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禄;王永平;任善殷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滴注0.9%氯化钠10ml;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分别于手术结束后2h、4h、8h、12h、24h进行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初次使用镇痛药的次数.结果 治疗组术后2,4,8h VAS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初次使用镇痛药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余昌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超身检测卵黄囊,以对孕卵质量尽早做出初步判断,预测早期妊娠发育结果.方法 对确诊为早期宫内妊娠者,观察宫内妊娠囊中卵黄囊回声,测量其大小,在早期5-6周时,用阴道探头观察更清晰.结果 在66例早期妊娠者中,5-8周时测量卵黄囊大小,其中,50例为正常妊娠,卵黄囊直径为3-9mm;16例为先兆流产,其中6例未见卵黄囊影像;4例卵黄囊大于20mm,后复查为枯萎卵;3例见到大于10mm的卵黄囊,后经保胎治疗未成功,流产.结论 早孕诊断中,卵黄囊的测定对判断妊娠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79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较往年明显增多,2-7月份为发病高峰(84%),好发于1-5岁儿童(87%),男女患病率为1.2:1,临床特征包括疱疹主要分布于手足99%、口腔黏膜89%,发热3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0%,消化系统症状4%,呼吸困难15%,其中肺水肿、肺出血1%,心血管症状11%;107份标本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54%,CAV16阳性35%;患儿预后良好,但危重症较往年增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死亡1例.结论 本次流行高峰为2-7月份,较往年提前,好发于1-5岁儿童,本次流行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掌握危重症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谭丽兰;胡新菊;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24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3例次(54.1%).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76.1%.结论 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志成;张骏;谭荣欣;邹波;炉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回顾成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息肉,结石、胆总管结石,胃、十二指肠穿孔,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2例中750例成功行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62例,11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6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3-7d胆漏停止.出血量多125ml,少3ml,手术时间平均68min,平均住院8d.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术中中转开腹分析和探讨.
作者:沈保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方向,药事查房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日益受到许多医院的重视,很多医院对此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近年来,我院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院的做法和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刘瑞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287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经我院严格筛查适合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873例(3256只眼),实施免费小切口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追踪复查资料完整者2645例(2963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0.05者2905只眼,复明率98.04%;视力≥0.3者2217只眼,脱残率74.82%;植入人工晶体者2919只眼,植入率98.52%.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63只眼(15.63%);后囊膜破裂103只眼(3.48%);虹膜损伤42只眼(1.42%);迟发性葡萄膜炎21只眼(0.71%);术后高眼压117只眼(3.95%);后发性白内障38只眼(1.28%).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我院白内障复明手术总体临床疗效显著,小切口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均是有效的复明手段.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更佳.
作者:古学军;叶波;刘学群;朱家贵;卢恒松;黄海;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往往只在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都要门诊治疗和自我管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患者遵医行为.在出院前给予病人详细的糖尿病知识指导,有助于病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对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现报告我院在这方向的体会如下.
作者:朱俊萍;吴林娟;高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无创方法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血管结构的改变.方法 试验分正常高值组(90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观察入选者的踝-臂血压比值(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均测定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心脏LVEF、E/A、空腹血糖、血脂四项等临场指标.结果 正常高值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正常组低(P<0.05);LVEF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高值组的ABI、颈动脉IMT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其E/A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者不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及心脏舒张功能的下降,同时也存在血管结构的变化.
作者:周裔忠;刘秋玲;盛国太;张繁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2例32眼患者进行切除,术中将0.02%丝裂霉素C棉片浸敷于暴露的巩膜面3-5min,然后用生理盐水50-100ml彻底冲洗创面及结膜囊.结果 随访观察6个月-2年,治愈29例,复发3例,治愈率93.75%,复发率6.25%.结论 用丝裂霉素C联合翼状胬肉切除,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彭小凡;赵红;习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且与正常颅内动脉的表达相比较,以探讨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经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标本和16例脑外伤病人切除的正常血管中的MMP-2、MMP-9、TIMP-1的表达进行检测和比较,将所得染色标本在光镜下观察,并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动脉瘤标本中的MMP-2、MMP-9及TIMP-1明显高于正常血管.结论 MMP-2、MMP-9及TIMP-1与颅内动脉瘤密切相关,可能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及其破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小健;邹安琪;胡观成;周小兵;赵业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西药联用中药胃溃灵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西药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另加服自制中药胃溃灵汤剂.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HP)根除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药联用中药胃溃灵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单用西药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增强对HP的根除作用,减少复发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冬军;王小英;吴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胃扭转造影检查特点.方法 对11例胃扭转患者钡餐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均发现胃扭转.结论 胃扭转钡餐造影检查的X线征象,为临床手法整复及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是小圆细胞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放化疗效果不明显;分化程度差,多呈原始的未分化状况,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依其生长部位不同,可分为中央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cPNET)和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
作者:陈韦君;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7例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少枝胶质细胞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结论 少枝胶质肿瘤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胡庆;徐昌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本院82例彩色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患者声像图表现及其并发症的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彩色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及其并发症准确率达93.9%,漏误诊率占6.1%.结论 超声诊断胆道蛔虫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可动态观察,是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明确有无合并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肖立禄;王永平;任善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连续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连续腰麻,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每组均为40例,术中监测BP、HR、、SPO2、ECG.观察指标:麻醉后血压等变化情况、麻醉显效时间、术中镇痛用药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A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B组.SPO2术中两组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两组无一例头痛并发症.结论 连续腰麻麻醉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善,腹肌松弛,基本无牵拉反射,其用于剖宫产比连续硬膜外麻醉有更大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周力克;肖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外伤所致眼外肌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眼外肌损伤在MRI的表现为TW1为低或稍信号,TW2上呈高信号,以STIR序列较为明显.结论 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作者:肖志辉;钟增友;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以探讨其在ACS的价值.方法 收集43例ACS患者,入院后1h内静脉采血,ELISA法测定MMP-1浓度.结果 ACS组血清MMP-1浓度显著高于稳定心绞痛(SA)组,AMI组MMP-1浓度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MP-1水平升高可能与ACS存在相关性.
作者:孙恕;幸志强;邱丽红;陈芳明;廖勋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出血性脑梗死(hefn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成像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检查新技术[1].由于其显示出血病灶的特异敏感性,近几年已初步应用临床诊断HI.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出血性脑梗死SWI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章作一综述.
作者:万琛宜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