婴儿、1-<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13‰、2.31‰、2.67‰,分别较2007年下降了52.21%、0.43%、22.83%,其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1)。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排序为早产低体重儿、溺水、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等。结论2007-2011年吉安市各年龄段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的大幅下降是近五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梁志明;漆明霞;杨雅丽;胡委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方法将84例要求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12IU)和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应用催产素20IU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作用明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新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