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4横突阻滞联合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

胡凯

关键词:C4横突阻滞联合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摘要:目的 观察C4横突阻滞联合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Ⅰ组n=30)、试验组(Ⅱ组n=30),Ⅱ组采用C4横突阻滞联合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Ⅰ组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均应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5ml,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记录麻醉前后及术毕监测患者HR、BP、SpO2,观察有无麻醉并发症.结果 Ⅱ组中麻醉效果为优者(93.3%)明显多于Ⅰ组(53.3%).术中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均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C4横突阻滞联合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7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患者,50例经华法令抗凝3~6个月后.23例尿激酶5~7d溶栓后均存在血栓.分别行PBMV术,观察血管栓塞并发症、二尖瓣口面积(MVA)及左房平均压(LAP)的变化.结果 术中2例发生脑栓塞,两组各1例;MVA术前(0.78±0.18)cm2、(0.79±0.16)cm2增加为(1.78±0.21)cm2,(1.77±0.23)cm2(P<0.01);LAP由术前(28.90±6.34)mmHg、(29.70±7.24)mmHg下降至(16.75±6.25)mmHg、(16.34±6.71)mmHg(P<0.01).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者行PBMV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小的风险.

    作者:陆林祥;洪浪;王洪;赖珩莉;尹秋林;陈章强;李华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发性血气胸的内科治疗

    目的 探讨自发性血气胸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X线检查提示液气胸病人即行诊断性胸穿,一经确诊立即做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20例均在入院后30min内确诊,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自发性血气胸大部分病例可行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姚胜元;曾宇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006~2008年江西省、市两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差异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省、市两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差异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2006年1月~2008年5月受理的全部183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资料.结果 经再次鉴定.省、市两级鉴定结论完全不同的有50例,这与省、市两级专家自身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及法律观念等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专家培训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张红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对术后精神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是否诱发术后精神功能障碍.方法 选择ASA Ⅰ一Ⅱ级的病人100例.年龄60~83岁.采用全身麻醉,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50例.Ⅰ组为正常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范围在基础值±10%;Ⅱ组为控制性低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控制为55~65mmHg.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法(MMSE),检查病人手术前1d、术后第1、2、3、4、5、6 d的认知功能,观察比较2组术后老年病人7d内精神认识功能的状况.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前1d、术后第1、2、3、4、5、6 d的MMSE所得分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2 d的MMSE分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2 d的MMSE值在19~23、24~27分区域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麻醉管理得当,术中较长时间控制性低血压不会增加术后精神功能障碍发生率.

    作者:韩南火;邓丹玲;张海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病理及影像学观察

    目的 研究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特点、X线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2001~2006年收治的7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瘤的病理及X线资料.结果 BMFH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构成,但以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X线表现以单发性溶骨性破坏为主,病灶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可伴有病理性骨折.结论 BMFH在病理上和X线影像表现上均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征.从形态学上须与骨纤维肉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鉴别,结合临床表现、X线像表现和病理检查可作出诊断.

    作者:齐淑轶;蔡勇;黄传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2~2007年间,本院治疗的98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9例,胃大部分切除69例,死亡3例.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应该掌握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病死率.

    作者:黄伟铸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68眼中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FFA:(1)根据渗漏形态分:墨渍样弥散型36眼,炊烟喷出型20眼,不典型渗漏12眼.(2)根据渗漏部位分:A区14眼,B区28眼,C区20眼,其中有6例病变位于视盘黄斑束间.P-VEP:(1)渗漏部位位于黄斑区和视盘黄斑束同的20眼P-VEP中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显著下降;(2)旁黄斑区者20眼,视力影响较小,P100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振幅轻度下降或不明显;(3)黄斑周围区者28眼,视力几乎不受影响,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中浆患者的视力损害和预后情况都能作出很好的临床评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为中浆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对恢复时间的长短起到预示作用.

    作者:周妍丽;黄毅;饶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钙、催产素、卡孕栓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催产素组)100例,Ⅱ组(催产素加卡孕栓组)100例,Ⅲ组(葡萄糖酸钙加催产素加卡孕栓组)100例.3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无差异(P>0.05).结果 测得产后2h阴道出血量:Ⅰ组(250±50)ml,Ⅱ组(200±30)ml,Ⅲ组(120±40)ml;测得产后24h阴道累计出血量:Ⅰ组(350±50)ml,Ⅱ组(240~40)ml,Ⅲ组(190±50)ml.各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药联合应用能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用药安全,方便,经济有效,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护理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多为深度烧伤或外伤后瘢痕形成引起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颈部功能和外形.我科于2005年1月~2008年5月采用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126例,现将其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意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液氮冷冻治疗仪治疗476例宫颈糜烂患者.结果 476例患者中436例患者来院随访,一次性治愈率为98.85%(431/436),有效率为100.00%(436/436).结论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

    作者:罗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咀嚼片的含量

    目的 探讨HPLC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咀嚼片中甲磺酸酚妥拉明含量的意义.方法 大连依利特C18柱(Hypersil ODS2.4.6mmx250mm,5μm);以0.2%冰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3.8)-甲醇(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 甲磺酸酚妥拉明在7.95~127.2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均在95.0%~105.0%之间,说明回收率良好.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优于重量法[1].

    作者:陈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支气管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异物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异物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确诊的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支气管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下具有共同的特点.结论 通过认识支气管结核软骨破坏型的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见的异常物均要活检,可减少误诊.

    作者:李赞华;汪光荣;杨桔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护理流程的改进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应用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较传统电休克治疗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1].护理操作过程是用连有20~30cm塑料管的针头做肘静脉穿刺,将预先准备好的25%葡萄糖试注射10ml,证明穿刺无问题后,即可按顺序注射阿托品、

    作者:肖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3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析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32例、膀胱结石69例,尿道结石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结石粉碎率84.2%(266,316),并发症发生率5.70%(18/316),主要是输尿管穿孔及尿路感染.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方法安全,损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陈林初;盛健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长期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96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比较服药1年与服药前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4周时血压达标率为40%,服药1年后血尿酸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对电解质、血糖、血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易祥武;幸志强;许鹏;傅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腔镜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腹腔镜手术患者与其他患者一样也存着周围手术期焦虑紧张的情绪,这种不稳定的情绪有可能贯穿整个住院过程,严重的可以导致术前紧张性高血压及诱发心脏病疾病等.

    作者:刘晓芬;游正莉;廖私文;黄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联合抗反流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联合抗反流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胆道疾病患者行胆肠Roux-en-Y吻合.采用联合抗返流方法,即空肠-空肠半口吻合、输入袢-桥支连接部并行缝合(曾宪九式)、桥支远端人工肠套叠.结果 病人术后均无发热,术前有黄疸者均退黄迅速(在7~21d),住院12~26d.随防1~5年,均无剑下和右上腹痛、发热等不适,其中15例病人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输胆肠袢内无钡剂反留和存留.结论 临床凡需做Rox-en-Y手术患者.采用联合抗返流防止术后胆汁反流,效果良好.

    作者:任安民;黄夏根;王建;王定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评价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提高医院麻醉药品监管水平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急、慢性疼痛患者分别用药品管理系统与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进行麻醉药品用药管理.结果 指纹采集方便、快速、准确.指纹图形清晰,比对准确率达100%.结论 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能对患者进行准确、唯一的身份确认,确保了医院麻醉药品管理规范与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冯新;张小华;张瑛;刘剑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缺铁性贫血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62例IDA伴H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应用口服铁剂+抗HP治疗;B组23例单纯口服铁剂;C组14例单纯抗HP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 A组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73.9%,C组有效率28.6%.结论 IDA伴HP(+)患者只有在补充铁剂同时抗HP治疗才能彻底治愈IDA.

    作者:郑翠苹;蔡小平;刘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保留颈外静脉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分化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肿瘤外科2002~2005年收治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2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2例采用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清扫术(保留组),8例患者采用未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颈淋巴结清扫术(未保留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 保留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程度显著低于未保留组;术后随访患者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保留颈外静脉的改良式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浩亮;颜育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