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

袁武;张德龙;郑伟

关键词:胰腺管, 胰腺肿瘤, 黏液性囊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4.6岁.术前6例均行CT检查.结果 混合型4例,3例为胰头或钩突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1例同时伴有胰颈分支胰管扩张;分支胰管型2例,均位于钩突.CT主要表现为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其间可见分隔,增强后囊性区域无强化,囊壁和分隔可强化.结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胰管结石手术治疗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胰管结石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2001-2011年手术治疗的13例胰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结石成功取出,其中,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体尾切除加脾切除术、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1例无法取出结石,直接行胰管空肠Roux-en-Y侧侧吻合术,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常用,也是重要和终手段.

    作者:周诚亮;饶雪峰;余旭辉;曹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4.6岁.术前6例均行CT检查.结果 混合型4例,3例为胰头或钩突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1例同时伴有胰颈分支胰管扩张;分支胰管型2例,均位于钩突.CT主要表现为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其间可见分隔,增强后囊性区域无强化,囊壁和分隔可强化.结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武;张德龙;郑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一期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目的 探讨一期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D-TGA)中的应用.方法 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应用一期Switch术治疗完全性大血管错位10例.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错位(D-TGA/IVS)5例,大血管错位伴室间隔缺损(D-TGA/VSD)5例;手术平均年龄(39±21.8)d,体重(3.65±1.24)kg.结果 手术死亡2例,其余随访3个月-4年,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功能状况良好,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1例.结论 一期Switch术在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中的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早手术和冠状动脉移植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勇;明腾;陈霞;涂洪强;胡华琨;王小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激光辅助孵化在反复种植失败及冻融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ser-assisted hatching,LAH)对反复种植失败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s,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LAH组1与对照组1,FET患者200例,随机分为LAH组2与对照组2,LAH组1与LAH组2患者移植前进行LAH.结果 LAH组1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1,(分别是44% vs 28%,P>0.05,25% vs 11.33%,P=0.003),两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率均无明显差异.LAH组2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对照组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分别是37% vs 38%,P=0.884;19.17% vs 16.50%,P=0.50).LAH组2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H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对年轻的FET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不宜对所有FET患者常规进行LAH治疗.

    作者:聂玲;伍琼芳;曾韩;黄志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36例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0±8 min(30-7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2-7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可合理应用丝线结扎阑尾系膜及根部,该术式安全、有效,而且可以节省费用.

    作者:肖冬生;李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左卡尼汀(L-carnitine)又名左旋肉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是人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产生能量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左卡尼汀是卡尼汀的转位酶、脂酰卡尼汀转移酶I和II的辅助因子,这些酶的作用为促进长链脂肪酸转变成脂酰卡尼汀并能移入线粒体.

    作者:赵益霞;苑树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尘肺合并肺结核全部为男性,尘肺定期越高,合并肺结核的比例越大.18例出现空洞,43例出现絮状阴影,9例尘肺团块周边气肿带内见絮状影,3例患者出现双侧团状影极不对称.2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空洞是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较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尘肺结节边缘模糊、气肿带内阴影及双侧尘肺团块的极不对称也是并发肺结核的重要征像,动态观察是诊断此病的佳方法.

    作者:荣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感染性休克患儿甲状腺激素、血小板的观察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儿甲状腺激素、血小板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28例不同程度感染性休克患儿进行T3、T4、TSH和血小板监测,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休克期T3、T4、血小板水平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休克恢复后T3、T4、TSH、血小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T3、T4水平下降的程度及血小板的下降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周新玲;彭庆明;姚福涛;刘有才;芦慧明;王玲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临床及CT资料,56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0例行CT定位下穿刺引流.结果 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表现:(1)CT能清楚显示脓肿形态56例(其中单发30例,多发26例);CT显示脓肿内不规则钙化斑(33/56),脓肿内气泡影(28/56),脓肿内气液平面(6/56),增强后脓肿壁呈树皮样或花环样强化(48/56).(2)脓肿周围组织异常改变:阑尾周围絮状或条纹状强化影(48/56),邻近肠系膜水肿、增厚(16/56),盲肠及升结肠肠壁增厚(50/56),肠梗阻(4/56),肠瘘(2/56),腹水(11/56),膀胱内积气(1/56).结论 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肿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引流途径,并可显示阑尾区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正确认识儿童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CT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方面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胡俊;尹传高;王悦;李庚武;胡克非;朱立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计划护理对提高外耳再造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以往五官科护理多以医嘱为中心,注重治疗,忽视对患者相关知识教育与心理支持,致使手术成功率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并直接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加重经济负担.为了改变以上护理弊端,自2009年至今我们将健康教育计划护理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丹;马玲;邓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50例,肠内营养(EN)组25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组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经鼻饲管输注肠内营养乳剂 (瑞素),量由500ml/d至1 000ml/d,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7d抽取外周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EN组术后第7d CD3+、CD4+、CD4+/CD8+、lgA、lgG较术前1d明显增多(P<0.05);PN组术后7d与EN组术后7d相比,TNF-α、IL-6值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EN组与PN组相比,HSP-70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作者:王志坚;易显祖;石鹏;杨晶;石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35例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分析总结其特点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结果 心律失常检出率达96.30%,在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达77.32%.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老年人发现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心脏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王强;祝丽华;熊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9-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第二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并进行经济学分析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药物应用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 2009-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金额,主要品种数及其DDDs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为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使用频率前3位药品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培哚普利.结论 我院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徐新闻;周亚林;王海燕;于晓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尺骨近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0例

    目的 探讨尺骨近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在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尺骨近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桡骨小头复位完全,肘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佳.结论 尺骨近端截骨技术治疗儿童陈旧孟氏骨折,患儿可以拥有一个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肘关节.

    作者:姚杰;张亚鹏;袁毅;孙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先天性尿道下裂984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对984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I期手术完成924例,分期手术60例,一次手术成功率自2006年的85.3%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92.6%.结论 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尿道下裂类型及各部位的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需保证新成形尿道的血运及被覆皮肤的血运.

    作者:唐静;陈勇;吴文波;段智峰;饶品德;熊春凤;王江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上报的8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 87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39种,其中抗菌药物6种,抗肿瘤药物7种,中药制剂8种;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97.7%;ADR的临床表现以药物热、皮肤过敏为主.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制剂,加强ADR监测及上报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刘丽娟;郑柳莉;赵涛;刘利艳;王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评估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了TAM35例,LM28例,TVM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LM手术时间长,为90.12±36.25min、TAM手术时间短,为71.28±23.86min、TVM手术时间为80.37±35.16min,3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AM和LM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多于TVM(P<0.01).术后复发率3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VM复发率低,其次为TAM,LM复发率高.结论 TVM与LM都具有创伤小、回复快、腹部无缺口等优点,同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复发率低.

    作者:李惠萍;宋兵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螺旋CT在尘肺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尘肺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确诊尘肺的CT表现特征,观察尘肺结节的大小、分布特点及并发症的显示情况.结果 本组126例中,对尘肺小结节的早期融合改变敏感,轴位扫描结合冠状/矢状图像重建后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尘肺的细小病灶的检出率,且多层螺旋CT的薄层扫描可重建大密度投影,有利于将圆形小阴影与血管影区别,提高尘肺的早期鉴别诊断水平.结论 鉴于CT及HRCT在尘肺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且对于判断尘肺的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尘肺的诊断更加准确.

    作者:钟万;黄贤平;梅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股疝与腹股沟疝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股疝与腹股沟疝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股疝与20例腹股沟疝的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图像.结果 15例股疝中所有病例疝颈均位于腹股沟韧带后,患侧影像股三角填塞;13例伴股静脉受压;14例疝囊局限于耻骨结节外侧.20例腹股沟疝中所有病例疝颈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患侧影像股三角未填塞;2例伴股静脉受压;18例疝囊伸展至耻骨结节内侧.股疝与腹股沟疝的CT征像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CT有利于鉴别股疝与腹股沟疝.

    作者:简昊;肖云龙;李志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每次20mg,每天1次,10~15d为1个疗程;观察和记录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等项目,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和NBNA评分(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疗效确切,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轻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罗孝华;李兵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