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荣辉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6例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26例患儿均呈急性起病,病前有呼吸道感染21例,消化道感染5例;多发生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冬春季发病高,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10倍以上,CPK的下降与临床症状的消失相平行.本病具有自限性,无特殊治疗方法.结论 本病起病急,以双下肢肌肉疼痛伴步态异常为特点,CPK异常升高,预后良好.
作者:孙菊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胃印戒细胞癌在原发性胃癌中占有一定比例,是一类分化差,侵袭力强、易在胃壁内弥漫浸润性生长、进展速度快、转移性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和预后较差的一类高度恶性肿瘤,因而,其特殊的临床特点、胃镜表现、生物学特征与行为倍受关注.现就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龚锦文;周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气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人的感染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蜂窝组织炎,很少引起败血症[1].免疫力功能低下的肝病患者感染后可出现严重的机会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肝脓肿等[2],诊治不及时可因感染性休克在24h内死亡,但有关下肢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脓毒症、感染性休克、MODS病例,国内外少见报道.现将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7月收住的3例气单胞菌属感染引起的以下肢蜂窝组织炎为主要表现的脓毒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可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张连连;周国花;刘敏晓;金小慧;卢中秋;程俊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烧伤病人中确属罕见,如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往往被烧伤,特别是严重烧伤这种急性创伤的一系列症状掩盖,容易被忽视和漏诊,所以观察病情必须认真仔细,考虑问题必须全面周到,尽可能地减少漏诊和误诊.现将我们遇及1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同祖;罗刚;唐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颈淋巴结清扫术932例术后发生乳糜漏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72%(16/932),1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经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术中应加强预防,手术者在熟悉胸导管、淋巴导管解剖的基础上,也要熟悉其分支的解剖;每天引流量多于500ml者,应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张银龙;王飞海;朱少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腮腺肿瘤切除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150例腮腺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方法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观察两组的引流效果.结果 传统方法引流组涎瘘发生为17.14%,负压引流组为10%,两组无显著差异;但负压组置管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腮腺手术后可用负压引流替代传统的加压包扎法.
作者:程庐堂;陆国平;钟庐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佳治疗术式.方法 (1)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和肛管齿状线吻合13例;(2)超低位双吻合器吻合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渗漏,经局部引流治愈.术后12~15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17/19)、66.67%(12/18)、42.86%(6/14).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超低位双吻合术和经腹、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均不失为良好的保肛术式.
作者:罗满生;雍铁山;严太平;彭艺;肖维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宫颈癌占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化疗是子宫颈癌的常规治疗方案.大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杀死肿瘤细胞[1].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在体内复杂信号的调节下,由细胞内特定的基因操纵和调控的细胞自杀性行为.很多植物可通过调控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海燕;刘法彬;余海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脾动脉介入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治疗门脉高压症共1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或左)股动脉后明胶海绵剪成2×2cm大小的碎块和7#丝线剪成2×2cm长的线段少量,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并观察栓塞范围和患者反应,栓塞范围宜控制在1/2~2/3;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和2个月复查.对照组为脾切除断流或脾切除加门-体静脉分流术.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90.9%;对照组治愈3例,无效2例,治愈率60.0%,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1).结论 部分脾栓塞术可作为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龙圣根;肖玉兰;郭路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9例老年COPD患者血浆pro-BNP水平,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老年COPD患者pro-BNP水平与LVEF水平及PaO2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pro-BNP测定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可以作为指导抗心力衰竭治疗的指标.
作者:丁弘;包纪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半月线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7年11月~2007年2月采用半月线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18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5min,住院4.5d,仅2例切口感染,全部患者无腹腔脓肿,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 半月线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过程中胃黏膜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的预测作用.方法 利用胃张力测定仪监测86例患者在撤机过程中胃黏膜pH值(pHi)、胃黏膜内二氧化碳分压(PgCO2)、胃黏膜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等指标的变化.根据结果分为成功组、失败组、死亡组.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3组患者各阶段的胃黏膜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代谢指标在预测撤机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蕾;林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腔镜处理良性前列腺肥大并发膀胱结石的经验.方法 采用TURP的同时根据结石大小加电切镜夹取石术或膀胱大力碎石术、钬激光碎石术治疗56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TURP加电切镜夹取石术或膀胱大力碎石术、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HP并发膀胱各类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朱伦锋;蒋叔凯;钟久庆;宋乐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慢性心衰(CHF)患者交感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32例CHF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66例,联合治疗组接受苯那普利和螺内酯及常规抗心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苯那普利和常规抗心衰治疗,不用螺内酯.观察治疗CHF患者1、3、6个月后醛固酮(Ald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1)Aldo水平的变化: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尚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有显著回升(与1个月对比P<0.01),且治疗组回升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6个月时两组Aldo水平均回升至治疗前水平,两组间Aldo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2)AngⅡ水平的变化:两组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P<0.01).(3)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临床显效率39.3%,有效率57.6%,无效率3%:对照组临床显效率30.3%,有效率50%,无效率19.6%.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X线心胸比,心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时,血浆醛固酮在短期下降,长期治疗时仍可增高,AngⅡ水平随时间均呈进行性降低;苯那普利和螺内酯长期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竭的疗效显著优于未用螺内酯组.
作者:吴丽仙;刘睦胜;马延峰;郭治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判断直肠癌术后有无复发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38例中,17例复发,CT表现为直肠窝内肿块12例,吻合口处肠壁不均匀环形或不规则增厚5例;1例表现为手术区直肠壁稍增厚,且欠规则,经1年6次复查未见变化,考虑术后及放疗后改变;20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结论 螺旋CT检查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直肠癌术后复发与否等情况.
作者:周长青;姚金龙;翟荣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共172例,随机分为两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87例,内科保守治疗85例.治疗4周后行疗效的比较,6个月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判.结果 微创组87例中急性期存活72例,有效率为903%,死亡15例,病死率为17.2%;对照组死亡52例,病死率61.2%.微创术组ADLⅠ29例,ADLⅡ23例,ADLⅢ12例,ADLⅣ6例,ADLⅤ0例,恢复期死亡2例;对照组ADLⅠ3例,ADLⅡ8例,ADLⅢ11例,ADLⅣ6例,ADLⅤ1例,恢复期死亡4例.结论 超早期微创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徐庚许;冯春萍;雷自强;李焕生;颜国平;向萍;蔡剑铃;钟俊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用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46例用复方丹参治疗,均治疗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王瑜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方法 选择在温岭市中医院内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观察组采取学导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实习2个月后进行统一考试.结果 学导式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式教学法,经Ridit分析,P<0.05.结论 学导式教学明显优于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它培养了护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增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护理措施得到了落实,提升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元国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27.2%,估计全国有近13亿人患高血压病[1,2],据文献报道,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约50%[3],其预后与治疗有关外,还与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而目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不够健全,社区康复护理仍未全面开展,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为了延伸服务,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得到连续性护理,本研究采用出院准备服务模式[4],对本市镇周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并随访3~6个月,以探讨其了解高血压病知识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教育培训前后病人血压、心率、血糖、体重指数等各参数控制状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菊玲;过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200例采血病人用随机法,按单日、双日分成两组,单日行直刺采血法进行采血,双日行传统法进行采血.结果 直刺采血法全程采血时间短于传统采血法,采血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直刺采血法疼痛率明显低于传统采血法.结论 直刺采血法优于传统采血法.
作者:杨丽芬;何建群;梅映台;陈志恩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