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息肉

李春安;幸军;李婷婷

关键词:射频治疗仪, 上消化道息肉, 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经验.方法 34例患者共36颗息肉,其中食管息肉6颗,胃息肉26颗,十二指肠息肉4颗.内镜下射频治疗,输出功率20~25w,治疗电极直接接触息肉.结果 35颗息肉治疗后萎缩、平坦呈白色凝固.另1例十二指肠降段宽蒂息肉射频治疗后息肉头部及蒂部萎缩呈白色凝固.34例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3周后复查胃镜息肉全部消失.结论 内镜下射频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与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方面的特征,根据其特征制定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经脊髓血管造影证实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栓塞治疗患者术后第3d,双下肢肌力由IV级恢复至V-,能独立缓行.2例手术患者,术后2个月肌力基本恢复正常;3例随访至今无复发表现.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尤其是DSA可以确诊脊髓血管畸形的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早期治疗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曹文锋;吴凌峰;屈新辉;张昆南;吴晓牧;高幼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应用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评价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2005年1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进行小肠镜检查的患者.从小肠镜检查时间、阳性检出率、并发症等方面评价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结果 2005年1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共进行推进式小肠镜检查15例.10例患者经口进行小肠镜检查,3例患者经肛进行小肠镜检查,2例患者分别经口及经肛进行检查.小肠检查时间短15min,长62min,平均检查时间为22min.7例患者诊断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为47%.其中十二指肠水平段恶性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降部巨大溃疡1例,小肠Whipple病1例,十二指肠憩室伴出血1例,回肠血管畸形2例,回肠淋巴瘤样息肉病1例.4例患者除术后轻微腹痛外,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电子小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国华;陈幼祥;徐萍;刘志坚;周小江;廖旺娣;朱萱;吕农华;王崇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9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心电图对新生儿心律失常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住院危重新生儿1500例,发现心律失常95例(6.3%).结果 期前收缩31例(32.6%),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5例(15.8%),房室传导阻滞17例(17.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10.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3.2%),心房扑动5例(5.3%),心房颤动4例(4.2%),复合心律失常10例(10.5%).结论 为提高新生儿心律失常早期诊断率,应注意认真、仔细听诊,对高危儿除常规心电图检查外,应予心电监护.必要时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作者:杨娟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后2年未用药物巩固治疗(A组,38例)、加用口服避孕药(妈富隆,B组,50例)、孕三烯酮(C组,46例)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诺雷德,D组,58例)治疗3个月的术后复发率、不孕患者妊娠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2年A组复发率50.0%,高于其他3组(P<0.05),D组复发率12.1%,低于其它3组(P<0.05).D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76.0%,高于其他3组(P<0.05),余3组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巩固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GnRH-a巩固治疗的疗效优于妈富隆及孕三烯酮,能提高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

    作者:沈旭娜;冯泽蛟;李苑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打下基础.方法 收集我院2004~2005年度中药注射剂的每年用量,计算DDDs和构成比例,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 黄芪、苦参碱、参麦、复方丹参、甘草酸二铵的使用频度较高.结论 我院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中,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肝脏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占有较大的份额.

    作者:潘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菟丝子总黄酮防护离体培养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研究菟丝子总黄酮对无血清培养睾丸细胞所致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亚二倍体细胞凋亡;酶标仪测定MDA(丙二醛)含量.结果 菟丝子总黄酮可抑制无血清培养诱导的睾丸细胞凋亡,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以500mg/L明显.结论 菟丝子总黄酮是具有抗凋亡、抗氧化的作用.

    作者:王晟;秦达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改良输精管吻合术16例

    目的 改良输精管吻合术的术式,提高输精管吻合术后的复通率.方法 采用废弃并旷置的输精管结扎结节作为输精管吻合口管腔后壁外支架,输精管两断端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对合不吻合,外膜间断缝合.结果 本组16例,术后均有精子,其中要求再生育者12例,精子密度>20×10%ml者8例,其中配偶有孕者2例;<20×106/ml者4例,附睾淤积症者4例,精子密度>20×106/ml临床症状消失者2例,<20×106/ml伴临床症状好转者2例.结论 本术式输精管吻合术可供基层医疗单位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借鉴使用.

    作者:陈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螺旋CT在输尿管梗阻病变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螺旋CT在评价输尿管梗阻病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螺旋CT对55例输尿管病变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做多平面重建,观察螺旋CT成像方法对输尿管梗阻病变显示能力,并和临床、病理对照.结果 55例患者中,螺旋CT能很好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范围,同时对病变波及周围组织、脏器也显示良好,对细小阳性结石更有价值.对泌尿系积水程度和肾实质厚度以及肾功能的判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均优于传统的X线泌尿系检查.结论 临床怀疑输尿管梗阻病变时,螺旋CT应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刘由军;黄华福;姜聪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恶性肠梗阻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恶性肠梗阻内科护理经验.方法 恶性肠梗阻的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对症用药,治疗期间给予精心护理.治疗前后对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进行比较.结果 8例解除肠梗阻,10例症状明显缓解,7例症状略有缓解,但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前后有近90%患者QOL分值明显提高.结论 恶性肠梗阻的内科治疗与护理虽有较大困难,但只要做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辅以精心护理,就能控制梗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江寅芳;祝明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31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检测,胸片检查.结果 131慢性咳嗽患儿MP-IgM阳性69例,占52.67%.3~6岁阳性率高,占44.93%.MP感染组61例(88.41%)胸片异常,而非MP感染组29例(46.77%)胸片异常,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蒋玲珍;庞黎华;庞福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复电刺激检查在重症肌无力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对重症肌无力(MG)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MG患者进行重复电刺激检查,共检查144条神经.结果 MG患者144条神经RNS诱发的波幅衰减阳性率67.3%.受检肌肉中三角肌阳性率高(85%),眼轮匝肌次之(67%),小指展肌低(29%).RNS阳性MG的患者100%在低频刺激时即可获得阳性结果,波幅衰减明显的刺激频率为5Hz.结论 RNS检查在MG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鹭江;王彦青;吴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原发胰腺B细胞性非何杰金病淋巴瘤1例

    原发于胰腺组织的非何杰金病淋巴瘤(PPNHL)较为罕见,仅占所有非何杰金病淋巴瘤患者的1%左右,男性发病数约为女性的2倍,PPNHL中又以B细胞性较为多见.笔者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喜红;周凯;王俊;刘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们运用交锁钉髓内固定技术共治疗了16例肱骨干骨折病人,并根据肩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对术后肩肘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优14例,良2例,经术后6~1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不破坏或小限度破坏骨折端骨膜及血运,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赖章贤;吴志安;肖伏先;刘建庭;司小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1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丝线,脾动脉远端部分小血管栓塞,脾实质栓塞范围约50~60%.使用方差分析法及LSD-t检验对其进行PSE前后的外周血细胞进行比较.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 栓塞后外周血细胞较栓塞前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腹痛、发热是其常见的副反应.选择合适的病例及严格操作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卫平;陈根生;刘伟;陈洪波;姚红响;曾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镍-钛聚髌器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镍-钛内聚髌器各爪支的连接体部正位于髌骨前表面,固定完全符合张力带原则,固定效果远较其它方法可靠,可更早地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论 镍-钛内聚髌器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不仅疗效高,而且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备战;黄顺强;何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联用利尿剂、地塞米松和浓氯化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利尿剂、小剂量地塞米松和浓氯化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98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5~10mg和10%氯化钠10~40ml,静脉点滴7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h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98例患者经加用地塞米松和10%氯化钠后24h尿量明显增加(610±28ml vs 3245±158ml,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25.4±1.6%vs 50.2±3.1%,P<0.01),临床症状迅速改善,对血糖和血脂及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 联合应用利尿剂、小剂量地塞米松和浓氯化钠能明显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陈章强;李华泰;洪浪;王晓华;葛郁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颅脑外伤患者智商测定与P300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外伤鉴定病人智商与P300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宁波市康宁医院医学鉴定室2004年6月~2005年6月因脑外伤而进行伤残鉴定的64例病例的智商与P300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 智测结果和P300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277,相关性较低.结论 对脑外伤鉴定病人行智力测试和P300检查都必不可少;P300可作为鉴别脑外伤病人伪装的参考指标.

    作者:房聪侠;谢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3例小儿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小儿阑尾炎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以期降低小儿阑尾炎误诊率.方法 对被误诊的23例小儿阑尾炎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误诊率为19.83%,误诊病例的种类较多.结论 小儿阑尾炎误诊原因复杂,主要误诊的原因为对不典型病例认识不足、病史采集不详细、盲目相信辅助检查、小儿查体不合作和片面强调典型体征.

    作者:葛明浩;兰志建;陈之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全麻复合骶麻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骶麻对于婴幼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年龄6个月~3岁腹腔镜手术40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骶麻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0例.骶麻药物为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液,容量为1ml/kg.Ⅰ组术中异丙酚以100~150μg/(kg·min),而Ⅱ组为150~200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和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腹后10min、气腹后20minⅠ组的HR、MAP虽较气腹前升高,但明显低于Ⅱ组(P<0.05).全麻复合骶麻组患儿拔管时间较单纯全麻组明显缩短,且苏醒期躁动及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亦较低.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骶麻用于婴幼儿腹腔镜手术既利于术中的循坏稳定、术后早期苏醒,又可减少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朱广球;尤匡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房内碎核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连续4年的光明复明活动中对110例不同硬性白内障在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及前房内碎核,并与同期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对比.结果 110眼白内障患者中软核完成手术时间明显缩短,Ⅱ-Ⅲ级软核术后第1d角膜反应极轻,轻度反应占70%,矫正视力≥0.5占50%,而巩膜隧道切口角膜反应占31.8%,矫正视力≥0.5占28.2%,硬核术后反应呈中、重度反应,而巩膜隧道切口呈轻、中度反应.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67眼(60.9%)随访1~3个月无角膜大泡性病变发生.结论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对Ⅱ-Ⅲ级核白内障具有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创伤小、操作安全.

    作者:谭辉;林志铭;谢爱宏;文树生;李桃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