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盘状三角支撑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宋勇;帅鸿鹦;余泉生

关键词:盘状, 三角, 支撑, 固定器治疗, 股骨粗隆部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口的老龄化, 现报告如下, 卧床时间, 手术治疗, 手术技术, 固定材料, 保守治疗, 发病率, 并发症, 自制, 学科, 外科, 临床, 疗效
摘要: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尤其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过去对粗隆部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固定材料的改进以及相关学科的进步,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成为了一种较安全、积极、有效的方法[1].我院自1999年1月以来,使用自制盘状三角支撑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我院采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资料,以判断纳络酮的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许增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普通凸阵探头作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B超引导体会

    国内采用B超引导作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的研究已有报道[1].我院于2000年10月引进美国多弹头射频治疗机治疗肝癌已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水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分割放疗结合同时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1],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Ⅲ期NSCLC单纯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局部控制率低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肿瘤专家着重研究晚期NSCLC的放射治疗+化疗的综合治疗.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化疗药物的更新,为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对符合条件入组的41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进行放射治疗+化疗.

    作者:罗辉;汤轶强;钟军;龚晓昌;刘明之;康恭礼;廖瑜露;丁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尽管通过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多数中、晚期患者,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集中到肝癌的基因治疗上,试图从分子水平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肝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国信;刘晶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下,采用留置针头行外周动脉抽血,外周静脉输血,速度4-5ml/min,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培养等检查.结果总胆红索、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了50.80%、50.52%(P<0.01),平均换血量150ml/kg,迅速改善了机体内环境.结论外周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经济,值得继续探讨.

    作者:王启新;何玲;江英;袁岑;辛萍;周根水;詹美玲;欧阳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001年度江西省卫生厅科技研究成果公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减容手术治疗进展

    1 历史回顾弥漫性肺气肿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疾病,1991年美国COPD死亡率上升至占所有致病死因中的第4位[1].Cooper[2]等人于1995年早报告一组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治疗肺气肿成功病例.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附62例报告)

    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1年10月,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6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少峰;吕农华;何怀纯;王崇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去甲肾上腺素与卡洛磺钠合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0例分析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药物多,为寻求有效的方法,我们于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用卡洛磺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用药治疗40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彤;陶玉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下颌升支高位截断腮腺深叶肿瘤摘除术

    腮腺深叶肿瘤突出于口内腭咽侧者,按照常规的手术进路,暴露欠佳,操作困难,有些学者曾提出口内切口或口内与口外联合切口摘除肿瘤的手术方法,但手术进路仍不理想.也有提出经口外离断下颌升支的手术方法,操作较为方便,但可导致下牙槽血管神经束的破坏,遗留下唇麻木,虽有文献报道1年内神经可恢复50%,但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我们采用口外切口加下颌升支高位截断的方法(即下颌孔平面以上).手术野暴露较好,操作方便,且保存了下牙槽血管神经,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罗米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预给量万可松对气管插管和术后肌痛的影响

    琥珀胆碱有起效快,肌松完善等优点,而被作为常用的气管插管药,但是注射后产生的肌束不协调的颤动,会引起术后非手术区肌肉疼痛等缺点.本实验旨在预给小计量的万可松,观察气管插管条件及术后非手术区肌痛的发生,以期在保持顺利气管插管的条件下,防止或减少术后非手术区疼痛的发生情况.

    作者:陈江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囊肿误诊为肺结核

    肺囊肿是肺部比较常见的疾病,部份继发感染反复发作病例.症状体征与肺结核相似,临床上易产生误诊,现将我科近年2例肺囊肿误为肺结核作一分析.

    作者:于雪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结核性腹膜炎8例误诊分析

    结核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由于抗结核病的发展,不仅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病数减少,且病情严重程度也趋于减轻,临床表现也越来越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我院自1997年1月至今共收治结核性腹膜炎35例,其中误诊8例,误诊率为22.9%.现总结如下:

    作者:文友良;刘天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继发不孕50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育前人流、药流比例增高,继发性不孕患病率有升高趋势.为探讨继发性不孕症确切原因及提供日后治疗方案,本研究应用腹腔镜进行明确诊断及镜下治疗,以提高不孕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伍琼芳;万玉珍;张七英;李卫;许根秀;彭凯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解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探讨(附35例报告)

    前列腺增生症(BPH)初期尚能排尿,尽管不畅,尿流细,尿次多,常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正常现象.不少患者直至尿流点滴失禁、尿潴留方来就诊.往往已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经尿道电切(TURP)或电汽化术(TUVP).一般只能给予反复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维持生存,实为痛苦.近几年,我们探索经尿道电解治疗的高龄高危的PBH患者,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志书;张长庚;夏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植入式药盒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区域性动脉插管化疗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过去多采用体外置管的方法,该法存在较多的缺陷,如易发生导管堵塞、脱落、难于保留以及容易感染等.近年来皮下植入式药盒的应用,克服了上述缺陷.经植入药盒注射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正在临床逐渐推广.我院自1997年5月至今使用植人式药盒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梦龙;郭武华;陈平;曹家庆;肖卫东;程华;孙晋友;谢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

    Plion骨折,即胫前远端爆裂性骨折,指胫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是由高处坠落时严重的垂直负荷,运动损伤及车祸所致.这种高能量损伤常有骨质的压缩和缺损,并伴有腓骨骨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关节软骨面的损伤和粉碎骨折而造成关节不稳定.治疗上极为困难,预后欠佳,我院自1996年4月至2000年1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10例,平均随访8个月,优良率80%,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冰;刘超群;肖雪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误诊分析

    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极少见病因之一.是粘膜下的一种恒径小动脉病变.多在胃部出现,该小动脉粘膜破溃时可引起大出血,呈间歇性发作,无其他特殊伴随症状,多见于老年人,纤维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的主要手段,如未发现病灶,必须重复胃镜检查,诊断率可达94%.出血不止者,治疗上以局部血管结扎或骨楔形切除术为主.若对其没有基本的认识,特别又因其病变常很少,一旦发生凶猛出血,将引起诊治上的极大困难.

    作者:刘建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因素,而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拉米夫定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抗病毒药,可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大多数患者转氨酶恢复正常[1],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初步观察,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张如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包皮环切术的改良

    包皮环切术,常规采用阴茎根部浸润麻醉,用药量偏大,时有毒副作用发作,并伴有局部组织水肿,甚至血肿.

    作者:张景辉;徐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